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电影应该原原本本就单纯是电影,当你望着它的时候,就像望着一幅画,你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当你每天都去画的时候,又是在积累一种厚度,这种厚度不是你可以分析得出来的,而是要你不断去画、去看、去感觉。因为电影的解读不是只关于那部电影,是电影勾起了观众的个人经历,某种程度上是你们找到了一个交汇点,当你找到的时候,你生命中的某些经历和感受就会跟戏里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
《转山》
旅行没有意义,转山便是意义
导演:杜家毅
监制:陈国富
主演:张书豪/李小川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3日
很多人看了《转山》都被感动,却无一能说出打动人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从来没有过骑行经验的台湾小伙子张书豪,因为哥哥的忽然离世和遗物中的骑行日记,决定沿着滇藏公路骑行至拉萨。简单的行李,干净利落地上路,被诳被骗过,感受过人情关怀,也得到过驴友的帮助。当他经历了一切再回到原点时,灵魂上已经形成了全新的自我。
鉴于张书豪初次骑行,所以原则上他成功的起点就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驴友小川来带领。电影的前半段就在两人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中温情度过。但是小川因意外而退出骑行之后,张书豪一个人上路的后半段才真正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依旧大气的西南风景中,只有张书豪孤身一人,没有台词,没有配角,几乎成为默片的风格。然而路遇野狗、单车毁坏、出现幻觉、食物中毒等处处威胁,又让我们看得心惊胆战,丝毫不觉沉闷,甚至不知不觉随他入戏,感受他心态的变化。
旅行的路上永远都是这样,困难有多险恶,风景就有多怡人。
电影至此从西藏的风土人情转移到人物本身,重点来了,那就是关于张书豪的大量心理活动刻画,鉴于艺术形式的差别,电影对于内心的表达永远比不上文字,不过《转山》在真实感上却做得到位。试想,如果张书豪这个角色让阮经天、赵又廷或者彭于晏来演,都不是不可以,但我们很容易将其视为纯粹的电影,而不会像如今这般,因为人物的陌生而充满真实性,从而为他揪心、担忧又有所期待。
所以导演没有选择台湾的当红小生,而是让22岁的张书豪本色出演,可谓惊喜。
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原生态大男孩才能为滇藏骑行带来更多的真实感。
《转山》中,张书豪自骑行开始就没有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前提,他可以随时停在坚持不下去的地方,只要尽力就好。所以,电影并没有回避他在脑海里闪过的那些放弃念头,这样反而让观众觉得更加真实,更加动人。其实,直到最后他真的坚持下来,我们都不相信他居然就这样骑到拉萨。因为电影开场的铺垫稍嫌乏力,既没有交代他和哥哥深厚的情谊,也没有描述他是个怎样执着的人,他一直给人几欲放弃的感觉,唯一铿锵有力的是他的眼神。张书豪只不过是一个乖乖的宅男形象,他没有宣扬所谓的英雄主义,而是一路上诚惶诚恐地表现自己的不知所措与惊慌害怕。而这,恰恰是《转山》成为传奇的关键所在。
在就快到拉萨的地方,张书豪遇到那位因修行而禁语的姑娘,这对他是一次心智的转变和心灵的彻底净化。在一片死寂的沉默与黑夜中,张书豪学着姑娘的动作进行朝拜,他不见得懂这跪拜的含义,但我们不是经常思考旅行的意义吗?
