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5000000001

第1章 导论

一种新创独特的文体——报告文学,差不多与剧变而多质的20世纪同行。真正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写作形态,它描画出主体变动不居的心路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存活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历史。这是一段让人感奋,同时又令人沉郁的历史。因而,毋庸置疑,它具有思想文化史的价值。报告文学以其非虚构的文体规则,以对历史性现场的触摸与近距离的摄照,为我们真实地全景地记录了社会变迁中风云际会的历史图景。这样,它所具有的历史文献式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文学本身而言,报告文学无疑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存。有一个不争的史实是无法改写的: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的中国文学格局中,报告文学曾是一种颇富实绩的文体,成为文学时潮中的主潮之一。

一、 报告文学发生期研究诸说辨析

报告文学(Reportage)这是一个舶来的文体称名。“报告文学这一名词在我国大革命期间,……从日本传到中国。这是德语reportague的译名。”胡仲持:《论报告文学》,见《文艺学习讲话》,香港智源书局1949年版。从现存资料看,报告文学的汉语标名始见于1930年。1930年3月1日出版的《大众文艺》刊出了由日本中野重治作、陶晶孙译的题为《德国新兴文学》的介绍性文章。译文指称:“刻羞(现通译为基希)可说是新的形式的无产阶级操觚者,所谓‘报告文学’的元祖,写有许多长篇,而他的面目尤在这种报告文学随笔纪行之中。”自此,中国的新闻文学有了一个比较正式的文体专名。

相对于文体称名时间所具有的某种确定性,学界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时间存有诸多异说。文体发生期是文体学研究中一个基础性的重要课题。只有正确地把握某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属性及其发生的根因等,才能正确地指称这一文体发生的特定时期。关于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时间,主要有四种界说。一是“古已有之”说。报告文学作家刘白羽等持这样的观点。曾任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积极倡导报导文学的高信疆,就认为报导文学(即报告文学)“它该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才对”,“一部《诗经》正是报导文学在中国的****”,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个报导文学家”高信疆:《永恒与博大——报导文学的历史线索》,收入陈铭编报导文学讨论集《现实的探索》,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在晚近出版的《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中,主编高文升也奉持“古已有之”一说。作为对这一观点的实证,高文升列举了唐朝骆宾王、宋代文天祥和清代方苞的有关作品。作者认为“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可以说它是我国古代报告文学的先声”,“文天祥写于公元1276年的《指南录后叙》,应当说更具报告学性质”,而“到了清代,较为典型的古代报告文学作品便脱颖而出。方苞的《狱中杂记》,就是其优秀代表作”高文升:《纪实:文学的时代选择——新时期纪实文学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3、14页。。二是近代说。袁殊在三十年代初发表的重要论文《报告文学论》中指出:“‘报告文学’这一名词在中国还是很新的。……这文学的形成,自然不会是古已有之的;它是一种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袁殊:《报告文学论》,《文艺新闻》第18号,1931年7月。阿英、黄钢、冯牧、蒋孔阳、朱子南等都持有和袁殊相同与近似的观点。朱子南指认19世纪后半期到1918年为中国“报告文学的萌生期”朱子南:《中国报告文学史·绪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张春宁则将报告文学的发生期明确地定为1898—1919年,认为梁启超发表于《清议报》(1898)上的《戊戌政变记》是“中国报告文学诞生的标志”张春宁:《中国报告文学史稿》,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三是“五四”说。周而复、蓝海(田仲济)、赵遐秋、杨如鹏诸家都禀持此说。蓝海指出:“中国的‘报告’或‘报告文学’应产生于中国新文学的发轫时期,即五四新文学时期。”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长足进展的报告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蓝海等将《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1919.5.11)、《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1920.11.7)、《饿乡纪程》(1923)和《赤都心史》(1924)视为报告文学发生期的代表性作品。四是20世纪30年代说。持此说者有以群、罗荪、贾植芳、林非等。以群断言:“在1931年的‘九·一八’以前,中国还没有报告文学。”其根据是“那时,即或有少数类似报告文学的作品,也未被称为报告文学,因为当时‘报告文学’这一名词还未被确立起来。”以群:《抗战以来的中国报告文学》,《中苏文化》第9卷第1期,1941年7月25日。

