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7900000023

第23章 道家其他派别的人性假设

老子、庄子乃为道家思想的正宗,徐复观认为:“道家思想,创始于老子,大成于庄子……老庄之所以值得称为正宗,主要在于他们否定了现实的人生社会的后面,却从另一角度,另一层次,又给予人生社会以全盘的肯定。换言之,他们虽以虚无为归趋,但他们是有理想性的虚无主义,有涵盖性的虚无主义;这亦可称为上升的虚无主义;所以他们的气象、规模,是非常扩大的。支派的道家思想,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理想性的减退,涵盖性的贫乏。”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15页。在笔者看来,老庄之所以称得正宗,并不仅仅在于老庄否定了人生社会之后又给予肯定,更重要的在于其发展符合我国文化的传统,即具有内在心性奠基的特征。单从人性假设上说,庄子由老子的“自然人”的人性假设,进一步下落,落实到以“变”为突出特点的所谓“道德人”的人性假设。而其他道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文子、关伊子、列子、杨朱、田骈、慎到、老莱子等,虽然承继了黄老的某些基本思想,但是在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上,却走向了极端,从而偏离了道家的宗旨,所落实下来要么是囿于“形体”上,要么是囿于表面的“贵齐”上;要么走上了神秘主义;要么走向了法家;从而在实质上将黄老之学向外在性的方向进行延伸,而不再关注中国传统的内在心性的奠基。也就是说,偏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方向。总之,其他道家的思想,特别是杨朱、田骈、慎到则陷入到一种外在性、表面化的境地,较老庄肤浅了许多,从而演变为脱离实际的教条。

一、形、德、性

庄子认为,形与性不同,形外性内,性是形得以成的种子,与德同,是道的具体体现,故形与性不可分离,但形又与性、德不同。故“全形”并非“全德”,并非“全性”。形残而德全之人比比皆是,而形全德残之人也不乏见。如《人间世》中记载:“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足以糊口;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之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55页。是讲无用之用,德之至矣。然而,庄子之性、之德、之道,是以虚无为体,是虚、静、止,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即使落实下来至“心”,其心亦然是“虚、静、止”。老子庄子是想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对形、身、物的忘怀,而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呈现出“全生”、“保身”、“尽年”、“安命”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但是,杨朱从“形”、“身”上立足,而不再关注内在的心性,“在生即是性这一观点之下,又可以看出,大体是分向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紧紧地把握住自己的具体生命以为立足点,从政治社会完全隔离起来,这即是杨朱的‘为我’‘贵己’。”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17页。杨朱认为心性只是空洞的东西,只有“形”与“生”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才是人们应当关注的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道家的一个支派。在杨朱看来,所谓自然而然,所谓“全生”、“安命”,就是既不在形上多加一分一毫,也不在形上少一分一毫。《孟子·尽心章句上》说:“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中华书局,2007年,第915页。《吕氏春秋》中《审分览·不二》篇说:“杨生贵己。”《诸子集成》第6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高诱注:《吕氏春秋》,第213页。《韩非子》中《显学》篇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诸子集成》第5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韩非著,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第352~353页。《淮南子·氾论训》篇中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诸子集成》第7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第218页。有人据此认为,杨朱太过于自私。其实,在杨朱看来,所谓“全生”、“安命”,就是指不能有损于形之一毛一发,因为,万物自化,非外加之以化,故以损一物而增一物,并非是道所为。《列子·杨朱》曰:“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诸子集成》第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张堪注:《列子》,第83页。由此,我们看到,杨朱实指纵然去身之一毛也于事无补,故而不去一毛也。杨朱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从经验主义出发,实际上只是从“形”、“身”上着手,将老子道德下堕于身体的现世享乐中,而不再有超越的人生追求。因此,在形心问题上,杨朱的“贵生”、“为我”,直达经验主义的现世享乐。“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乃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无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诸子集成》第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张堪注:《列子》,第83~84页。道家支派对“形”的过分推崇,则割裂了“形”与“德”、“性”的关系,在道的统摄下舍去了向上的超越,也没有了高远的志趣,而是不断地下堕到对外在“形”的追求上,认为“全生”即是“长生”,“守道”即是“贵己”,“安命”即是“现世的享受”,而变得庸俗不堪,由超越高远的人生境界,变得自私而狭隘,卑微而低贱,试图用身体的保全来克服现世的人本质的分裂,是一种颓废主义的表现。将此运用管理科学中,必然缺少了道家思想固有的超然境界,也失去了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而只能是为着某一空泛的形体来推行一切,表面的“无为”,便会变成缺少任何道德约束力、可以肆无忌惮的无所不为,因为这种立足于“形”、“身”的思想,对待“死”毫无顾忌,皆为“腐骨”,“腐骨一也”,会使人心变得阴暗而可怕。“杨朱曰:‘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熟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诸子集成》第3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张堪注:《列子》,第78页。因此,重“形”的人性假设,其管理思想不仅仅是消解的问题,而且对管理具有破坏的作用,它不只是从“变易”上确立道德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消除掉人生的任何意义,而只是“且趣当生,奚遑死后?”,是一种典型的堕落的享乐纵欲思想,其所谓的“齐”也从老庄在道德上的“齐”下堕到经验层面上来了。

