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神奇地永恒地指向南方,中国的帝王面南而居,中国北方的民居也大都面南而建。中国有句俗话“不撞南墙不回头”,华夏大地无数石狮、铁牛、铜马、陶俑也都面南而立,目光穿越群山,越过江河,向着南方。“天下衙门朝南开”更是流传至今的北方建筑习俗。“南方”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或许比我们通常理解的更加深刻,更加久远。如果从阴阳五行来讲,南方代表的是火,火是光明,是希望。从最古老的伏羲八卦图看,南方为乾,乾为天,乾为阳,乾为刚,是大道大德。战国以来,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古时“五”通“午”,紫禁城的门称为午门,与九五之尊,与五居正中之位,都有很大的关系。
建筑与风水是生活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建筑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古人认为,居处风水事关家族兴亡,关乎子孙后代的发达,所以置地造房,总要尽可能地附和风水,祛除邪恶,张显吉祥。民间堪舆之术源远流长,占据了风水宝地,便会家族兴旺,福泽绵长,地利强人丁旺、地气壮事业盛等等说法,几千年来长盛不衰。人是天地万物之灵,依靠天地生物而存在,顺应地理环境而生存,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实现自我保护,那么,居处环境与条件的选择,无疑是建筑深宅大院的人们放在首要位置的事情,也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比如:选居高处,免遭水患泥涝;选居临河,水源充足,人畜两便;住宅方位开阔,进出方便,有得扩建;邻近城镇,购物交通方便;回避污坑烟瘴,空气清爽,身心愉快,人体康健。这些都是人们日常赖以生活的基本条件,得之全者优者,一切称心,四时祥瑞;得之半者中者,有喜有忧;得之下者,生活中总难如意,也就是害多利少。生活环境有优劣之分,这是唯物辩证的看法,择风水宝地,有一些科学的成分在内,然而也不能过于迷信,走向极端。香港凤凰卫视台的杨澜工作室,曾采访过“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的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当问到这位大师是否相信风水时,回答说:“建筑师都相信风水,不是迷信的风水。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盖房子,要背山靠水,这也是风水。我觉得风水我们应该相信的,可是风水如果弄得太过分一点,那就变成迷信了,这个我反对。”比如在具体盖建房屋时,人们特别讲究用水的方便,贝聿铭先生讲他在香港设计中银大厦时,接受了风水的说法,这个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这个水是源,是财源,所以水到了下面变成了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中银大厦财源不断,财气旺盛,精神的作用显而易见。
明清山西宅院建筑中,对风水也是颇为讲究的。建院前,先请风水先生堪舆选址,起根脚、上梁时,要祭拜天地、鸣炮庆典,墙腿刻上“泰山石敢当”,或者在门前立一石敢当,房后立一避邪镇妖之物,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安慰。祁县乔家宅院从一号院的院门向里走时,地平线逐一抬高,至尽头的正屋,还要修建几级踏步,既迎合了风水术中“前低后高,子孙英豪”的说法,又符合建筑物的内在要求。明清时的山西许多民居建筑物,多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特点,背山可以迎纳阳光和温暖气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的凉风,向阳可以采纳良好的日照,缓坡可以避免淹涝之患,形成一个良好的小气候。这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媚俗的成分充斥其中。这种选择,既是地理的原因,也有生活方便的考虑。
自宋代以来,阴阳五行、八卦风水说在北方极为流行,住宅的平面布局很大程度上依五行八卦决定,如宅子的地势如果与四神相应,最为吉祥,可以增福添寿。古代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道家四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白红黑四种颜色。古人认为,东为上为阳,西为下为阴,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宁让青龙高三头,不让白虎压一筹”,所以风水里就有“东高西低,阴不压阳”之说。而且还强调建筑物的后部气势要高,东边青龙有流水,西边白虎有道路,前有朱雀把门,后有玄武镇守,这样的宅子才算是福宅。
基址确定之后,还要请风水先生相宅。风水先生根据建房者的生辰八字,决定住宅中轴线的角度,先用罗盘定准正南正北向,再向左或右调偏一定角度,叫做抢阳或抢几分阳。这是说主人的命不够硬,朝正南建房,恐承受不起,普天之下只有皇宫才可以朝正南开门。一经确定正院、正房的位置和尺寸,其余厢房、倒座房、偏院各房就可依照一定的程式迭减,全院的格局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圣人教诲,早已渗透到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选择宅基地的首要标准是背山面水,宅主人既要享受仁者的崇高,也要享受智者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