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000000009

第9章 六大茶山论(2)

另一种传说是,六大茶山均有的武侯遗种的传说。即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带兵至此,一部分士兵因贪睡而丢在了这里。这些士兵后来赶上蜀军时却不再被收留,但诸葛亮为了这些士兵的生存,遗留给他们一些茶种,嘱咐他们以此维生,并让他们按照他帽子的样式来建造房屋,以避滇南瘴疠。因此,基诺人对武侯诸葛亮感恩戴德,尊奉诸葛亮为茶祖,自认为是孔明后裔。因此,有人根据武侯遗种传说来推算攸乐种茶的历史。

至于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说。但是从这两则种茶传说,我们至少可看出两点:一是攸乐茶区很早就有人种茶,二是攸乐山区很适合种茶。

据史书记载,唐代,攸乐一带所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洱海地区;宋元明三代以来,滇南所产茶叶集中在思茅、普洱等地进行贸易,此时的攸乐山成为六大茶山之首。

在清代初期,攸乐成为闻名远近的普洱茶生产基地。在攸乐茶山兴盛时期,攸乐茶也一度被列为贡茶。但当倚邦、易武两个古茶山先后成为江北六大茶山的盟主时,攸乐茶山所产的茶菁有很大一部分被这两个古茶山的茶商买走,运到倚邦和易武进行加工。还有一部分茶菁被卖到勐海县和思茅一带,所以在历史上攸乐古茶山没有制作饼茶、砖茶、沱茶的记录,也不像其他茶山一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可以肯定这些茶山的成品茶有一部分是来自攸乐的。尽管攸乐没有自己的王牌产品,但是由于攸乐是产茶量较高的产茶重地,且地理位置重要,即史书说的攸乐“系车里茶山的咽喉之地”,因此,在雍正七年(1729)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并设立了普洱府。同年,清廷又在攸乐茶山设立攸乐同知,统兵500,以便维护茶山的治安和管理茶山事务,攸乐同知的驻地在今天的“土司老寨”。

清末,攸乐茶山的种茶面积一度达到万亩以上,但由于茶树树龄较高,与易武、倚邦相比,产量不大。民国二十八年(1939)以后,由于官商勾结,捐税繁重,茶农不堪重负,纷纷破产迁出,茶园荒芜十之有七。到建国时,产茶仅120担。这是从攸乐茶山种茶的渊源来说的。

现存的古茶园仅有1 800多亩,并且集中在龙帕山一带。古茶园以大叶种茶居多,树高一般在3米以上,树冠直径1.5~3米,基部围粗50~120厘米,主干胸围30~80厘米之间,叶长10厘米左右,宽4厘米左右。若以叶形分则有长叶形和椭圆形两种;若以芽叶分则有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两种。树上附生和寄生植物较多,树龄多在300年以上。由于古茶园大多荒废,并且树龄较大,使得产量锐减不似当年繁盛,但茶叶质量很高。比如茶树一年生的叶,芽叶为绿黄色,芽头大,多茸毛,发芽早,是优良的普洱茶种。晒青毛茶为棕红色,叶质较硬,条索分明,苦涩味轻,清香扑鼻,回味甘甜而悠长,各种维生素含量高,是制作普洱茶的上等原料。因此,攸乐茶一度被作为贡茶还是相当有实力的。

建国后,尤其是近30年来,攸乐古茶山在原古茶园的基础上又垦植出新式台地茶园7 300亩左右。采茶面积达到9 200多亩,2004年干毛茶总产量330吨,单产量34千克,使攸乐古茶山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攸乐古茶山的复兴,我们将翘首以待。

曼撒古茶山

《云南经济滇茶概述》有这样一句话:

“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生产茶200多吨。”这里所说的曼撒茶山,即是澜沧江北六大古茶山之一的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位于今天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腊原名曼撒,因盛产茶叶而改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村庄;“腊”: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毗邻,管辖曼腊、曼乃、倮德3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1 300多户,总人口6 500多人,有汉族、彝族、瑶族、傣族、佤族和哈尼族等民族杂居于此。曼撒古茶山海拔在750~1 950米之间,热带雨林气候使这里的降水量多达1 600毫米左右,平均温度17℃以上。砖红壤、酸性红壤夹有紫色的沙岩、沙叶岩等。河谷交错,是高产优质茶园的理想地。

历史上,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茶园10 000余亩,以生产“元宝茶”(圆茶)而闻名遐迩。

清乾隆以前,已经有来自中原的汉族在此制团茶销售,乾隆年间的曼撒茶山是最为辉煌的时期。云南石屏楚雄一带的汉族同胞大批迁居过来,种茶制茶,进行茶叶贸易。当时,曼撒古茶山年产茶在万担以上,当时茶业的贸易中心是古茶山顶部的曼撒街。茶贸易的繁盛使得曼撒昌盛一时。然而曼撒像倚邦茶山一样,好景未得长续而没于烈火和瘟疫。繁荣的曼撒大街曾被烈火无情地吃掉了一半。光绪十三年(1887),更为强猛的烈火彻底将曼撒大街从茶山抹去。从此,曼撒一蹶不振。

而光绪20年(1894)的第三次火灾和瘟疫使得这里的居民和茶人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曼撒古茶山荒废衰败。即使仅留下的2 500亩茶园,也因无人看管,或无节制采摘,或不料理莳弄,再加上生产力低下,使得这里片瓦未存,房屋未有,人疏鸟散,杂草丛生。面对今日之凋零,遥想当年,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青青的茶叶和忙忙碌碌的采茶女,怎能不使人无语凝愁?

