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源于一颗感恩的心
人生在世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怎样才能幸福快乐地工作。
在有些人看来,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一种交换。所以,他们对手头的工作敷衍了事,随时准备跳槽,追求更高的薪水和更轻松的工作环境。也有一些人没有跳槽的打算,想在目前工作的公司继续发展,但他们却为了一己私利,比如高薪水、高职位,采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贪他人之功据为己有,甚至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段陷害同事。
虽然今天科技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们的肢体,但人们却感受不到心灵的充实,甚至一些人性深处的劣根性正在延展,比如懒惰、嫉妒、偏见……
上述种种,都使我们对工作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态度,感受不到工作的丝毫乐趣。而这种现象正在蔓延,大有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病的趋势。
国外一家报纸曾举办过一次有奖征答,题目是《谁在这个世界上最快乐》,从数以万计的答案中评选出的四个最佳答案是:
作品刚完成,悠闲地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筑沙堡的儿童;
忙碌了一天,正在为婴儿洗澡的妈妈;
经过了千辛万苦的手术之后,终于拯救了一名重病患者的医生。
其实,这四个答案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工作着的人最快乐”!或者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为:正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最快乐!
要懂得品味工作带给你的快乐。堵在路上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此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你就会发现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还有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每一项工作都具备我们不可改变的客观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世界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带着快乐去寻找那美丽的地方,并体会这种美丽吧。“的哥”说自己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快乐并工作着,因为有了工作而快乐,因为快乐而更加积极地工作。
“乐在工作”是简单的四个字,但能由衷地领悟它且能在工作中心生喜悦地“享受”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工作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一份维持生活的薪水,还是一份成就自己人生的事业?
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那么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你是出于哪种需求与欲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呢?
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绝不可以没有工作的乐趣。
快乐源于良好的心态。学会快乐地工作,就是学会发掘自己蕴藏着的内在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就是学会享受每一天的幸福。如果说良好的心态是前提,适当的压力是促进,工作业绩是激励,那么快乐的工作就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没有好的心情,很难谈得上工作效率与成绩。有时我们感叹自己的工作平淡乏味,有时觉得自己的工作琐碎繁重……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只是缘于自己的心态,只要愿意怀着感恩的心,愉快地投入工作,那么你就可以体验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原来是如此容易转换,就会发现启迪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给予自己灵感和快乐的东西,原来离自己那么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可以了。
微笑因感恩的心而绽放
世上最美的表情莫过于发自内心的微笑,那是心灵愉悦的折射,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自己美好情怀的释放,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微笑源于一颗感恩的心,源于对家人、朋友的爱,源于对工作的珍惜,源于对大自然的欣赏,源于对客户的尊敬。
酒店大王希尔顿的第一家旅馆梅比莱旅馆,经过苦心经营,资产达到了5100万美元。他骄傲地把这个成绩告诉了母亲。
母亲淡然地说:“依我看,你跟从前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把领带弄脏了一些而已。要想成大事,你就得把握住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那就是——除了对顾客诚实以外,还要想方设法让每一个住进你旅馆的人以后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长期有效的办法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
母亲的话简单而有深意,希尔顿苦苦思量:究竟是什么东西又简单,又长期有效,又不用花本钱呢?
微笑!他终于想出来了。只有微笑才能发挥如此大的威力。
希尔顿立即把所有雇员召集在一起:“从今以后,我检查你们工作的唯一标准是,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他又对旅馆进行了一番装修改造,增强了对旅客的接待能力。依靠这个理念,梅比莱旅馆很快红火起来。
1929年,“艾尔帕索·希尔顿酒店”完工。就在这时,美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全国旅馆酒店有80%倒闭,希尔顿旅馆集团也深陷困境。
“微笑还管用吗?”有人问。
希尔顿仍然信心坚定,他不厌其烦地向员工们呼吁:千万不能把心中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面对任何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属于旅客!
