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从睡眠开始
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儿童健康的必要条件。有很多父母望着睡熟的孩子,总想让他多睡一会儿,生怕吵醒孩子,这样做是不对。一般认为年龄越小,所需的睡眠时间也越长。新生儿除了吃奶以外,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一昼夜要睡18~20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也逐渐减少。7~13岁的儿童,睡眠时间相当于新生儿的一半,即9~10个小时。
有人可能会说,睡觉无非是大脑和身体的休息,为什么说对儿童特别重要呢?原来,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在进行着积极而紧张的活动,不但大脑本身在生长,而且还能分泌大量的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睾丸素等,这些激素促使脑蛋白合成,也促使全身蛋白质合成。有人发现,动物和人类在进入睡眠后不久,皮肤和骨髓的有丝分裂活动(细胞增殖)就开始旺盛起来,因此,儿童在熟睡过程中,身体的生长速度要比醒时快3倍,难怪人们常说,小孩子睡一觉就长一长,看来是有科学根据的。由于儿童正在生长旺盛的时期,所以睡眠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在孩子得病以后,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人们发现肺炎病人如果睡眠不好,他的预后就差,可见睡眠不足还影响免疫功能。
如果阻止小动物睡眠,就可引起死亡。成年狗要7~21天不睡才死,而小狗只要4~5天。可见睡眠对幼小动物特别重要。如果儿童睡眠不足,就会出现烦躁,爱发脾气,食欲不振,甚至肌肉松弛和体重下降等情况。如果婴儿睡眠不足,会造成人睡不熟易惊醒,这样睡眠就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父母的应该知道,如果您的孩子在睡觉前无故哭闹,兴奋不肯睡时,那正是睡眠不足的表现,俗称“吵睡”,可千万别以为是真不想睡而不为他创造安睡的条件。
有人可能会说:“小孩累了,困了就睡,是不会失眠的,怎么会睡眠不足呢?”一般说来,儿童的睡眠不足,多半是由于环境不安静,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有咳嗽、哮喘、腹痛、瘙痒等不适而影响的。稍大一些的儿童,有的由于睡前精神过于兴奋紧张(如看了惊险的电视、电影,或听了紧张的故事以及贪玩等等)就会影响入睡。天真幼稚的儿童在心理上长期反复受到创伤后,也会得类似成人的神经官能症。比如家庭不和睦,父母常吵架,或学校压力过重等社会心理发病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儿童的“假性生理症状”,表现为精神沮丧、思想不集中、头疼、胃肠不适、做噩梦,甚至失眠。
儿童保健八忌
1.不宜让儿童长期被动吸烟。科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被动吸烟可导致身材变矮,通过对近万名儿童长达6年的观察,发现家长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家庭的儿童,比不吸烟家庭儿童,平均身高短0.65厘米;而家长每天吸烟10支以下的家庭的儿童,比不吸烟家庭的儿童平均矮0.45厘米。
2.用餐时不宜训斥孩子。有的家长常在吃饭时训斥和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不但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而且也破坏了孩子的神经中枢的正常活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消化腺的正常分泌受到抑制,造成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发生消化不良。再者,饭粒、菜肴和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误入气管,严重者可能发生窒息。家长切忌在用餐时打骂或训斥孩子。
3.消除孩子夜惊的人为因素。生活中时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或大喊大叫,或又哭又闹,经过大人的抚慰才渐渐恢复平静,这就是夜惊。夜惊会影响孩子的休息,影响他们的健康,家长也免不了跟着担惊受怕。夜惊可以由癫痫症引起,但大部分不是器质病变,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常看见一些孩子愿意蒙头而睡,觉得这样舒服,殊不知这样非常容易出现大脑缺氧;又有孩子俯卧入睡或习惯性的把手搭在胸上而眠,他们没有想到这又会带来血液循环不畅。无论大脑缺氧,还是血液循环不畅,都会产生严重不适感,入睡中仍有一部分脑细胞在活动、工作,不适感通过这些脑细胞反映出来,往往就表现为夜惊。由上可见,开导孩子不要蒙头睡、不要俯卧而眠,更不要手压胸部而睡是很重要的。有些孩子虽然睡觉姿势没有毛病,可是白天的日子却不好过。他们的家长不是运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而是采取“棍棒加训斥”的“育儿”手段,这就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大脑不断处于兴奋状态。这些孩子晚上易做噩梦,如果梦中出现暴力威胁的场景,就有可能转成夜惊。所以,我们的家长都应改掉粗暴的教子办法,多一点慈善,多一点温和。
4.小孩不要躺着看电视。有的年轻父母喜欢让小孩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电视,以为这样可使子女舒服些。其实适得其反,对孩子的健康颇为不利。
因为长时间歪着脖子和偏转眼睛,容易引起眼球外的肌肉和眼球内的睫状肌收缩,造成眼眶、眼球胀痛,结膜充血,甚至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由于眼球的内外直肌、上下斜肌发育尚不完全而造成斜视。还有,人躺着时,全身大部分肌肉已放松,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进入抑制状态,此时看电视也有损健康。
为此,希望家长们,为了您的子女身体健康,不要让他们躺着看电视。
5.幼儿不宜玩彩色塑料玩具。婴幼儿不宜玩彩色塑料玩具。因为颜料中掺人2.5%的镉,镉一旦进入人体,能引起慢性中毒,进而导致肾病、肝病、心脏病、高血压以及骨质疏松等症。多数婴幼儿习惯把塑料玩具放入口里吸吮、啃咬,从而使镉从食道进入人体内。镉又有积于体内不易排出的特点,这样易发生中毒。
