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通过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对周围的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主要通过挥发、分泌、淋溶的方式化感物质。通过根系分泌到土壤中的化感物质也可能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试验以臭椿根区土壤的浸提液处理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 L.)、萝卜(Raphanus sativus cv Sijihong)和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种子,以探究其对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
(一)臭椿根际土壤提取液对刺槐、萝卜发芽的影响
1.试验材料
宁夏大学实验农场新疆杨(Poplus bolleana)与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6年生)混交林(株行距2m×3m)中采集臭椿根区土壤(树冠投影下的根系分布层内)和非根区土壤(无根系分布的行间);干藏一年的刺槐种子,市场购买的新鲜萝卜种子。
2.试验方法
称取采回的根区土壤和非根区土壤各500g,分别加入蒸馏水500ml,室温浸泡24h,取上清液过滤,即得1:1的原液。试验共设5种处理:3种根区土壤浸提液浓度1g/ml(处理1,1g土壤加1ml蒸馏水)、0.5g/ml(处理2,1g土壤加2ml蒸馏水)、0.3g/ml(处理3,1g土壤加3ml蒸馏水),以非根际土壤水浸提液(CK1)和蒸馏水(CK2)为对照。
将刺槐、萝卜种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min,刺槐种子用沸水浸种,萝卜以室温下的蒸馏水浸泡24h备用。在直径为12cm的培养皿中垫入两层滤纸,取预处理过的刺槐、萝卜50粒种子均匀摆放在滤纸上,然后在滤纸上滴加处理液使滤纸充分浸湿,放入控温环境(RTOP-300-B型人工气候箱,温度为26℃±1℃,12h光照)中进行发芽试验。每天定时在滤纸上滴加处理液或对照液约1.5ml,保持滤纸湿润,每3d更换一次滤纸。试验持续7d,结束后计算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指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平均发芽时间(天)=∑(Dt×Mt)/∑Mt,
式中:Dt为种子置床以后的天数,以置床之日为0;Mt为相应各日的正常发芽粒数;n为终止天数,t=0,1,2,…,n;
发芽指数GI=∑(Gt/Dt)
式中:Gt为第t天发芽数,Dt为发芽的天数(t)。
活力指数VI=GI×SL
式中:SL为幼苗长度(cm)。
参照Williamson等的方法,采用化感效应指数(RI)度量化感作用的类型和强度。
RI=(T-C)/C(C>T),或RI=(T-C)/T(T≥C),式中:C为对照值,T为处理值,RI为化感效应指数(RI>0为促进作用,RI<0为抑制作用),绝对值的大小与作用强度一致。
发芽试验结束后,在每个处理的3次重复中分别随机抽取小幼苗10株,测定其幼苗长、幼根长、全苗长及全苗鲜重。
3.结果分析
(1)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在处理1:1这个浓度上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最大,比对照小12%,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两个浓度处理的发芽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比对照分别小4%和1.33%,但其差异不显著;而CK2与CK1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没有差异,CK2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接近100%。总体来看,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也增大。由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处理对刺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极显著(P=0.0049<0.01)。
不同浓度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随着处理液浓度增大,发芽指数降低;其中处理1浓度对刺槐发芽指数的影响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与非根区土壤浸提液(CK1)处理相比,发芽指数减小2.22,表现为抑制作用;3种不同浓度处理液对刺槐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处理1的活力指数仅为CK1的17.2%,处理3的为CK1的29.3%,对刺槐种子的发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水提液处理浓度间差异不显著。经根区土壤水提液处理后的种子发芽时间与对照相比略有延长,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
(2)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经根区土壤水提液处理的种子发芽后的幼苗鲜重明显减小,表现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处理液浓度越大,幼苗鲜重越小;其中以处理1最为明显,比CK1减轻了0.0409g,比CK2减轻了0.0577g;而3种浓度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表明,臭椿根区土壤水提液对刺槐幼苗根长、幼茎长、全苗长的影响极显著,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其幼根、幼茎、全苗长均呈递减趋势;各处理浓度与对照间差异均极显著。3种浓度的处理液处理后幼苗平均根长比CK1减少4.64~4.92cm,平均全苗长仅为CK1的20%~28%,处理1与处理2两个浓度幼根长仅为CK1的5%左右,处理3的幼根长也只有CK1的6.6%;处理浓度1下,刺槐幼苗的幼茎长为CK1的50%,全苗长为CK1的20%。这进一步表明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肯定与臭椿根系分泌到根区土壤的化感物质有关。
(3)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
以臭椿非根区土壤水提液为对照处理,参照Williamson等的方法,计算根区土壤水提液不同浓度处理对刺槐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表明臭椿根区土壤水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幼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最大,说明对其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活力指数、全苗长的化感作用强度次之;抑制作用最小的为发芽率。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根区土壤水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化感效应指数的绝对值增大,化感作用增强,即抑制作用增强;对各指标抑制作用由强至弱的顺序依次为幼根长、活力指数、全苗长、幼茎长、幼苗鲜重、发芽率、发芽指数。
