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200000021

第21章 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

有一位朋友在大学里教词史,他的学生问他,读词是那几种选本好。他和我们谈起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大学生还只晓得读选本!他论的是大学生,自然不错。但对于大学生以外的人,譬如说中学生罢,这个意见很值得讨论了。近世中国学人有一个传统,就是看不起选本。他们觉得读书若只读选本,只算是陋人而不是学人。这也有时代背景的。明朝以来,读书人全靠八股文猎取功名;他们用不着多读书,只消拿几种选本加意揣摩,便什么都有了。所以选本风行一时;大家脑子里有的是文章,而切实地做学问的却少。八股文选本风行以后,别种文体的选本也多起来;取材的标准以至评语圈点,大都受八股文的影响。空疏俗滥,辗转流传。选本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此。这种风气诚然是陋,是要不得,但因此就抹杀一切选本和选家,却是不公道的。

近代兴办学校以后,大学中学国文课程的标准共有三变:

一是以专籍为课本,二是用选本,三还是用选本,但加上课外参考书。一是清光绪中《钦定学堂章程》中所规定。二是自然的转变。转变的原因,据我想,是因为学校中科目太多了,不能在文字上费很多的精力。三是胡适之先生的提倡;他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里,力主教学生多读参考书。后来人便纷纷开书目,又分出精读泛读等名目。中学如此,大学自然更该如此。但实际上学生读那些课外参考书的,截至现在为止,似乎还不多。道尔顿制流行的时候,照实施该制的学校的表册看,应该有些学生真正读过些参考书;可惜未及知其详,该制就渐渐不大有人提起了。结果,大体还是以选本为主,只不过让学生另外多知道些书名而已。选本势力之大,由此可见;虽反对选本的人也不能否认。

大学生姑且不谈;就中学生说,我并不反对他们读选本,无论教授及自修。但单读选本是不够的,还得辅以相当分量的参考书(胡先生所拟议的太多了,中学生即使是文科的,怕也来不及)和严格的督促。我想中学生念国文的目的,不外乎获得文学的常识,培养鉴赏的能力,和练习表现的技术。无论读文言白话,俱是如此。我主张大家都用白话作文,但文言必须要读;词汇与成语,风格与技巧,白话都还有借助于文言的地方。这三种目的里,三是作文方面现在不论。论前两种,则读选本实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旧说选本的毛病共有三件:一是太熟太狭,如上所言。这是取材关系,补救极易。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已见及此;近年的选本更多推陈出新,自经史至于笔记、译文、诗、词、曲等,都可入选,只可惜又太零碎了。二是偏而不全,读者往往以一二篇概其余,养成不正确的观念。这是分量关系,也可矫正,详在下节。三是读者易为选者成见所囿,不能运用自家的思考力。但在中学生,常识还不够作判断的根据,只要指给他不至太偏的选本,于他正是适宜的引导。若让他读几本专书,他于这几本书即使能有自己意见,而对于相关的材料知道太少,那样意见也不会正确。若要他将相关的重要专籍都读过,又是时间所不许。——其实真正编得有道理的选本,也还有它的价值。读过专籍的人,可以拿它来印证自己的意见,增进对于原书的了解,不过这已不是中学生的事了。我说的选本是指用心选出来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而言。至于随手检阅而得,只要是著名的人著名的篇,便印为讲义,今日预备明日之用,这是碰本,不是选本。这种也许可以叫做“模范文”,但文之可以为“模范”者甚多,碰着的便是“模范”,碰不着的便不是,是什么道理?

