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6400000015

第15章 乾隆帝是否生在雍和宫(2)

·塔院是寺庙吗

享誉中外的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十里枫桥西南不远处。寺院坐东朝西,寺门对着古代的运河,旧时面对着官道,现在属江苏苏州金阊区枫桥镇。相传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但具体的年月不详。最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宋嘉祐中又改名为“普明禅院”。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普明禅院,就是枫桥寺,在吴县西边十里,也就是枫桥妙利普明塔院。其后当地的各类地方志和史料都采用这种说法。妙利普明塔院、普明禅院都是指今天的寒山寺,建造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

考证佛寺建筑,以前以佛塔为主体,到了隋唐逐渐以佛殿为中心,将塔放在佛殿的后面,或者说将塔放在寺庙的后面。塔,唐时译作“窣堵坡”或“塔婆”,实际上是古代印度的坟墓,佛教徒用以供奉佛陀舍利,其后则变成佛教徒崇拜的对象。我国佛塔细分可以分成五类,即木塔或称楼阁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粗略的分可以分为两类,即佛塔与祖师塔。我国虽然有不少佛寺用塔作为寺院的名称,例如七塔寺、白塔寺、双塔寺等等,但从来没有用塔院作为寺庙的名称。所谓塔院之类多半是祖师塔,属于某一佛寺,例如虎丘的绍隆塔就属于虎丘海涌寺,由此可以证明,所谓妙利普明塔院即使存在,也不是独立的佛寺,而应该是普明祖师的骨塔。一般的祖师塔,仅仅在它的墓上用砖砌或石雕的方式建起类似佛塔的建筑物,以此作为标志罢了,或在坟墓旁边建筑简易的僧舍,供人照应香火。俗称的塔院,就是指此类建筑物。由此可见,所谓的“妙利普明塔院”并不是指现在的寒山寺,极有可能是指普明法师的坟墓,那么普明法师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普明实际上是高僧智凯的得意弟子普明禅师。据《续高僧传》记载,普明本名法宗,出家前姓朱,浙江会稽人。从小志向就不同于常人,曾经有僧人向他化缘斋饭,就劝他说,可以到天台出家为僧。在南朝陈代太建十四年,普明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来到天台山,正好碰上智者即天台开宗鼻祖祖智大师在开坛说法,普明用心倾听,等大师说法完毕普明就当场削发为僧,皈依佛门。祯明元年即587年陈朝皇帝计划迎接祖智大师到都城去讲授佛法,祖智大师从天台到达金陵,居住在光宅寺,没有多久陈朝就灭亡了,智者就到江州庐山东林寺,普明一路追随。在陶侃即陶渊明的祖父所建的瑞象阁,举行观音忏法时普明见到一位僧人,僧人劝他说:所谓法宗,不是很好的名字,如果改为普明,这个名称晓明爽朗,可以流传于后世。普明请示智者,智者回答说:应该马上改旧从新。后来普明又追随智者到达荆州玉泉寺,在返回天台时,智者又嘱托普明铸造大钟,运往天台供养。

智者圆寂后,普明遵照他的遗愿在隋炀帝大业元年即605年,营建天台国清寺。在建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神奇的现象,浙东诸州男女老少前来朝拜的不可计数,寺院所得布施,根据缘分又施舍给他人。普明每次受到隋炀帝的召见,都能够得到赐座的待遇,炀帝还赏赐绢120段,用来充作寺院的开销,普明大师86岁奄然而化。参考阅读祖智大师的传记,普明应该出生于梁大通年间,经历了梁、陈、隋诸朝,圆寂在隋朝大业年间,他的出生地会稽当时应当管辖浙江东部及苏州嘉湖等地区。普明曾经跟随智者往来于金陵、庐山、荆州、扬州等地,名闻朝野。苏州枫桥为当时南北水陆必经之地,归葬枫桥当属可能。观其生平业绩,除了个人笃志修行外,还协助智者修造寺院三十多处,对于铸造大钟尤为精通,长于空化,影响深远。由此可知,后来寒山在枫桥住下以后不久,又去天台隐居,一定是因为仰慕普明遗风,绝非偶然。通过对普明禅师生平考证从而证明普明塔院应当建于隋朝末年而不是梁朝天监年间,并且塔院是高僧埋骨之处而非寺庙。

·寒山寺是否因诗而得名

“妙利普明塔院”最终又怎么演变成寒山寺了呢?是在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诗之后人们才取名为寒山寺,还是在此之前“寒山寺”一名就已经妇孺皆知了呢?