他显然已经找到了。没有明确的指代,也不完全等同于“梦想”这样形而上的东西。男孩,或者男人,经历过《转山》,心灵得以成长。也许励志并不是电影的宗旨,但如果从这一路的骑行,你感受到一种精神的角逐和修行,那就是《转山》的意义。
我曾经因为不明白骑行的乐趣,特意去了趟海边,租了辆山地车,沿着海岸线,一路骑向南。掌控方向与速度的同时,我已经理解了在单车上飞翔的快乐。
然而,这条沿海骑行公路是特意修整过的,光滑而平坦,甚至没有多余的机动车辆。即便如此,我仍旧在骑行20公里处停下了,折回原点,像个失败的正常人,只是并未感觉不开心。或许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是:最后,张书豪毫无悬念地抵达拉萨,但我相信滇藏公路上更多的是像小川那样不停跌倒又不停行走的人,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还没有定下目标的人。所以要不停走下去,这才是导演想要传达的精神:用一段旅程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来完成一个人的成长。至此,转山开启了新的生命。
《回来的路》
比苦难崇高的是生存
导演:彼得·威尔
主演:吉姆·斯特吉斯/艾德·哈里斯/西尔莎·罗南/科林·法瑞尔/德拉戈斯·布库尔/亚力山德鲁·波托西恩/马克·斯特朗
上映日期:2011年1月21日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与坚韧的故事,也是我们每天奋斗的写照。有一样东西永远激励你克服生活的苦难和坏运气,那就是生存。
——彼得·威尔
《回来的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劳动营,天生具备领袖气质的贾努兹为了拯救妻子和她负罪的灵魂,决定逃出监狱。于是带着一行6人,于大雪之夜成功越狱。而他们知道的唯一逃行路线,就是靠着太阳辨识方向,往南前往贝加尔湖。一边是迷茫的天与地,另一边是无处不在的追寻者。面对饥寒交迫,死亡离别,吃树皮、蛇肉,忍受浑身伤痛。12个月,6437千米,他们竟然从西伯利亚徒步来到印度。
最初渴望的是自由,但一路的艰辛却使得他们在抵达印度、回望这条漫漫长路时,丝毫没有如释重负的解脱,也没有振臂高呼的喜悦,只有坚定的眼神中充满了生命的敬畏——比自由崇高的是苦难,比苦难崇高的是生存。
这段鲜为人知的长征,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被导演彼得·威尔以致敬的方式展现成2个多小时的电影。所有的残酷和壮烈都是对这一行人的考验,是对彼得·威尔叙事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观影的考验。在这一段有关希特勒和斯大林时代的大历史中,或许谁也不曾留意、不曾记得还有这么7个人,穿越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穿过酷暑难耐的长长沙漠,像蚂蚁一样,在浩瀚的世界里一步步前进。如果说2个小时的电影无论如何都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存的艰辛,那么用尽你的想象吧。这场小规模的迁移,比任何一场战役都惊心动魄、感动天地。
最终,3人成功抵达英国殖民地印度,1人离开队伍,另外3人死在了路上。再后来,这段苦难被生存者之一的斯拉沃米尔·拉维奇写成了《漫漫长路》。
还记得《可爱的骨头》里那位死去却不愿离开人间的姑娘吗?西尔莎·罗南在这部男人撑起的片子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导演说:“罗南的角色艾琳娜本身具有许多默片的性质,这要求演员更多地依靠肢体和眼神去表演,而罗南近乎完美地做到了一切。”她的确像个天使,她所扮演的艾琳娜是整个团队的黏合剂,她试着去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并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让大家日益团结。尽管最终她死在沙漠里,但团队却因为她更有了精神。
电影的结尾出现黑白新闻片:“二战”结束,苏联入侵东欧,柏林墙的树立和坍塌,波兰解放。忽然他来到了家门口,从花坛下取出钥匙,打开房门,和妻子痛哭相拥。这就是历史,走过残酷、折磨、谎言与背叛,那仅存的求生意志支持他走到最后,得到了人性的宽恕和回归。是的,自由在路上,那我们的路又在哪里?
仅以此片致敬历史中那些无名的幸存者和亡者。
《玛丽和马克思》
悲伤的故事,温暖的感觉
导演:亚当·艾略特
主演:托妮·克莱特/菲利普·赛默·霍夫曼/艾瑞克·巴纳
上映日期:2009年4月9日
1976年,8岁的玛丽·黛西·丁格尔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小女孩,喜欢动画片《诺布利特》、甜炼乳和巧克力。玛丽的妈妈是个酒鬼,而在茶叶包装厂工作的父亲平日只喜欢制作鸟标本。孤独的玛丽没有朋友,某一天心血来潮给美国纽约市的马克思·杰瑞·霍罗威茨写了一封信询问美国小孩从哪里来,并附上一根樱桃巧克力棒。44岁的马克思患有自闭症及肥胖症,碰巧也喜欢看动画片《诺布利特》及吃巧克力。二人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其间各自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直到成年的玛丽终于来到纽约探望她的朋友,马克思。
这部没有惊心动魄的视觉特效、没有英雄主义渲染,也没有大规模宣传造势的偏独立电影所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却多过任何一部3D大片。我一点也不会觉得电影的开头有点闷,反而正是那种如流水般慢慢叙述的旁白让我感到喜欢。
有点天然呆的玛丽总是挂满疑惑的表情,但他们单纯而平静的诉说却可以让人心平气和。这部电影足够缓慢拧干我的心脏,直切神经末梢以为被隐藏完好的疮疤。
良药总是苦口,如果说《UP》是一部脱俗的成人童话,这部电影就是剖析我们精神世界的手术刀。
关于玛丽和马克思之间的感情,那还有什么疑问?不就是爱吗?不然还能是什么呢?然而爱有很多种,就像玛丽和马克思也是很多种当中比较特别的那一种,他们的爱也是很多种爱里面比较稀奇的那种爱,所谓“相爱”并不是恒等于“结婚生子,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如果这样去局限这个词,人类的爱未免太少太单调了。爱,是陪伴和理解。玛丽是马克思帽上的小红花,马克思是玛丽点不掉的朱砂痣。两个一直在讨论爱、最不懂得爱的人,却似乎完成了爱的最高境界。所以爱没爱到,心里知道,如果看电影的人觉得那是爱,那自然就是爱。
马克思最后说:“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非完美,而我一样,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还说,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这是一部出色的动画片,因为看过之后,我想到了所有悲伤的事情,却仍旧感觉很温暖。每一个曾经孤独的人都会与此产生共鸣:我们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却没想到地球的那端也有如此孤独的人,甚至好像比我们还要孤独。
于是,孤独有人陪伴,好歹孤独起来也有个目标。可以互诉衷肠,可以同病相怜,孤独的人和孤独的人在一起,生命大概就可以不那么孤独了。
整部电影的色调以冷色为主,难得出现两点红。影片开始像《天使爱美丽》一样,单纯介绍两个人的情况,宛如一切没有交集。一直到最后,电影定格在满满的一墙信,那是马克思把这些年和玛丽之间的通信一封封贴在墙上。旁边的老式打字机成为他们之间情感的纽带。忽然鼻子一酸,感动落泪。马克思走了,剩下玛丽一个人,那么从此,她该与谁说话呢?
