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7200000013

第13章 希特勒进兵欧洲危及美国 罗斯福守中立扩军备战

到1938年时美国航空部队已初具规模,但美国并没有因为多了这支军事盾牌而感到安宁,因为以德国的战争狂人阿道夫·希特勒为主角而挑起的世界震荡,已波及美国了。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德奥边境上的一个奥地利海关小职员家庭。他父亲从小就给儿子灌输长大后要当一名小官的思想。不料这个儿子坚决反对父亲的愿望。他说他要当一名艺术家,去报考美术学院,但没有考上,于是就在维也纳流浪了5年。这5年中,他被迫求职糊口,开始当小工,后来当小画匠。回忆这段生活时他说:这个城市在我心中只能引起不愉快的回忆。饥饿是我的忠实伴侣,它同我形影不离,我同它进行着长期的搏斗。1913年希特勒离开维也纳前往德国,次年战争爆发,这位流浪汉终于找到了机会,参加了德国军队。

1918年10月,在英军袭击科隆附近地区时,希特勒被芥子气感染,一时双目失明,这时他苦思冥想,认为他自己个人的失败似乎同整个日耳曼民族的苦难分不开。对于德国的失败,在他看来,按通常的事理是难以理解的。但他以为其中必有一个重大而恶毒的阴谋。他的爱国主义情绪以及对富人和上层人物的嫉妒,融合成为仇恨。当他揭开眼睛上的纱布出院时,他看到的是一幅比他的想象更悲惨的景象。他认为是犹太人、发国难财的人和布尔什维克党人把德国搞垮了。他认为他有责任把德国从这场灾难中拯救出来,他要为德国报仇,要把这个他认定要当主人的民族带领到它已注定了的命运那里去。

带着这样的想法,希特勒参加了国家社会主义党。1924年,他又参加了在慕尼黑的暴动,结果被捕,被判了13个月的徒刑。

他在狱中完成了他的“圣经”—《我的奋斗》。其主旨是:一个种族的战斗力,取决于它的纯粹性。因此,必须排除外来的玷污。犹太种族由于它遍布全世界,必然是和平主义的和国际主义的。和平主义是十恶不赦的罪孽,因为它意味着生存竞争中的种族投降。……假如日耳曼种族能够及时联合起来,它就是地球的主人……世界现在已开始这一伟大的激变了。而新的日耳曼国家,必须使我们的种族时刻准备为地球上最后而又最伟大的决战而战斗。

希特勒出狱后,立即恢复了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党的活动,并逐步夺得了该党的领导权。到1932年4月的大选中,希特勒竟获13418547票,仅次于兴登堡的19359983票。到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终于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不到一个月,希特勒就制造了国会纵火案,镇压了德国共产党。之后不久,又镇压了德国社会党。并宣称国家社会主义党是德国唯一的政党。于是,法西斯的一党制在德国确立了。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的军队突然进驻德法边界的莱茵非军事区。他开始迈出了扩张主义步伐,以实现《我的奋斗》中的伟大理想。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的军队侵占了奥地利。

之后,希特勒又威胁要夺取捷克斯洛伐克说德语的苏台德区,这一行动就像投向蜘蛛网的石子,引起了多边的震动。

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飞往德国,亲自与希特勒会晤。他了解到,除非捷克立即让出苏台德区,否则德国决不会罢休。对此,张伯伦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表示屈服,并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听命于德国元首。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除投降外,别无他法。随即张伯伦恳求希特勒、达拉第、墨索里尼和他会晤,寻求一个解决办法。希特勒接受了这个建议,4位领导人于9月29日在慕尼黑会晤,并迅速拟定了一个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方案。

奥地利被占,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令美国人十分忧愤。罗斯福这时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老掉牙的“中立”传统。他想废除或者修正1937年的中立法。按照总统的旨意,国务卿赫尔不断与参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基·皮特曼磋商,促其带头废除武器禁运条款,以免刺激希特勒走上战争道路。但是,皮特曼提醒他,废除武器禁运法案通不过。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总统和国务卿只好暂时放弃这种斗争,而集中精力争取建立更强大的国防法案。

就在总统和国务卿的国防法案未见头绪之时,国际局势突然恶化。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派军进入布拉格,取得了对捷克剩余部分的控制,这位独裁者玩世不恭地撕毁了几乎墨迹未干的协定。希特勒背信弃义的行为迫使张伯伦放弃了绥靖政策,立即开始同其他各国谈判签订条约,保证那些被认为是德国将要进军的国家—波兰、罗马尼亚、希腊与土耳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