(4)臭椿根区土壤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经臭椿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处理过的萝卜种子,发芽率降低。其中1mg/ml处理的发芽率比CK1减少了15%,0.3g/ml浓度时比CK1减少了10%;方差分析表明(P=0.0097<0.01),不同处理对萝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1mg/ml(1:1)与CK1间差异极显著,而与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萝卜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极显著(P=0.0004<0.01)。非根际土壤水提液与蒸馏水处理对种子的活力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非根际土壤水提液与根际土壤水提液三种浓度处理对活力指数影响差异极显著;在浓度为1mg/ml时,萝卜种子活力指数仅为CK1的12.8%,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0.51mg/2ml和0.3mg/ml间的活力指数差异较小,但仅为CK1的41.6%。随着水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萝卜种子的活力指数呈减小趋势。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处理对萝卜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当处理浓度为1mg/ml时,发芽指数仅为非根际土壤CK1的50%,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5)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发芽期间小幼苗(胚根苗)鲜重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生物量与生长量的大小。臭椿根区土壤水提液处理对萝卜幼苗鲜重的影响极显著(P=0.0001<0.01);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大,小幼苗鲜重减小;处理浓度为1mg/ml时,平均鲜重比非根际土壤CK1减少了0.0694克,仅为CK1的38.1%,CK2(蒸馏水)的35.1%;水提液处理后萝卜幼苗鲜重较对照显著减少,说明其对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及对照对萝卜幼苗幼根长、幼茎长、全苗长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处理浓度增大,生长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在处理浓度为1mg/ml时,小幼苗全长仅是CK1的23.2%,根长比CK1小3.13cm,幼茎长是CK1的20%;处理0.5mg/ml时,萝卜幼苗长是CK1的46.7%,幼苗长在0.3mg/ml浓度时比CK1短了1.75cm;处理浓度0.5mg/ml与0.3mg/ml的幼苗茎长差异不大,分别是CK1的32.9%与39.8%,均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浓度处理下,萝卜小幼苗的茎长、根长、苗长均比对照的小。这表明,根区土壤中存在化感物质,且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
(6)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化感效应指数是植物间化感作用评价的定性指标,指数的正、负表示植物间化感作用是有利(促进)与不利(抑制),绝对值的大小表示化感作用的强度。臭椿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萝卜种子活力指数、幼苗幼茎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幼苗长的抑制作用强度次之(RI平均为-0.5120),对萝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强度最小(RI平均为-0.1202)。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强度增大。
4.结论与讨论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化感作用研究备受关注。臭椿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其叶、树皮、根皮中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生产中也发现,在臭椿成年植株树盘下很少有伴生植物生长,这可能与其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有关。
(1)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采用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种子,对其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的强度与浸提液浓度密切相关,且对刺槐种子发芽指标、幼苗根茎生长的作用强度不同。随着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对刺槐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度增大;3种处理液浓度中,1g土壤加1ml蒸馏水的浸提液处理对刺槐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浸提液对刺槐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最小,对幼根长、种子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最大。这说明浸提液不仅降低发芽率,而且更为明显的是抑制发芽种子生长幼苗的根伸长和生物量,显著减小种子活力和苗木潜在生长势。试验证实臭椿根区土壤肯定有化感物质存在。植物体内化感物质是一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酚类物质和类萜类化合物是高等植物的主要化感物质,它们分别是水溶性和挥发性物质的典型。因此,臭椿根区土壤中的化感物质应该主要是一些酚类物质,其化学组分、主要活性物质种类及主要来源与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臭椿土壤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采用臭椿根区土壤浸提液处理萝卜种子,研究结果表明臭椿根际土壤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表明有化感物质存在,且应该是一些以水溶性为主的化感物质;这些物质的化感效应表现为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越大,化感抑制作用越显著。其化感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种子萌发和抑制幼苗生长的双重效应,尤其对种子活力指数、幼根长、茎长及幼苗鲜重的影响大。
