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确立知识管理的工作内容。就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论,其班组知识管理的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构建一个所有班组成员都能积极介入的知识学习、知识开发、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的知识体系。
②围绕对知识的管理,动员班组所有员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彼此协调、彼此协同的意义上,促使企业知识体系灵活运转和实效运作。
③企业班组成员善于利用各种知识,用于改善日常生产经营并使这种改善成为常规性的工作,让有望成为创新引进的社会新知识注入企业知识体系,成为班组员工的自觉行动和行为规范。
④从知识的角度来检测和评估企业中班组成员的知识资源、知识资产的价值,实现知识检测评估制度化,知识新陈代谢程序化。
(3)构建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班组要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①要有负责知识管理活动,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以及班组内的各种知识活动,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的专门小组。
②建立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管理的刚性较强,等级特点突出,企业员工在其间的活动严格按等级进行。这种组织结构模式对于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化的经营环境极为不适应。为了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再造企业,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使之成为更加柔性化、敏捷化、分级化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员工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得到较充分的鼓励并有切实的条件保证,尤其是团队式的工作小组使得任何一位员工的想法、建议或意见都能得到广泛的交流,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大发挥。
③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基础设备设施,如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资料馆等。
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方法
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人”,这是由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优势所决定的,也是知识型企业和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之一。所以,如何管理好知识型员工,使他们发挥出聪明才智对现代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1)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一般而言,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工作创造性要求较高,所以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简单、平等的人际关系能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工作成果。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大量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创造出了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及其氛围。比如实行弹性工作制,在实行项目制管理的企业里,知识型员工在从事项目期间不用到企业上班,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对于在项目期间加班加点的员工来说,是一种很“人性”的管理方式。又如,在一些企业里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与其他员工和管理者是平等的,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并定期通过畅谈会、座谈会等多种平台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在这些企业里,“给员工选择权就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成为普遍的信条。
(2)组建学习型班组。
所谓学习型班组,即是学习型组织,它是指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型班组是学习型组织的最基本单位,善于不断地学习是它的本质特征。
彼得·圣吉强调:因为学习型组织是从等级控制组织转移为激发员工内在创造力的这样一个组织,所以在构筑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应注重三个层次的学习:
①全员学习,即每个班组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②全过程学习,任何企业班组的运行都包括计划、准备、执行、总结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来。
③团队学习,即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要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能让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到生命价值的组织,能够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拓展未来能量的组织。
(3)摸清知识型员工心理及能力特征,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有效激励。一般来说,知识型员工都有良好的学历背景以及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他们不仅重视“钱景”而且更加关注“前景”。如果能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能够“公平”地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是让他们觉得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实践告诉我们:由于知识型员工和普通员工存在着心理和能力特征上的差异,因此要尽量采取正激励,最好不要采取负激励。而正激励应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积极创造发展空间,精神和情感激励三方面着手,许多人认为有竞争力的薪酬无疑是激励员工最好的武器。但是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这只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知识型员工由于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市场上处于相对稀缺的地位,所以“高薪”往往不足以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但需要肯定的是,知识型员工对物质生活有较高的追求,有竞争力的薪酬是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肯定,是采取其激励手段的前提。
当然,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员工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
知识型员工在精神和情感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他们有着较强的社会交往的需求和受人尊重的愿望。例如,有的企业专门提供平台,让员工有机会代表班组、代表企业参加各类研讨会、论坛、大型展示会、沙龙等,并且有机会给企业或高校做培训。通过这些,知识型员工扩大了社交圈,体会到了受人尊重的感觉。
7.职工智能型活动的开展方法
为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竞争力,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自2000年起,各地总工会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中,积极开展“争创智能型班组、争做知识型(智能型)职工”活动。这项活动从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着手,为新时期的班组和职工队伍建设赋予新的内涵,明确了新的目标,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班组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发展和深化。
争做学习型(智能型)职工的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热爱岗位,具有主人翁积极、主动的精神和行动。
(2)具有本职业(岗位)的熟练技能,能够解决本职业的各类技术、管理、生产问题,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职业(岗位)的各项任务。同时在本职业(岗位)上不断学习进取,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与本工作经历相对高一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3)具有一专多能的技能(复合能力),能够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管理要求,具有与本岗位相关的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复合型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4)具有自我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能够紧跟社会和本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掌握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与职业相关的外语、计算机等各种技术。