研究者对报告文学发生时间的不同指认,这反映了他们对于报告文学文体的属性的认识存有差异。在我们看来,报告文学是一种以非虚构为规则、以社会关怀为主旨、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报告对象(亦可反映具有现实性的历史题材)的具有新闻性文学性与论理色彩的边缘性文体。作为一种具有显性新闻特征的文体,它从新闻文体中衍化而出。因此,新闻事业的发展成为这一文体发生的前置性条件,新闻文体是其母体。作为一种颇重思想性的关注社会公众事务的写作方式,它需要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具有某种自由度的言说空间。非虚构性是报告文学的一个基本属性,但并不指代其属性的全部。古代有大量的非虚构性作品。但在中国漫长的****的封建社会中,不可能设置一个自由言说的论坛,也没有生成具有普泛性的面向更广大受众的新闻事业。因此,从总体上说,古代中国尚不具备报告文学的发生条件,这样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中国社会初步具备报告文学的萌生条件,一直迟到近代。封建王朝行进到晚清这一站,已如拖拉着破车的老牛,步履蹒跚。内忧外患,西风东渐,王纲解纽,思想活跃蔚然而成潮流。列强以坚船利炮撞开天朝尘封日久的大门,同时,他们将创办报业当作文化殖民的重要手段。受此影响,中国人在19世纪中叶以降,也开始建设自己的近代报业。晚清国人自办报刊数以百计。凡此情由,都为报告文学这一新文体的生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考诸史实,我们发现正是在近代,具有报告文学属性的作品开始批量地出现了。

以群等依据报告文学文体称名始于1930年代这一实情,认定报告文学发生在30年代。这一观点是不够科学客观的,它既忽视了报告文学已在此前存在的事实,又背离了文体形成的一般规律。考察文体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一种文体的实际形成与文体的命名,往往并不是共时态完成的。即如散文,从词汇学的角度看,散文一词大约最早见于《文选〈海赋〉》,其中有“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句,而具有文体学意义的散文概念,通常认为似由南宋周益公首先提出。周益公评说宋代骈文时认为“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于浑融有味,与散文同。”(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刘錡赠官制》),但散文作为一种实然存在的文类却早已出现在文学史上。报告文学的情形类似于散文,只是文体的萌生与文体命名之间的时差并不像散文那样大罢了。至于有学者将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期确定为“五四”时期,这不能说没有依据。但实际上报告文学的萌生形成是一个渐行渐进的历史过程。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期包含了“五四”时期,而其发端是在此前的晚清。“五四”运动并不是一种无源之流,晚清的维新运动是其重要的思想资源,“五四”新文学的根系在晚清。考辨关于报告文学发生期的诸家观点,我们以为还是近代说比较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因此,我们奉持报告文学发生于近代的基本观点。研究的对象是晚清至20世纪末百余年间有关报告文学的诸种存在。

二、 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流变

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生成了它的诸多特异。文本与报告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同质性,意味着报告文学只能是一种选择的艺术或曰选择性的文体。这就决定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一种与其他文体所不同的更为直接的对应关系。小说可以虚构生活,诗歌可以“向内转”,抒写自我浩瀚的心灵,而报告文学作家无法拒绝生活、逃避生活,而只能介入生活,在现实的前沿地带作一种在场的深度报告。由此可见,一定时代的现实存在不仅直接成为报告文学反映的具体对象,而且由这种现实存在及其关系所形成的文化生态,直接影响着报告文学作家对于现实的选择与评说。这样不同时代文化生态中产生的报告文学自然就呈现出不同的景态。文化生态的变异,从根本上关联着报告文学内在的流变。

文化生态是我们研究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关键词。文化生态这一范畴关联着两个基本的概念,即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定义正像文化本身一样异常复杂。爱德华·泰勒爵士于1871年给出了一个具有“标准”意义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所接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和习惯。”参见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但此后人们并没有放弃定义文化的权利,现在有关文化的诠释已是成百上千的了。在我看来,文化可简言之为人与人化的存在。与文化相比,生态的定义似简化得多。它通常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达到相对的平衡。与此相关的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提取借用生态或生态学中有关关联性结构性的机理,我们或可将文化生态指称为一定时代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呈现的形态,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化结构。

