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7500000042

第42章 温母陆氏家训

“训主简介”

温母,明朝末年温璜的母亲陆氏,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人。其子温璜死于抗清事业,有遗集十二卷,最后一部分记述了母亲陆氏的家训,亦即后人通称的“温氏母训”。

《温氏母训》内容非常丰富,对后世影响颇大,其中许多内容耐人寻思,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今特从《教女遗规》(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本)卷下所载全文中,节选一部分加以诠证诠释介绍给读者。所节选的文字,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教儿宜多用说服教育

“原文”

穷秀才谴责下人,至鞭朴而极矣。暂行知警,常用则翫。教儿子亦然。

“译文”

穷秀才谴责婢仆,使用鞭扑体罚可以说是到了最大的限度了。然而偶尔行使体罚,婢仆们还知道警醒和戒备;如果经常使用,那么婢仆们就会变得轻忽和无所谓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道理也应该是这样。

“评析”

婢仆有过错,用鞭扑体罚是不对的。然而,温母提出无论谴责婢仆,或者教育儿子,都应该少用体罚,多用说服教育,这些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道理。

应多行几分厚道

“原文”

凡人同堂、同室、同窗多年者,情谊深长。其中不无败类之人,是非自有公论,在我当存厚道。

“译文”

大凡同居一家,同居一室和同学多年的人,感情与友谊必定深厚长久。然而这中间也不是没有品行不好的人,是与非自然会有公论,就我自己来说当行忠厚之道。“评析”

是非问题全靠公论,撇开是非去讲忠厚之道,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为人处世,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和同堂、同室、同窗多年的人打交道,多几分厚道是完全应该的。温母陆氏的话,如果能从后面这点得到一点启示,还是挺有益的。

应量力周旋亲友

“原文”

周旋亲友,只看自家力量,随缘答应。穷亲穷眷,放他便宜一两处,才得消谗免谤。

“译文”

应酬和关照亲友,要看看自家力量,适时适量加以应对。那些穷亲戚穷眷属,要给予他们一点好处,这样才可以消除谗言免去谤语。

“评析”

为了消谗免谤而给予穷亲穷眷一点好处,这是不可取的。然而“周旋亲友,只看自家力量,随缘答应”,至今仍可以提倡。

家庭纠纷长辈要承认一半过失

“原文”

凡父子姑媳,积成嫌隙,毕竟上人要认一半过失。其胸中横竖道,卑幼奈我不得。

“译文”

大凡父与子、婆与媳之间,长期以来由于猜疑而形成仇怨,终究做父亲、做婆婆的应该承认一半过失。但他们胸中自顾想着,这些晚辈们也奈何不了我。

“评析”

父亲与儿子、婆婆与媳妇有矛盾,如果长辈抱着“卑幼奈我不得”的态度,那是要不得的。长辈姿态应高一些,应对晚辈多关心、多帮助一些,承认一半过失,那才是化解矛盾的正确态度。

贫人贵在自立

“原文”

贫人未能发迹,先求自立。只看几人在坐,偶失物件,必指贫者为盗薮;几人在坐,群然作弄,必持贫者为话柄。人若不能自立,这些光景,受也要你受,不受也要你受。

“译文”

贫苦的人们在没有能够由贫寒走向富贵之前,应该立定志向不依赖别人而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只要看一看几个人坐在一起,偶然丢失物件,必然会指贫苦的人为盗贼,出自贼窝;几个人坐在一起,大家开玩笑,必然会拿贫苦的人作为谈话资料。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自立,这些情况,你愿意接受也要你接受,你不愿接受也要你接受。

“评析”

富人看不起穷人,富人指穷人为“盗蔽”,富人拿穷人为“话柄”,在阶级社会里历来如此,司空见惯。温母陆氏虽然不可能在指出这一现象之后予以批判,但她能指出“贫人未能发迹,先求自立”也算是挺不错的,此话耐人寻思,发人深省。

能干实事才算真正的男子汉

“原文”

作家的,将祖宗紧要做不到事,补一两件;做官的,将地方紧要做不到事,干一两件,才是男子结果。高爵多金,不算是结果。

“译文”

治家的人,将祖宗紧要而又做不到的事,补做一两件;做官的人,将地方紧要而又做不到的事,干一两件,像这样干实事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爵位高俸金多,并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棍棒底下出不了肖子

“原文”

儿子是天生的,不是打成的。古云:“棒头出肖子。”不知是铜打就铜器,是铁打就铁器。若把驴头打作马面,有是理否?