曼撒古茶山的古茶树也是云南大叶种茶,当时产量极高。如八户人家的茶王树寨,年产茶320担之多,其中一棵茶王树,据传树龄在千年之上,1918年前,尚能产茶100多千克。不幸的是,老茶树在见证了曼撒的兴衰后,也于1926年树枯叶死。

曼撒茶山茶叶品质好,香味高,芽叶宽大、肥硕、结实,被人认为是普洱茶中的雄性之美的代表。

蛮砖古茶山

在勐腊县野象山旁、磨者河畔的原始密林深处,错落着一些古茶山,这些古茶山保存得相当完好,有1 300亩之多。这就是江北六大古茶山之一的蛮砖古茶山。

像攸乐古茶山一样,历史上的蛮砖古茶山自己很少制作成品茶,其所产茶青大都运往与之相连的易武茶山进行加工销售。加上蛮砖又隐藏在密林深处,不易被人涉足,所以现存的典籍文献对之记载很少,因而被人淡忘。但蛮砖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一到采茶时节,便有茶商和马帮不远千里汇集于此,络绎不绝。建于乾隆六年(1741)的关帝庙,就是石屏汉人留住于此的见证。可惜的是,此庙现在已是废墟,然而从废墟上的碑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蛮砖为六大茶山”的明确记载。

蛮砖茶山中有1 300多年的古茶园。古茶园以大叶种茶为主,兼有小部分的小叶种茶,还有一种被人称为“柳叶茶”的中小叶种茶。虽然古茶园面积比其他茶山较少,但由于历代茶农的精心照管,茶量不减当年,仍在万担以上。所以,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因此有人说“在普洱茶辉煌的舞台上,其他的古老茶山或长或短地演绎过重要的篇章,只有蛮砖与革登,如同两位跑龙套的小生,静静地伫立在时间的深处,笑看着茶事的兴衰”“没准有一天会成为六大茶山中当红的角色”。

1994年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西双版纳州和勐海县两级政府在古茶园的基础上,又新建茶园近万亩。此外,蛮砖茶园根据市场需求所恢复生产的“蛮砖优质茶”,因茶叶独特,茶芽晶亮雪白的珍贵品质而受到现代茶人的宠爱。蛮砖茶山的茶业,再次复兴,得以长足发展。

革登古茶山

清道光五年(1825),阮福的《普洱茶记》引用《思茅志稿》说:“革登茶山有茶王树,较众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原倚邦土司之子曹仲益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中说:“奇特的茶王树,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据老人讲,这颗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民国初年其根部枯干尚存。”

《勐腊县志》也记载了革登茶山的茶王树,说:“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季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拥有茶王树的革登茶山种茶之久远。

历史上的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而今的革登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包括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委会所辖的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东与易武、曼腊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乡交界;平均海拔在1 200米以上,但是由于最低点(磨者河与小黑河交汇处,海拔560多米)和最高点(山神庙1 900多米)的海拔差异悬殊,便形成了自下而上有温暖型到较温暖型到偏冷型的立体气候,即冬无严寒且多雾,夏无酷暑且阳光充足,平均气温18℃;微酸性兼有石灰性反应的砖红壤、赤红壤等土壤,有机质丰富、透气性较好,使得茶树根深叶茂,生长良好。茶树以大叶种茶为主,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茸,民间称之为“大白茶”。历史上,革登茶山年产茶平均在500担以上。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当时,茶园总面积达6 000多亩,年产茶量100多吨。

易武古茶山

我们说普洱茶,一定要说到易武茶山。但是,翻开明清的典籍,易武茶山却不是公认的六大茶山之一,而是将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清乾隆朝进士檀萃虽然在《滇海虞衡志》中说“普洱六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但却不把易武列于六大茶山中。尽管如此,作为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茶山,易武茶山还是在195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组织的茶叶普查队进行详实考察之后,被列为江北六大茶山。

关于易武茶山的兴盛时期,在记述普洱茶的书中,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易武茶山兴盛于倚邦茶山衰落之后;其二是说易武茶山有两个兴盛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说法和第一种说法相同,而另一个时期则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为止。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说法,我的看法是这和六大茶山的由来有关。由于历史上,人们对六大茶山具体所指有不同的看法,如在以前人们多把易武茶山看成曼撒茶山的一部分,结果就是在说易武时容易把曼撒的历史说进去,在说曼撒时,又常常夹杂些易武的内容,因此就形成了易武有两个兴盛时期的说法。

