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社会经过了秦汉大统一的时期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的时期。今宁夏地区则是游牧民族与地方割据势力轮番建立政权又轮番被推翻,动乱的社会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东汉王朝建立之初陆续把原来长期活动在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羌族的许多部落迁移至金城、陇西、安定、扶风等郡。由于东汉建都洛阳,广袤的西北地区远离京师,再加上官吏的贪污残暴,羌族民众不堪忍受奴役之苦,发生了长期的羌族反汉的战争。长期的战争给东汉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东汉思想家王符在他的著作《潜夫论》中指出“十余年间,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军旅之费,转运委输,用二百四十余亿,府帑空竭,延及内郡,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包括安定郡在内的并、凉二州遂至空耗,使全国人口减少十分之一,安定、北地、上郡、陇西被迁4郡损失大半。羌族的第一次大起义被平息后零星起事并没有间断。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仆射(pūyè)虞诩上书汉顺帝,认为安定、北地、上郡一带,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建议将在羌族第一次大起义时内迁的上述3郡仍迁回原地。汉顺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安定郡迁回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北地郡迁回原地,使谒者郭璜督促迁移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堠驿。郭璜留任安定郡太守,督促迁还百姓恢复家园,兴牧促农,旣而激河浚渠为屯田。虞诩、郭璜的努力取得了实际效果,使安定、北地等地的经济很快得到恢复,粮食自给能力提高。这是关于在今宁夏境内发展引黄灌溉农业最早的具体记载。但好景不长,由于地方官吏对羌族民众的奴役与掠夺,不久又爆发了羌族民众的第二次大起义。在中原地区又发生了黄巾起义。安定、北地等西北边境诸郡又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东汉末年的战乱给处于边地的安定、北地的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三国时期的诗人左延年所作的乐府诗《从军行》①具体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边地,主要是西北边陲地区的广大百姓的生活境遇,通过边地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的典型实例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割据混战给广大边地的老百姓造成的灾难。诗中出现的地名“敦煌”、“陇西”等都在今宁夏地区的西边,且是近邻,可见诗中所说的边地自然也包括今宁夏地区,诗中所反映的边地生活自然也是当时这一地区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写照:
苦哉,边地人!
一岁三从军。三子到敦煌②,二子诣陇西③。
五子远斗去,五妇皆怀身。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平调名。以三国诗人王粲的《从军行》五首为最早。后人所作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士兵生活。这首诗的作者左延年,三国时魏国人。妙于音律。②敦煌:郡名,西汉元鼎六年析酒泉郡置。治所在敦煌县。隋皇初废,大业初又曾改瓜州。唐天宝、至德时又改沙州为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西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往返皆以此地为门户。③陇西:郡名。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西汉时辖境相当于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上游及天水以西地区。三国时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南。)北魏时辖境相当于今陇西县附近。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反映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军摧毁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在边地农民的血泊中、在封建王朝的废墟上形成的军阀势力不断地混战,争夺地盘,对社会经济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的今宁夏地区的广大群众更是深受战乱之害。诗中描述了边地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惨遭遇,男丁全上了前线,家中留下的都是需要人照顾的孕妇。从南边到西边都有战火燃烧。这个典型的不幸家庭的遭遇具体地说明,处在战火纷飞的边地的广大群众的灾难之深重,亲人远离家乡,失去了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家中的妇孺无依无靠,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因此在开头诗人就愤怒地疾呼:“苦哉,边地人!”紧接着历数边地人受战祸之害的具体事实。这种现象在当时并非是个别地方的特殊现象,而是这一特殊时代普遍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就是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与左延年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诗人、政治家曹操所写的《蒿里行》一诗更深刻地揭露了军阀混战给广大群众带来的灾难: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这首诗概括描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拥兵自立,争权夺利,称王称霸,互相讨伐,造成了大批的人死于战火,土地荒芜,赤地千里,生民百仅遗一,千里无鸡鸣的惨景。