“译文”

儿子能否成才是天资和通过教育自然形成的,不是打成的。古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殊不知是铜只能打成铜器,是铁只能打成铁器。如果把驴头打成马面,有这样的道理么?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她认为,是铜只能打成铜器,是铁只能打成铁器,如果要把不孝之子打成孝子,就好像是要把驴头打成马面一样的荒唐可笑。今天,为人父母者,认真读一读这篇家训不无好处。

为人须做到轻财好施

“原文”

世间轻财好施之子,每到骨肉,反多恚吝。其说有二:他人蒙惠,一丝一粒,连声叫感;至亲视为固然之事,一不堪也。他人至再至三,便难启口;至亲引为久常之例,二不堪也。他到此处,正如哑子吃黄连,说苦不得。或兄弟而父母高堂,或叔侄而翁姑尚在,一团情分,利斧难断。稍有念头防其干涉,杜其借贷,将必牢拴门户,狠作声气,把天生一副恻怛心肠盖藏殆尽,方可坐视不救。如此,便比路人仇敌,更进一层。岂可如此?汝深记我言。

[6固然:本来、原来、当然的意思。

“译文”

世界上那些轻财好义、喜欢施舍的人们,每次遇到至亲,反而大多不客气和舍不得。原因有两种说法:别人蒙受恩惠,哪怕是一丝一粒,都连声说感谢;可是至亲却把受到恩惠看作是当然的事情,这是第一个受不了的。别人第二次、第三次要求给予恩惠,便难以开口;可是至亲却引为长久经常的先例,这是第二个受不了的。轻财好施的人们到了这步田地,正如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得。因为前来要求给予恩惠的至亲,有的是亲堂兄弟而有父母高堂,有的是亲叔侄而翁姑尚在,一团亲友间的情感,就是利斧也难以砍断。如果稍微动一点念头防止他们干涉,拒绝向他们施舍借贷,那么必须牢牢守住这个家,作出与平日不同的声音和气息,把天生一副忧伤怜恤的心肠盖藏得一点也不露,只有这样才可以坐视不救。但如果这样,那么比起彼此无关的人和仇敌来说,关系还更恶劣一些,怎么可以这样呢?你必须牢牢记住我的话!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告诫儿子:一个人固然要轻财好义、乐于施舍。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一丝一粒连声叫感”、“至再至三便难启口”的他人,应该给予恩惠和馈赠;对于“视为固然之事”、“引为久常之例”的至亲,也还是应该给予恩惠和馈赠。因为不如此,至亲就不是至亲,而是变成了路人仇敌,甚至更进一层了。

陶母教子有本

“原文”

吾观陶侃运甓习劳,乃知其母平日教育有本也……假如你念头要做好儿子,须外面实有一般孝顺行径;你念头要做好秀才,须外面实有一般勤苦行径。

“译文”

我看西晋人陶侃运砖习劳,就知道他的母亲平日教子是有本原的……假如你心中打算要做个好儿子,必须在外面确实有一种孝顺模样和作为;假如你心中打算要做个好秀才,必须在外面确实有一种勤劳吃苦的模样和作为。

“评析”

从儿子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知道母亲是否教子有方,是否教子有本。温母陆氏这种认识和看法是颇有道理的。同样,要做好儿子必须同“孝顺”联在一起,要做好读书人必须同“勤苦”联在一起。这种认识和看法也是正确的。

切不可贪图钱财

“原文”

做人家,切弗贪富……假若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十口赀粮;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得八口赀粮。便有二分馀剩,何等宽舒!何等康泰!

“译文”

作为一个家庭,千万不可贪图钱财……如果是八口之家,能勤能俭,就可以得到十口之家的财货和粮食;六口之家,能勤能俭,可以得到八口之家的财货和粮食。这样,便有两分剩余的,那将是何等宽舒,何等康泰呀!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谆谆告诫儿子:作为一个家庭,“切弗贪富”;无论几口之家,只要能勤能俭,“便有两分馀剩”。这些话虽然没有很深的哲理,却也能耐人寻思,发人深省。

家中出入款数应登记清楚

“原文”

懒记帐籍,亦是一病。奴仆因缘为奸,子孙猜疑成隙者,繇于此。

“译文”

懒得登记出入款数的簿册,也是一大弊病。仆人们有干坏事的机会,子孙们互相猜疑而结成怨恨和相互纷争,都是由于这个弊病。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告诫儿子,对家中出入款数登记清楚,既可以防止奴仆们“因缘为奸”,又可以避免孙子猜疑成隙。温母之训,看起来似乎是日用恒言,但实际上字字从经验阅历中来。