希尔顿酒店服务人员始终以美好的微笑,感动着四面八方的宾客。最终,希尔顿酒店顺利渡过了难关,逐步进入黄金时期。
“一流设施,一流微笑”支持着希尔顿的事业蒸蒸日上。直到今天,美国乃至世界各大都市都有了他的“微笑”服务。
一个微笑就能使自己身价百倍,这绝不是神话。微笑不仅可以团结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更可以团结你的客户。微笑服务可以使顾客心情舒畅,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商品。
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就要求员工们在面对顾客时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始终面带微笑。这样的微笑服务团结了无数的客户,为沃尔玛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
在职场上,微笑可以取悦你的上司,让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合理意见,在提拔员工时更多地想到你。微笑可以团结你的同事,在你有困难的时候给你更多的帮助,在集体有困难的时候一起努力向前。微笑可以凝聚你的下属,使他们倾倒于你的管理魅力之下,更忠诚地为公司奋斗。微笑可以征服你的对手,让他们成为你永久的合作伙伴。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令人尴尬的僵局,是沟通彼此心灵的渠道,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
然而,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对别人保持微笑呢?答案就是要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微笑因感恩而绽放。请让你的脸上多一点微笑,无论对任何人。或许小小的微笑不能使你避开一切灾祸,至少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感恩让你的胸怀更宽广
克里希那穆提在《心灵自由之路》中曾这祥写道:“这个世界美得神奇。这个世界是我们的,这是我们为此而活的世界。可是,我们不会生活,我们很狭隘,我们相互隔离,我们焦虑,我们是被惊吓的人,我们是孤立、绝望的人。”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孤立、绝望的失败者,那么就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吧,这不仅会让我们赢得事业上的成功,也会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身心。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条成功铁律:你有多大的胸怀,你就能拥有多高的地位;你有多大的胸怀,你就能干出多大的事业。
你很讨厌你的某位同事吗?那就用你的感恩之心去想想他曾给予你哪些有意或无意的帮助,然后努力想想他身上除了缺点之外还有什么优点。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会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而做到对任何人都心怀尊敬、体贴和善意。
如果一个人能因为懂得感恩而不再怨恨曾伤害过自己的一切,那么他的胸怀就会无比宽阔,他的心灵也会变得无比坚强。
1754年,弗吉尼亚州议会选举议员,一位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华盛顿为此同威廉·佩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据说还说了一些冒犯后者的话,使得后者火冒三丈并将华盛顿一拳击倒在地。
当华盛顿的下属跑上前想教训威廉·佩恩时,华盛顿急忙制止了他们,并说这件事他会自己解决的,将下属劝回营地。
第二天清晨,华盛顿托人给威廉·佩恩送去一张便条,约后者在一家小酒馆见面。
威廉·佩恩心想等待他的可能会是一场决斗,于是他作好准备之后赶到约定的地点。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等待他的不是手枪而是美酒。
华盛顿向威廉·佩恩伸出了手,对他说:“威廉先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昨天是我的不对,我不应该对你说那些话,不过你已经用行动挽回了面子。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可以到此结束的话,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
从此以后,威廉·佩恩成了华盛顿最坚定的支持者。
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有益的磨砺,而他的这种心态也会帮助他将坏事变成好事,将对手变成朋友。
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并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10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不过,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他们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但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所以之后他们再也没碰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士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住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
事隔三十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回忆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能够见到他的母亲。此后三十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就走了。回来后,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曾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复仇就是宽恕。如果没有宽恕之心,我们的生命就会被无穷无尽的怨恨所支配,被自私、冷漠等人性的弱点所支配。而如果我们用一颗博大的感恩之心去宽恕大多数人无法宽恕的事,那就意味着我们将取得大多数人无法取得的成就。为什么?答案还是那句话:你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干出多大的事业。
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
人生不会总是在失去,也不会总是在得到,有得有失是必然规律,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其中的得与失,不能经常因为失去而郁郁寡欢,因为得到而欣喜不已,这两种心态会直接导致浮躁,我们应该坚决摒弃。
在北欧的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塑像。因为据说有求必应,所以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眼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总希望能够分担些耶稣的辛苦。
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了他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
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众的心声。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毕,竟然忘记了随身携带的袋子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还是憋住了没有说。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嚷嚷道:“耶稣真好,有求必应!”说罢万分感谢地离去。十字架上假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有约在先,他仍然憋着没有说。
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就里,两人吵了起来。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再也忍不住,最终开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