揭示了军阀拥兵自立,争权夺利,互相混战的史实,把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人口大批死亡、土地荒芜的惨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读者好像目击到这片白骨盈野、千里无人的古战场。中原连年战乱,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已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放牧之地的今宁夏地区,更难逃过拥兵割据互相讨伐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自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至公元582年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止,在这360多年的军阀混战时期,晋、西魏、北魏、后秦、北周等地方割据政权先后轮番统治今宁夏地区。
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曾投奔后秦,后秦姚兴以赫连勃勃为安北将军使镇朔方。赫连勃勃叛秦,自称“大夏天王”。公元413年春,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夷夏10万人筑都城于朔方黑水之南,并声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新城宜名‘统万’。”叱干阿利性巧而残忍。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上述是《嘉靖宁夏新志》中关于赫连勃勃修筑统万城的简要记载。这个简短的记载首先说明了赫连勃勃其人,具体地说明了“统万”这个地名的来历,特别强调了具体的筑城者叱干阿利的残忍。今宁夏地区是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大夏”的组成部分,把“统万城”归入宁夏地名,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无不妥。明代人把统万城遗址列为“宁夏八景”之一的“黑水故城”所依托的人文景观是有一定依据的。明初的流寓陈德武的诗《废垒寒烟》是以统万故城遗址破败荒凉景象为描写对象的,通过对统万故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描写,对赫连勃勃的野心和荒唐行径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一湾黑水尚流东,阳有頽垣草莽中。
不务养人归市德,徒劳蒸土校锥①功。
冤骸白露泥中雨,磷火青吹月下风②。
顾彼亡胡何足惜,可怜司马没英雄。
“注释”
①蒸土校锥:蒸,升。有人把“蒸土”解释为“用笼蒸土”,实属望文生义。“蒸”在《康熙字典》中有一解:“气之上达也”。其实是缓慢上升的形象解释。因此,“蒸”解作“升”,把“蒸土校锥”解作“筑统万城时,每升高一板,用锥扎检验。”是符合实际的。②冤骸白露泥中雨,磷火青吹月下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赫连勃勃虽据统万之坚,可所建王朝却短命,仅存在了26年。统万城也仅剩下頽垣还立在草莽中,而当年那些筑城时的冤死者的白骨暴露在雨水中,月夜中经风一吹,到处有青白的磷光跳动。
这首诗的第一句从流水的特性说起,指出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永不停息,紧接着指出统万城却仅剩下颓垣躺在荒草中。三四两句明确点出,违背人民的意愿,“蒸土校锥”的工夫也是白废。城池虽然坚固,但却挽救不了残暴的统治者失败的命运。赫连勃勃建立的割据政权仅存在了26年就灭亡了。“蒸土校锥”筑成的统万城所留下的也仅仅是在风雨中暴露的冤死者的白骨,在月夜经风一吹,到处是点点闪动的磷火发出的青白的光,这恐怖的夜景使人不寒而栗。回顾历史,赫连勃勃建立的割据政权倒台是必然的,追随赫连勃勃的叱干阿利等人也只落得千古骂名,这也在情理之中。
军阀割据与混战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却不能阻止历史的前进。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文曰:“河水又北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这短短的记载说明赫连勃勃置果园,这是宁夏种植果树的最早的记载。“薄骨律镇”这个宁夏地名是在赫连勃勃自称“大夏天王”时出现的。把北典农城改为果园丽子园也在这一时期。这两件事都说明了在南北朝时期宁夏地区已有果园。
宋《太平寰宇记》载:陈将吴明彻所率军10万北伐,攻打吕梁,为北周所破,吴被俘,死于洛阳,北周即将吴明彻的余部迁往灵州。因陈都在建康,位于长江之左岸,为经济、文化发达之地。故曰:吴明彻的旧部迁往灵州以后,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这段记载很简略,仅“习俗相化”还不足以说明“塞北江南”的来历,但却指出了另一个问题,江左之人生在水稻之乡,他们善于种植水稻。而宁夏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自秦汉以来就开始的引黄灌溉农业已有了相当地发展,已形成了渠道纵横的灌溉体系,加之湖泊相连,颇有江南水乡泽国的自然风貌。来自水稻之乡的江左之人,有种植水稻的习惯,习俗相化,自然也会把他们熟悉的种植水稻的技术在宁夏传播。“塞北江南”的注脚是鱼米之乡。唐代的诗中指出“塞北江南旧有名”,宋代人的著作中指出“吴明彻旧部迁往灵州以后其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显然指出这是”塞北江南“的源头。”鱼米之乡“自然是出产大米的地方。具有江南风光是宁夏被称为”塞北江南“的自然条件,出产大米则可以说是物质条件,今天虽然还找不到是北周时期迁到灵州的江左之人把水稻引进宁夏的依据,但至少可以说他们对宁夏的水稻种植技术的提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他们的迁入才使宁夏地区以”鱼米之乡闻名于世。
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薄骨律镇”、“丽子园”、“统万城”、“塞北江南”等地名在宁夏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塞北江南”成了千古流传的引黄灌区的雅称,实际上在民间早就把“塞北江南”作为宁夏的美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