家庭礼仪等级贵在简要而安定

“原文”

家庭礼数,贵简而安,不欲烦而勉。富贵一层,繁锁一层;繁琐一分,疏阔一分。

“译文”

家庭礼仪的等级,贵在简要而安定,不必烦琐而需大家尽力。富贵如果再上一级,礼数的庞杂烦琐也必然跟着上了一级;礼数的庞杂烦琐多了一分,那么疏远的程度也必然跟着多了一分。

“评析”

温母陆氏总结历史经验,加上自己的经验阅历,谆谆告诫儿子:家庭的礼仪等级,贵在“简要安”,贵在“不欲烦而勉”;愈富贵就愈烦琐,愈烦琐就愈疏远。这些话,时至今日仍有其启迪和借鉴意义。

切不可轻弃祖宗基业

“原文”

曾祖母告诫汝祖、汝父云:人虽穷饥,切不可轻弃祖基。祖基一失,便是落叶不得归根之苦。吾宁日日减餐一顿,以守尺寸之土也……今各房基地,皆有变卖转移,独吾家无恙。岂容易得到今日?念之!念之!

“译文”

你的曾祖母曾经告诫你的祖父和你的父亲说:一个人即使穷得没有饭吃,也切不可轻易抛弃祖宗基业。因为祖宗基业一丢失,便会有落叶不得归根的苦楚。我宁愿每天少吃一顿,以守护这一点点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现在,各家族分支所得到的祖宗基业都有变卖转移的情况,唯独我家分到的祖宗基业完好无损。难道是容易的吗?你要记住这个啊!你要记住这个啊!

“评析”

“人虽穷饥,切不可轻弃祖基”,古人对这点大多是看得很重的,宁愿饿着肚皮也不轻易抛弃祖宗基业。具有远见卓识的温母陆氏,更是以这点谆谆告诫和勉励自己的儿子。对于当今的青年人,这篇家训有它的现实意义。

为人一定要忠厚守信

“原文”

汝大父赤贫,曾借朱姓者二十金,卖米以口。逾年,朱姓者病且笃。朱为两槐公纪纲,不敢以私债使闻主人,旁人私幸以为可负也。时大父正客姑熟,偶得朱信,星夜趱归,不抵家,竟持前欠本利,至朱姓处,朱已不能言,大父徐徐出所持银,告之曰:前欠一一具奉,乞看过收明。朱姓蹶起颂言曰:“世上有如君忠信人哉!吾口眼闭矣,愿君世世生贤子孙。”言已气绝,大父遂哭别而归。家人询知其还欠,或之。大父曰:“吾故,所以不到家者,恐为汝辈所惑也。”如此盛德,汝曹可不书绅?

“译文”

你的祖父过去十分贫困,曾经借了姓朱的二十两银子,做米生意以维持生活。到了第二年,姓朱的病倒了,而且病势很严重。这个姓朱的本是两槐公的仆人,不敢让私人放债的事让主人知道,旁边的人竟私自庆幸认为可以不必偿还了。这个时候你祖父正客居在姑熟这个地方,偶然得到姓朱的病重的音信,星夜兼程,并不回家,而是带着以前欠的本利赶到姓朱的住处,这时候姓朱的已经不能说话了,你祖父慢慢地拿出带来的银两,告诉他说:一年前所欠的本金和利息现在一一备办奉上,请你看过查收明白。姓朱的急忙坐起,赞美着说:“世上竟有像你这样忠厚守信的人呀!我的口和眼都会闭上的!愿你世世代代有贤子贤孙。”话刚说完就断气了。

你祖父哭别后回到家里。家里的人询问之后知道你祖父去姓朱的家里还债,有的就说你祖父太愚蠢了。你祖父说:“我本来愚蠢,之所以不先回家来,就是怕受你们所蛊惑而迷了心窍。”你祖父这样的美德,你们这些人可以不牢牢记住么?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以温璜的祖父向朱姓借债一事中所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忠厚守信的美德,来启迪儿子,勉励儿子。这种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至今仍发人深省,而人寻味。

求世间最快乐的事不容易

“原文”

问世间何者最乐?

不放债、不欠债的人家,不大丰、不大歉的年时,不奢华、不盗贼的地方,此最难得!

免饥寒的贫士,学孝弟的秀才,通文义的商贾,知稼穑的公子,旧面目的宰官,此尤难得也!