(5)具有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在本职业(岗位)上能够不断的提出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新建议,在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中有创新举措。
(6)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有强烈的团队精神,能够在培养新职工、传授技术方面做出成绩。
各单位各班组应不断总结和交流,抓好典型,创出特色。
职工是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主体,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是发明创造的主力。新世纪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的发展靠创新,靠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和班组在开展职工创新活动中,要提高职工的专利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让职工懂得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都有利。企业班组要帮助职工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帮助工人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当职工的自主知识主权受到侵犯时,要帮助职工维护知识产权;发明创造和专利的奖励不兑现时,要帮助职工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班组由“体力型”向“革新型”、“创新型”、“发明型”转化。
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中,可以组织职工创造发明咨询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聘请创造学专家和工人发明家及有关职工发明的资深人士主持咨询热线。
(2)举办创新知识讲座。
(3)解答职工的疑问。
(4)开展“创造学”和专利知识等培训。
(5)加强创新人才的宣传。
(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7)加强专利申请(依靠专利申请中介)服务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的方法
非公有制企业也要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那么,非公有制企业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时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
我们要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新路子。当前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会经济技术工作,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开展工作。
(3)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4)增强维权意识。
(5)加强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及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是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和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有利于弘扬关心集体、热爱科学、献身事业的良好风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这项活动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参加人员已由生产工人扩展到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经营决策人员,活动内容不仅涉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而且向科技、信息产业等领域延伸。实践证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必要措施。因此要采取措施,积极鼓励职工群众投入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
帮助职工转变观念和提高创新技能的方法
(1)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发明创造活动是职工劳动中最高级、最活跃、最复杂,也是最有意义的劳动实践。它本身是有规律性的,其实质就是职工群众在劳动过程中追求需求目标新的有价值的功能的再现。这个过程本身并不神秘,所以,不能把它神秘化,要打破这种神秘感。要克服观念上的障碍,克服种种思维上的障碍,如克服习惯思维、直线型思维、权威型思维、从众型思维、书本型思维、自我中心型思维、自卑型思维、麻木型和偏执型思维等种种障碍。要树立超越意识、超越理论、超越习惯、超越经验、超越自满、超越现实。
(2)帮助职工掌握信息。帮助职工懂得“需求”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出发点与归宿,掌握以“需求”为源头,发现创新点的主要思路,并据此提出具体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方案。相关发明创造信息可查阅中华人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网站,将获得很多专利信息。
(3)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由多种能力组合而成的。创造能力基本上由三种能力组成,即基础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方法的探求和运用能力。基础能力指的是吸收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其中:吸收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应用能力;记忆能力=知识积累+经验积累;理解能力=观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4)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势、可持续发展主战略,科教兴国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人才,重点是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知识产权与培育创新人才,与开展创新活动密切相关。要不断提高职工知识产权意识。因为,知识产权可优化创新资源;知识产权可保护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可激励创新机制;知识产权可集聚创新人才。
(5)要大力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如:合理化建议;立项签约;岗位攻关;招标揭榜;擂台选优;申报报评审;技术比武;革新成果和先进操作法命名等。
8.争创学习型智能型班组的具体要求
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通过创建学习型和智能型班组,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倡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推动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知识型职工,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创建学习型班组的五项要求:
(1)班组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学习制度和学习环境。
(2)班组成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观念能力。
(3)班组开展“三学”和读书活动等学习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果。
(4)班组大部分成员掌握或正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外语基础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
(5)班组在完善职工知识结构、创新学习方法,激发职工潜能和鼓励学以致用等方面有一定的成绩。
通过开展“双争”活动,推动互动式学习型班组大量涌现,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实现在广大班级职工中普及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的理念,培养一批具有学习、创新、观念能力的知识化职工。
学习型组织、班组的真谛是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和班组。职工通过学习融化到工作中去、体现生命的意义。正如彼德·圣洁所说:“在这个团体中,一伙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而且创造出惊人成果。”学习是为了创新,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未来,创造能量。学习的竞争也是动力、毅力、能力的竞争。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就是提升创新能力,学习的过程就是互动的过程,学习中应变的单位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