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5300000010

第10章  “八年抗战”凤凰涅槃

1.“超人”与“蜜蜂人”哲学

从菲律宾归来后,亚萍的检讨和道歉让她整个人又成熟了一圈,幸运之神才姗姗来迟,她被召入中国乒乓球女队,她终于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然而,1988年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上,她却大失水准,痛失进入前八名的机会。本是冲着冠军去的,谁知连八强都没有进,怎么向教练和父亲交代。回到宾馆后,亚萍用枕头压住脑袋,痛哭不止。

不过经由这次,亚萍切实感到在国家队的生存危机,她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越往上爬,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停下来,歇一歇,就可能滑落山谷,永远也不会达到峰顶……”

父亲在信中告诉她:“球技问题是一个严肃残酷的问题,要求实实在在的工夫,决不能有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两次刻骨铭心的挫折以及爸爸的及时点拨,使亚萍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身体上没有优势,并不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优势,就不可能推动事业成功,那样即使勉强支撑着走上赛场,也会败下阵来。

“付出超人的代价,就有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亚萍坚定自己信念。这是她的人生哲学,也成为她成功的钥匙。自此之后,每天训练,亚萍都带两双鞋,一双湿透了再换一双接着练,球衣每天要换三、四次。训练时跟机器人一样:接发球,教练以每分钟四十五个球的速度,连珠炮般发向球台的两角,必须拼命奔跑着一一接回;练扣杀,乒台对面的教练两边喂球,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她像影子般往返移动于一米半宽的球台两侧。训练用的球,一筐有二百多个,一天至少要打十几筐。每一组球的强度相当于跑一个四百米,一堂训练课下来相当于跑一万米。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一万米跑,其中还要做出数以千计的击球的动作,其训练程度之大,令人咂舌,有人看过邓亚萍的训练后说:“这哪是个女孩,这就是只蜜蜂,看看她的动作,真快!”

亚萍的回答也很明确:“我的优势就是快和狠,没有这个,我就在国家队活不下去了……”

人说亚萍像是对球有特殊的敏感,一上场便精神抖擞,一天练6个小时,打到底。近乎极限的多球全台跑动训练,一筐球200多个,她一天要打十几筐,不到半个小时便气喘吁吁,汗如雨下。训练快结束时,她面色苍白,人困马乏,仍是坚持做体力消耗极大的打高球练习。真是一天击球数千板,板板认真不松懈。

国家队训练安排一般到下午5点55分。亚萍却总觉得吃不饱,所以她自己要加量,再找一个队员加班加点。教练张燮林算了一下,亚萍一天,若是只算她是练40分钟,因为人家帮她练40分钟,她还要帮人家练40分钟,她帮人家的且不算,仅仅算别人帮她的40分钟,一年算下来,整个训练时间算下来,大概是一万四千六百分钟。

有人问亚萍为什么这么拼命,亚萍说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特别重要,不认真练,球感很快会麻木,打起来球不到位,着急也没用。有一句话说得恰如其分:“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连观众也知道了。”

2.让教练求饶

10岁进郑州队时,就以大运动量苦练而为圈内人称道。进国家队后,她深知自己1米49的身高在竞技体育的残酷竞争中所处于的极其不利地位。于是,她天天加班加点,超额训练。

她几乎成了训练馆的守门员,最早训练,最晚回去,这在国家体委训练局已成为美谈。一次,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脱下鞋袜,展现在记者面前的竟是一双由血泡磨成的,老茧比铜钱还要厚的脚板,有的地方破了皮,有些地方已经坚硬无比,记者感慨,这哪是一双妙龄少女的脚!

一次夜里,张燮林指导披上大衣到女队宿舍查房。一进屋,他就发现邓亚萍桌上盖碗的那张报纸被熏湿了碗口大的一片。他揭开报纸一看:一碗方便面。

“怎么?夜里还加餐?你的饭量可不小!”教练好奇地问。邓亚萍不语,怕教练说她贪吃。同屋一位队员出来打抱不平。“张指导,她加班训练晚,食堂关了门,还没吃饭呢,我们就算帮她打饭,也都凉了,吃得也不舒服。”张燮林听了之后有些意外,“天天这样?”张燮林追问,室友回答:“差不多……”

听到这些,张燮林一句话不说,转身离去。没有人看到教练是双手颤抖着,肩膀紧绷着走出去,张燮林是怕在孩子们面前控制不住情绪,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运动员了,自己在国家队这么久,像亚萍这么拼命的,仅此一人。如果说一天两天,谁都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天天如此,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那天,张燮林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他送来一袋子鸡蛋:“不能只吃方便面,这是你阿姨让你吃了增加营养的。好,赶快吃了,休息。”

邓亚萍知道“你阿姨”是指教练的夫人。可她却不知道这是教练不好意思说是自己的安排才说的,而这之后,食堂也常常给亚萍加小灶,正长身体的时候,有了身边人的照顾,亚萍的训练更加起劲。而体育馆的食堂人员也知道每天一旦亚萍来吃饭,就说明体育馆关门了。

每天训练结束后,她必须接受1个多小时的按摩治疗,有时电疗会使她疼得喊出声来。主教练张燮林感慨地说:“对邓亚萍,我只有常常‘勒令’她休息,否则真怕她练过了头。有时,我都得向她求饶!”

