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早期原人阶段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砾石工具。晚期猿人阶段能使用火,像北京周口店猿人。早期智人能制造石器,会人工取火。晚期智人阶段,能加工精细的石器,骨器,能制造使用骨针,产生原始宗教。人类发明创造各种工具使得人类能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
在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中,作者塑造了于连这个形象,因其有能“倒背”《圣经》的本领而博得人们的赞叹。而现代的电子储存器则是于连所不能比拟的,它能把整本、整架乃至整座,甚至几十个图书馆的全部藏品囊括无遗。
大家都知道:人们解决实际问题靠的是智慧,而不是单纯靠记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深通此理的。他说:“一个人死记硬背什么事件、人名,公式??,又有什么用呢?其实要知道这些知识,完全可以从书本上翻到。”他声称,自己从来不去记忆那些已经印刷在辞典上的东西,而喜欢记忆、目前书本上还没有的知识。其实,何止爱因斯坦,许多中外名人专家学者都善于使用记忆工具。就连记忆力极强的列宁也很重视做笔记并且经常翻阅,可见,记忆辅助工具有多么重要。
知识的存储可分为内外两种,内储即指大脑中的记忆,外储则指记忆辅助工具的使用。记忆辅助工具又可分为三类,1、工具书籍,2、自编资料,3、电器设备。记忆辅助工具的使用形式多种多样,如查工具书、做笔记、抄卡片、编索引、剪报、使用录音机等等。内储和外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外储是内储的扩大,内储是外储的保证。忽视内储的人会导致思维迟钝,忽视外储的人会出现左右无源。正确的做法是以内储为主,外储为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创造更大的业绩。
朋友,也许您正在得心应手地驾驭着记忆辅助工具,也许您正感到急需学会运用记忆辅助工具,那么,请您读一读“工具篇”吧!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笔记本才是你的“百宝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古今中外作家、学者、科学家的治学经验结晶。它高度概括了记忆与笔记的关系,阐明了笔记的重要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使知识准确。”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时看见一段资料,觉得有用者即抄下??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
的确,纵观历史,凡是搞学问的名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只要是有所建树的,都很重视作读书笔记。马克思“时常在他自己的抄本里,记下他想丰富他自己的记忆力的各种实际资料”;列宁“阅读了很多的资料,他把必须的材料记入了笔记本”;人称科学幻想之父的凡尔纳,他的读书笔记竟达二万五千多本;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摘抄的纸片就有五千张;列夫·托尔斯泰的笔记本称为“百宝囊”,果戈里的笔记本称为“万宝全书”,南北朝时任未的笔记写在衣服上,唐朝李贺的笔记本是个破布袋??他们靠着笔记为人类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化,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治学的楷模。
自诩记忆力最强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遗忘,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现实。但笔记就可以弥补大脑的这种不足。我的一位朋友有写笔记的好习惯。一次,谈到十年前的一段小事,我俩为回忆当事者有几个的问题争执起来,最后,他翻出了日记本才“澄清”了“是非”。可见,笔记之于记忆是极好的补充。做笔记的好处很多,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四点:
1、帮助理解。笔记是思考的产物,凡作读书笔记,必须首先理解学习的材料。一篇文章也好,一部著作也好,该记什么,该怎样记,总要用心选择确定,这一过程会加深您对材料的理解,提高概括能力。
理解越深刻,概括越准确,笔记也就越简洁。经常做笔记,还可以培养文字表述能力和运用符号、图表的技巧。通过做笔记,头脑中隐藏的思想空白暴露了,零乱的事物整顿得条理有序了,模糊的记忆表象也变得清晰了。因此,它对于理解材料,深化记忆大有好处。
2、战胜遗忘。笔记能巩固记忆、战胜遗忘,可以从四个方面谈。首先,做笔记时需用脑,学习材料在头脑中接受加工整理并安营扎寨,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提取方式,因此能延缓以至战胜遗忘。其次,做笔记时需用手,这就在读、看、背等记忆形式基础上增加了手写、画图等触觉记忆与运动记忆。您可能有这种经验,某个字暂时遗忘了,用笔在纸上试着写几个形体相近的字,往往会突然回想起来。再次,做笔记可以帮助复习,而适时复习是形成长时记忆的有效方法。按照笔记复习,既能节约复习的时间,又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马克思就有用笔记复习的习惯,隔一段时间就要读一次自己的读书笔记。最后一点是笔记能保持精确的记忆。我们的大脑有个特点,记忆的痕迹容易趋于模糊淡薄,所以有些人一到“求真”的时候,总有些“叫不准”,而笔记是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便于查找和核实。
3、积累资料。占有大量资料是搞学问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外文出版局专家艾泼斯坦曾说过;“储存资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靠你自己记下来,这就是做笔记??”但是积累资料绝非十天半月、三年五载就能奏效的,而必须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接收新信息,逐渐完善自己的资料系统。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笔记也是这样,写一篇就多一篇,辑一本就增一本,天长日久,自然是越积越多,慢慢就会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档案馆”、资料库。
4、促进成才。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在学习、研究、创造之间本无明显的界限,从笔记到论文或到著作,总有一个循序渐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文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同类资料积累多了,经常相互对照,就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古今很多学者都是从这条道上走过来的。清代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读书笔记汇编,德国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是谈话笔记的结晶;历史学家吴晗写《明史》,光卡片笔记就有二十万张??当然,并不是说成才必须做笔记,也不是说做了笔记就能成才,而是说做笔记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才的推进器。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每个人学习的内容,读书的习惯不同,做笔记的方法当然也不同,这里简单向您介绍几种:
