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红色江西廉政教育箴言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最根本的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历史证明,理想是生命的火炬,信念是奋斗的旗帜。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今天,我们时常面对的虽然不再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但如果理想滑坡、信念动摇了,也会失去方向、丧失意志,精神空虚、私欲膨胀,最终蜕化变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因此,崇高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含糊、决不能动摇。
1、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语出方志敏《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和闽浙赣根据地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主要领导人。1935年1月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德兴怀玉山失利后,被国民党军队搜捕,同年8月6日在南昌市下沙窝就义。在狱中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遗著。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9、若是怕死了,就不革命了
语出李美群烈士。
李美群(1911-1936),江西兴国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后被捕牺牲。
思与悟
对真理的信仰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对真理的追求是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面对生死抉择,先烈们为何总是那样从容淡定?这是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对照先烈们的信仰,我们该思考些什么、感悟些什么?
延伸阅读
可爱的中国(摘录)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的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2、就是剩下我一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
彭德怀语。1928年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进军井冈山时,遇敌激战,他鼓励战士们说:“革命不要怕吃苦,不要怕流血,不要怕牺牲,就是剩下我一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第六至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3、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
陈毅语。南昌起义失败后,陈毅在信丰县召开的军人大会上说:“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思与悟
忠于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正是革命先辈“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的坚定信念,使崇高的理想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已接过红旗的我们,又该用怎样的信念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呢?
延伸阅读
彭德怀的“五不怕”
张爱萍同志在1998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一个真正的人——深切怀念彭德怀同志》,谈到了彭老总的“五不怕”精神,令人感动至深,现摘录如下:
彭总常常告诫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应该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为了坚持真理,坚持党的原则,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具有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的“五不怕”精神。只有这样,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态度,才会有益于革命,有益于人民。如果看到错误的东西不敢挺身而出、坚持斗争,或随波逐流,或阳奉阴违,都只会助长错误倾向的发展,而误党误国,一害革命,二害人民。彭老总这样要求别人,更这样认真实践。
人所共知的庐山上书,彭老总开始没打算这样做,只是在小组会上讲了两次。后来他发现发言没起作用,其他同志讲了不同意见受到了批评,而这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又不能不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挺身而出,冒死直“谏”,才下决心给毛泽东写了这封信。由此引来一场千古奇冤。后来他身陷囹圄,面对林彪、江青的淫威,仍然毫不屈服。他在“八万言书”中写道:“我宁肯毁灭自己,绝不能损害党所领导的军队!”
彭老总冒颜上书,付出了后半生蒙受惨痛灾难的代价。即便这样,他还常说:“共产党员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我就很快活了!”
10、信者不惧
古柏烈士语。1925年,19岁的古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祖父日夜不安,对他说:“跟共产党闹革命是要杀头的,你难道不怕吗?”古柏回答:“信者不惧!”
古柏(1906-1935),江西寻乌人。曾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协助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寻乌调查”。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1935年3月6日在广东龙川县鸳鸯坑突围时牺牲,时年29岁。
思与悟
“信者”之所以“不惧”,是因为他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现在一些腐败分子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主义信金钱,一边恃权敛财,一边烧香拜佛。结果是,神灵终究护不了心中之鬼,更无法改变被绳之以法的命运。信仰主义还是信奉鬼神?心中有鬼者尤其要深思。
王经燕在莫斯科
中山大学
延伸阅读
真正的英雄
南昌起义失败后,陈毅和朱德率领队伍南下进入信丰县城后,有些人钻进酒楼,大吃大喝,嘴巴一抹就走。还有的士兵跑到当铺里,把手榴弹往桌上一搁,拉着导火索,痞腔痞调地说:“老板,称称有多重,换几个钱花花!”
陈毅接到报告后,当机立断,命号兵吹响集合号,并发出紧急转移的命令,带队伍一口气跑出信丰县城20多里,直到一个山坳里才停下来。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全体军人大会。
陈毅站在山坡上喊道:“面向我,列队集合!”他尚未喊出团营连番号,但见一位忠勇的老兵跑到陈毅的左前方,以标准的军人姿势肃然立正。这不是别人,而是朱德!紧接着第七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也跑步跟上……于是七八百人迅速列队。
陈毅在队列前激愤地说:“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因此,对于那些哄抢当铺、煽动逃跑、损害军誉的败类,我们一定要严惩不贷!”他命令执法队,当场执行严肃的军纪,枪毙了几个害群之马。
不久后,朱德、陈毅率领这支队伍成功地发动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思与悟
无论事业还是人生,都难免有逆境和挫折。只要理想不丢、信念不失,就会愈挫愈勇、愈折愈强,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值得深思的是,“敢做失败时的英雄”,对于我们今天推进改革、攻坚克难,是否也有新的启示?