史料记载,寒山寺之名,在唐代以前,事无记载。但在当时由于寺庙建在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玩的人已经是络绎不绝。唐太宗贞观初年,有诗僧寒山子曾经“来此缚茆以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僧希迁曾经在此建造寺庙,并将寺庙命名为寒山寺。最为出名的事发生在这个时期,相传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赶考落第,催舟还乡,途经苏州,夜泊枫桥,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优美抒情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悠扬的钟声感发了几许墨客骚人的心灵,隽永的诗韵渲染了名寺古刹的钟声,千百年来,入诗入画,寒山寺的名声也随着诗韵钟声传播四方。寒山寺闻名遐迩,成为蜚声中外的游览胜地。

但在苏州的地方志中记载,天平寺的藏书有很多出自唐代,书背后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当地知府吴潜写过一首诗中有“借问封桥桥畔人”的句子,由此考证可以得知寒山寺在唐末已改名封桥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郇国公王珪因为书写张继的诗,易封桥为枫桥。到宋仁宗嘉祐中,朝廷将妙利普明塔院改赐名为普明禅院。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仍称枫桥寺。南宋一代诗人题咏多题为“枫桥寺”,仅张诗中偶用“寒山寺”旧名。元代始复称寒山寺,元代诗人顾英、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及至人民政权建立,均沿用“寒山寺”名。

·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下凡吗

寒山寺山门前,矗立着黄墙照壁,门首悬挂着“古寒山寺”匾额。步入山门,转过前殿中的佛像屏风,便见一座高大的莲花宝座上,有两位袒胸突乳、蓬头赤足的塑像,一个手捧净瓶,一个握着莲花,眉开眼笑,超尘脱俗,这就是寒山和拾得。关于他俩的来历,众说纷纭,越传越神,越说越离奇,他们是怎么来的呢?是谁让他们变成下凡神仙、转世菩萨的呢?

有人说,天台山的老和尚,在荒山野岭,先后捡了两个被遗弃的婴儿,带回寺中抚养,因不知其父母,故取名“寒山”、“拾得”,意是从荒寒的山野中拾来的两个孩子。后来他俩刻苦修炼,成为高僧,云游到苏州,在此住持。

但另一种说法是,寒山本来是一位富家子弟,在父母的督导下勤奋求学,梦想着金榜题名从而走向仕途,可惜由于科举考试中没有贿赂主考官而名落孙山。在失意时却又祸不单行,父母双双暴亡,家族中的人贪图他家的财富,设计陷害他,霸占了他的家产。在这种家亡人散、仕途无着落的情况下,他看破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险恶,于是出家为僧。为了表明自己对人世间的愤怒和不满,他将自己打扮得像叫化子一样,穿着破烂皮袄、破鞋子,戴着桦皮帽子,像乞丐一样近于疯癫的模样,因为衣冠不整,无法在寺庙挂单,只能四处游荡。他经常到天台国清寺去游玩,而且认识了拾得和尚,就在他那儿找些剩菜充饥。而拾得是天台国清寺丰干大禅师在赤诚道中拾回来的,所以叫拾得。寒山时常帮拾得刷锅洗碗,这一对天生的活宝贝,很快就成为知己,两人穿得又破旧,行为又疯癫,时常卖弄玄虚,颇有灵光,丰干大禅师知此二人慧根非凡,但无法抬举他们,后来传说他二人钻进岩洞,缩身入石穴,终隐于此。后来唐高僧在此建佛寺,称作“寒山寺”,明成祖永乐三年,深谷旭禅师募建殿室,设寒山、拾得、丰干之像,以兹纪念。