“译文”

你问什么是世间最快乐的事?

我可以告诉你:不放债、不欠债的人家,不太丰、不太歉的年景,不奢侈豪华、不出盗贼的地方,这是最难得的!

我还可以告诉你:能够避免饥寒的贫苦之士,能够学习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秀才,能够通晓文章的内容和涵义的商人,能够懂得农业劳动的豪门贵族子弟,能够保持着没有做官以前的本色的官吏,这些是尤其难得的!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告诫儿子,世间最快乐的事,世间最难得之事,不是金玉满堂,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上述种种。这种看法跳出了传统的窠臼。几百年前的女性能有如此之看法殊属不易,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寡妇犹须恪守妇道

“原文”

凡寡妇不禁子弟出入房阁,无故得谤;妇人盛饰容仪,无故得谤;妇人屡出烧香看戏,无故得谤;严刻仆隶,菲薄乡党,无故得谤。

“译文”

大凡寡妇不禁子弟出入房阁,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妇人过于修饰自己的容貌与仪表,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妇人经常外出烧香看戏,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严厉刻薄仆人,轻视乡里邻人,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向儿子指出有四个方面的情况,如不注意,不一定要别的原因就可能受到指责,让儿子理解她这个做寡妇的母亲恪守妇道的良苦用心。当然,她所指出的这四个方面,既带有封建性的落后的东西,同时又拥有不要“严刻仆隶”、不要“菲薄乡党”等积极的因素,阅读时可加以区别开来。

“治家”与“齐家”

“原文”

妇人不谙中馈,不入厨堂,不可以治家。

使妇人得以结伴联社,呈身露面,不可以齐家。

“译文”

妇人不熟悉在家主持饮食的事,不下厨房、不进堂屋的,不可以治理家庭。

如果让妇人结伴联社,抛头露面,不可以整治家庭。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向儿子提出“治家”、“齐家”两大重要课题。要“治家”,其妇女必须熟悉主持饮食之事,必须下厨房;要“齐家”,妇人不得结伴联社,不得呈身露面。前者时至今日仍可提倡,后者则已成了历史的陈迹。

教子应不为外界所扰

“原文”

闭门课子,非独前程远大。不见匪人,是最得力。

“译文”

不为外界所扰,对自己的儿子进行考查、考核、督促和教育,其意义不只是前程远大。不与外界行为不正的人交往,才是最得力的措施。

“评析”

从上述观点可看出,温母对儿子的教诲,一是抓得紧,二是方法对头。温璜之所以能为抗清斗争英勇献身,决非偶然。

辩解问题必须掌握分寸

“原文”

受谤之事,有必要辩者,有必不可辩者。如系田产钱财的,迟则难解,此必要辩者也。如系闺阃的,静则自销,此必不可辩者也。如系口舌是非的,久当自明,此不必辩者也。

“译文”

对于受人诽谤之事,有一些是有必要辩解的,有一些是不必辩解的。如果是属于田产钱财方面的,时间久了,难以说清,这就有必要作辩解了。如果是属于女性闱房内的什么秘密之类,平静下来了自然就会消失,这一定不能辩解。如果是属于口舌是非方面的,时间一长了自然就明白,这也就没有必要作辩解了。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谆谆告诫儿子一些关于待人接物、处世为人的道理,所言极有分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气势盛时要特别注意冷静

“原文”

凡人气盛时,切莫说道:“我性子定要这样的,我今日定要这样的。”蓦直做去,毕竟有搕撞。

“译文”

大凡人们气势很盛时,千万别说什么“我的性情、脾气定要这样的,我今日定要这样的”。如果一味做去,最终只会遭受挫折的。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告诫儿子一些关于修身养性的道理,即:气势很盛时,要特别注意冷静。否则会惹出麻烦的。这些话的确颇有道理。

切勿大怒大忿

“原文”

人当大怒大忿之后,睡了一晚,还要思量。

“译文”

一个人在极度愤怒、产生大的怨恨之后,即使睡了一晚,还应该好好思量。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告诉儿子:一个人贵在“制怒”。如果已经动气了、怨恨了,也应在大怒大忿之后好好思量。

不要忘记祖宗和亲友

“原文”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祭祀绝,是与祖宗不相往来;庆吊绝,是与亲友不相往来。名曰“独夫”,天人不祐。

“译文”

贫穷的人家如果不肯祭祀,亲友之间该贺喜的不去贺喜,该吊丧的不去吊丧,那么这户贫穷人家永远不会回到富裕的路上来了。不祭祀,是与自己的祖宗不相往来;不庆吊,是与自己的亲友不相往来。这就叫做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其结果自然是得不到神明的佑助与别人的帮助。