二、“齐”与道家思想的分化

老子讲“和”、“同”、“常”,认为道存在万事万物中,万物一道也,同德也,虽然没有“齐”字,但到处具有“齐”的思想。老子是在承认万物差别的基础上,认识到万物的共同之处的,即具有“道”、“德”,到了庄子则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一点。庄子有《齐物论》,认为万事万物具有共同的东西,这个共性的东西就是“道”,道存在于任何事物内,没有道,万事万物便不能“得”,也不能“成”,便失去了形成万事万物的根本,即“性”或“种子”。当然,庄子所说的“齐”,依然是有着个性差别的“齐”,是自然之齐,是变易之齐。如《庄子·齐物论》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19~21页。在此,我们看到,庄子运用“变易”来表达万物齐一的思想,但是始终有一个根本,即“道”,也就是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后又有“谓之道”,庄子思想还没有走到完全的虚无主义那里去。在庄周梦蝶中,也有一个区别在里面,而并非将庄子与胡蝶混为一体,“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3页。此等物化,而是在承认庄子与胡蝶之分的前提下才会有的。所以说,老庄的“齐”是有差别的齐,是指“道德”或是“心性”存在于万事万物内的“齐”,是“自然”之“齐”,是内在本然就有之之齐。而在其他道家看来,特别是田骈、慎到将老子的“一道”之齐,看作是外在之“齐”,从而失去道家原有的“自由”、“平等”思想,变成一种外在强制的力量,迫使万事万物“齐一”,改变了道家超然的人生境界,把人看作一种工具,从人的内在性向外在性上发展,将道德人变成了工具人。

田骈、慎到所谓的“齐万物以为首”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93页。与庄子的“齐物论”具有重大的区别,“《齐物论》的‘丧我’,乃解放形骸之小我,以成其与道相冥和之大我;亦即是《天下篇》所述庄子的‘上与造物者游’的精神境界。此一境界,《齐物论》称之为‘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天府’;天府,乃形容其精神之无所来包;无所不包之精神境界即是道。在此种精神境界之内,便会‘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齐物论》),即是认为社会上的‘恢诡谲怪’,皆道之一体,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所以《齐物论》的齐物,是承认各物的个性不同(恢诡谲怪),而价值相同的齐物;是承认各完成其自己之个性,互忘而互相干涉之齐物;此即所谓‘咸其自取’(《齐物论》);这是各物皆得到自由的齐物。揭穿了说,是对物之不齐,却加以平等观照的齐物。”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32页。我们看到,虽然都是道家,都主张“道一”、“齐物”,但是,由于田骈、慎到缺少了“心性”作为奠基,其“一”、“齐”也只能从外在上加以考量,从外在上加以“一”或“齐”,表现出了道家支派对他人的否定,以及对自我的不自信。不仅看到了现实的“变易”,也看到了人性本质的险恶,于是对“道之所存”、“德之所存”的怀疑,也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试图通过某种“法”来加以限制,强制人们“齐一”。对于田骈、慎到来说,控制显然比起“道德”的说教、“心性”的自觉,更为有效,也更重要。其价值取向已经不再是追求超越现实的最高远的人生境界,而是切切实实地关注现实活动着的人。主体需要的是一种来自外在的强力或秩序,规定着人们的完美或缺憾,人们的一切行为和发展,全生与安命,皆从外在的感觉上、经验上去控制,而不去关注内在心性、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与平等。这种对人的本质的漠视,对人性的冷淡,对人个性的扼杀,是田骈、慎到道家支派的主要特征,也是道家向法家过渡的必然走势。正如徐复观所说:“于是在表面上,他们是以道齐万物;而实际上则是以法以势齐万物;这是强制性的,没有个性的齐物;与庄子的齐物,有本质上的分别。”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33页。在庄子看来,齐万物是万物以“道”、“德”在其内,从而使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而然,故谓之齐万物;而田骈、慎到则是将个性完全扼杀掉,是使万物齐一,而这种所谓的“齐一”,是强制性的,是非自然的,是外加的,完全背弃了道家的“自然人”的人性奠基。