训练馆外面的世界异彩纷呈,录像、舞会、卡拉OK……这一切都与邓亚萍无缘,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紧张艰苦、单调乏味的训练之中。她痴迷于思球、想球、琢磨球,时刻想着为国争光,梦想在所有乒乓球项目的奖杯上都刻上中国人的名字,都刻上自己的名字。

3.世界冠军,这是真的吗?

进入国家队5个月后,教练宣布,邓亚萍将作为参赛选手,参加1989年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只有16岁的她,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连平时不服输的亚萍也有些忐忑不安。

很难得的是,一开始单打争夺前8名的时候,亚萍就遇到了朝鲜女队的台柱子李粉姬。这是一场白刃战,赛前亚萍据别人说,李粉姬的左手正手位较弱,短球较差,就设计了一大套的针对措施。可是一开打,亚萍一下子就蒙了……这是什么?此人不仅技术全面,而且颇有大将风度。原来设计的一套战术未能奏效时,任何霸道的球打过去,都像打在了棉花肚上,力道被化解了,又以柔韧的劲打回来。虽然她顽强咬住,但对对手的判断仍然误导着亚萍的判断,亚萍最终还是以2∶3输给对手。

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亚萍就一头栽在世界乒坛名将李粉姬的拍下。

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亚萍与乔红配对,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一路畅通,在决赛中与中国队的陈静与胡小新交锋。亚萍这个时候反而不着急了,与李粉姬的输球让她输清醒了。这是她在这次大赛中最后一次机会了。她不能否认,跟李粉姬的比赛上,自己太想证明自己,太想为自己树立位置。就像这个时候,她的队友乔红已经名列世界第一号种子选手,亚萍自己也很想证明自己,因为,现在离冠军太近了。

可是,越是往金字塔尖上走,越能感到风大路难,虽然冠军近似伸手可摘,其实距离还是很明显。越是给自己制造夺冠压力,反而会让自己的登峰包袱更加的重。她知道几万公里之外,她的父母在盯着她,她的兄长在盯着她,她的市队教练和省队教练在盯着她,全中国的千千万万球迷的眼睛在盯着她。她感激她们,但是,她此刻要为自己打,她要用完整的状态去打,而不是一个心神无法集中的紧张状态去打。

这场比赛打得又可笑又精彩,说可笑呢,是因为邓亚萍与乔红、陈静与胡小新4个人都是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双打决赛,谁都控制不住自己。发球的时候,手在发抖,打球的时候,心在发抖。4个人都想着,只要打上台就行。什么发力,什么旋转,什么落点,全都不管不顾,一切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谁多打上一板,谁就赢了。结果,是亚萍多打了一板。这种返璞归真的打法确实让人啼笑皆非。

要说精彩呢,倒是四人打着打着,就把最自然的状态打出来了,小球你来我往,激发了亚萍骨子里的拼命三郎的基因,结果在亚萍一次一次给自己给乔红喊漂亮之后,她们拿到了冠军。

按实力,乔红、邓亚萍这对双打是中国5对选手中最弱的1对,但偏偏最弱的一对拿了冠军。

当亚萍和乔红走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她还笑容满面,神情泰然;走下领奖台的时候,她却不敢相信了。“哇!这就是世界冠军啦?”童年时遥不可及的梦已经成为现实了吗?她还是不敢相信,队友、观众向她祝贺,她还追问乔红:“这就是世界冠军啦?”乔红看着队友云里雾里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说:“是啊,哈哈!怎么,你不想当?把奖牌交出来!”