4、没有流血便没有成功之日
语出王经燕致爱人张朝燮的信:“牺牲是我们革命者所不能免的,我们革命成功也就是由牺牲而得来的。没有流血便没有成功之日。”
王经燕(1902-1928),江西永修人。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1月任中共赣北特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1928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机关秘书,后任代理组织部长。1928年6月遇害,年仅26岁。
思与悟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党性突出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们在入党时就做好了流血牺牲的充分准备。我们今天的共产党员也曾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个誓言,我们今天是否言犹在耳、铭记在心?
延伸阅读
“血染的井冈”
1929年1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了井冈山,到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不久,井冈山被敌人占领,白色恐怖笼罩500里井冈。
当时,生命被残害,房屋被烧毁,财产被洗劫,幸免于屠刀的人们,也遭受着种种压迫、剥削,生活濒于绝境。在井冈山的五大哨口内,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超过千人。在小井村,敌人一次就集体枪杀红军重伤病员130多人。只有250多口人的茨坪,在敌人的7次反复屠杀中,丧生群众达64人。在大、小五井的120多户居民中,被杀绝的就有69户!有家周姓群众,全家老少三辈9口人,都被反动派抓去拷打过,祖孙三代被枪杀、活埋了7口。
反动派残杀革命群众的毒刑也令人发指,有打地雷、踩杠子、钉四肢、香火烧、艾烟熏、抽脚筋、挖眼挖心、剖腹剥皮、点天灯、刀割等。共产党员朱子和遭反动派逮捕后,被鞭打得遍体鳞伤,又遭割耳、跪火砖、上铁箍等毒刑,但他始终咬着牙,一言不发。敌人暴跳如雷地骂:“你是哑巴!你是木头!”朱子和这才大声回答:“我是钢,我是铁,我是共产党员!”
有一个红军伤员,在敌人大屠杀时躲进了深山区,在那里穴居了十多年。后来听进山来的人说解放军打过了长江,他才回到原来驻扎的村子。讲起这段“野人”生活,他没有叹气,也没有流泪,只是说:“自从红军主力下山后,我天天盼,夜夜盼,少年盼成壮年,壮年盼得胡须长,总算盼到了这一天!”
“没有流血便没有成功之日”,井冈山的鲜血没有白流!
5、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
此语系邱金辉烈士就义前所言。
邱金辉(1904-1928),江西横峰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回乡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横峰县葛源组织农民革命团。1928年1月,参加方志敏领导的弋横武装起义,任第六路指挥。1928年6月底,不幸被捕牺牲。
延伸阅读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夏明翰烈士著名的就义诗。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在何叔衡的帮助下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从武汉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夏明翰主要负责联络工作。他扮成农民、商人,奔走于长沙周边各地,向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的决定,组织农民武装。在征得党组织同意后,他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别派到衡阳、衡山和郴州,发动农民,组织武装起义,他的弟妹在起义中先后英勇牺牲。
1927年10月,湖南省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先后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被捕。夏明翰坚贞不屈,宁死不降。3月20日清晨,他被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当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夏明翰昂然写下了前文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牺牲时年仅28岁。
思与悟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烈士“寒冬”里对信念的坚守,在“广沐春风”的今天显得尤其宝贵。如果时光倒流,身处革命低潮时的是我们,又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6、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语出伍若兰烈士:“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伍若兰(1903-1929),湖南耒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她和耒阳县委组织农民自卫队参加湘南暴动,并担任县苏维埃政府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参加红军后与朱德结为夫妻并同上井冈山。1929年2月,在赣州就义。
延伸阅读
“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
伍若兰在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读书时,就接受了马列主义,并于1926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接受组织指示,到耒阳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写道:“她在农民里无人不知,是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
井冈山斗争时期,伍若兰有一次带领两名宣传队员在宁冈一个村子里写标语,正要离开时被十几个土匪发现。土匪们叫嚷着“捉共党”,一下就围了过来。伍若兰毫不慌乱,带领两个宣传队员迅速隐蔽到一个屋角,放下石灰桶,从腰间拔出两支手枪,说声“现在就给你们个奖赏!”接着“叭、叭”几枪,就把几个土匪击毙了,剩下的土匪吓得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2月初,红四军进入赣粤边界的寻乌境内,在项山圳下村宿营时遭敌袭击,军部被围。当时,陈毅、毛泽覃等正在吃早饭。毛泽东经常夜间工作,尚未起床,枪声惊醒后当即随警卫员向村外转移。朱德离开住屋时,敌军已近在眼前,警卫员开枪掩护,中弹牺牲。这时,伍若兰手持双枪和其他同志一道集中火力向敌射击,掩护军部突围。后因受伤,她不幸被俘。敌人如获至宝,敌旅长刘士毅专门发电报给蒋介石邀功。他们企图从伍若兰身上捞到红军的重要机密,对她软硬兼施,严刑逼供。伍若兰始终威武不屈,大义凛然,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思与悟
