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400000014

第14章 鲁迅先生的杂感

最近写了一篇短文讨论“百读不厌”那个批评用语,照笔者分析的结果,所谓“百读不厌”,注重趣味与快感,不适用于我们的现代文学。可是现代作品里也有引人“百读不厌”的,不过那不是作品的主要的价值。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举出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做例子,认为引人“百读不厌”的是幽默,这幽默是严肃的,不是油腔滑调的,更不只是为幽默而幽默。鲁迅先生的《随感录》,先是出现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在《热风》里的,还有一些“杂感”,在笔者也是“百读不厌”的。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却还有别的,就是那传统的称为“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的,而这也就是诗。

冯雪峰先生在《鲁迅论》里说到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独特的特色”:

首先,鲁迅先生独创了将诗和政论凝结于一起的“杂感”这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独特形式的诗;这形式,是鲁迅先生所独创的,是诗人和战士的一致的产物。自然,这种形式,在中国旧文学里是有它类似的存在的,但我们知道旧文学中的这种形式,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精神上是完全不成的;有的则在精神上也有可取之点,却只是在那里自生自长的野草似的一点萌芽。鲁迅先生,以其战斗的需要,才独创了这在其本身是非常完整的,而且由鲁迅先生自己达到了那高峰的独特的形式。(见《过来的时代》)所谓“中国文学里是有它类似的存在的”,大概指的古文里短小精悍之作,像韩柳杂说的罢?冯先生说鲁迅先生“也同意对于他的杂感散文在思想意义之外又是很高的而且独创的艺术作品的评价”,“并且以为(除何凝先生外)还没有说出这一点来”(《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的《附记》,见同书)。这种“杂感”在形式上的特点是“简短”,鲁迅先生就屡次用“短评”这名称,又曾经泛称为“简短的东西”。“简短”而“凝结”,还能够“尖锐”得像“匕首”和“投枪”一样;主要的是他在用了这“匕首”和“投枪”战斗着。“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这是诗,鲁迅先生的“杂感”也是诗。

《热风》的《题记》的结尾:

但如果凡我所写,的确都是冷的呢?则它的生命原来就没有,更谈不到中国的病证究竟如何。然而,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鲁迅先生是不愿承受“冷静”那评价的,所以有这番说话。他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他所指出的“中国病证”,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百读不厌”的常常去翻翻看看,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罢。

这种诗的结晶在《野草》里“达到了那高峰”。《野草》被称为散文诗,是很恰当的。《题辞》里说: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又说: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又说: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最后是: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这写在一九二七年,正是大革命的时代。他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生命”,连自己的《野草》连着这《题辞》,也否定了,但是并不否定他自己。他“希望”地下的火火速喷出,烧尽过去的一切;他“希望”的是中国的新生!在《野草》里比在《狂人日记》里更多的用了象征,用了重叠,来“凝结”来强调他的声音,这是诗。

他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在战斗着。《野草》里的一篇《希望》,是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写的,他说: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然而就在这一年他感到青年们动起来了,感到“真的暗夜”露出来了,这一年他写了特别多的“杂感”,就是收在《华盖集》里的。这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夜”写的《题记》里给了这些“短评”一个和《随感录》略有分别的名字,就是“杂感”。他说这些“杂感”“往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也就是从一般的“中国的病证”转到了个别的具体的事件上。虽然他还是将这种个别的事件“作为社会上的一种典型”(见前引冯雪峰先生那篇《附记》里引的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处理,可是这些“杂感”比起《热风》中那些《随感录》确乎是更其现实的了;他是从诗回向散文了。换上“杂感”这个新名字,似乎不是随随便便的无所谓的。

散文的杂感增加了现实性,也增加了尖锐性。“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之夜”写的《三闲集》的《序言》里说到:

恐怕这“杂感”两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惟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每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

这正是尖锐性的证据。他这时在和“真的暗夜”“肉薄”了,武器是越尖锐越好,他是不怕“‘不满于现状’的‘杂感家’”这一个“恶谥”的。一方面如冯雪峰先生说的,“他又常痛惜他的小说和他的文章中的曲笔常被一般读者误解”。所以“更倾向于直剖明示的尖利的批判武器的创造”(见《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也在《过去的时代》中)了。这种“直剖明示”的散文作风伴着战斗发展下去,“杂感”就又变为“杂文”了。

“一九三二年四月三十日之夜”写的《二心集》的《序言》里开始就说:

这里是一九三○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末尾说:

自从一九三一年一月起,我写了较上年更多的文章,但因为揭载的刊物有些不同,文字必得和它们相称,就很少做《热风》那样简短的东西了;而且看看对于我的批评文字,得了一种经验,好像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

又说:

