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岁时节日本身而言,应该能够与时尚新风相融合。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时节日也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不断经历着扬弃和演进。正是在这种自我的适应、调适,在自身的完善、完美中,才能够保持既有的文化内涵与内核,又不断增加新的文化因子与元素,才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也是所有文化形态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妙诀”。当然,这种融合应该是和平的、和谐的,也应该是不离弃原有的品格、品性与品位的。传统岁时节日显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应是濒临灭绝的文化形态,而应该成为永远充满着青春活力、再生能量的活态文化。
传统岁时节日的生存,依靠原有农耕文明的土壤;传统岁时节日的发展,需要当代信息文明的新基因。只要我们有新的思维,只要我们有新的方略,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传统岁时节日,就依然会以更稳健的步伐走向久远的未来!
写下最后一个字,正是中秋月最明的时侯。在传统节日的庆贺声中,完成一本关于岁时节日的小书,是一种机缘,也是一种幸福。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既有汉族的庆典,也有少数民族的欢庆;既有国内节日的深刻记忆,也有在外国过节的经历。但是,不论是何时何地,我总是觉得,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肥田沃土。
这本小册子的完成,我真诚感谢每一位奉献过智慧和力量的朋友。感谢江西美术出版社陈政先生的大力支持,感谢徐玫女士的辛勤劳动。感谢学界的朋友们,你们关于岁时节日的研究成果被采用和吸收,使这本书更为圆满。同时,还参考和采用了百度等网站的文章。只是由于普及读物的体例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出处。
这本小册子的完成,我还要感谢参与工作的每一位年轻的朋友。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龚建华博士现在深圳市委党校任教,写作了本书的第一、二章;临沂大学文学院讲师连振娟写作了第三章;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冯文开博士,现在内蒙古大学任教,同他的爱人周春兰硕士一起写作了第四、五、六章。他们曾是我的硕士研究生,现在都学有所成。正是他们的参与,使我只是总体统筹,列出提纲,全书统稿,写作引言与结语,减少了不少劳累。
唐代李白的诗、宋朝苏东坡的词,历来被公认为写月夜的“双绝”。一是平常之月,一是中秋之思,同样感动世人。这就是传统的力量,是文化的魅力。由此而及其他,我们拥抱传统,感受岁时节日,感知文化遗产,就是与天地为伍,与天然相契,就有天然的世界、天然的岁月、天然的哲学、天然的传承,也就有坚固的精神家园、坚强的精神力量、坚韧的精神风骨!
余悦
2011年中秋夜于旷达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