“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朴实的语言道出的是坚贞不屈、忠贞不渝,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坚定意志。这种精神动力从哪里来?烈士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值得今天已远离硝烟的我们深思。
7、革命的人民是杀不尽的,井冈山的星火是扑不灭的
刘仁堪烈士语。1929年5月3日,刘仁堪面对敌人的“公审”,大义凛然地说:“我晓得你要杀人,老实告诉你,革命的人民是杀不尽的,井冈山的星火是扑不灭的……”
刘仁堪(1894-1929),江西莲花人。1924年参加工人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莲花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县委书记等职。1929年5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义。
延伸阅读
星火何以燎原
1929年年末,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新年贺信》。信中,林彪主张采取“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因此只需“走州过府”就可以了,不必做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对于前委和毛泽东建立赣南、闽西二十余县根据地和“一年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感到疑虑重重,认为“中国革命高潮未必很快到来”云云。
毛泽东知道,林彪此信并非他一人所想,而是代表了一种思潮。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长达六七千字的回信,并以《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党内通讯(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式,印发全军。
毛泽东在信中不仅尖锐批评了林彪等人的悲观思想,而且精辟地阐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理论,并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预见。毛泽东说:“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然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描写。”“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信的最后,毛泽东描绘了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光辉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思与悟
信仰之石能敲出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理想之灯可照亮夜行之路,引向光明之途。有着坚定信仰的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有着崇高理想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井冈山精神就是由这样一个个有信仰、有理想的人凝聚的。新时代的井冈儿女又该做些什么、留些什么?
思与悟
战争年代革命就意味着流血,入党就意味着牺牲,为什么无数革命先烈依然铁了心要跟党走?原因在于他们明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入党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是否清楚自己参加革命为什么?入党又是为了什么吗?
延伸阅读
叶挺对理想的坚守
叶挺在革命生涯中经历过胜利、失败、误解、囚牢等各种考验,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组织,坚守理想。
皖南事变后,叶挺坐了五年铁窗。顾祝同奉蒋介石之命,多次劝诱叶挺“归顺”。叶挺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有一次,顾祝同装出一副关心的面孔说:“你不是共产党员,何苦代人家受苦,不如投靠中央(指蒋介石),不但可以不死,而且有官做呢!”叶挺鄙视地一笑,泰然地说:“新四军是人民的抗日军队,共产党是人民的抗日党派,我是新四军的军长,我始终负责到底。要打要杀,皆由你们,要我屈服不可能。”之后,顾再次“宴请”叶挺,说蒋介石很关心他,只要他说一句皖南事变是共产党挑起的,就可“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相屈,合作抗日”。叶挺听后非常气愤,拍案而起:“请你们把这一套收起来吧!今日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叶挺一向力主抗日,别无他念。可是你们却反复无常,不顾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诺言,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合作抗日’这四个字,亏你说得出口!”“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说罢,拂袖而去。
在关押期间,叶挺还在狱壁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爬的洞子爬出!我只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延伸阅读
“死到阴间不反水”
“活着要坚持革命,死后也决不反水”,这是江善忠烈士的信念。江善忠,江西兴国人,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斗争坚决勇敢,又有文化,深受群众拥戴,被选为合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后担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
