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是指懂得什么是正、什么是善;“守节”就是注重气节、坚守节操。在古人看来,“知义守节”是为官者应有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才能超越现实功利,“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义和节是天地间的正直之气、浩然之气、勇为之气。弘扬正气,官场就会清正廉明,社会就更公平公正;正气不张,势必产生官场腐败、社会不公。从政为官者应努力成为知义守节的表率,以实际行动写好“节义篇”、唱响“正气歌”。否则,不仅有辱使命,甚至会“多行不义必自毙”。
1、集义以养吾气,是气塞乎天地
语出欧阳守道《巽斋文集》卷16《青云峰书院记》。意思是说,聚集、积累正义以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充塞在天地之间。这是强调人要培养自己的正气。
欧阳守道(1208-1273),字公权,号巽斋,江西吉安县人。官至秘书郎、著作郎,曾任白鹭洲书院山长、岳麓书院山长。
思与悟
善养“浩然之气”是修身立德的重要内容,“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讲正气者得人心。为官者“养气”就要从“集义”入手:坚持正义,主持公道,维护公正,做到有气节、脊梁直、骨头硬,其正气自然会“塞乎天地之间”。
白鹭洲书院
延伸阅读
叔孙豹论“三不朽”
春秋时期,鲁国的执政叔孙豹(即穆叔)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他奉命出使晋国。晋国执政范宣子问他,古人说的“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叔孙豹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说,最高的是德行上有建树,其次是功业上有成就,再次是言论上有创造。“德行”、“功业”、“言论”三者,即使过了很久的时间,也不会消失和磨灭,这才叫做不朽。
叔孙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昭公元年(前541),叔孙豹代表鲁国在虢国与各国诸侯相会。他为了维护鲁国的荣誉和安全,拒绝接受楚国的贿赂,并表示宁愿以身许国,也不做那不顾廉耻节义的事。有个名叫赵孟的人听了以后,深有感触地说:叔孙豹“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谋主三者(即‘三不朽’),义也。有此四者,不可戮乎?”结果,楚国接受了赵孟的劝说,终于不再为难他,也不敢加害于他。
叔孙豹的“三不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在世,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有光辉的业绩和伟大的精神。他此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如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老子的“不自伐,故有功”,《礼记》中“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等至理名言,都与其一脉相承。
广州“贪泉”遗址
浮梁县署三堂楹联
诸葛亮故居纪念馆
2、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语出陆九渊《与郭邦逸》。意思是:君子的本质在于遵从道义,遵从道义的(他的言行)则威重,丧失道义的(他的言行)则轻浮,(君子)按照道义行事就感到光荣,背弃道义行事就觉得耻辱。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江西金溪县人,著名教育家和理学家,曾与朱熹进行过著名的“鹅湖之辩”。
思与悟
在古人看来,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以义为质”,遵从道义,坚守正道。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从政之人尤其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做一个知荣明耻的人,做一个重义守节的人。
延伸阅读
王翱“还珠”
王翱(1384-1467),字九皋,今河北盐山人。明朝永乐进士,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五朝,70岁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成为“声实茂著”的一代名臣。
王翱在吏部任职期间,他的女婿贾杰在京都附近的地区做官,王夫人经常去京郊接女儿回家省亲。贾杰便对妻子说:“岳父是吏部尚书,亲掌官员升迁大权,如果将我调到京城任职,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如振落叶,为什么他这么吝啬呢?”女儿将此意告诉了母亲。一天晚上,王夫人“置酒跪白公”。王翱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终也没为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相处甚好。后王翱改任两广总督,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辞不受,太监说:“这珠可不是受贿得来的。先皇把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应该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缝入所穿的上衣里。后来回朝,太监已死,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说:“你们的老人很清廉,你们难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但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便假造一张五百两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原来的封印依然如故。
这正是“廉正刚方一柱石,寡欲清心五朝臣”。
3、君子之所安,必小人之所不安也
语出刘辰翁《安斋记》:“体之所安者,未必心之所安也;君子之所安,必小人之所不安也。未闻君子而又安小人之所安也。”意思是:身体所能安享的事物,未必是心灵所能安享的事物;君子所能安享的事物,一定是小人所不能安享的事物。从来没有听说过身为君子,却又能安享小人所安享的事物。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江西吉安县人,官至太常博士。
思与悟
自古人们就“以义利判君子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官者当有“君子”之德,闻义争为、见利相让,反对见利忘义、以利损义的“小人”行为。如果损人利己心不跳,跑官要官脸不红,出卖人格无所谓,又哪来人生之安呢?