运用生态学的某种原理、方法研究人类文化,学术界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早在1957年,日本学者梅棹忠夫首次用生态史观——以生态学的方法探索世界文明史发展规律,发表了著名论文《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参见《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王子今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和贝茨撰著了影响甚广的《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据作者自称,他们“所采用的主要是生态学和进化论的方法。个体作出决定,人和社会的适应策略及这些方面的进化过程,是本书的中心主题。”普洛格、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再版前言》,吴爱明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普洛格和贝茨认为:“人类是文化动物,这是由于三种生态学适应机制的相互影响——人类的自我保护基本动力,人类对具有生存价值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和人类对于在周围世界中认识有序现象的推动。按照这种观点,这三种生态学上的基本要求不仅可以解释文化的起源,而且也是文化普遍性的关键。”《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第65页。晚近于90年代前后西方出现了所谓生态后现代主义(Ecological Postmodernism),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女权主义(Ecofeminism)理论家斯普瑞特奈克,主张用“相关性,转化、包容、关心和爱来取代西方父权主义力主分立、异化、对立的二元论和穷竭自然资源的世界观”参见斯普瑞特奈克:《生态女权主义》,载塔克等编《世界观与生态》,奥比斯图书公司1994年版。。

我们将文化生态的理念引入报告文学的研究,无意将生态学的范畴作教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试图运用其相关性的系统方法,建构适合报告文学的研究模式,以更有效地探求报告文学内在流变的若干规律。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包括我们所研究的报告文学在内,它是一种“场效应”的结果。“文化从来不可能在理想的纯粹的条件下发展,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文化的‘场’。”“所谓‘场’或‘力场’,本义是指文化处于多种力的错综纠结的相互作用中。”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从这一点看来,文化的“场”也就是文化生态。报告文学的萌生与发展正是由多种文化因素合力所致。与报告文学密切关联的文化生态,它包含着诸多的因素,主要有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物质经济的水平、社会生活的样态和主体的人文精神情怀、话语立场以及受众的文化境界等。我们之所以认定中国报告文学发生于近代,这是因为近代已初步置备了这一文体萌发的生态条件。

论及报告文学的发生,茅盾曾有一段著名的表述:每一个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读者大众急不可待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家迫切要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而这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给读者大众看,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这都是“报告”所由产生而且风靡的根因。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第11期,1937年2月20日。茅盾给出了影响报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要素,包括时代的“匆忙而多变化”,读者知晓生活的信息渴望,作家社会职志的履行和刊物的价值实现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生态,不仅使报告文学的产生成为可能,而且显得十分必要。而这样的文化生态只有到晚清方始形成。首先,作为报告文学刊布的主要载体,能够满足读者大众信息需求的报刊,它的大量出现是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中国此前虽然有邸报等报纸,但只是在封建政权的体制内发行。而近代的报纸,虽不像今天这样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大众,但它的受众已遍及知识阶层和市民阶层。报纸已成为一个面向社会的信息中心,有的报纸还成为评说国是时事的论坛。其次,报纸的大量创办和作家对于时事的论评“解剖”,这需要有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环境。萨特曾经说过:“写作的自由包含着公民的自由,人们不为奴隶写作。散文艺术与民主制度休戚相关,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散文才保有一个意义。”萨特:《为了什么写作》,见戴维·洛奇编《二十********评论》(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晚清远不是一个民主的时代,但它较之于古代社会,其封建统治已显颓势疲软。迫于时势,朝廷于1895年发布诏书,准许自由开设报馆。一时报业广开,学会林立,思潮风起。再次,近代是一个风雷激荡、波诡云谲的历史时期,原有的文体不适应反映这样的社会存在,因此需要有一种更真实迅捷具有一定信息容量和理性力度的新文体加以反映。正如黄远生所说:“今欲发挥情感,沟通社会潮流,则必提倡一种新文学;今欲睿发智虑,输入科学,综事布意,明白可观,则必提倡一种近世文体。”黄远生:《远生遗著》卷4,商务印书馆1984年影印,第184页。晚清出现了风靡一时的新文体“报章文体”。文学史家阿英认为:“由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清末产生了一种新型文学,就是谭嗣同所说的‘报章文体’,也就是‘政论’。”阿英:《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序》,中华书局1958年版。阿英正确地揭示了“报章文体”产生的物质条件和时代背景,但他将“报章文体”等同于“政论”,则失之于片面。其实,谭嗣同所说的“报章文体”是“兼容并包”的。他认为:“报章文体”“斯事体大,未有如报章之备哉灿烂者也”。他将《报章文体说》别称为《报章总宇宙之文说》见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01页。。以“报章文体”主要实践者梁启超的作品视之,其中既有如《少年中国说》等以时评说理为主的政论,也有《戊戌政变记》一类的新闻纪事。因此,“报章文体”实是现代杂文(政论)和报告文学(新闻作品文学)的重要导源。