中央红军长征后,江善忠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反动派对根据地群众进行血腥报复,实行乡乡“清剿”、村村搜捕。面对险恶形势,江善忠带领队伍进山打游击,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4年底的一天,江善忠接到地下交通员报告,敌人已得知石门寨藏有红军伤员,大批人马正往这赶来,情况万分紧急。此时江善忠有两个选择:向右进山和伤员会合,再向深山转移,可是胜算几乎为零;向左把敌人引开,为伤员转移赢得时间。但他非常清楚,左边的路通往棒槌峰,三面是悬崖峭壁。江善忠没有犹豫,让交通员迅速上山通知伤员转移,自己提着双枪迎击敌人,边打边把敌人引向棒槌峰。
江善忠利用岩石作掩护,连续击毙了七八个敌人。子弹打光了,他就攀上山顶用石头往下砸。但很快,山顶能搬动的石头也砸光了。敌人喊话要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红军伤员和游击队的下落,就可给他自由,并拿到赏金。江善忠大声喝斥:“要我出卖共产党,休想!”他脱下身上的灰布褂子,咬破手指在前襟写下两行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然后他穿上衣服站在岩石上傲视敌人,说:“共产党是杀不尽的,胜利属于共产党!”言毕大笑着纵身跳下了山崖。
8、头可断,志不可屈
语出刘英烈士。
刘英(1905-1942),江西瑞金人。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并先后领导开辟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抗战爆发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华中局委员、特派员。1942年2月在温州被捕,坚贞不屈,5月在永康就义。
思与悟
战争年代,有志者威武不屈,无志者变节求荣;和平时期,有志者富贵不淫,无志者腐化变质。古往今来,丧志者背叛的不仅是理想和信念,而且是名节和人格。
延伸阅读
不信主义信鬼神的韩桂芝
韩桂芝,女,1943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原系黑龙江省政协主席。2005年12月15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韩桂芝从科长到副处,再由副处到副厅,再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乃至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可谓一帆风顺。在公开场合,韩桂芝也说组织如何如何培养她,但私下里,她却感谢佛祖的培养。1996年担任省委常委后,住房越换越大,她决定好好给佛像腾出个房间,以便日日夜夜朝拜。
韩桂芝专门找人在房间里设计了佛龛,在里面供奉着泥佛、瓷佛、金佛三种佛像,从早到晚香烟袅袅。她除了在家供奉朝拜外,还经常进庙宇烧香拜佛。哈尔滨市最大的寺院极乐寺,就是她常去的地方。为了烧“头香”、得好运,她也没少往里面扔“银子”。韩桂芝还借外出开会考察之机,跑遍各地的名山古刹、佛教圣地。在普陀山寺庙内,韩桂芝不仅烧香叩头,还向寺院捐了款。2003年马德案发后,有关部门对韩桂芝的问题进行初核。为了躲避中纪委即将到来的“双规”,韩桂芝每天呆在家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
在中纪委“双规”期间,韩桂芝常常傻愣愣地面对着墙壁嘟嚷道:“佛啊,为什么不保佑我!”
1、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语出方志敏《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屈辱,痛苦,一切难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死!》系方志敏烈士“狱中文稿”之一,已收入《方志敏文集》。
任何政党都有一个宗旨问题,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使命是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我们党员干部才是合格的“人民公仆”。
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关键期、社会转型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大力弘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多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2、但愿此身为国赴大义,为党为革命,任劳任怨决不计他人
语出张朝燮在江西早期党的领导人赵醒侬被害后的一次讲话。
张朝燮(1902-1927),江西永修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任中共江西支部组织委员,1926年任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并与当时的农民部长方志敏一道成为江西工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4月不幸被害,年仅25岁。
延伸阅读
“一副对联”与“一部家史”
在江西吉安县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家慈五男二女留独子;先父三难一死为人民。这是曾延生烈士之第曾山写的一副对联。
“家慈”是指自己的母亲,“先父”是对死去的父亲的称呼。曾山年轻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当过县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商业部长、内务部长等职。这副对联,是他全家参加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上联写的是,母亲一共生过五个男孩、两个女孩,可如今只剩下曾山自己一个人了。大哥曾延生是吉安县党组织的领导人,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组织了“万安暴动”,1928年3月不幸被捕,4月4日夫妇双双就义。弟弟曾炳生也参加了革命,搞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7月不幸被捕,8月被敌杀害,当时才23岁。加上幼年得病死去的四个兄弟姐妹,“五男二女留独子”,兄妹七人只剩下一个。1930年,毛泽东带领队伍来到了吉安,亲切慰问了曾山的母亲,热情称赞了这个革命家庭。
下联写的是,曾山的父亲曾采芹烈士的事迹。曾采芹是个教师,他以教书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1929年至1930年不到一年的时里间,他三次被捕入狱。第三次被捕后,在吉安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逼他说出党的秘密。曾采芹宁死不屈,英勇牺牲,时年63岁。
这副对联是一部家史,也是一份生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