在倚邦等茶山开始衰落的时候,易武茶山后来居上,易武茶山最强盛的时期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的70多年,此时的易武茶山上有10万之众。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家家户户忙种茶,年产茶一度达7万担之多。并且在雍正七年(1729),清廷又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以专办贡茶和粮食购销;雍正九年(1731),随着普洱茶被定为贡茶之后,易武茶区(包括易武和曼撒两茶山)每年必承贡6万多斤。因此,也有人称此时的易武为“利润城”。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约90余年间,是易武茶山的另一个辉煌时期。茶业异常旺盛,此时的易武也成了普洱茶的加工交易集散中心。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攸乐、曼撒的很大一部分茶青也运到此地进行加工销售。因此有人说,在清代易武汇集了当时云南甚至是中国工艺最熟练的紧茶制作工匠。而易武的这种中心性,也使得各地茶商马帮不管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进行茶马贸易。茶庄商号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易武老街之上,被写入普洱茶的历史之中。这些鼎鼎大名的茶庄如同庆号、乾利贞宋聘号、车顺号等以及他们精心制作的茶品,至今仍令普洱茶品饮爱好者心潮澎湃,望眼欲穿,苦苦追寻。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们对普洱茶如此痴恋和宠爱呢?一言以蔽之:品质。易武茶山山高雾重,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温热多雨的环境使得易武茶具有上乘品质。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于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制成普洱茶。易武茶青在制作成普洱茶之后,又经岁月而自然发酵陈化后,其汤色褐红透亮,其味醇厚甘滑,陈香持久,似樟如兰,尤其是易武春芽更是普茶中的极品。所以当易武普茶进入万里之遥的紫禁城后,清帝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赐“瑞贡天朝”匾以示珍爱与恩宠。易武普茶之美也令西藏、印度、南洋等地的人苦苦追寻。于是一队队骡马往返于易武,也使得易武成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当时由易武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主要有:

向上的: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向下的:易武——老挝的乌德——老挝的风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

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

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

向西的: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

同类推荐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热门推荐
  • 极品百媚图

    极品百媚图

    他,效力于国家最隐秘的部门,奉命来到都市,他执杀人通行证,肆无忌惮却墨守底线!莫名其妙的在酒吧门口捡到一个极品尤物自称自己嫂子,黑龙正经的生活被打乱了,双生姐妹花、赤那啥特工烦的他不要不要的。咦百媚图上这一百个小仙女是咋回事?
  • 玄舞魂(已完结)

    玄舞魂(已完结)

    遥远的修罗天,九天玄舞,隔世相恋。一曲凤舞悲歌,唱尽心酸与浪漫。
  • 等时间把我看透——惹火

    等时间把我看透——惹火

    我用文字记住了寂静流年…等时间将她看透…他经常对他说:“你脑子坏掉了!”她记住了他,记住他偶尔的温柔…某一时她会想,不如不见,她继续做她的春秋大梦,他继续当他的逍遥散仙…她和他的相遇,是否只是时间的一厢情愿…
  • 超级金钱系统

    超级金钱系统

    吾将以天铺路,踏上命运的征途,英雄前路,必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纵使终点亦是末途,吾往矣!家族劣少,得神秘系统相助,纵横星空长河,以渺小之躯,成就无上功体,揭开宇宙那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他的一生之中,有滔天魔孽阻路,然,他只愿披荆斩棘,逍遥凡尘浊世之间。
  •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智勇双全”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 会结果的爱情

    会结果的爱情

    高三,她发现了父亲的惊天秘密。那一夜,家遭变故,分崩离析;那一夜,喜欢了三年的男孩突然跟他说:“我恨你!以后再也不要让我见到你!”时隔四年,另一个男人突然对她说:“我关注了你7年,喜欢了你7年,你是不是应该给我点回应?至少先让我亲一下吧!以慰这么些年的相思之苦!”年少时的男孩,现如今的男人,她该如何抉择?
  • 耕

    一群年轻人默默地在故土耕耘着,矢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主人翁对待事业、爱情执著坚定。全面展现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激励年轻人奋发有为,启迪人生智慧。是一本年轻人不可不读的好书。
  • EXO穿越之遇见最美的你

    EXO穿越之遇见最美的你

    一场来自平行时空的穿越改变了她的命运,爱情,很美好呢。。“啊啊啊!!卧槽,啥情况,我不是在睡觉吗,丫的这么高,嘤嘤嘤,肿么没有美男来救我”我们可爱滴女主沐清晨正趴在透明滴玻璃水晶地板上,吼叫着,啊啊啊银家有恐高症的啦,。“这生产帅哥吧,卧槽一个个的咋都这么帅”。。“沐清晨你站住,我保证不打死你”“哈哈哈,黄子韬,我又不傻,站着让你打啊”“鹿晗,老娘受不了啦,你别笑了,谁要是做你女朋友可真倒霉,一天光给你接下巴去了”。。“吴世勋,别跟我撒娇,,别跟我翻白眼,别看我,看也不要给你喝”。。“朴灿烈边伯贤,放下手中的零食,圆润的离开这里。”“煎蛋哥,额呸,凡凡哥,我要吃薯片”
  • 犹忆,花物语

    犹忆,花物语

    我不是怪物,你相信我。我相信你,只是句话,却说出了他的一切心意,就算这个世界抛弃你,背叛你,还有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