由于文化生态直接决定着报告文学的形成和流变,因此,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比较清晰地探视报告文学史行进的轨迹。

许多治文学史的学者往往直接移用社会发展史的分期方法,将文学史的分期完全与社会史的分期对接。这种方法考虑到了文学对社会政治历史的关联,因而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又忽视了文学史本身的演进规律,所以存在着片面性。文学史家范伯群曾说:“文学往往受影响于政治时期而又有其自身内在的节奏与律动,以此跨出自我的步幅。”“国家的政治大事可以成为历史划界分段的依据和标志,但是文学的发展并不一定与国家的政治大事件同步。”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在各种文体中,报告文学与政治的关联最为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报告文学可以等同于政治史。因此,依据文化生态的变化,观照报告文学本体的内在律动,我们可以将百余年的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分成三个阶段:近代文化文化转型与报告文学的发生;政治文化制导与报告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化建构与报告文学的成熟。第一阶段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这是报告文学的自发期;第二阶段由30年代至60年代,此为报告文学的自立期。第三阶段由70年代末肇始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是报告文学的自觉期。这样的划分,只是从整体上描述了中国报告文学演进的坐标系,给出了一种发展的总趋势。文学史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而呈现出曲线状。

报告文学的自立期也就是报告文学的发展期,但其间的发展是颇为曲折的。自立期的30年代,是中国报告文学开局便见精彩的一个重要时期。抗战初期因着战争的特殊环境和国共合作的政治氛围,一度时期报告文学曾经成为文学的时代交响中的劲歌。但此后国统区的报告文学便渐见沉寂。50年代初涌现出一批反映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的报告文学,创作颇见繁荣。而反右风暴的突起又使报告文学趋于萧条。******时期所谓的报告文学已经变异,它们的价值在于为当时浮夸浪漫的政治立论伪造证据。到60年代前期受到重创后的报告文学渐趋恢复,但****一开,又成为荒唐的政治滑稽戏中的一种道具,报告文学彻底地异化了。80年代报告文学轰动一时,而9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边缘化,人文精神佝偻与思想性的匮乏成为时代的症候,相应地报告文学也就呈现出了颓势。文学史的行进正如黄河一样,虽然它的路向“毕竟东流去”,但在其中的行程中,却是九曲回环。这就是历史。

报告文学是近代的文化转型的产物。发生期的报告文学是一种自发性的文体,作者的写作并没有某种文体意识,其时的文体总体上是雏形化的,尚不具有完全的形态。中国社会从古代向近代的质变过程中,文化在剧烈的碰撞中或破灭或新创。除了近代新闻为报告文学的发生提供物质条件外,促使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应运而生的正是晚清作为社会主潮的启蒙文化。近代启蒙主义或启蒙文化的兴起导源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危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忧患意识,但这常常将它视为个体的一种人生观,缺乏深度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作为国家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偌大的封建王朝自以为是天中上国,睥睨夷蛮。诚然,中国曾有令世界注目服膺的繁荣时代。但西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崛起,而固步自封的封建****的中国终于陷落,“日之将夕,悲风骤至”龚自珍:《尊隐》,《龚自珍全集》(上),中华书局1959年版。。中国成为列强鲸吞的鱼肉。当此艰危之际,一部分启蒙主义思想家,或来自封建阶级内部,或来自于新生的资产阶级阵营,由深度的危机意识激发出强烈批判意识;其批判所指是现存的腐朽破败的封建政制。批判意识在中国文化中大体上是阙如的,对王朝作集体性的抗议乃至批判实肇始于近代。启蒙主义者作思想启蒙,需要有相应的举措,他们或“公车上书”,或直接参与维新改革,或收徒讲学,或组织学会,同志相论,或办报创刊,但更为普遍的是作文著书,以此作为向社会发言的一种重要方式。报告文学发生期后期,辛亥革命爆发,漫长的封建统治从此终结,但军阀统治下的现实依然黑暗;反封建、反****任重道远,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统观整个报告文学发生期,启蒙文化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社会存在。