这回连较长的东西也收在这里面。

“简单”改为不拘长短,配合着时代的要求,“杂文”于是乎成了大家都能用,尖利而又方便的武器了。这个创造是值得纪念的;虽然我们损失了一些诗,可是这是个更需要散文的时代。

《燕京新闻》副页。

同类推荐
  • 1921谁主沉浮

    1921谁主沉浮

    讲述了1921年的中国,其混乱、其荒芜、其痛苦、其不幸,丝毫不亚于建安时代或安史之乱时期。对应着现实图景,文学家们的心也在地震、在燃烧、在冲突、在流血。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热门推荐
  • 我是全能主播

    我是全能主播

    明明是极限运动直播栏目的开创者,却偏偏要和游戏,星秀,美食,户外等所有栏目的主播抢饭碗。语言幽默风趣,能歌善舞,还会撩妹,粉丝遍布大江南北,男女老少,却偏偏说自己只是个平凡人,没错,他就是将网络直播变成全民娱乐的第一人,他名字叫林峰,一个全能主播。
  • 系统编译师

    系统编译师

    记者:“您好,您是王大师的徒弟吗?我们想采访一下您。”徒弟白某:“好的。”记者:“我们都知道哈,王大师高产赛母猪,您能说一说,王大师近期,又出了哪些名作吗?”徒弟白某:“xxx知道吗?他身上的美食系统,是我师傅的作品。”“xxx的明星系统,也是我师傅做的。”“xxx的主神系统,还是我师傅做的。”“什么,你说xxx的装逼打脸系统逆天无敌、世界第一?不好意思,仍然是我师傅的作品……什么,你也想要一个?那得排好长的队。”“咳咳。”徒弟白某喝了杯茶,“我师傅做过的系统太多,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哎,不说也罢!”君不见他们点石成金君不见他们化腐为奇每一个系统编译师,都是无所不能的上帝!
  • 误惹大神:债主休想逃

    误惹大神:债主休想逃

    她以为她一世孤苦,是命中注定。谁知是某大神强行掠夺……现在,他受到天谴,不还债不能活……冷笑:想还债?没门。某大神苦:你孤苦一世,我还你十世。十世不够,本尊再继续!
  • 淡淡青春的那一抹痕

    淡淡青春的那一抹痕

    她,家人被杀,她被自己的仇人养大,还要继承仇人的公司,这让她无法忍受,她却不得不忍受,直到她遇见他,高智商的她,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故意接近,所以将计就计,陷入了爱情圈套......
  • 黄泉快穿:孟婆的打工日志

    黄泉快穿:孟婆的打工日志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连地府也犹如人间一样繁荣昌盛。孟婆表示我很欣慰,毕竟一千年前都只能看着人间的日子饱饱眼福,现在都可以体验了【星星眼】可惜乐极生悲,孟婆一半夜去澡堂,看光了黑无常,没过几天被黑无常逼着又不小心看光了阎王。如果非要孟婆形容一下此刻的心情那一定是呵!呵!呵!呵!阎王让孟婆赎罪,就是去人间完成自己布置的惩罚。姐妹之情毁与情√
  • 灯塔微光

    灯塔微光

    不是我不喜欢你,只是你不懂我。我不想说的你永远不明白。我所谓的死亡许是回归,而这大千世界却再无一个你。
  • 极品小保镖

    极品小保镖

    冰清玉洁校花,靓丽强势警花,妩媚动人空姐,清纯美女老师,纷纷投怀送抱,纠葛缠绵……
  • 北冥楚妃传

    北冥楚妃传

    21世纪的顾倾颜穿越到了顾家摔死的三小姐身上,顾家遇害,她和两个妹妹被卖到了侍卿院,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London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London

    Frequently I have to ask myself in the street for the name of the man I bowed to just now, and then, before I can answer, the wind of the first corner blows him from my memory.
  • 啸行天下

    啸行天下

    这是一个拥有比神器更强的英雄联盟盒子的幸运儿在异界大陆的故事!阴阳交泰可生宸,三脉皆通是为轮。天辰大陆,人皆具阴阳两脉,唯第三脉飘摇不定,传之不遵亲缘,不循血脉,名之曰隐。三脉全而修行者称为轮者,其修行比之双脉宸者既慢且难,然其实力亦强于宸者,是以轮者地位隐隐高于宸者。天资上佳的轮者,自开始修行至命轮十转境界可以获得总计四个源技。而徐啸,自地球而来之人,身携英雄联盟盒子,理论上可以拥有全部一百余位英雄的四百余个技能以及十余个召唤师技能。禁锢、沉默、眩晕、冻结、无敌、金身......天赋、符文、装备等也将一一呈现。且看他如何在天辰大陆搅动风云,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