对于希特勒的进兵,继英国之后,华盛顿也表了态。3月17日,代理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代表总统发言,谴责德国“肆无忌惮的不法行为”和“横行霸道”。同日,总统决定不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并继续与捷克斯洛伐克驻华盛顿公使打交道。

除这次强硬的谈话外,美国政府还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修正中立法。为取得皮特曼参议员的支持,罗斯福和赫尔接受了他在3月20日提出的一个折中方案。该案延长购运条款的期限,使之包括武器、军火及其他军用原料在内的军运工作扩大化。

总统还试图以其全部威信做赌注彻底废除武器禁运,但是没有结果。5月19日,罗斯福将众议院领袖召入白宫,并声称:废除武器禁运可能防止战争,而且在战争发生时,必然会减少轴心国胜利的机会。但遭到国会反对,国会认定的是“中立”。接着,总统又将参议院领袖请进白宫,坦率讨论欧洲局势。除一人外,所有出席的参议员都认为修订中立法是不可能的,副总统加纳对罗斯福说:“那么,总统,我们就承认事实吧。你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者,如此而已。”

对此,罗斯福指责说,参议院将不得不承担拒绝采取行动以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在美国总统与国会第二轮商讨是否废除“中立”政策之时,世界局势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巨变之一:英、法政府首脑抛弃绥靖政策,呼吁克里姆林宫签订盟约,以遏制纳粹主义。苏联人的要求是:保证整个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安全,并承认苏联的在某种情况下占领从芬兰到保加利亚这一广大地带的权利。

巨变之二:在张伯伦和达拉第谈判而未正式同苏联签约期间,斯大林和他的新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同时试探与德国签订协定的可能性。希特勒高兴地作出暂时让步,以防止苏联与他西边的敌手联合。谈判的结果是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公布的条款仅仅是苏联与德国互不进攻对方。秘密的条款则规定最后将调整东欧领土,由苏联并吞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东部以及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省,而德国则可以并吞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对此,张伯伦提出警告:如果德国进攻波兰,英国将立即驰援。不过,他还是提出对波兰问题进行讨论。希特勒对张伯伦的建议不予理睬,张伯伦发出警告没几天,希特勒就派兵进入波兰。两天以后,英、法对德宣战。

巨变之三:1939年11月与12月,为了保护苏联北部边界,防止德国可能的攻击,苏联入侵芬兰,使欧洲战火全面燃烧起来。

巨变之四:美国虽然仍贯彻中立方案,但战火却向与美国愿望相反的方向发展,到1940年4月,希特勒挥师进入丹麦与挪威;5月10日,德国飞机与装甲师闪击比利时、荷兰与法国北部。

这些巨变使美国一片恐慌。于是,总统于1939年9月5日发布正式中立声明,并实施中立法。

但他没有像1914年威尔逊那样,要求人民在思想上也像在行动上一样保持不偏不倚。这时的情况与那时不一样了,因为在法国人得以在西线发起攻势之前,德国军队已侵入波兰,而苏联人则联合德国人吞并了波兰。随后数月,德国人积聚进攻力量,准备在西线发动攻势,而英国人和法国人则按兵不动。当时的德国就像一头无人干涉的狮子。所以,除少数死硬的孤立主义分子外,全体美国人都认识到:一个完全控制欧洲的德国,对于他们的和平与安全,将造成可怕的威胁。特别是希特勒征服了冰岛和格陵兰的母国丹麦后,他有可能卡死这两个控制着美国通往英国的航道的地方。以前似乎不可能的灾难即将来临。在纳粹势力的冲击下,法国及其沮丧的军队震颤着、溃散着;英国的远征军则被驱往敦刻尔克被迫实行几乎不可能的撤退。在一片声讨声中,美国虽早已挂起中立牌子,但军事备战却一刻也没停止过。

丹麦被占后不久,美国陆军部举行了一次“防卫检验日”演习,声称这是根据1920年《国防法》制订的计划的第二次演习。

美军能在几天内组织起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主要应归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威尔逊时期起,美军的整备工作就没停止过;到罗斯福时,美国确信,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纳粹德国成为对欧美民主的最大威胁,日本将是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敌手,一场世界范围的大战即将来临。因此,要早作准备,打好基础。

在罗斯福的多次呼吁下,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8年两次通过扩建海军的《文森法案》,共拨款20亿美元,以建立一支足以对付德意日三国联合舰队的庞大海军。陆军建设结束了威尔逊和哈定时期的18万人的左右徘徊局面,到1934年,参谋部已把有名无实的陆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整编为22个师,其中包括正规军和国民警卫队,并组成4个野战集团军。在此基础上,麦克阿瑟还希望利用国防经费建立一支拥有40万兵力的“紧急战略部队”,以便能够应付真正危急的情况,特别是对日作战。后来麦克阿瑟的继任者马林·克雷完成了麦克阿瑟的目标。国会开始出钱为国民警卫队进行每周操练,并且立法规定,被调用的国民警卫队部队将不打破建制,要求警卫队军官保留联邦预备役职权,适用正规陆军的标准,以此领取训练津贴。