三、“无己”与“去己”

如前所述,庄子无小我,而有大我,舍小我而求大我;而在慎到,对现实之人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故“去己”,即将自我完全抛弃,“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93页。所以说,慎到的“去己”,是将自我精神的下压,从而忽视了能人、贤人的作用,或者说根本上对人加以抛弃,以至于成为“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93页。使人成为“块然独以其形立”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94页。。而在庄子,其“无己”、“丧我”,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扩大,最终扩大为“参天地”、“与天地游”,从而成为“全德之人”,是对主体自我的坚强地建立。“老子、庄子,皆有一段向上向内的工夫,并承认工夫的效验;因此,他们虽认万物价值、人生价值的平等;但同时对于万物,尤其是对于人的实现其价值,又承认有很大的等差;否则所谓价值者,亦无由显现。所以老庄虽不承认儒家思想中的圣贤,却不断提出自己的理想中的圣人、至人、神人、真人等,以作为追求的目标。”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34页。因此,庄子的“无己”与慎到的“去己”,无论在本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重大的区别。

总之,田骈、慎到对人的主体自觉完全失去了信任感,把人看作被动的工具,受到外在势的左右,运用一种强制的力量使万物均齐,从而达到一种所谓的秩序和合理性。其标准也从老庄的“道”、“自然”的标准,变为一种扼杀个性差异的,消除自由的“法”所谓平等的标准。将其运用到管理理论中,也就是目前普遍盛行的“经济人”假设或主要以“经济人”假设所建构的管理模式,它不可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科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它从根本上是从外在的强制性上来对待管理,从而将管理的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而没有看到管理的实质,在于如何从内在性去挖掘管理对象的能动性、自觉性。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人假设,受到来自以法家、墨家、兵家等为代表的严重挑战。春秋末年,周室倾颓,礼坏乐崩,先私后公,“人心惟危”,儒家以传统自居,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已无法挽救周朝分崩离析的局面。面对社会混乱,经济衰退,国弱民贫的现实,法家率先走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认为传统的道德说教空洞无物,无法解决现实社会的根本症结。法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公与私的矛盾、家族内部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及阶级矛盾的现实出发,提出了要实现富国强民,必须从外在性入手,依靠强有力的手段,采取法制,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运用有效的制度,满足人们趋利避害的根本要求,以克服国弱民贫、矛盾丛生的社会局面。法家提倡权势术,着力从外在性上要求人们齐一。从深层次上说,法家的主张,是从人自身向外延伸开来,把“古者为己”的理念,转变为一种付诸外在的对象性上,从对象性上来观照自我。也就是说,传统的儒家、道家,把个人自我看得特别重要,儒家主张“求放心”,道家主张“与天地游”,以图实现自我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而法家则将这种“自我”完全通过对象性的存在体现出来,通过国土是否足够广阔,人民是否足够众多,军队是否足够强大;等等,来表征人的本质,而人自身则被看作是实现这种对象性存在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等的,而是通过严格的法制并以等级区分开来,不再有儒家在“仁”上“人人皆可为尧舜”,道家在最高远处“万物齐一”的所谓平等理念。人们之间的所有关系,皆以“实用主义”为价值导向,凡是有利于达到目的的,都是值得推崇的;凡是无用的东西,都应当抛弃,甚至兄弟情谊、父子亲情以及忠孝仁义,皆不例外。严酷的现实、激烈的矛盾斗争,使法家得以产生,并逐步走向完善。墨家思想体现了社会中层阶级的意愿,对传统儒家的人性假设,同样地提出了挑战。墨家提倡薄葬、非乐,以此来反对儒家的厚葬、礼乐,主张兼爱、节用、明鬼、天志、尚贤、尚同、亲士、非攻,弃周礼而用夏政。但是,墨家只考虑物质生活的一面,而较少体认精神上的要求。墨家虽然发自于对天下人之爱,但是他从这种爱中还没有透出人性之“善”,没有把握到以人民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中心,尽管其理想高远,却远离现实,悖乎人情,从而导致墨学衰绝。兵家思想在人性假设方面深受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的影响,但同时又异于这些思想。认为人性既是一个道德人,同时又是一个复杂人;主张非攻,同时又强调取胜。

