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传说是,六大茶山均有的武侯遗种的传说。即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带兵至此,一部分士兵因贪睡而丢在了这里。这些士兵后来赶上蜀军时却不再被收留,但诸葛亮为了这些士兵的生存,遗留给他们一些茶种,嘱咐他们以此维生,并让他们按照他帽子的样式来建造房屋,以避滇南瘴疠。因此,基诺人对武侯诸葛亮感恩戴德,尊奉诸葛亮为茶祖,自认为是孔明后裔。因此,有人根据武侯遗种传说来推算攸乐种茶的历史。
至于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说。但是从这两则种茶传说,我们至少可看出两点:一是攸乐茶区很早就有人种茶,二是攸乐山区很适合种茶。
据史书记载,唐代,攸乐一带所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洱海地区;宋元明三代以来,滇南所产茶叶集中在思茅、普洱等地进行贸易,此时的攸乐山成为六大茶山之首。
在清代初期,攸乐成为闻名远近的普洱茶生产基地。在攸乐茶山兴盛时期,攸乐茶也一度被列为贡茶。但当倚邦、易武两个古茶山先后成为江北六大茶山的盟主时,攸乐茶山所产的茶菁有很大一部分被这两个古茶山的茶商买走,运到倚邦和易武进行加工。还有一部分茶菁被卖到勐海县和思茅一带,所以在历史上攸乐古茶山没有制作饼茶、砖茶、沱茶的记录,也不像其他茶山一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可以肯定这些茶山的成品茶有一部分是来自攸乐的。尽管攸乐没有自己的王牌产品,但是由于攸乐是产茶量较高的产茶重地,且地理位置重要,即史书说的攸乐“系车里茶山的咽喉之地”,因此,在雍正七年(1729)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并设立了普洱府。同年,清廷又在攸乐茶山设立攸乐同知,统兵500,以便维护茶山的治安和管理茶山事务,攸乐同知的驻地在今天的“土司老寨”。
清末,攸乐茶山的种茶面积一度达到万亩以上,但由于茶树树龄较高,与易武、倚邦相比,产量不大。民国二十八年(1939)以后,由于官商勾结,捐税繁重,茶农不堪重负,纷纷破产迁出,茶园荒芜十之有七。到建国时,产茶仅120担。这是从攸乐茶山种茶的渊源来说的。
现存的古茶园仅有1 800多亩,并且集中在龙帕山一带。古茶园以大叶种茶居多,树高一般在3米以上,树冠直径1.5~3米,基部围粗50~120厘米,主干胸围30~80厘米之间,叶长10厘米左右,宽4厘米左右。若以叶形分则有长叶形和椭圆形两种;若以芽叶分则有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两种。树上附生和寄生植物较多,树龄多在300年以上。由于古茶园大多荒废,并且树龄较大,使得产量锐减不似当年繁盛,但茶叶质量很高。比如茶树一年生的叶,芽叶为绿黄色,芽头大,多茸毛,发芽早,是优良的普洱茶种。晒青毛茶为棕红色,叶质较硬,条索分明,苦涩味轻,清香扑鼻,回味甘甜而悠长,各种维生素含量高,是制作普洱茶的上等原料。因此,攸乐茶一度被作为贡茶还是相当有实力的。
建国后,尤其是近30年来,攸乐古茶山在原古茶园的基础上又垦植出新式台地茶园7 300亩左右。采茶面积达到9 200多亩,2004年干毛茶总产量330吨,单产量34千克,使攸乐古茶山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攸乐古茶山的复兴,我们将翘首以待。
曼撒古茶山
《云南经济滇茶概述》有这样一句话:
“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生产茶200多吨。”这里所说的曼撒茶山,即是澜沧江北六大古茶山之一的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位于今天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腊原名曼撒,因盛产茶叶而改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村庄;“腊”: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毗邻,管辖曼腊、曼乃、倮德3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1 300多户,总人口6 500多人,有汉族、彝族、瑶族、傣族、佤族和哈尼族等民族杂居于此。曼撒古茶山海拔在750~1 950米之间,热带雨林气候使这里的降水量多达1 600毫米左右,平均温度17℃以上。砖红壤、酸性红壤夹有紫色的沙岩、沙叶岩等。河谷交错,是高产优质茶园的理想地。
历史上,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茶园10 000余亩,以生产“元宝茶”(圆茶)而闻名遐迩。
清乾隆以前,已经有来自中原的汉族在此制团茶销售,乾隆年间的曼撒茶山是最为辉煌的时期。云南石屏楚雄一带的汉族同胞大批迁居过来,种茶制茶,进行茶叶贸易。当时,曼撒古茶山年产茶在万担以上,当时茶业的贸易中心是古茶山顶部的曼撒街。茶贸易的繁盛使得曼撒昌盛一时。然而曼撒像倚邦茶山一样,好景未得长续而没于烈火和瘟疫。繁荣的曼撒大街曾被烈火无情地吃掉了一半。光绪十三年(1887),更为强猛的烈火彻底将曼撒大街从茶山抹去。从此,曼撒一蹶不振。