1、抄写笔记。抄写笔记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方法,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抄笔记,即对一篇文章,一个章节,乃至一整本书都照录无遗,另一种是摘抄笔记,即对重要段落进、行摘要抄写。做抄写笔记应该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作者等,以备日后查考。
2、卡片笔记。卡片笔记是活页形式,它便于分类和整理。卡片内容不限,随人而定。卡片规格一般是128开纸或再小些。卡片上一般印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译者姓名、内容提要等,没有卡片,稍硬些的白纸也行。应该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
3、批语笔记。批语笔记就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其内容主要有三类;①对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评论;②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难之点;③标注原文在遣词用字上的谬误。批语笔记可以与符号笔记结合起来使用。
4、符号笔记。符号笔记就是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理解原文的方法。常用的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红蓝色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符号笔记容易掌握,人人可用。
应该注意的是:①必须明确采用符号的代表意义,并且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更改,②各种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令人目眩,重点也难突出。
5、概要笔记。概要笔记是对某本书、某篇文章概括重点后写出的笔记,它相当于小说的内容提要,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种方法适合于浏览的范围,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并且要简短、概括,不能遗漏原文中的主要方面,更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文中的基本内容。
6、心得笔记。心得笔记是在读书、思考、交谈中偶有所得,随手录下的笔记,包括随笔、札记等,属于笔记中的高级形式。这种笔记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但要求学习时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做笔记时也不能轻描淡写,勉强为之。否则,既使连篇累牍,也不会有真正的收效。
7、专题笔记。专题笔记是确定题目,内容专一的笔记。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文摘、剪报、谈话等。这种笔记要求必须注明出处、作者、页码乃至收藏单位,以备专题研究之用。
8、日记笔记。日记笔记就是日记形式的笔记。其特点是不拘一格,可长可短,加之本身的顺序性,尤其有时间上的查考价值。
9、听讲笔记。听讲笔记是听报告、听讲课时做的笔记,因其要求记录速度,所以有人总结出“三记三不记”的原则,就是:重点问题、疑难之点、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记的时候应抓住提纲要求,带有事例的更好。
10、观察笔记。观察笔记是记录对生活观察的笔记。做观察笔记要注意细节,要抓住特征,特别是对带有专题考察性质的观察,一定要注意前后比较,顺序上的变化,保证其环环相扣,互不脱节。
笔记的形式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记笔记的目的是在于应用,如果写完一本就打入“冷宫”,那实在是件憾事。所以,请您记住,只有那些经常与之亲近的人,笔记才愿意真正成为他的朋友。
学外语,利用录音记忆是最佳的选择人人皆知,录音机能由自己选放优美动听的音乐、令人捧腹的相声、原声带的外语??可是您知道吗?录音机还有培养记忆的妙用呢!
我认识几个小青年,他们待业在家,不知怎么想起学外语来,隔了一段时间,他们竟会说几句“英国话”了,而且,其中的两个人还真蛮不错呢!我知道,他们在学校学的是日语。后来,我问他俩用的是什么记忆方法,他俩说:“这功劳得记在录音机上。”
录音机为什么能帮助记忆呢?一说记忆,人们的习惯作法是用眼睛看着记,而使用录音机则改变了这种方式,使人丢掉了看记的依赖性。光用眼睛看,容易走神儿,有时一溜就带过几行,似看非看,似记非记,甚至可能干脆就看不下去了。但是,使用录音机就没有这些弊病了,它不管您听不听,照常播放,这样会促使人在规定时间内听完。如果一次没听好,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另外,录音机可以随身携带,得空儿就放,比如播放外语吧,它会使您常常生活在外语的环境中,这样对促进外语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再有,录音机放出的音色与听惯了的自己的音色不同,能给大脑以新的刺激。最近,有人作过实验,认为临睡前在枕边放录音能促使潜意识活跃,有增进记忆的效果。看来这又为录音机记忆法增添了新的内容。
现在,录音机价格并不昂贵,为了学习,特别是学习外语,买一台实属必要,况且,很多人手边现在就有一台。如果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我想您一定很高兴。那么,下面就介绍几种使用录音机记忆的方法。
1、重复法大家知道,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经验告诉我们,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不出声地默记,容易精神溜号,尽管眼睁睁地盯着要记的材料,可不知什么时候,头脑中却在想其它无关的事情了。当然,长时间地反复朗读材料,毕竟是不轻松的。况且,朗读又需要相应的环境。试想,家里人口多,房屋窄,老人要静,孩子好闹,能朗读得出吗?夜静更深,在马路边上,路灯微弱看不清,怎么朗读呢?清晨,在公园里,周围人多,又可能羞口??但运用录音机可就方便多了。
自己先读识记材料,同时录进磁带,将两面都录满后便可以播放了。先听一次,思路要随着识记材料走。听完后,可试忆一下,如不满意,就再听一次,直至满意为止。
开始念材料时,速度要慢,否则因为不习惯,思路就可能跟不上。对材料熟悉后,速度可适当加快。
2、间隔法
间隔法就是在录音时,预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再行录音的方法。
间隔的方式有三种,即“学舌”式、“先思”式和“试答”式。分述如下:
①“学舌”式。在录音时,出声念一句后,默默地重复一遍,再出声念一句,再默默地重复一遍??如此进行,直到录完为止。播放的时候,听一句,跟着读一句,默读也可以,再听一句,再读一句,直到听完为止。
②“先思”式。在录音时,先默念一句,接着出声地重复一次,再默念,再重复,录完为止。播放时,自己先背一句,录音机跟着念一句,直到听完为止。
③“试答”式。先录问题,然后让录音机空转一段时间,时间要刚好能回答上面的问题,然后,再录标准答案。播放时,听到问题,要马上试答,因为限制了时间,必须迅速地动脑筋,这样记忆就会机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