法家思想中的人性假设,运用到现代管理科学上,类似于管理科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性是恶的,是自私的;趋利避害、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人的本性。以此假设出发,把人看作是实现利益和自我实现的手段,丢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墨家思想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爱人如爱己,虽然高远,但现实中真正实施较为困难。墨家所施行的“距子制度”,对现代管理无疑是一种反证。墨家的人性假设是“行天之义”,主张“兼爱”,却又远离心性之善,从外处入手,故其知行分离。兵家所主张的“非攻”与“制胜”,与现代复杂人、关系人等管理思想有相似之处,对于当代管理科学不无借鉴作用。总之,法家、墨家、兵家等管理思想,对传统的道德人假设提出了挑战,看到了道德人假设的不足。但是,就其所主张的思想,从根本上说也并没有真正解决人何以为人,如何将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的问题,只不过是从表面上解决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而已。

同类推荐
  • 甘肃金融年鉴

    甘肃金融年鉴

    本书是以年为期,记载甘肃金融事业发展里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工具书。自员怨怨猿年以来,它逐年系统汇辑各种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和史实资料,真实客观地反映甘肃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情况和变化,供广大经济界、金融界人士查阅、交流、借鉴,为深化金融改革和推动金融事业发展服务。
  • 决策的逻辑

    决策的逻辑

    本书在解剖这些关键、疑难问题时,深入剖析了决策者的洞察力、视野、心智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具体决策结的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深远影响。进一步,作者在讨论这些具体的影响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分析了经营管理者在个人心智和相应的决策判断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具体应该形成怎样的状态方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本书从生血:扩大现金收入;养血:高效现金运用;活血:加速现金周转方面,传授对企业现金流中管帐细节、促销的盈利模式、工资支付的技巧、巧妙运用金浮游量、税收筹划的小诀窍等50种掌控企业现金流的手段。
  • 家族企业传承之顶层设计

    家族企业传承之顶层设计

    本书是家族企业管理咨询知名专家郑敬普先生的力作,使其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心得总结。书中内容讲求实效,直指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关键——如何将“富二代”打造成“少帅”。在本书中,作者总结自己辅导10余家企业制定接班人规划的实战经验,剖析大量真实案例,分享众多家族企业掌门人心得,提出了独特高效的少帅培养计划,帮助家族企业轻松破解传承的难点、要点。
  • 团队情绪气氛理论及实证

    团队情绪气氛理论及实证

    本书对项目团队情绪气氛、团队情绪气氛的形成以及团队情绪气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内容包括:绪论、文献综述、情绪分析框架、团队情绪气氛形成的心理历程、团队情绪气氛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模型与假设、团队情绪气氛对团队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总结与展望。
热门推荐
  • 想要你喜欢我

    想要你喜欢我

    初遇你,记住你那温柔的声音再次相遇,记住了你那温柔的笑脸陪在你身边,只是想要你喜欢我而已
  • 学校修仙传

    学校修仙传

    偶然的机遇,陆破天被选为“遗忘者”,来到这座神秘的学校,却又卷入了一场莫大的风波,看我一代学校学生如何武道伐天!
  • 绝巅者

    绝巅者

    执念生,凰血润,初闻道,不死路,混沌现,临绝巅!这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故事~
  • 超能修仙之科技成神