6.孩子提出性问题不应该回避。中国人忌讳讲性问题,尤其对孩子更是讳莫如深。当孩子问起自己是怎么有的,大人往往用“你是医生用包拎来的”等话搪塞。殊不知人类从婴儿开始就具有“性”本能和“性”反映,总是不正面回答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性好奇心。所以,性教育也应是教育孩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当孩子问起这类问题时,可以对孩子进行反问,如果孩子答得基本对,就直截了当告诉他(她)“你说得对”。如果孩子回答得不对或迷惑不解,就需根据孩子的年龄,做详简不同和内容不同的回答。回答还要生动有趣,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
7.儿童发烧不宜吃鸡蛋。鸡蛋属于纯蛋白,当它进入机体分解后,会产生一定量的额外热量,客观存在的额外增热量可达30%左右。发烧的儿童吃了鸡蛋后,会使机体内热量增加,散热减少,犹如火上加油,不利于孩子退烧和恢复健康,因此,发烧儿童不宜吃鸡蛋。
8.不应该抚弄孩子的“小鸡鸡”。有的长辈因喜欢小男孩,便以抚弄孩子的外生殖器(俗称“小鸡鸡”)的方式逗他玩,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大人对孩子外生殖器的特殊好感,会使孩子对自己及别人的外生殖器产生神秘感,甚至因好奇而把它当做“玩具”来玩。久而久之,就不自觉地养成了手淫的习惯。到了少年时期,变成“自慰”性手淫,便积习难改了。此后,孩子的手什么都摸,很不卫生,就是说他们的小手沾染着许多微生物。由于抚弄外生殖器,局部皮肤容易破损,细菌便可乘机侵入,引起感染。轻者,患阴部湿疹,奇痒难耐,孩子搔抓不已,或者患龟头炎、包皮炎,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痛苦;重者,感染上行,可导致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那就更是后患无穷了。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
1.有的婴幼儿爱吮指、吮枕巾、衣物等是很不卫生,因为双手沾染了很多细菌。有时家长为使儿童入睡,放任不管,学龄期儿童咬物、咬衣物、咬铅笔、咬指甲等都较常见,这样做,不仅不卫生,还易使牙隙改变,造成人为创伤。吮指时将手指放在上、下前牙间,上前牙向外侧突出,下前牙向内倾斜,上、下齿对合时形成较大空隙,影响牙齿正常发育。
2.儿童经常舔牙不好。因为在乳牙松动或恒牙萌出之际,儿童常用舌头舔牙、或用舌尖抵牙。影响前牙,形成梭形空隙,经常舔弄上前牙,可使牙间隙增大,上前牙成扇形张开,很不雅观。
3.儿童忌咬唇。常见用上前牙咬下唇,久之,会使上前牙前倾,而下前牙则向舌后倾,造成上、下唇闭合不利,也可出现“开唇露面容”。
4.儿童吃饭不宜单侧咀嚼。单侧咀嚼,多因一侧有疾患,或乳牙过早丧失,迫使儿童用健康的一侧咀嚼。单侧咀嚼者,咀嚼侧功能加强,促进该侧颌骨及肌肉发育,另一侧则废用性萎缩,而发生龋齿及牙周病。时间一久,小儿颜面就会出现不对称。
所以,老人平时带孩子时要仔细观察其口腔的不良习惯,如有发现,应立即加以纠正,以免形成疾患。
卫生球孩子不可触摸
儿童的被褥或衣服长期放置在有箱子卫生球箱,直接拿出来使用,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出现黄疸。
卫生球一般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白色晶体,其主要成分是萘及萘酚衍生物,有毒,它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以使箱内的蛀虫窒息而死,以防箱内衣服被蛀损。但是萘酚一类的物质也可以激发由于遗传缺陷而造成的溶血性贫血。有这种病的儿童在接触萘类物质后,红细胞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就会受到阻碍,使红细胞的细胞膜遭到破坏,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出现贫血以及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进一步加重等症状。
所以,儿童的衣物,尤其是婴幼儿的衣物不宜长期放到有卫生球的箱子里。如果无法分放,在穿用前一定要经过晾晒,去掉那种难闻的气味,因为苯酚物质晾晒后会很快挥发掉的。
孩子的口袋卫生
家长在给小孩洗衣服时,一定要注意清洗口袋这个“死角”,平时也应教育孩子注意口袋卫生。
学龄前儿童乃至上小学的孩子,一般来说,大人比较重视他们的饮食卫生,衣服也能做到勤洗勤换。但是有一个死角常常被忽略掉,那就是孩子衣服口袋的卫生。
小孩子的衣服口袋往往是个“大储宝箱”,吃的、玩的、用的、路上捡的,什么都有。据资料介绍,有个小孩口袋不干净,吃了口袋里拿出的东西,得了病,经医生检验发现,这个孩子衣服口袋里生长繁殖了十多种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其中有霉菌、痢疾杆菌、蛔虫卵、黄曲霉素等。
预防接种都要做
现在各大社区保健站按卫生部制订的免疫程序的要求,承担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任务。预防接种目的是控制某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终控制或消灭某种传染病。通过接种自动或被动免疫制剂使人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人体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所谓免疫程序是指各类常用疫苗对接种对象的选择和及时合理的安排。程序包括接种疫苗种类,接种起始年龄、针次、间隔、复种时间等。
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
卫生部颁发的免疫程序规定:7岁及7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麻疹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4种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规定的初免月龄不可提前,针次最短间隔1个月,4种疫苗全程免疫必须在12月龄内完成,使儿童获得对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6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推荐免疫程序
除国家规定的儿童必须接种的4种疫苗外,有些地区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把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范畴。推荐的免疫程序仅作为现行免疫实施的参考,应随卫生行政部门新的规定执行。
儿童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