延伸阅读
王鼎痛斥穆彰阿
王鼎(1768-1842),字定九,号省匡,陕西蒲城人。道光五年(1825)任军机大臣,后授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晋封太子太师。鸦片战争时期,坚决主张抗英,力挺林则徐,反对议和割让香港。穆彰阿是嘉庆、道光两朝显赫一时的权臣,门生、故吏满天下,在朝中形成了左右政局的“穆党”。
王鼎与穆彰阿同任军机大臣,素来厌恶穆彰阿的虚伪,更鄙视他诬陷林则徐等人的丑恶行径。在朝中,每次遇到穆彰阿,都要当面厉声加以斥责,而穆则做贼心虚,总是“强为笑容,避之”。
一次,二人同时被道光帝召见。王鼎当着皇帝的面,义正辞严地质问穆,“如林则徐之贤,汝何故必令遣戍新疆?是直宋之秦桧、明之严嵩耳。行见天下事,皆破于汝手!”穆彰阿自知理亏,“默然不与辩”。不辨奸佞的道光帝对王鼎说:“卿醉矣。”次日上朝,王鼎继续仗义执言,为林则徐申诉。道光帝竟拂袖而去。
王鼎悲愤之余,仍期望道光帝有所觉悟。“归而欲仿史鱼尸谏之意,是夕,自缢死”。临死前留下遗疏,极言弹劾穆彰阿之奸,剖辩林则徐的贤能与无辜。道光帝虽对王鼎之死加以抚恤,但并未采纳他的谏疏。
王鼎不惜一死向皇帝进谏,这是封建时代有正义感的臣子所能采取的最后行动。他的死虽未达到保住林则徐、保住香港的目的,但他以死殉国之大节,至今令人动容。
4、名节不立,而风俗之坏,天下之最大恶,甚可惧也
语出王庭珪《卢溪文集》卷27《与胡待制书》。意思是:名声节操得不到树立,风气习俗变坏,这是天下最大的祸患,是非常令人恐惧的。
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江西安福县人,官至国子监主簿、直敷文阁。
思与悟
民风纯,世风正,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而为官者的名节操守则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官风引导民风甚至决定民风。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从政者深怀敬畏之心,重名节、扬正气、树新风,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是何其重要啊!
5、孤根直节非今日,秀气清香自一家
语出孔平仲《桂堂》。原诗为:“孤根直节非今日,秀气清香自一家。气候人间应较晚,月中子落此开花。”诗为咏桂,借物抒怀,赞扬了“孤根直节”的品格,表达了对“秀气清香”的追求。
孔平仲(1044-?),字毅父,北宋临江军新淦县(今江西峡江县)人,官至金部郎中。与兄文仲、武仲并称为“清江三孔”。
延伸阅读
孔门名节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出游,遇上诸侯国交战,结果他们被围困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子贡见大家饥饿困顿,便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颜回与子路找来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为大家煮稀粥。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子贡经过时,正好看到颜回拿一小勺往嘴里送。子贡便走到老师孔子面前问:“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答:“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意思是说: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孔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把颜回私下吃粥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并不惊讶,把颜回召来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的粥做好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孔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孔子问为何?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想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孔子回头对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
思与悟
桂花惠人而不媚俗,以气质和风范出世,以内涵与气度感人。学习桂花的品格,效法桂花的名节,真正做到气正德馨,从政者自然就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了。
6、愿君勿作绕指柔,愿君勿作在矿铁;
甘雨幽遐冤草苏,清风宇宙贪泉竭
语出谢枋得《送半村厉元吉出尉乌程》,该诗是他为友人厉半村上任而作。这四句话的大意是:希望你不要做“绕指柔”、“在矿铁”,而要像久旱之后的雨使荒野的枯草复苏,像天地间的清风正气使贪泉之水枯竭。意在鼓励厉半村不要随波逐流,而要坚持清廉正直的气节和操守。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别号叠山,今江西弋阳县人,官至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宋亡后,元朝屡召不应,后被挟持至大都(今北京),坚贞不屈,绝食而死。
延伸阅读
“清梅素竹”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等职。
郑板桥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总是身着便服,脚踏草鞋,即使在夜间出巡,也只让一个差役,提着写有“板桥”字样的灯笼引路,从不打“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
有一次,山东巡抚包括向板桥索求字画,板桥画竹并题诗以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般诗情画意,生动表述了板桥身在宦海,却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的情怀。
