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一说起林黛玉的性格,人们就会想起“尖酸刻薄”四个字,并且把它当成黛玉的性格缺陷。与宝钗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红楼梦》的这段评价,是读者所熟知并认同的,但人们似乎不大在意这话的叙述者所采用的角度。这是一种“公众”的叙述角度,它代表“公众舆论”。而“公众舆论”往往被替换成“客观事实”。一个人的品行品格,一经“公众舆论”定性(好坏、善恶等),就仿佛变成了这个人的客观实际。俗话说,“人言可畏”,之所以可畏,是因为“公众舆论”虽然往往并不完全吻合客观实际,但它以代表大多数人的立场而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具有“公众亲和力”,它就会得到好评;如果一个人遗世独立,目无下尘,实际上是蔑视公众舆论,因而在公众的叙述中自然不会得到好评。
这么说,关键是看历史是谁叙述出来的、小说是谁叙述出来的。
什么叫“公众”?公众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充满各种各样个体差异的群体。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也就是随时顺应各种个体差异,并相应地、分别地作出自身调整,使得每一个个体都觉得与宝钗相处是愉快的、可以得益的。这种性格叫做八面玲珑,说得正面一点就叫做“行为豁达”。
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当然与她对环境的体验有关,不过她的尖酸刻薄却有相对集中的目标。谁对她的伤害最深,她就对谁最为尖酸刻薄。宝钗一心想当宝二奶奶,她当然成了黛玉尖酸刻薄的首选目标。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想不起谁家的孩子带过,宝钗说史湘云有一个,而且“比这个小些”。探春赞美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说:“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有时候,尖酸刻薄不妨成为卸去“行为豁达”者的伪装的有效武器。
反过来看,当薛宝钗觉得受到大伤害的时候,她也会一反常态地尖酸刻薄起来。她在诗句中说道:“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自我标榜淡极反而更艳,而黛玉因多愁善感而长悲伤,也是势所必然,活该!我活得比你好,你活得比我累!韵律铿锵之中,读者已忘记宝钗的尖酸刻薄。
如果生活中没有林黛玉而只有薛宝钗,生活将因缺乏超越性而堕入永恒的轮回之中;如果生活中只有林黛玉而没有薛宝钗,我们将永远生活在空中楼阁之中。
原文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五回)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五回)
注释
豁达:胸襟开阔;豪爽大方。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