(二)臭椿根区土壤提取液对刺槐、白蜡幼苗生长的影响
1.试验材料
采用一年生白蜡、刺槐盆栽幼苗作为试验材料(每盆定植一株幼苗)。
2.试验方法
浸提液准备:取臭椿根部土样约10kg,与自来水分别配置为1:1、1:2、1:3浸提液(1:1是1kg土样与1000ml自来水配置);取距臭椿主干约50cm范围内的土样约10kg,与自来水1:1配置即为CK2,即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1、1:1、1:2、1:3为处理组和一个自来水对照(CK1),处理白蜡、刺槐幼苗,白蜡每处理设8个重复,刺槐每处理设7个重复。试验期间:用浸提液浇灌白蜡、刺槐幼苗,间隔4~5d浇灌一次,共浇灌10次。
试验中测量苗高(钢卷尺)、地径(数显游标卡尺),叶绿素含量(叶绿素仪SPAD-502),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仪CIRAS-1),根茎叶生物量(烘干法)和单株叶面积、干重(方格坐标纸法)。
3.结果与分析
(1)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
化感效应指数:RI=1-C/T(C为对照值,T为处理值。当RI>0为促进,RI<0为抑制,绝对值大小与作用强度一致)。
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和刺槐幼苗后,其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说明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化感作用更加明显,但对白蜡和刺槐幼苗抑制作用强弱不同,对白蜡幼苗苗高增量、地径增量、根生物量、叶生物量和茎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刺槐幼苗的,对白蜡幼苗单株叶片数增量、单株单叶面积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小于刺槐幼苗的。
(2)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苗高增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后,CK1的苗高增量最高,其次是CK2,处理1:1的最低;CK2、1:1、1:2和1:3的化感效应指数的绝对值分别是0.20、0.46、0.28和0.24,即化感作用最强的是1:1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综合上述分析,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苗高增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后,CK1的苗高增量最高,其次是CK2,1:1的最低;CK2、1:1、1:2和1:3的化感效应指数的绝对值分别是0.22、0.45、0.27和0.25.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刺槐苗高增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这与白蜡苗的规律一致。
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苗高增量的影响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刺槐幼苗苗高增量均低于白蜡幼苗的苗高增量,两树种的苗高增量随浓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且1:1的处理对两树种的苗高增量的抑制作用最大。
(3)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地径增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地径增量不一样;地径增量是化感作用最强的1:2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综合分析表明,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地径增量的抑制作用增大。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后,CK1的地径增量最大,其次是1:3,1:2最小;其中,化感作用最强的地径增量是1:2处理,最弱的是1:3处理。综合上述分析: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地径增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抑制作用浓度由强到弱依次是1:2>1:1>CK2>1:3,与白蜡一致。
方差分析表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幼苗地径增量的影响极显著(P=0.0001<0.01),处理组间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幼苗地径增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照与处理组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刺槐幼苗地径增量的影响呈显著差异(P=0.0413<0.05)。
(4)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叶片数增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后,CK1、CK2、1:1、1:2和1:3的单株叶片数增量分别是12片、8片、6片、7片和7片,即CK1的单株叶片数增量最多,其次是CK2,1:1最少;化感作用最强的单株叶片数增量是1:1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综合上述分析: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单株叶片数增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抑制作用浓度由强到弱依次是1:1>1:2=1:3>CK2.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后,CK1的单株叶片数增量最多,其次是CK2,1:1最少;CK2、1:1、1:2和1:3的化感效应指数的绝对值分别是0.26、0.94、0.71和0.49,即化感作用最强的单株叶片数增量是1:1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综合上述分析: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单株叶片数增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抑制作用浓度由强到弱依次是1:1>1:2>1:3>CK2.