根据《国防法》,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组建了一个计划参谋班子,对国家工业能力和军队预计的战时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这个参谋班子又得到了新建的学院—陆军工业学院的帮助,该院的教职员和学员对各种工业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于1922年成立了陆海军联合军火委员会,从军种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对工业计划进行了研究。工业界和贸易社团十分认真地对待了陆军部原始的研究报告,大约1.4万名工业界的意见征求者,其中许多是预备役军官或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时期的老兵,为他们提供了信息和建议。经过认定,陆军部于1930年提出了第一份正式的、包罗万象的工业动员计划,使之对战时经济甚至对战时劳力征集都提供更为集中的指导。

当时,还建立了战争资源署,该署设1位主任,其权力实际上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大得多。陆军和海军的计划制订者和各公司的经理们都对此设想表示支持。从1925年起,陆军部大约耗资62亿美元。在这些资金中,有8.54亿美元用于武器的采购和研究发展,以使部队达到现代化。到1934年,陆军部确定了现代化的先后顺序:坦克和炮兵机械化,野战部队摩托化,飞机,通信设备和新式半自动步枪。3年后,又将高射炮和目标定位设备摆在首位。

虽然陆军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按欧洲标准给野战部队换装,但几种武器已达到了一流水平: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和M-1型加伦德式步枪。并且根据在耗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武器弹药库存之前很难再从国会取得用于现代化的资金这一状况,陆军选择了保存人员力量的做法,力争保留训练有素的士兵。这期间,军界发生了两起争论:一是对现代化先后顺序和未来新式武器使用等的激烈争论,人们认为,如果最可能的对手是墨西哥,2个师的骑兵和马拉大炮要比部署在欧洲的全部坦克要有用得多;如果最可能的对手是日本来进攻运河区或菲律宾,那么海岸炮兵就比坦克或骑兵更为重要。为应付未来的各种情况,美军的正规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当时都保持了种类齐全但装备落后的部队。

二是论证了装甲部队。认为坦克应支援步兵作战,因此坦克部队只能编入正规步兵进行训练。美军的坦克部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战中创建的,他们在战后开辟了将火力和机动结合起来使用坦克的新途径,部队将把坦克、机械化和摩托化的炮兵和步兵、侦察部队,以及飞机结合在一起。理论家们说:一旦通过敌军阵地,装甲部队将对敌军指挥部和后勤部队造成极大破坏,严重打击敌军士气,迫使战斗部队撤退或瓦解,这样就恢复了地面进攻作战的决定性。

这些论证简明易懂,但却难于实践。为此,陆军部长德怀特·戴维斯观看了一支早期的英国装甲兵部队的演习后,授权参谋部组建一支类似的部队。陆军部绞尽脑汁进行研究,组建起两支不同的装甲兵部队,并进行了演习。当时只有几名热心的军官认识到了装甲部队的巨大潜力,积极宣传装甲部队的意义。骑兵部队的训练军官对机械化十分欢迎,因为现代化武器已经表明了骑兵的局限性。根据法律,骑兵部队不能拥有坦克,因此,骑兵改革者们在1933~1937年间创立了一支试验性的机械化旅。

这支骑兵部队以轻型坦克,或称“战斗车辆”为核心,强调骑兵传统的运动性和突然袭击,而不是强调机动火力—向骑兵机械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与此同时,发明家沃尔特·克里斯蒂也设计出了中型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陆军在使坦克与野战部队配合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从1933年开始美国重新武装海军。舰队被视为防卫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并认为海上防御体系是抵抗外来侵扰的屏障,而不是进行进攻的工具。10年之后,美国海军已初具规模。于是罗斯福总统为让海军保持对日本的威慑,使其不敢在亚洲和西太平洋轻举妄动,并保护西半球不受外国武力侵犯的想法出发,大抓海军建设。

当然,这些很大程度上与白宫新主人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

罗斯福与其堂叔西奥多·罗斯福一样,都是在接近海洋、舰船和海军社交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关于海军重新武装的动议要由国会,特别是卡尔·文森的众院海军事务委员会来决定。但是,国会内的亲海军派至少可以仰仗这样一位对海军富于同情心的总统。亲海军派的国会议员们的第一次试验是根据1933年的《全国产业复兴法》进行的,它采取了谨慎的做法,尝试给产业增加自我调节的自由,以刺激经济的复兴。该法案的一项条款允许总统动用公共工程基金来建造海军舰艇。于是,罗斯福总统很快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将2.38亿美元用于建造军舰。这个建造舰船的3年规划包括建造2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和一些小型舰只。