“评析”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这话当然不对,这正是温母陆氏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表现。然而她认为:常祭祀,可以不忘记祖宗;通庆吊,可以不忘记亲友。这是颇有道理的。

年少寡妇应做到晏眠早起而不偷闲

“原文”

少寡不必劝之守,不必强之改,自有直捷相法。只看晏眠早起,恶逸好劳,忙忙地无一刻丢空者,此必守志人。身勤则念专,贫也不知愁,富也不知乐,便是铁石手段。若有半晌偷闲,老守终无结果。吾有相法要诀,曰寡妇勤,一字经。

“译文”

年少丧夫的寡妇,不必劝她守节不嫁,也不必强迫她改嫁他人,自有最直接最快当的观察之法。只要看她如果是睡得晚起得早,讨厌安逸而喜爱劳动,忙忙碌碌地一刻也不空闲的,这一定是有守节之志的人。如果身体能勤劳,那么守节念头必定专一,贫穷也不会忧愁,富裕也不会快乐,这便是最过硬的观察办法。如果有片刻工夫都偷闲的话,那么,老是强调守节最终也不会有结果的。我有观察之法的要诀,叫做:寡妇勤,一字经。

“评析”

对年少丧夫的寡妇,应该主张她们改嫁,不存在什么守节不守节的问题。几百年前的温母陆氏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她主张晏眠早起,恶逸好劳,反对偷闲。这一点是可取的。

交友宜取其长

“原文”

汝与朋友相与,只取其长,弗计其短。如遇刚鲠人,须耐他戾气;遇骏逸人,须耐他罔气;遇朴厚人,须耐他滞气;遇佻达人,须耐他浮气。不徒取益无方,亦是全交之法。

“译文”

你同朋友交往,只择取他的长处,而不要计较他的短处。如果遇到刚正耿直的人,要忍受他的乖张之气;如果到不同凡俗的人,要忍受他的欺罔之气;如果遇到朴实厚道的人,要忍受他的凝滞之气;如果遇到喜欢戏谑的人,要忍受他的轻浮之气。这不只是获取进益而可以不拘常规,也是保全友谊和交际的方法。

“评析”

“与朋友相与,只取其长,弗计其短”,这不仅是交友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多看人家的长处,多找自己的短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温母陆氏这篇训示很有教育意义。

同类推荐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四卷):明代·清代前期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四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想一群人了

    想一群人了

    金哥教导我们:“做人要低调”。我想我是做不到了,各位同学,请原谅,我要拿回忆出去炫耀。
  • 都市绝代仙医

    都市绝代仙医

    青年偶得绝代医王宝典,从此踏上都市修行路。
  • 人者

    人者

    神,威严而圣洁,立于九重天上,俯视众生!鬼,幽冥而无形,游荡九幽地下,恩怨离愁!仙,潇洒而飘渺,脱离六道五行,逍遥快活!魔,霸道而杀伐,血气直冲九霄,苍天泣血!佛,庄严而慈悲,普渡众生万物,功德无量!妖,善变而诡诈,七窍玲珑剔透,逆天化形!怪,奇特而丑陋,残暴邪恶血腥,臭名昭彰!灵,聪慧而狡猾,至高天赐宠儿,通天彻地!可这真是真相吗?人族,曾经天地的主角,仙之本,佛之基,万灵之长。却庸庸碌碌在红尘滚打。为何?叶尘,一名普通高考毕业生,无意发现惊天大秘,拯救人族。尽在《人者》
  • 隍神

    隍神

    少年刘尘意外成为城隍爷,本着“不想当玉帝的神仙不是好神仙。”为原则将修炼进行到底。创世中文网首发。
  • 什么破店

    什么破店

    其实,你用不着害怕,我又不是什么好人,嘿嘿嘿~
  • 嫡女有毒:霸主溺宠狂后

    嫡女有毒:霸主溺宠狂后

    嫡女无双一直秉持一个信念,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她不善且手段令人闻风丧胆,人人都道卫相府出了一个厉害的主儿。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历劫成仙

    历劫成仙

    穿越到异世后,赵飞羽踏上了修仙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修仙之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影响了历史发展进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之半步地狱

    重生之半步地狱

    半步地狱,一念天堂。过去活着的二十年可以用一部电影里的一句话概括“生而为人,对不起”。重新来过,张淼的人生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