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1900000001

第1章 海底捞悖论(1)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他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写道,无聊的工厂就是经营良好的工厂,而戏剧化的热闹与兴奋是管理糟糕的标志。

如果德鲁克的这句话是真理(德老先生的很多预见在多年后都变成了现实,所以将他的话视为真理,应该不为过),那么,中国的一家火锅店可真是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说起火锅店,这似乎是最不具备商业智慧的经营业态了。这一行的准入门槛极低,只要有几张桌子,再找来几个服务员,一家火锅店就可以开张了。但是,商业奇迹却往往发生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

就有这么一家火锅店,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商业舞台上的明星。一方面,顾客盈门,宁愿等待翻桌也不肯挪步他处;另一方面,商学院的知名教授对其密切关注,花费相当精力将其作为MBA的实景案例开展研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餐饮行业的跨国巨头也放低身段,主动上门观摩学习……

让顾客盈门虽然不是很容易,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商家也不在少数。而大部分这样的好商家并不能吸引见多识广的商业研究者的眼光。能够吸引商业研究者虽然不是很容易,但更难的是要让同行业的巨擘钦佩并开展学习!

这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火锅店就是海底捞。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关注。

海底捞成功的背后一定有其独到之秘。那么,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是海底捞?海底捞凭什么?

事实上,想搞清这几个问题的人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海底捞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更重要的是,它的经验能否超越自身而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商业智慧,从而带给更多的人以启迪。

大象涌进蚂蚁窝

火锅店虽然带个“火”字,但要想让火锅店“火”起来,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海底捞这家规模不是很大的火锅店却火得不得了,甚至连肯德基这个餐饮连锁业的老大竟然也亲临海底捞门店观摩学习!

大象涌进蚂蚁窝2006年6月23日,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著名品牌的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美国百胜集团2006年上半年度的“(中国)区域经理大会”,全体参会200余人,齐齐涌入海底捞北京牡丹园店。当然,这群在餐饮业叱咤风云的高管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并不是来吃火锅的,其目的是“参观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将此举形象地形容为“大象向蚂蚁学习”。第二天,作为嘉宾应邀参加百胜公司年会的张勇,也被这些区域大佬们整整追问了3个多小时。白灵:《变态海底捞》,《商界》杂志2009年9月刊。网络来源:http://finance.qq.com/a/20090914/005698.htm

作为跨国餐饮连锁巨头,百胜属下的每一个区域经理(包括肯德基和必胜客)手中至少掌控着36家门店,而当时海底捞全国的门店数加在一起,还不到20家!

张勇所言并非中国人惯有的谦虚之词。因为,无论是从规模、知名度、专业程度来看,似乎都轮不到百胜来向海底捞学习。

而在以率直著称的美式思维引领下的百胜集团,也绝不是“入乡随俗”地学会了中国人的谦虚表达方式。大象绝不会无缘无故轻易地低下高昂的头,转而向蚂蚁学习的。

大象之所以会主动来向蚂蚁学习,一定是蚂蚁在某一方面打动了大象。不过,打动大象的其实不是海底捞,而是大象与蚂蚁共同的上帝——顾客!

据《新领军》杂志报道,海底捞火锅门店的日翻台次数高达7次,这意味着海底捞的每一张餐桌一天内会迎来7批客人。洪丽萍:《海底捞内幕》,《新领军》杂志2011年2月刊。网络来源: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10221/10149405634.shtml

这也意味着,后到的客人在如愿以偿地坐到海底捞的餐桌之前,必须要等候相当长的时间。而海底捞不过是一家火锅店,要知道,以中国的餐饮业之发达程度,就算抛开其他菜式繁多的餐馆饭店不说,除了海底捞之外的其他火锅店,在大街上也比比皆是。顾客为什么心甘情愿地付出宝贵的时间,宁愿痴痴等候也不肯移步其他的火锅店呢?是什么魔力留住了顾客的脚步,留住了顾客的心呢?

统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新领军》杂志的报道中还说,顾客的热情与执著为海底捞贡献了全年2 000万人次的客流量,也为海底捞的旗舰店贡献了5000万元的营业额。这也直接让海底捞新开门店将盈利期缩短到短短的6个月。

这几个数字在绝对数值上也许并不炫目,但却深刻表明了市场(即顾客)对海底捞的高度认可。

17年前的1994年,当四个草根股东以8000元人民币的微薄本钱在四川简阳启动海底捞川味火锅店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海底捞竟然可以如此成功。

海底捞起步之初,也不过是和千千万万个火锅店没太大区别的一个路边小店。可是,到了今天,海底捞已经在全国开了60多家连锁店。当然,这也没什么稀奇的,以中国之大,60多家门店的连锁规模,根本就不算什么。不说别的餐饮门类,还是说火锅这一行,就有规模超过一千多家门店的,甚至还有成为上市公司的。