坐上大轿车回饭店有1个小时的路程,在这1个小时里,亚萍似乎依然不能置信,自己一个人还在琢磨,她只是觉得像做梦一样。这个梦,她做了八年,这八年里,她跌倒、爬起。被赞扬,被否定,被怀疑,被重视,一切都历历在目。无数的往事都化作鲜亮的形象在她眼前上映;爸爸5个小小的豆沙包,她对着打球的那面墙壁,她被冻得像面包一样的小手,李教练向她发火时那双怒气冲冲的眼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驶着,车厢昏暗,万家灯火点起,城市的光影倏忽闪过。车厢里异常安静,也许每个人都在各自品尝着欢乐和痛苦,各自品尝着酸甜苦辣。亚萍突然不可抑止地悲痛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太艰难了。太艰难了。”如果不是十岁为自己下了个赌注,她不会选择乒乓球,而为了走到这个台阶上,她将她的专业队六年压缩当成十六年来使用。别人都说她打球狠毒,可是谁知道,她的成长里,充满了危机,亚萍只要打不好,就会被视为天鹅群里面的癞蛤蟆。

那一路上,她斜倚在车座靠背上,一动不动,任凭泪水的涌流。

也就是从那个历史瞬间开始,一些新的东西就产生了,这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亚萍有了自己的翅膀。不管怎么样,从竞技乒乓球来讲,如果拿了一个世界冠军,不管这个冠军是团体也好单打也好,双打也好,混双也好,无形当中,第一个双打冠军可以垫底了,垫了底,就标志着自己走上了一条冠军之路,就可以一切从零开始,登峰造极,这像人们说的一碗老酒垫底。从那开始,一直有些自我怀疑的亚萍就奠定自己非常强烈的信心,然后不断地要完善,不断地要超越自己,达到自己所想要的更高要求。

难怪乔红拿了单打和双打两项冠军之后仍然对记者说:“邓亚萍的拼劲儿很足。假如单打她不被李粉姬淘汰,我俩交手,我未必能赢她。”

§§第三章 巅峰立场:我能,我冠军

很多人都记得,90年代的乒坛并非中国一家独大,“东有东亚劲旅,西有欧洲骁将,外有海外兵团,内有新老队友”,硝烟弥漫,战事频繁。那是个乱世出英雄的舞台,中国乒坛运动员的生命在那时争相绽放,有人昙花一现,有人坚若磐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在这里残忍展现,“狭路相逢勇者胜”,邓亚萍坚守她的巅峰立场:“我能,我冠军”!

同类推荐
  • 明四家传(上下册)

    明四家传(上下册)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麻辣娇妻:调教花心总裁

    麻辣娇妻:调教花心总裁

    小辣妹不慎落入花心总裁的陷阱,被他吃干抹净,契约结婚变成假戏真做。结婚纪念日,她扮成糖果礼物想给他意外惊喜,他带情人回家过夜,滚床单滚到她身上,她冷笑:“你品味还真差,这种货色也能入眼。”曾经的海誓山盟抵不上他一句好聚好散,她又怎会甘心就这样成为弃妇?当花心总裁遇上麻辣娇妻,精彩好戏正在上演…………
  • 三劫三千佛缘起

    三劫三千佛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2007

    重生之2007

    30岁创业失败的韩文,一无所有。执念重生2007,高考刚刚结束,这一世,梦开始的地方。以现实题材为主,真实写照大学生活和深圳的创业梦。
  • 风起竹林

    风起竹林

    我抬手十八年的岁月纷纷扬扬,红尘把黑夜抖落成你的衣裳待秋雁再横渡湘江,谁一剑斩断了好梦一场我抬手十八年的岁月仓仓皇皇,红尘将星光镂刻成我的嫁妆待海棠再落满西窗,独剩了劫后余生的怅惘须臾千百年后你若不记得竹林中白衣的姑娘可还记得那日风穿竹叶的琳琅?
  • 小亨集

    小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唉这个班

    唉这个班

    有一个班,叫做6年4班,这里有着一群活宝,他们每天都有新花样!因为活宝的世界我们不懂,只好当旁观。。。
  • 林娥姁

    林娥姁

    柔弱的女人迷失的人性,黑色的罪恶,悲惨的一生
  • 邪王追妻:废材七小姐

    邪王追妻:废材七小姐

    她,墨家三小姐,虽聪明绝顶,但却废材一枚。她,现代的绝顶神医,古墨传奇。一次意外,她,竟成了她。灵魂觉醒,血脉复苏看妖孽天赋的她如何称霸这片大陆。
  • 天道轮回之圣剑传说

    天道轮回之圣剑传说

    当创世神在圣战中陨落,他的力量与使命便会降临在另一个生灵身上,而九把圣剑也会自行封印,等待天选之人出现。混沌神力会在轮回时消失殆尽,惟剩下混沌本源的力量。隐藏在历史中的传说战争,也悄然拉开了序幕。何谓天道?何为轮回?圣战,一触即发!
  • 宫锁心玉续集【完本】

    宫锁心玉续集【完本】

    《宫锁心玉续集》它讲述了晴川跟老八一起到现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