还有一种说法:两人原是孤儿,从小相依为命,哥哥学成屠宰手艺,弟弟帮忙,在乡村度日。因为家境贫寒,两人年过三十还未成亲。一年,媒人替哥哥说了一门亲事,姑娘就在邻村。姑娘上无父母,下无弟妹,出嫁时,仅靠自己喂养的肥猪办喜酒。方圆数十里内,除了新郎兄弟,别无他人会宰牲口。兄弟俩满怀喜悦,来到姑娘家,杀猪刮毛完毕,哥哥嘱阿弟收拾整理,自己匆匆地去赶做另一家生意。刚到村外,发现把刮猪毛的刨刀忘在了姑娘家,回头来取,跑到门前,只听见弟弟正在和姑娘相泣话别,弟弟说:“哥哥为人忠厚老实,不知道我们的事。他要知道了,一定不会把我们拆散。事到如今,我只好出家当和尚了。”哥哥这才恍然大悟,这位姑娘原来是弟弟的意中人。于是,他决心回避,即去塔院当了和尚,取名“寒山”,表示割断尘缘,终守寒山。弟弟不见兄长归来,四处寻找。数年后,他来到苏州,听人说寒山寺中的长老,长得和他一模一样,他急忙赶去,途中在河塘里采了一片荷叶、一枝莲花,以图吉利。他赶到寺中一看,大和尚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哥哥。寒山见弟弟到来,立即捧出素食相迎,两人相对言笑,亲热无比。弟弟也留在寺中当了和尚。哥哥认为兄弟失散多年,重新相聚实属难得,是捡回来的弟弟,所以给弟弟取僧名“拾得”。现在寺中的那块寒山、拾得的画像碑刻,记的就是这件轶事。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画中两人,一人手擎荷莲,一人捧着斋盒,民间取“荷”“盒”两字的谐音,称他们兄弟俩为“和合二仙”。

但佛门弟子认为,曾经主持过寒山寺的寒山、拾得两位僧人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清代雍正皇帝据此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后人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视为吉祥、欢喜的象征。现在民间所绘和合二神仙像,穿绿衣,梳留海,一人持荷花,一人捧斋盒,互相拥抱,笑作一团,即取“和谐好合”之意,所以新婚多祀他们。

·“和合二仙”是否确有其人

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寒山、拾得这两个人呢?他们是什么身份,以至于让后人津津乐道,连封建帝王也对他们青睐有加,以神来供养他们呢?

寒山、拾得在历史中确有其人,也的确是两个大庙不收、小庙不要的和尚。其中最为神秘、对后世影响最深,并至今在国内外还有人在研究并形成热潮的当属寒山子。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最奇特的人物之一,他是隐士、疯汉、道士、诗人,也是高僧,他是唐贞观年间人士,姓名、籍贯均不可考,因他在天台始兴县的寒岩,不自露本家,即以寒山为名,另以寒岩为安身立命之代表。宋代文献记载,寒山子,真实姓名不详,大历年间,隐居在天台的翠屏山。喜欢作诗,每次得到一篇或一句,就写在树皮或者石头上,有多事的人就跟随他的后面记录下来,总共有三百多首,大多是描绘山间林泉景色,或者讥讽世态炎凉,能够警励流俗,后来这些诗经过桐柏徐灵府作序整理成册,才得以流传民间。

寒山子在唐代虽算不上第一流诗人,他的诗歌比不上李白、杜甫的诗歌那样为人们所传诵,然而,由于寒山诗包含禅机,近仙杂儒,隐含着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一部分作品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自宋代以来,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了解和传诵。到了近现代,研究寒山者与日俱增,而在国外和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颇具声势的“寒山热”。在古今和尚诗中,人们公认寒山诗为首。寒山诗的风格直追陶渊明,他那睥睨千古的白话诗,明白浅露,看似平淡,但往往能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今《四库全书》中有《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各一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中,对寒山之诗,推崇备至。