仅仅从规模而论,海底捞是不可能打动“大象”的。真正令人称奇的是,像海底捞这样一家似乎并不炫目的火锅店却能够吸引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担任访问教授,专门讲授、研究商业案例的黄铁鹰先生的高度关注。

他不但在课程班上广为宣讲海底捞的案例,而且还意犹未尽,又在2009年以“海底捞的管理智慧”为题将海底捞推向了《哈佛商业评论》(后来,黄先生在经过仔细调研后,又将海底捞案例写成了一本书,从而让更多人得以了解更多海底捞的细节)。

这篇文章最后成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进入中国8年来影响最大的案例。2010年,这一案例被《哈佛商业评论》授予唯一的中国最佳商业案例研究奖。

此后,一夜之间,国内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开始教授海底捞,而很多知名企业也纷纷学起了海底捞。《中国企业家》、《中外管理》、《新领军》、《第一财经周刊》、《华西都市报》等专业媒体及大众媒体都拿出了大量篇幅来报道海底捞……

大象级的百胜集团之所以主动放低身段来向蚂蚁学习,也是因为海底捞在某些方面做到了连肯德基、必胜客也尚未取得的成就。这个成就并不是指门店的数量和公司的营业额,而是指海底捞那种让顾客近乎疯魔般迷恋的吸引力。试想,如果百胜旗下的各个品牌,所有门店都能拥有海底捞一般的吸引力,那么,百胜又该能如何地叱咤风云,笑傲江湖呢?

所以,这种对顾客的吸引力必然让百胜餐饮集团中国区总裁苏敬轼艳羡不已。也正是如此,大象才会涌进蚂蚁的窝……

东方既白何时白东方既白何时白

鉴于百胜在中国餐饮行业的显赫地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其掌舵人——百胜中国区总裁苏敬轼。

苏敬轼祖籍山西,生于台湾。1989年5月,苏敬轼加入肯德基。1993年成为肯德基北亚地区副总裁,第二年又升任亚洲地区副总裁。在加入肯德基之前,苏敬轼曾经在宝洁德国公司和台湾(中国)分公司工作过。

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决定将所属的餐馆业务剥离(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塔可钟在内的三个连锁快餐业务),成立了百胜餐饮集团。1998年,苏敬轼被正式任命为百胜中国区总裁。2008年3月,苏敬轼又被任命为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董事会副主席,这是迄今为止华人在百胜集团获得的最高职位。

苏敬轼的学业背景也很丰富,他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得化工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州大学就读,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后又在美国沃顿商学院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

从苏敬轼的背景、经历、所处的公司平台以及已经取得的业绩可以看出,要打动他并不容易。这也反衬出海底捞成功的不容易。

而苏敬轼之所以要向海底捞学习,是因为他有一个想兹念兹的情结——“东方既白”何时白?

“东方既白”是苏敬轼力主推出的一个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也是百胜集团继肯德基、必胜客欢乐餐厅、必胜客宅急送、塔可钟墨西哥风情餐厅之后,在中国推出的第五大餐饮品牌。

在中国,中式快餐连锁一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仅2004年的上海大众消费快餐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式快餐却一直没能像西式快餐那样实行高度同质化的标准化生产。国内品牌“红高粱”、“荣华鸡”等中式快餐连锁虽然曾经喧闹一时,最终还是烟消云散,归于失败。

平心而论,中式餐饮要想在连锁经营上取得成功是很难的。这并不是因为中式饮食的美味程度不足。恰恰相反,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菜系品类纷繁复杂、变化无穷。这两个因素在给中国食客带来无穷的口舌之欲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式餐饮在标准化上的困难重重。

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遍布全国各地的某一家有特色的中式餐馆生意极为红火,却极难看到这样的中式餐馆通过标准化的复制而遍地开花。

同类推荐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修订版)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修订版)

    回顾过去的日子,我吃惊地发现——令我成长的不是那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时刻,反而是在奔向这些时刻的过程中经历的风雨和体验的甘苦。这是我第一次向这么多人讲述自己走过的路,我把曾经的徘徊、忧郁、坚持和信心与大家分享,除了总结过去的岁月,更大的希望是通过我的经历为更多人,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提供一种参考。对我来说,过去的一切都成为珍贵的记忆,而未来我期待更多。我想每位朋友都知道——未来是方向,而真正的路就在脚下。
  • 创业家的社会角色表现、冲突与调适

    创业家的社会角色表现、冲突与调适

    本书对创业家角色的总结与阐释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创业家行为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求,希望能对创业者的实践工作及关注创业教育与研究的同仁有所帮助。
  • 苹果为什么能