选本的标准不同:或以时代,或以体制,或以事类,或以派别,或以人,或以地;也有兼用两种标准的。为中学生起见,我主张初中用分体办法;体不必多,叙事、写景、议论三种便够。因为初中学生对于文字的效用还未了然;这样做,意在给他打好鉴赏力和表现力的基础。类目标明与否,无甚关系,但文应以类相从。材料取近人白话作品及译文为主,辅以古今浅近的文言;不必采录古白话,古白话小说可另作参考之用。去取看表现艺术,思想也当注意。高中用分代分家办法,全选文言。分代只须包括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的文和诗,加上宋词、元曲。每种只选最重要的几个大家,家数少,每家作品便多,不致有上文所说以一二篇概全体的弊病。每家不能专选一方面,大品与小品都要有。我主张只选这几个时代,并非看轻以后作品,只因最脍炙人口的东西,也就是一般人应有的中国文学常识,都在这几个时代内。中学生是不必求备的,这样尽够了;求备怕反浮而不切了。这种选本分量不至很多,再有简明的注,毋须逐字句地讲解或检查,便是理科的学生也可相当采用的。文明书局有分代的诗文读本,有注,但还嫌家数太多,方面也太多。分人是进一步的专精的读法。专籍往往太多,且瑕瑜互见,徒乱初学心目;故我也主张用选本。旧有的如《十八家诗钞》,颇合用,《四史菁华录》虽选而且删,却仍然好;——新的各种“精华”(中华、商务都有),当分别地看。这种宜用作参考书。此外可多读小说,古今作译,只要著名的都行;小说增加人的经验,提示种种生活的样式,又有趣味,最是文学入门的捷径。杂剧、传奇也可读,文字也许困难些。最后,各种关于中国文学的通论或导言,也是好的参考书;本刊编者夏先生曾说要编辑中学生丛书,其中必有一部分是关于中国文学的。

这种书应以精实为贵,但单读这种书,还不免是戏论,非与前说各种选本及参考书印证不可;因为那些是第一原料。

1930年9月28日夜,北平,《中学生》第十号。

同类推荐
  •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由人文学者智效民主笔,作者借由民国时代的教育界往事,比如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胡适谈书院教育》、《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等,有感而发,顺手拈来,给今人不少启发。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本书选文皆为当下时文,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着重突出情感美与诗意美,选文文字唯美,充满诗意,抒写情感美、人性美、人间爱,感人至深,以震撼心灵的真情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以催人泪下的挚爱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热门推荐
  • 仙途如凡

    仙途如凡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不死战帝

    不死战帝

    美女一箩筐。一次穿越,成就一段传奇。大学生龙寒一次偶然机会穿越到了武者的世界,为了探寻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一步步的走上了不死战帝的巅峰!
  • 修仙说

    修仙说

    大道繁复,盈盈渺渺。修道之人上穷下极,掌天控地。筑基化境,破命飞仙。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 特工王妃很嚣张

    特工王妃很嚣张

    她,一代特工,只因爱错了人,沦落异世。他,身份重重,心中只有一份执念,就是找到所爱的人,为她倾覆一世。只是那一眼,再也没法忘怀。只是那一步,再也没法摆脱。只是那一次,再也没法颠覆。只是那颗心,再也没法掌握。那一日,她白衣血迹斑驳:放我走。那一日,他心如刀绞,墨黑的眸子划过悲痛。世事无常,风起云涌,江山如此多娇,莫许一世骄阳,愿得一心珍藏。
  • 魔道屠神

    魔道屠神

    人人都想修仙人人都想成神可是却有这么一个人他渴望力量渴望得到一切而后又摧毁一切------一个生活在地球的小青年偶然穿越到宇宙中发现了新的天地那一片天地没有不可能只有不敢想那是一片可以造神的天地故事由此开始
  • 捡来的新娘:总裁勾搭成瘾

    捡来的新娘:总裁勾搭成瘾

    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就被夫家扫地出门。签下离婚协议,男人漠然地对她说:“那些你不用管,你只要负责滚。于是她真的利索滚远了。三年后,带着蠢萌蠢萌的Boy回来,她不得不对男人三令五申:“天地可鉴,这真不是你的儿子,这是我路边捡的。”“好吧。”男人耸耸肩,说得蛮不在乎,“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啪啪啪生个儿子吧。”于是啪着啪着,原本以为不孕不育的她竟然真的有了一对龙凤胎。“爷们,你的那啥啥可真厉害。”“那是,一滴精十滴血。”怒,那你还天天缠着我做俯卧撑!
  •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 仙道无妄

    仙道无妄

    守正则仙,疯心则魔。我若为仙,仙道无妄;我若为魔,天下无仙!********************每日两章稳定更新,下午3点,晚上9点。质量保障,字数足够,请放心收藏。
  • 巫宰

    巫宰

    他一代天骄,战中之圣!“当初你否定了我!我现在证明给你看!”……“十年前,我和你玩抓迷藏,我抓,你藏,可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见过你!”“十年后,我和你再次遇见,可你已经……”……脑洞大的入,智商高的入,其他人慎入!
  • 评注产科心法

    评注产科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