泰定帝一朝,自然灾害频繁,农民起义不断。面对这种局面,很多大臣都上书言政,请求泰定帝改革弊政。泰定帝对这些奏言虽也常表认同,并采取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但这些措施的成效并不十分显著。泰定元年五月壬辰,御史台大臣秃忽鲁、纽泽奏言,国家自然灾害屡次发生,灾异屡现,宰相应该引咎辞职,以应天变,而御史台大臣作为皇帝的耳目也有失察之罪,故请求先辞官让贤。泰定帝答复说,御史台大臣所说的情况,是由于泰定帝犯有过失所致,不必过于自责。不过秃忽鲁仍以年老多病为借口请求辞官。这种情况下,中书省臣兀伯都剌、张珪、杨廷玉等,都上疏泰定帝请求辞官。中书省丞相旭迈杰、倒剌沙则说,近来灾害频繁爆发,泰定帝忧国忧民,反躬自责,谨遵祖宗圣训,修德慎行,敕命臣下各尽其职,诏书下发至大都后,中书省大臣皆引罪自劾,而他们作为中书省左、右相,无德无能,何以当国大任,恳请泰定帝将他们罢黜以消除天变。泰定帝无奈地说道,你们都辞官而去,那么谁来帮助我治理国家大事?朝中大臣应该精诚合作,共同处理好政事。
泰定元年六月,中书省平章政事张珪自大都来到上都朝见泰定帝,张珪将朝中大臣对当时朝中弊政的看法上奏,曰:“逆党未讨,奸恶未除,忠愤未雪,冤枉未理,政令不信,赏罚不公,赋役不均,财用不节,请裁择之。”张珪的奏言尖锐抨击了当朝各种主要弊政,他希望泰定帝能够励精图治,革除弊政,遗憾的是泰定帝并没有接受张珪的意见。泰定帝对朝中弊政并不是无动于衷,他只希望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整顿朝政,尤其是地方施政。泰定二年九月,泰定帝遣十八道奉使宣抚巡行天下,希望能整顿地方吏治。泰定帝下诏曰:“朕祗承洪业,夙夜惟寅,凡所以图治者,悉遵祖宗成宪。曩屡诏中外百司,宣布德泽,蠲赋详刑,赈恤贫民,思与黎元共享有生之乐。尚虑有司未体朕意,庶政或阙,惠泽未洽,承宣者失于抚绥,司宪者怠于纠察,俾吾民重困,朕甚悯焉。今遣奉使宣抚,分行诸道,按问官吏不法,询民疾苦,审理冤滞,凡可以兴利除害,从宜举行。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其有政绩尤异,暨晦迹丘园,才堪辅治者,具以名闻。”
泰定三年三月,因为天旱不雨,泰定帝下诏自责,并命有司审决重囚,遣使分祀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及京城寺观。中书省大臣请求裁汰宿卫之士,节制滥赏,停罢大规模的工程营缮,减免徭役,防止民间暴动,泰定帝均表示采纳。五月,监察御史弹劾宣抚使朵儿只班,学士李塔剌海、刘绍祖平庸无能,不能胜任本职,而中书省却认为,上述三人皆勋旧大臣的后裔,并无罪状,不应罢职,以后御史台官员不要空发议论,随意弹劾。一向优待宗亲、贵族的泰定帝在这场御史台与中书省的争论中,显然是支持中书省的意见。六月,中书省大臣奏言,最近不少郡县爆发了旱灾、蝗灾,皆因为他们治国无方,上天降灾异予以训诫、惩罚,所以他们以后一定要深刻反省,大力推行善政,同时也恳请泰定帝敬慎修德、悯恤生民,泰定帝同样表示同意中书省的说法。九月,中书省再次上奏,说如今国库空虚,泰定帝应该效法世祖勤俭治国之道,今后再有私自请赏的官员,中书省一定要加以弹劾。泰定四年正月,监察御史辛钧更是奏言,朝廷购买西域商人的珍宝,动辄花费数十万锭,如今水旱民贫,请求泰定帝节约开支,而泰定帝并没有采纳辛钧的建言。同年七月,御史台大臣奏言,腹里、江南等地爆发旱灾、蝗灾,一定是朝廷施政出现了偏差,因此丞相塔失帖木儿、倒剌沙,参知政事不花、史惟良,参议买奴等官员又一次集体请求辞官。泰定帝对此十分不高兴,下旨说道,不要再多说了,他本人会自儆,大臣们要各自尽职尽责。(《元史》卷二十九、三十《泰定帝本纪》)
泰定帝朝中书省与御史台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显,这也反映了蒙古、回回势力与汉法派之间的矛盾。泰定帝在这场省台冲突中明显偏向中书省。中书参政杨廷玉犯有贪赃之罪,御史台奉旨逮捕杨廷玉。不料,中书省左丞相倒剌沙却诬陷御史台,诬告杨廷玉,并欲借此杀害御史台大臣,以泄私愤。监察御史张起岩三次上奏章申辩,此事才得以平息,而相关御史台官员均被免职。中书省甚至以“星悖地震”为由,上奏英宗实行大赦,建议重新起用自英宗朝以来被御史台弹劾罢免的官员。当时左丞相倒剌沙擅权,打击异己,诬陷侍御史亦怜珍等,将他们治罪,朝堂之上没有人敢为他们申冤。此时侍御史韩若愚用计,上奏以左丞相倒剌沙为御史台右大夫,倒剌沙这才同意释放侍御史亦怜珍等人。(《元史》卷一百八十二《张起岩传》、《宋本传》;《元史》卷一百七十六《韩若愚传》;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
《元史·泰定帝本纪》评价泰定帝一朝之施政,云:“泰定之世,灾异数见,君臣之间,亦未见其引咎责躬之实,然能知守祖宗之法以行,天下无事,号称治平,兹其所以为足称也。”说泰定帝一朝灾害频繁,朝廷并没有力行整顿朝政,但泰定帝能遵循世祖定制,天下无事,却是可以称道的。其实,泰定帝在治国理政方面所标榜的遵循世祖定制,就是排斥仁宗、英宗吸收汉法的改革,笼络蒙古、色目官僚、贵族。而泰定朝也并不是太平无事,除湖广行省不时爆发民族起义外,泰定二年六月,河南息州民赵丑厮、郭菩萨,称弥勒佛当有天下,发动起义。元廷立即派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台及河南行省官员共同前去镇压、拘问。明朝人胡粹中亦如此评论泰定朝政:“泰定在位五年,大小旱蝗无岁无之……而日事宴乐,新作棕殿,造玉御床,制金宝盖以贮舍利,屡兴工功,营建塔寺以祈福,福何自而至哉?于是饥馑连年而募民纳粟,盗贼并起而立格招捕,民瘼日滋而分道遣使……国势衰削,亦自此矣。”应该说胡粹中对泰定朝政的评价是大体不错的。(胡粹中《元史续编》致和元年条;张帆《元代经筵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