乾隆十七年,潍县遭遇天灾。郑板桥关心民瘼,呈请赈济。不料却惹怒了上司,遭到打击报复,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郑板桥遂愤然辞官,卸职返乡。郑板桥回到扬州,生活贫寒,他在给女儿的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正直清廉,从不阿权贵、媚庸俗,一生历尽坎坷,于乾隆三十年(1765)放下了如椽之笔,与世长辞。他身后留下的是成百上千幅“日画日诗日书三绝”,也留下了一个两袖清风的为官楷模。
思与悟
为官者不仅要为民谋利,而且要伸张正义。这就须有能担当道义的“铁肩”——坚持真理、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如果贪名图利、明哲保身、趋炎附势,那只能化作“绕指之柔”,为人所不齿。
7、主于天理则坚,徇于人欲则柔
吴澄语,摘自黄宗羲《宋元学案·草庐学案》。意思是,坚持万物之常理,循道而行就能意志坚强,追求个人私欲则会意志薄弱。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年又字伯清,人称草庐先生,元代抚州崇仁(今江西乐安县)人,官至国子监丞、翰林学士,在理学上颇有成就,是推动理学发展的关键人物。
延伸阅读
“贪泉”的来历
“贪泉”遗址位于今广州市西北约15公里的石门。古时石门是出入广州的必经之处,水绕山环,风光幽丽。路旁有口水井,水味甘美,许多过路人舀上一碗解渴,莫不感到清凉提神,因而远近闻名。在诸多行人中,不乏历代去广州赴任的封疆大吏,他们到广州或其他地方以后,不到几年工夫,十之八九都从两袖清风变成腰缠万贯的贪官,人们无不切齿痛恨。当地百姓为了提醒上任的新官保持廉洁奉公的本色,就在井旁立一石碑,上书“贪泉”两字。于是,该泉就成了警世之泉。
东晋时,新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路过此地,闻“贪泉”来历大有感慨,下马连饮数碗,并题诗石碑之上:“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人们都说喝了此地的泉水,就会贪财爱宝,我可不迷信这种说法,假若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尚的人喝下去,是决不会改变自己意志的。他到任以后,更加清廉勤谨、洁身自好,传为佳话。王勃在《滕王阁诗序》中,曾借此写下了“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佳句。
贪泉在五代时已渐湮没。明万历二十二年(1596)四月,郡人右布政使李凤重刻“贪泉”碑。该碑于1963年移置广州博物院碑廊。现址之碑乃近年所复制。
思与悟
有智慧的人追求内心的幸福而不贪求肉体的享受。他们心中坚守着某个信念,当财富和享受跟信念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舍弃其余。“用信念打败物质的诱惑”,这也是今之为官者最需坚守的名节。
8、不以摧困折辱而易其节,不以富贵显荣而改其度
语出揭傒斯《上李秦公书》。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受到失败、困苦、挫折和羞辱就改变气节,不要因为财多位高、显赫荣耀而改变气度。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元代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市)人,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
延伸阅读
胡太后淫乱误国
胡太后,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之母,安定临泾(今宁夏固源)人,司徒胡国珍之女。她先是被世宗宣武帝元恪召入后宫为承华世妇,后被立为皇妃。肃宗继位后,被尊为皇太妃,后上尊为皇太后。因肃宗年幼,胡太后遂临朝听政。
胡太后临朝13年(516-528)。据史称,在她临朝之初,“亲览万机,手笔断决”,曾“纳冤讼”,又“亲策孝秀、州郡计吏于朝堂”。一时之间,朝纲整肃,百官膺伏。但听政后期却不能自持,生活腐化,致使纲纪松弛,乱象迭起,终于酿起大祸。
胡太后的小叔子元怿,美姿容,又明于断决,胡太后便委之朝政,并逼着与她私通。元叉(胡太后妹夫)趁机夺权,幽禁胡太后,杀死元怿。虽然此后元叉作乱之事被太后党羽平定,太后重新临朝听政,但“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胡太后非但没有汲取教训,反而更不检束。诸如郑严、李神轨、徐纥等一批亲信,也是“污乱宫掖”,“并见亲侍”而成为胡太后的私党。她的侄子僧敬曾劝谏她注意母仪,改邪去乱,却因此遭到怒斥而不复用。后来她干脆废掉肃宗,另立三岁的元钊为主。
胡太后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朝廷上下的普遍不满。在她临朝听政的最后几年,破六韩拔陵起义、杜洛周起义、鲜于修礼起义、葛荣起义此起彼伏,天下乱成一团。一个“性聪悟”、“多才艺”且颇有作为的女性,终因刚愎自用、荒淫乱政,被义军擒获,沉入黄河。
思与悟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心中有信念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影响而动摇意志,不会因为情势所迫而放弃原则,无论顺逆都“不易节”、“不改度”。这样的人为官从政,不但能建功于当世,还会受到后人的尊崇和景仰。
9、一生寒瘦知何用,只得清名垂万年
语出杨万里《彦通以诗送石菖蒲,和谢之》。意思是说,一生的贫寒瘦弱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留得万年的清声美誉。表达了不愁一生贫寒、只求清名流芳的情操。
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今江西吉水县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官至秘书监、宝谟阁直学士。从政30余年,人称其“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
延伸阅读
苏武牧羊