在总统的促动下,立法委员会成员在1934年又提出了另一项舰船建造计划。虽然这项计划未能在各方面都满足海军的要求,但《文森—特拉梅尔法案》授权海军在1942年以前使其实力达到条约规定的标准。根据这一法案,海军还可建造102艘战舰,使新批准的造舰总数达134艘。这项计划运行到1937年时,海军已有3艘航空母舰和10艘巡洋舰,而41艘驱逐舰和15艘潜艇正在建造之中。

日本对中国入侵之后,对美国海军军备限制被完全取消,并把日本作为假想敌,大力装备海军。国会重新研究了舰队计划,并再度实行建立“第一流海军”的政策。1938年《海军法》第一次使舰队规模突破了条约限制。这项耗资11亿美元的10年计划规定的总吨位超出了条约限制的20%,而且批准新建造3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9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和9艘潜艇。另外,国会还批准海军航空兵拥有的飞机数量增至3000架,比当时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这项雄心勃勃的立法到1939年,使海军在与日本的实力对比中几近持平:美国:战列舰15艘,航空母舰5艘,巡洋舰36艘,驱逐舰104艘,潜艇56艘。日本: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6艘,巡洋舰37艘,驱逐舰122艘,潜艇62艘。

虽然这时美国海军不能在远离本土基地的海域作战,而且现有的基地本身也都无力适应日益增长的舰队的需求,罗斯福也无权批准耗资2.38亿美元的扩建或新建26个基地,并将9个基地确定为具有“直接的战略重要性”的基地的计划,但已有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在空军建设方面,罗斯福的兴趣也很浓。在一次大战后米切尔推动空军建设的建议热了一阵后,罗斯福又把空军建设推向第二个高潮。1938年秋季,慕尼黑危机过后不久,罗斯福就召集军事顾问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来研究空军政策。像许多美国人一样,罗斯福相信海军和空军是解决国家军事难题的最好手段。在会议结束时,总统宣布美国将拨款5亿美元使军用飞机增加1万架。这一计划还包括在未来的某一时间内,建成一个年产2.4万架飞机的航空工业。虽然怀疑论者们不禁回想起1917年威尔逊使美国飞机“遮天蔽日”的浪漫想法,甚至连飞机的数量也如此相似。

在罗斯福总统坚持下,计划开始执行了。陆军部参谋部和陆军航空兵计划者们奉总统的指示,及时拟订了一份计划,但这份计划因强调“均衡发展”理论而使总统不愿接受。但总统部分地接受了计划的建议,国会也于3个月后通过了经罗斯福压缩后的要求,提供3亿美元,使航空兵飞机总数达5500架,其中3251架为新型飞机。国会还批准航空兵飞行员增加3000人。

正是这些基础使美军在欧洲战火烧到家门时,能迅速组织起较高水平的军事演习。这不能说罗斯福“中立”是假的,而应该说罗斯福的政治远见和才能是真的。

有了这些基础,现在罗斯福在“中立”的声明下,更是有所作为:立即宣布国家进入有限度的紧急状态;成立“国联委员会”,下设生产管理局和物资管理局,负责战时生产以及经济工作;8月27日,国会授权总统征召国民警卫队预备役人员服现役,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强制性的和平时期兵役制度。同年9月16日,又颁布了《征兵与训练法案》。部队也抓紧进行装备更新。由陆海军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军工生产总需求量的秘密报告,即《胜利计划》。1940年1到8月,先后3次共追加军费78亿美元,使1940年的国防费用达到133亿美元。又拟到1941年将军费开支提高到500亿美元。同在野党合作,减少国会阻力,罗斯福任命共和党人史汀生和诺克斯分别担任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建立了两党联合内阁。此外,政府还着手制定未来的作战计划,包括进军欧洲的“彩虹5号”计划。

罗斯福虽然做了这些准备,但美国还在继续坚持它单方行动、中立和西半球安全的一贯立场。甚至在军队重新武装之际,也没有对两条战线的战争作任何反应,美国仍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当德国和日本的扩张主义者有所图谋,或英国和法国政府决定在战场上对入侵者作出软弱的反应时,美国这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仍做着不参战的美梦。

同类推荐
  • 抗战穿越记

    抗战穿越记

    因为车祸穿越到抗战,为了保卫从前的祖国山河,这个未来人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古战