寒山诗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佛、道者的渲染和神化。传说中的描述致使人们心目中的寒山已经不是世间的“诗人”,而是一个神之又神的“诗仙”、“诗菩萨”乃至“诗佛”了。由于上述原因,不少诗僧、士大夫以及一般读书人或仿效,或拟和,或赠唱,莫不以擅“寒山体”为荣、以知寒山诗为耀了。寒山诗除了在僧徒中广为传播外,在其他文人中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文人士大夫信佛者众,特别是禅宗影响不断扩大以后,文人士大夫十有七八都与禅宗或禅僧有些瓜葛,并以擅谈禅、能说玄为翘楚。

同类推荐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作家们的威尼斯

    作家们的威尼斯

    本书运用许多趣闻轶事与文章史料,为读者翔实丰富地点出威尼斯迷人的文学图像,并穿针引线地勾勒出文艺复兴以来环绕着威尼斯的人文、艺术、建筑、生活与逸事风流的华丽世界。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文学作品不断发现这座城市的新视角,形塑出各自精彩的威尼斯神话,至今影响深远。二十九篇栩栩如生的传奇素描,引领读者进入这座荡漾着拜伦、歌德、蒙田、卢梭、乔治·桑、普鲁斯特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的悠悠水都,是所有文学迷与威尼斯迷不可不读的城市文艺史。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原书共收录了姓氏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本书选取了较常见、较吸引读者、资料较详尽的姓氏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雪离惜

    雪离惜

    域上,别再丢下小玖了,下一世,小玖陪你一起承担。
  • 恍如来时

    恍如来时

    彼去经年,月光如炙,笑语欢声,春风不识,尘将尘封,渐随渐次,你的过往,我的文字
  • 校园青春手记

    校园青春手记

    很多年后,当我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我清楚的记得被学校打架开除的那个下午汽车缓缓开动,身后的一切开始远去,那一刻,所有的曾经离我而去,失去里曾经拥有的一切,那些好兄弟,那种呼风唤雨的权力。
  • 后宫文茵传

    后宫文茵传

    她是皇子的女人,夫妻相伴最后却天各一方!她是帝王的嫔妃,忠守一生却得不到想要的爱情!她是以天下养的太后,却落得孤寡哀家,深居幽宫!多少人不期盼进的紫禁城,却成了她们心目中的牢笼!这后宫,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看子嗣衰亡,嫔妃争斗。听红墙鬼哭,哀怨凄凄!二十年宅斗,二十年宫斗,嘉庆后宫,文茵能否问鼎后位?
  • 凤凰传

    凤凰传

    十万年之前,凤凰陨落,造就一片生机盎然的修仙大陆。凤凰大陆群雄争霸,终获一统,由神凰大帝建立起强大的神凰帝国,八荒拱手,五洲安定,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然而盛世之下,邪恶正悄无声息的滋生.腐败,偏见,杀戮在盛世威名之下,正在理直气壮地发生。皇族,洲主,宗门貌合神离,表面的和平正在逐渐的被打破,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更可怕的是仿佛有一只巨手正在无声无息的操纵着一切,万年前的凤凰陨落更是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 男神学院之近距离的恋爱

    男神学院之近距离的恋爱

    在一个地方我们无法相遇,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相恋一dy作者男神学院!?我要去?女主会跟男神们发生什么火花?
  •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以错为鉴可以成大事

    本书讲述了为人处世中最为普遍也最为典型的100种错误,采用理论与事例紧密结合的方法,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例多为现代人际中最为常见的典型事例。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豪门纠纷:大叔快放手

    豪门纠纷:大叔快放手

    她绝色倾城,出身神秘,思想跳脱,却被人拍卖。他貌若潘安,身份尊贵,高傲冷漠,却以高价将她买下。于是乎……一场如火如荼的爱恋自此掀幕。“喂,大叔,快放手!”
  • 时光是个魔法师

    时光是个魔法师

    那些男孩教会我倔强,那些女孩教会我坚强。那些男孩的诗很狂妄,那些女孩的歌很难忘。那些男孩女孩的诺言,美丽得荒唐。怀念过去,终究是怀念曾经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