苏武(?-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天汉元年(前100)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后因匈奴内部发生动乱,被扣留19年,终不改节,被史学界称为“历代外交官最有气节的大丈夫”。
其间,匈奴单于先派卫律去劝降,被苏武骂得悻悻而回。单于便把他囚禁在大窖里,断绝饮水和食物去折磨他。恰好天下大雪,苏武就吃雪吞毡以充饥渴,好几天后竟然没死。单于以为有神护佑他,又将他送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杳无人烟的地方去牧羊,说要等到公羊产奶时才能放归。苏武的随从常惠等人则被安排在其他地方。
苏武在北海,匈奴官府的粮食常常过期不至,他就掘捉野鼠和草籽充饥,拄着汉使的节杖去牧羊。即便是休息和睡觉时,节杖也始终不离身边。年深日久,节杖上的旄毛都掉光了。
始元元年(前86),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几年后匈奴与汉和亲。汉廷要求匈奴放还苏武,匈奴却伪称苏武已死。不久,汉使又去匈奴,苏武的随从常惠偷偷见到汉使,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常惠告诉汉使,要他在面见单于时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得到一只足上有帛书的大雁,书信中说苏武还活着,在北海牧羊。”汉使依照常惠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吃惊地对汉使说:“苏武等确实还活着。”
始元六年(前81)春天,苏武带着没有投降而又活下来的九个人回到了长安。人们听说苏武持节回到祖国,都自发地排着队迎接他。
思与悟
不愁“寒瘦”,是视利欲轻如鸿毛;只求“清名”,乃视名节重于泰山。对为官从政的人来说,重名节必轻利欲,重利欲必轻名节。人生在世,是取利欲于眼前,还是留清名于身后,宜三思而后行。有道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1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语出文天祥《正气歌》。意思是,一个人的气节在遇到危难时便会体现出来,而且一一记载留存在史册上。《正气歌》全诗60句,表现了作者坚持正义、坚守真理、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区)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因抗元兵败被俘,不屈就义。
延伸阅读
“黄金难换腐儒贫”
“半夜送礼拒不纳,清廉公正,只认成绩不认钱;高悬大榜晓诸生,主考此来,专为国家选贤能。”这是后人赞颂明代清官李汰的一副对联。
李汰(生卒不详)博学能文,为人重名节、坚操守,为官清正,受到朝廷重用。有一年,他奉命去福建担任主考官。考试头一天深夜,他正在房里批阅公文,见一个懦弱的书生推门而入,便起身问道:“你深夜到此,有何贵干?”对方半天答不出话来,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袱,蹑手蹑脚地放在李汰书案上。
李汰让他打开,一看是一百两白银,便厉声问道:“你这是为什么?”书生面带惧色地回答说:“李大人,这样做并非本人所愿呀!”他接着诉出苦哀:“穷人家的子弟读书不容易,中举更难。听人家说,科场中不给主考送银子,学问再好也难录取。”李汰放缓语气对书生说:“这回由我李汰当主考官,再多的银子也休想打通关节。你把银子收好,回去好生准备考试吧。”
李汰刚送走这个书生,又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又是个考生,也是来送礼的。李汰愤然拒收。这考生小声说:“我来大人这里,没任何人看见,大人但收无妨。”李汰不愿多言,“砰”的一声关了房门。
第二天,学子们前往考场,只见场屋门上高悬一副大榜,上书李汰题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思与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个人的气节操守不是靠吹出来、装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磨砺和考验出来的。只有平时“少长脂肪,多长骨头”,才能在危难之时现气节,关键时刻站得住、豁得出。
吉安县文山纪念馆
延伸阅读
文天祥正气浩然
南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赴京赶考,大胆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被皇帝钦点为状元。
当时,南宋政权风雨飘摇,外有元军南侵,内有奸臣乱政。文天祥在赣州起兵勤王,临危受命,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率兵抗元,后兵败被俘。在被押往元大都途中,他绝食八天未死。到达京城后,仍身着宋朝官服,面南背北而坐,屡次斥退那些前来劝降的人。元朝统治者恼羞成怒,将他转押进兵马司地牢,囚禁达三年之久。文天祥忍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写下了长达60句的五言诗《正气歌》。
元朝皇帝忽必烈“既壮其节,又爱其才”,希望文天祥归顺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元世祖忽必烈特意下诏要见文天祥。他对文天祥说:“你若能像对宋朝一样对我,就立即任你为中书宰相。”文天祥说:“我文天祥为大宋状元宰相,宋亡,我惟可死,不可生。”忽必烈又说:“汝不为宰相,则为枢密。”文天祥昂然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赴难,且歌且行。文天祥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里找到一份遗书,书中有诗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虽只活了47个春秋,但他“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后世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