    古战

    一个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不慎失败,想跳河自尽。却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在三国时代开始了他新的生活……拜师关羽,学得一身武艺,获得传承,可以呼风唤雨,可是却命犯桃花,欠下笔笔风流债,他就是帅到爆表,无人可及的诸葛凌云!
  • 我的穿越之行

    我的穿越之行

    我是一个新作家,写的不好大家见凉,我会尽力的
  • 白手党

    白手党

    其实这个作品的类型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我是一时冲动最后可能填不上坑——这是试水之作。-------------------------------分界线------------------------一个学生,却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身为家族的教父,他向往的不是权力、财富,而是……
  •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

    《舰载航空兵百年——舰船及舰载机发展史》作者曾作为飞行员于英国皇家海军服役33年,既驾驶过固定翼飞机,也驾驶过直升机,阅历极其丰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舰载航空兵的起源和发展、起飞平台、弹射器和点火装置,以及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和技术,并介绍了历史上相关国家的航母性能和舰载机的设计改革和技术创新。本书内容全面、翔实,观点新颖,为我国海军中、高级指挥员更好地熟悉和了解舰载航空兵开启了一扇窗口。同时,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热门推荐
  • 沙漏之歌

    沙漏之歌

    去机场接人,没想到接了个完美男神;超市相遇,与学生会会长的奇遇。这是一场爱恋,永恒的爱恋......
  • 奇幻天灵

    奇幻天灵

    沸腾的鲜血,将开启我的征程。我将注定是世界的主宰。这是一个山村少年用剑斩碎乾坤的故事。
  • 凤破九霄:金牌小萌妃

    凤破九霄:金牌小萌妃

    【萌玄幻】【本文三观不正,节操尽毁,慎!】★一“日”。“尊上,主母又跑了!”某尊眯了眯墨眸:“无事,她腰、酸、腿、软,跑不远。”★又一“日”。“尊上,主母说要烧了玉卿殿,免得尊主夜夜荒淫。”某尊挑眉:“主母这般喜欢野外活动,还拦着做甚。”★再一“日”。“卿卿总是做些不寻常的事‘引诱’在下,在下却克制不了,这该如何是好?”某尊唇角挑起恶劣的笑意。凰卿儿磨牙……大淫魔,X无能……迟早有一日X尽人亡!某尊挑了挑剑眉:“卿卿似乎对在下的‘能力’很不满意。”卿儿小鸡啄米般点头!是呀是呀!你就是个x无能!“嗯哼……”某尊缓缓眯眸,唇角微挑:“能力不够……次数凑,卿卿不满意,在下誓不罢休。”遂,扑之……
  • 柯悦探险记

    柯悦探险记

    爱探险的五年级男孩柯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神奇的勒雪瑜穆森林之中。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天的神奇之旅。他将会经历一系列神奇而令人感动的事情,他也将和几个孩子利用智慧和爱心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 龙溪王先生全集

    龙溪王先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玩家的世界

    重生玩家的世界

    他是一个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但是打架从来不需要他动手!他没有天赋,但是却可以秒杀天才与妖孽!他没有奇遇,但是却可以左右世界的命运!他十八般武器,样样都不会,但是样样都有!他甚至算不上“主角”,因为他是“玩家”他就是叶恒,他是最强亦是最弱的人。
  • 弑魔英雄传

    弑魔英雄传

    十洲并,魔王现,太子轮回,群雄并起,演绎英雄本色
  • 从西游开始

    从西游开始

    一个叫作‘神话副本’的游戏,连接了无数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完成指定的任务将获得特定奖励,以及固定的‘神化’积分,据说,集齐9个积分便能进化为‘神’,而这一切都将从西游开始。。。。。。
  • 战尽天明

    战尽天明

    一尊巨人站在宇宙中,望着面前的人海大军!他的表情冷漠,瞰众生如蝼蚁!他发出声音:“吾!是谁!”“你是战神!人族战神!南宫野!!”无数人嘶吼,发出自己最大的声音,宇宙颤抖!“既如此!汝等可愿随我战!!”“战!!战!!战!!”巨人猛地抬头,一拳轰向宇宙深处!大步一迈!“永恒杂碎!你爷爷我来了!!”
  • 月色幽幽:谁能懂我的忧伤

    月色幽幽:谁能懂我的忧伤

    千夏:夜哥哥,不,夜,你为什么不能做我男朋友,你明明知道我喜欢你,却又装作不知道,为什么?楚千夜:丫丫,对不起,我虽然喜欢你,但我给不了你幸福。端木晴:夏,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伤害你的人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