《飞屋环游记》
总有一个人,愿意和我一起冒险
导演:彼特·道格特
编剧:鲍勃·彼得森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9日
Carl和Ellie的一生从两小无猜到相濡以沫,无子无嗣又如何,不离不弃的陪伴就已经是最美的童话了。人年纪越大,自己就越不是自己的,而是为在乎你和你在乎的人活着。守着满屋子和爱人的回忆终了余生,本就是他最大的心愿,翻起亡妻未了的余愿,我想Carl是满心的内疚,只恨不能为她多做一点,早做一点。但眼看连盛满了回忆的房子最后都要被人夺去的时候,Carl选择了逃离。
没错,他是为了实现爱人的遗愿,但更重要的是,他没法想象连活在回忆中都不能的生活,于是就带着有关他们爱情的所有回忆——房子,逃向起点。一个有点倔强有点固执的老头,把自己关在对挚爱的记忆里,不肯面对现实,不愿正视自己的生活,用最浪漫和疯狂的方式赌上了自己的余生。这是爱和执着,更是绝望和偏执。这是一部给依旧相信爱的人看的电影,在这一生的冒险之中,那个你或许就是我的终点。
“我要我们的房子扎根在你曾经最想去的Paradise Fall上,我要帮你实现你从小的渴望。让我带着我们的梦去冒险,胸口的十字是我对你一生的承诺。”
然而当他终于到了她一直想来的那个地方,才发现原来自从他们相遇,她的探险终点就变成了和他一生的相濡以沫。
执着、信任、希望和爱,是皮克斯电影里永恒的主题,它并不是要告诉人们这些理念有多么伟大,而是让观众随着主人公的经历一起重新理解这些被过分滥用甚至扭曲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我们生活的人性。这份真诚,不会让人失望。
张爱玲幽怨地说过,我见过白头到老的,没见过恩爱如初的。
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相信爱情,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不敢谈论天长地久,是什么时候我们对物质的崇拜剥离了对爱情本身的信仰。我们习惯地进入或退出一场又一场的恋爱,然后把它当作爱情的练习。我们的世界太过浮躁,浮躁到没有心去认认真真地经营一场关乎一生的感情。然而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另一个不相关的人来练习爱情,也不需要跟随外界的浮躁去折腾爱情,更不需要一个不敢渴求天长地久的人来耗费我们的爱情。那些都不是爱情。
嘴上对现实再多的埋怨都无法掩盖内心对天长地久的渴望,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情就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一点一滴沉淀下来。透过清晨的阳光,如果身边熟睡的是从未改变过的那个人,该是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千千万万的人群中我遇见了你,长长久久的岁月里我爱上了你,这样的机会每个人一辈子能有几回。如果恰巧的是,那个你爱的人也同时与你相爱,这可能就是上天送给我最美的礼物。又或者最后的最后,我们无法相守一生,但是只要心底里一直都信仰着爱情,那么我们曾经的那段冒险会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藏匿于回忆之间。
所以,让这样的感情返璞归真,让清晨的阳光洒在你熟睡的脸颊上,让时间的流逝悄悄印刻在你的眉梢,让岁月的积淀绽放出始终如一的绚丽爱情。
倘若我爱上了那个谁,或是那个谁爱上了我,请一定一定努力经营这段感情,这是一个长长的关于生命的冒险,但是只要你在身边,我就有勇气去实现。
感谢滑过眼角的泪水,让我发现原来褪去了虚伪和世俗,我们依旧渴望相守一生的幸福。
我也开始相信,总有一个人是我愿意为他留下来的,原意和他一起冒险,不管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