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单株叶片数增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而不同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对白蜡幼苗单株叶片数增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刺槐幼苗单株叶片数增量的影响显著(P=0.0112<0.05)。
(5)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单株单叶面积干重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后,其叶干重不一样。CK1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干重最大,其次是CK2,1:1处理最小,即化感作用最强的单株叶面积干重是1:1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单株叶面积干重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同样是CK1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干重最大,其次是CK2,1:1处理的最小。同样,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单株叶面积干重的抑制作用增大,抑制作用由强到弱浓度依次是1:1>1:2>1:3>CK2,结果与白蜡一致。
(6)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根生物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根生物量不同。CK1处理的根生物量最大,其次是CK2,1:1处理的最小。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白蜡幼苗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增大。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CK1处理的根生物量最大,1:1处理的最小。即化感作用最强的是1:1处理。
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根生物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对刺槐幼苗根生物量的影响也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综合以上分析,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和刺槐幼苗,刺槐幼苗根生物量大于白蜡幼苗的根生物量,但两树种幼苗的根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1:1处理对两树种幼苗的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强。
(7)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茎生物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茎生物量大小不同。其中CK1的茎生物量最大,其次是CK2,1:1处理的最小;1:1处理的化感作用最强,最弱的是CK2处理。随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茎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增大,抑制作用由强到弱浓度处理依次是1:1>1:2>1:3>CK2.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茎生物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CK1的茎生物量最大,1:1的最小;同样,随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茎生物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各处理对刺槐幼苗茎生物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
(8)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叶生物量的影响
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叶生物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而CK2处理的叶生物量与1:2、1:3处理的无显著差异,与1:1处理的差异显著。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叶生物量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CK1的叶生物量最大,其次是CK2,1:1的最小。随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对叶生物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刺槐幼苗叶生物量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P=0.0001<0.01)。
(9)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P=0.0001<0.01),但不同浓度间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CK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大,1:1处理的最小,即化感作用最强的是1:1处理,不同处理对刺槐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呈极显著(P=0.0001<0.01),但CK1与CK2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1:1、1:2和1:3处理间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叶绿素含量对化感作用最强的是1:1处理,最弱的是CK2处理;且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对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10)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刺槐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CK1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是净光合速率CK2,1:1处理的最弱;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对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白蜡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P=0.0024<0.01),但CK2处理的白蜡幼苗净光合速率与1:2、1:3处理无显著差异,与1:1处理的差异显著。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刺槐幼苗,CK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是CK2,而1:1处理的最弱;随着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抑制作用浓度由强到弱依次是1:1>1:2>1:3>CK2.方差分析表明,对照与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对刺槐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P=0.0099<0.01),而CK2处理的幼苗净光合速率与1:2、1:3处理的刺槐幼苗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与1:1处理的差异显著。
4.结论与讨论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幼苗和刺槐,对其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都存在化感作用。
对白蜡幼苗,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光合速率,最弱的是叶绿素含量;处理刺槐幼苗,抑制作用最强的是净光合速率,其次是叶绿素含量,最弱的是苗高增量。两树种相比,白蜡幼苗苗高增量、地径增量、根生物量、叶生物量和茎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强于刺槐幼苗的;刺槐幼苗单株叶片数增量、单株单叶面积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强于白蜡幼苗的。
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处理白蜡和刺槐幼苗后,1:1的处理对白蜡和刺槐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1:2处理,最弱的是1:3处理。但对白蜡净光合速率是1:3比1:2的抑制作用强;对刺槐地径增量是1:2比1:1的抑制作用强。
因此,不同浓度的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白蜡和刺槐幼苗浇灌试验,对其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影响规律具有一致性,即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臭椿根部土壤浸提液对幼苗的生长有化感作用,表明臭椿分泌化学物质与周围植物间的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些化学物质的成分具体是什么,尚未研究。
目前,城乡绿化受到高度重视,白蜡、刺槐和臭椿是华北地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尤为重要。由试验结论可以推测臭椿根部土壤含有抑制白蜡和刺槐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具体是何种物质及如何影响白蜡和刺槐幼苗生长,需要进一步研究。本试验观测了白蜡和刺槐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和部分生理指标,对大苗与成年植株的化感研究在今后的试验中有待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