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译文】
常常想想某人的处境还不如我,某人的命运还没有我好,那么就能够感到满足而知足常乐;常常想想某人的品行超过我,某人的学问比我渊博,那么就会自我羞愧而奋发努力。
【评说】
对于物质的追求,可以采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态度,它虽然表现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但其中却蕴藏着特定的生活哲理,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多重效应,它既可作为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依据,又可以作为承认现实,平衡自我,保持乐观生活态度的心理调适手段。
在品德与学业上,则要向更高的人看齐,不能有浅尝辄止、沾沾自喜的心态。荀子《劝学》上说,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习的终点在哪里?回答是:它的课程从诵经开始,到读礼结束;它的原则从读书开始,最终成为圣人。真正地踏实学习,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学到老死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