而光绪20年(1894)的第三次火灾和瘟疫使得这里的居民和茶人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曼撒古茶山荒废衰败。即使仅留下的2 500亩茶园,也因无人看管,或无节制采摘,或不料理莳弄,再加上生产力低下,使得这里片瓦未存,房屋未有,人疏鸟散,杂草丛生。面对今日之凋零,遥想当年,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青青的茶叶和忙忙碌碌的采茶女,怎能不使人无语凝愁?
曼撒古茶山的古茶树也是云南大叶种茶,当时产量极高。如八户人家的茶王树寨,年产茶320担之多,其中一棵茶王树,据传树龄在千年之上,1918年前,尚能产茶100多千克。不幸的是,老茶树在见证了曼撒的兴衰后,也于1926年树枯叶死。
曼撒茶山茶叶品质好,香味高,芽叶宽大、肥硕、结实,被人认为是普洱茶中的雄性之美的代表。
蛮砖古茶山
在勐腊县野象山旁、磨者河畔的原始密林深处,错落着一些古茶山,这些古茶山保存得相当完好,有1 300亩之多。这就是江北六大古茶山之一的蛮砖古茶山。
像攸乐古茶山一样,历史上的蛮砖古茶山自己很少制作成品茶,其所产茶青大都运往与之相连的易武茶山进行加工销售。加上蛮砖又隐藏在密林深处,不易被人涉足,所以现存的典籍文献对之记载很少,因而被人淡忘。但蛮砖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一到采茶时节,便有茶商和马帮不远千里汇集于此,络绎不绝。建于乾隆六年(1741)的关帝庙,就是石屏汉人留住于此的见证。可惜的是,此庙现在已是废墟,然而从废墟上的碑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蛮砖为六大茶山”的明确记载。
蛮砖茶山中有1 300多年的古茶园。古茶园以大叶种茶为主,兼有小部分的小叶种茶,还有一种被人称为“柳叶茶”的中小叶种茶。虽然古茶园面积比其他茶山较少,但由于历代茶农的精心照管,茶量不减当年,仍在万担以上。所以,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因此有人说“在普洱茶辉煌的舞台上,其他的古老茶山或长或短地演绎过重要的篇章,只有蛮砖与革登,如同两位跑龙套的小生,静静地伫立在时间的深处,笑看着茶事的兴衰”“没准有一天会成为六大茶山中当红的角色”。
1994年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西双版纳州和勐海县两级政府在古茶园的基础上,又新建茶园近万亩。此外,蛮砖茶园根据市场需求所恢复生产的“蛮砖优质茶”,因茶叶独特,茶芽晶亮雪白的珍贵品质而受到现代茶人的宠爱。蛮砖茶山的茶业,再次复兴,得以长足发展。
革登古茶山
清道光五年(1825),阮福的《普洱茶记》引用《思茅志稿》说:“革登茶山有茶王树,较众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原倚邦土司之子曹仲益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中说:“奇特的茶王树,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据老人讲,这颗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民国初年其根部枯干尚存。”
《勐腊县志》也记载了革登茶山的茶王树,说:“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季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拥有茶王树的革登茶山种茶之久远。
历史上的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紧靠攸乐茶山。而今的革登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包括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委会所辖的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东与易武、曼腊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乡交界;平均海拔在1 200米以上,但是由于最低点(磨者河与小黑河交汇处,海拔560多米)和最高点(山神庙1 900多米)的海拔差异悬殊,便形成了自下而上有温暖型到较温暖型到偏冷型的立体气候,即冬无严寒且多雾,夏无酷暑且阳光充足,平均气温18℃;微酸性兼有石灰性反应的砖红壤、赤红壤等土壤,有机质丰富、透气性较好,使得茶树根深叶茂,生长良好。茶树以大叶种茶为主,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茸,民间称之为“大白茶”。历史上,革登茶山年产茶平均在500担以上。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当时,茶园总面积达6 000多亩,年产茶量100多吨。
易武古茶山