    苹果为什么能

    在世界科技公司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有一家公司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头,它受人景仰,被人模仿,也令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它就是“苹果”。通过《苹果为什么能:创新性公司快速成长之道》,我们会认识到,“苹果”之所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靠的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只有把创新、管理、团队、战略、品牌……每一项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公司。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领导应该学会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 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哪怕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 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你的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记得要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解决问题;调节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员工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让目标清晰有效;调用你的资源,帮员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赞美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制度”和“规章”为关键词,详细阐述规章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介绍制度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及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按制度、规章来做好管理工作。
热门推荐
  • 向日葵的温柔

    向日葵的温柔

    那个喜欢在黑夜里寻找存在的女孩,她曾孤独过,也曾被虚伪骗过,她失去了所有,得到了懦弱,却找到了温柔,是那片向日葵带给她的的温柔,或许是她最美的三年.....
  • 重生之我是大律师

    重生之我是大律师

    华人的纸牌屋之路。中年律师方恪艰辛拼搏,终于赢得命案官司,打开上进之门。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法庭脱身,受害人家属却不肯接受,惨遭池鱼之殃。穿越十年人生,又回初出校园,家门大变之时。十年律师砥砺琢磨,今日之方恪亦非青涩少年难以保护家人,这一次,他不仅要让凶徒受难,更要为家人拼出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天幕。
  • 星灵重现:永恒神族

    星灵重现:永恒神族

    神族——永恒的存在!【注:本书必将会是第一本完本的神族小说!】本书QQ群:432348519
  • 步步荣锦

    步步荣锦

    初见,一场错认。再见,不欢而散。她口无遮拦,扬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惹得他勃然大怒。他眸色冷若寒冰,“这仇你找皇上去报!”可原来,他就是皇上。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你有你的如花美眷,我有我的知己蓝颜。管他爱不爱谁,她只想手握江山,权倾天下。==道友,你手中的推荐票与贫道有缘,贫道要把它们带走。贫道亦将此宝书赠于你,请速速加入书架。已有完结作品《腹黑总裁毒舌妻》,欢迎跳坑。
  • 青春荒唐不忍欺

    青春荒唐不忍欺

    【曾经,我们盛装出席了彼此的青春;今后,就当相遇未曾相识。】在茫茫人海中,我们默默行走,旋转在钟表的时间轴,光影交错。也许,在某个时刻,他与她轻轻地擦身而过,只是一个失神,于是,漫无目地的目光,从此只停留在一个人身上。他,如黑夜中闪烁着的星辰。她,只愿做一个默默守候星辰的失声者。是命运的戏弄,让彼此的时差产生共鸣。我们是否可以,相互牵起对方的手?
  • 玄幻翎

    玄幻翎

    在东方玄幻世界当中,有着玄幻武侠不一样当中的世界。
  • 人凤

    人凤

    父母先后离去,意味着他不再是那天下第一人的儿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从此只能靠他自己争取。
  • 宠婚不停:老公,365天不停

    宠婚不停:老公,365天不停

    继妹和渣男在一起,她成了人人喊打的落魄千金。成为人生的失败,她曾经还想要跳楼。当初因为渣男而甩开的未婚夫,突然出现。一次醉酒,没想到两个人的孽缘紧紧缠绕。“大叔,你干嘛?”“……忙着干-你。”她连忙堵住他的嘴:“不许说流氓话。”男人微笑:“不说,我们做。”
  • 祥瑞之子

    祥瑞之子

    人类五万年的历史在彼此的争斗中毁于一旦,海外来的吡嗜人霸占大陆,人类沦为奴隶。从小受到母亲教诲的祥辉决定赶走吡嗜人,重建家园。这一切不光他一人需要拼搏,而是整个大陆人类。就算浴血而死,也不能苟延残喘。
  • 剪不断

    剪不断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正如南唐李后主的《乌夜啼》,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我”是一名高中的女学生,男主人公少轩是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因为“我”从小就对文学有着不解的情缘,而少轩又是一个博学多才,成熟稳重,深沉有内涵的中学老师,所以“我”成了他的课代表,并且开始“暗恋”他,“我”在苦苦的单相思中度过高中生活的每一天。他究竟知不知道一个少女纯洁的心却永远都是一个谜。“我”和少轩的关系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吧。谁都不愿意去搞一场违背世俗伦理、道德游戏规则的爱情,可这深厚的感情却像一团火被久久压抑在心底,它想去爆发,可它的上面却有两座大山——伦理和道德。这是一个深刻的人性矛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就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深层潜意识与社会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深刻的,人类遇到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时,当自我无法去协调的时候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人类的矛盾双方都是正义的较量,“我”爱上了少轩,谁都有爱个被爱的权利,可是“我”爱错了人,“我”不能爱上自己的老师,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甚至有家庭的人。“我”是矛盾的,“我”的矛盾与痛苦就在作品中一步步展现给读者,对“我”的心理以及人性深处的进一步探究就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