    超能修仙之科技成神

    集合地球智慧而造出的超级智能机器人,携带海量神秘科技闯入异界。这些科技装备很神奇吗?难道就堪比修真大能的法宝?全息立体修炼平台、超级宇宙战士修炼计划,龙云说:“就是个渣渣,我也能让你修炼成神!”超级兵器、钢铁外衣、基因药水,辰星道:“大日神君,你困我于九玄天仪大阵中,然而这根本没有什么卵用。”纳米机器人、天网、机器人军团,duang!duang!什么武者、修真者,通通干死!!科技乱入武道与修真世界,主角科、武、修三者同修!他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掀起怎样波澜?敬请观看本书!Ps:本人新人作者。前期剧情铺垫,进展略慢,后面会加快进程,绝对不耸!看官大人们,可先收藏,养肥再宰!神奇拜谢!
  • 一世倾心:逆天召唤师

    一世倾心:逆天召唤师

    霸气侧漏的杀手穿越成娇弱的废柴?ON!分明是逆天的仙女,嫌我弱?呵呵,让你看看什么才是强者!欺负我?呵呵,我一剑捅死你!欺负我的家人?呵呵,那我便诛你九族,将你挫骨扬灰!她立志要做一名强者,俯视天下,把曾经欺负她的人踩在脚下,让自己站在最光明的顶峰!
  • 鬼道士

    鬼道士

    从一开始他就一步步地陷入一个阴谋当中,以至最后被自己的天魂上了身,成了鬼。你看,阴司童子攀上了你的背,有个声音告诉你千万不要回头,更不要在这人世逗留。别人称他为鬼道士,他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人还是鬼,直到易学五脉传人同赴藏着这个世界终极秘密的楼兰古城,他才找到了自己是谁......
  • 521天和1314日

    521天和1314日

    看,一个平凡的人正在向电脑将一个俗套的故事;电脑又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腾讯,腾讯又说给了云起,云起又背给了你们。。。。。这就是整个平凡又俗套的故事。
  • 青梅竹马之竹马大人求放过

    青梅竹马之竹马大人求放过

    3岁的小诺笙最喜欢的事就是歪着头睁着水亮亮的眼睛盯着7岁枫孜然,一眨不眨。6岁的小诺笙最喜欢的事还是盯着自家然哥哥,为什么哥哥长得这么好看呢。15岁的葭诺笙不再傻傻的盯着枫孜然,但还是会经常跟着他,一顿马屁。为什么呢,要零花钱呗“哼,谁让俺老妈喜欢他呢。他就仗着零花钱欺压善良的我”这是葭诺笙心中吐槽了几年的话。本文献给yimo最好的朋友。
  • 诱婚之楚少太凶残

    诱婚之楚少太凶残

    楚离笙不明白,自己订婚前一夜还远在美国的人,现在为何会出现在自己卧室的床上。而自己也不过是在婚宴前回来换个衣服,就被那笑得一脸阴翳的男人按在床上剥皮抽骨,吃得渣都不剩。最后还要接受‘他其实是受害者’这种理由,迫不得已的签下一纸婚书,在幕后做了隐身的‘楚夫人’。说好的挂名夫妻,井水不犯河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磋磨之后,楚离笙终于明白,什么叫男人的话信不得!......她是低调内敛的CIN首席设计师,也是海城楚家唯一的血脉。他原是被她从街上带回家的小乞丐,后来却摇身一变,成了美国联邦银行的执行总裁。......楚默从前总以为,身边那老是围着他转的小娃娃会一直守在他身后,乖巧的做他的小尾巴,只是不想某一天却忽然收到了她就要订婚的消息——呵,开什么玩笑!他瞬间失控化身成魔,不远千里赶去将她吞吃入腹,只为将她锁在身边。“楚离笙,现在除了我,你还能嫁给谁?”
  • 灵兵战尊

    灵兵战尊

    玄兵大陆,以兵为尊。少年叶凡被贼人打落山崖,侥幸获得一枚方鼎融入体内,从此修为一跃千里,拳打恶狗,脚踢神佛,做那最强的无敌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