我们说普洱茶,一定要说到易武茶山。但是,翻开明清的典籍,易武茶山却不是公认的六大茶山之一,而是将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清乾隆朝进士檀萃虽然在《滇海虞衡志》中说“普洱六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但却不把易武列于六大茶山中。尽管如此,作为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茶山,易武茶山还是在195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组织的茶叶普查队进行详实考察之后,被列为江北六大茶山。
关于易武茶山的兴盛时期,在记述普洱茶的书中,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易武茶山兴盛于倚邦茶山衰落之后;其二是说易武茶山有两个兴盛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说法和第一种说法相同,而另一个时期则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为止。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说法,我的看法是这和六大茶山的由来有关。由于历史上,人们对六大茶山具体所指有不同的看法,如在以前人们多把易武茶山看成曼撒茶山的一部分,结果就是在说易武时容易把曼撒的历史说进去,在说曼撒时,又常常夹杂些易武的内容,因此就形成了易武有两个兴盛时期的说法。
在倚邦等茶山开始衰落的时候,易武茶山后来居上,易武茶山最强盛的时期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的70多年,此时的易武茶山上有10万之众。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家家户户忙种茶,年产茶一度达7万担之多。并且在雍正七年(1729),清廷又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以专办贡茶和粮食购销;雍正九年(1731),随着普洱茶被定为贡茶之后,易武茶区(包括易武和曼撒两茶山)每年必承贡6万多斤。因此,也有人称此时的易武为“利润城”。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约90余年间,是易武茶山的另一个辉煌时期。茶业异常旺盛,此时的易武也成了普洱茶的加工交易集散中心。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攸乐、曼撒的很大一部分茶青也运到此地进行加工销售。因此有人说,在清代易武汇集了当时云南甚至是中国工艺最熟练的紧茶制作工匠。而易武的这种中心性,也使得各地茶商马帮不管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进行茶马贸易。茶庄商号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易武老街之上,被写入普洱茶的历史之中。这些鼎鼎大名的茶庄如同庆号、乾利贞宋聘号、车顺号等以及他们精心制作的茶品,至今仍令普洱茶品饮爱好者心潮澎湃,望眼欲穿,苦苦追寻。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们对普洱茶如此痴恋和宠爱呢?一言以蔽之:品质。易武茶山山高雾重,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温热多雨的环境使得易武茶具有上乘品质。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于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制成普洱茶。易武茶青在制作成普洱茶之后,又经岁月而自然发酵陈化后,其汤色褐红透亮,其味醇厚甘滑,陈香持久,似樟如兰,尤其是易武春芽更是普茶中的极品。所以当易武普茶进入万里之遥的紫禁城后,清帝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赐“瑞贡天朝”匾以示珍爱与恩宠。易武普茶之美也令西藏、印度、南洋等地的人苦苦追寻。于是一队队骡马往返于易武,也使得易武成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当时由易武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主要有:
向上的: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向下的:易武——老挝的乌德——老挝的风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
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
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
向西的: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