报告文学正是这种启蒙文化的伴生物,同时报告文学又成为启蒙文化的重要成果。服从于这个时期启蒙的总主题,报告文学的取材呈现出重大性、政治性、开放性的特色,其有三种基本的主题取向。一是直接揭露****统治的黑暗腐败,代表性的作品有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等;二是实录现实生活惨酷难堪的图景,主要作品有《被难始末记》、《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等;三是“睁眼看世界”,以旅行考察记的形式报告域外的政俗风情,作者着意记述与国内政制维新、民智开发、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等有关联者。这一类作品有王韬的《漫游随录》、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还有******的《旅欧通信》和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

将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包含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时期指认为报告文学的自立期,这是基于对文学史的史实所作出的一种判断。30年代报告文学开始拥有自己的文体称名,对它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展开,此间已经出现在报告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作品,如夏衍的《包身工》等。报告文学从无名之体一跃成为文坛的重镇。抗日战争初期报告文学更是异军突起,以群对此盛况作有描述:“一切的文艺刊物都以最大的地位(十分之七八)发表报告文学;读者以最大的热忱期待着每一篇新的报告文学刊布;既成的作家(不论小说家或诗人或散文家或评论家),十分之八九都写过几篇报告。在这样的情况下,报告文学就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了!”以群:《抗战以来的中国报告文学》,《中苏文化》第9卷第1期,1941年7月25日。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在文坛也占有一定的份额。1963年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了报告文学座谈会。在座谈会的纪要中确认:“从报告文学本身的发展来谈,在全国解放以来的十三年中,在报纸和刊物上占有不小的比重,也产生了不少富有战斗性、反映了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可以认为,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体已经独立地存在于文坛了。有些作品或被指认为散文,或被归入通讯一类,文体属性常常发生漂移。据此,有研究者认为报告文学尚没有取得独立的文体地位。其实,文体属性的漂移是作为边缘性文体的报告文学的一个表征。因为这一文体本来就具有某种互文体的特性(intertextuality)。在我看来,文体的独立与文体的成熟并不是一个等值的判断,两者之间虽有关联,但各有特指。一种文体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它的成熟。独立,更多的是指文体在文体序列中具有了一种“户籍”,表明它的存在;而成熟,则不仅表明文体的独立,更表明它已经走向自觉。从总体上看,3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是自立的,但尚不是自觉的。

中国的报告文学是一种显得“早熟”的文体。这一个判断意指它的自立,除了文体自身的生长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环境的催生促长。这一环境即是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报告文学的自立更多的是一种“他立”。这种“他立”的实现,在于具有独特功能的文体与具有特殊需要的时代之间产生了一种双向选择的契合关系。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与此后的当代中国社会有着本质性的重大区别。但就报告文学而言,虽然写作的具体内容与主题取向有了显见的不同,而社会政制的革命性变化,并没有截断三四十年代与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创作中某种内在的关联。佘树森、陈旭光注意到了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现当代散文之间变异相承的史实,指出:“30—40年代,时代剧变曾经引起散文观念的变革,造成散文天地的倾斜:以个性意识为主导的抒情小品体日趋衰落,而以群体意识为主导的通讯特写体则蓬勃发展。当代散文、报告文学的初创期,正是在这种倾斜的天地里开始的。从整体审美风范上考察,可以说:建国初期的散文,乃是‘延安散文’的延续,而建国初期的报告文学,则是40年代‘战地报告’的拓展。”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应该说这样的观点上颇有原创性的,但是它只是提示了一种关联性的现象,而没有揭示内在的具有实质性贯穿性意义的本因。在我看来,这本因就是强势的政治文化的制导。

自立期报告文学所居的政治文化生态,由于社会跨越了多种历史存在,因而它的内涵与景态有着许多差别。三十四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即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其时“是中国团结救亡,民族解放,争取自由,民主政治的时代”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实报星期偶感》,1937年5月。。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发生了“9·18”事变,1937年“7·7”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日的时期。尽管******政权在抗日战争中的言行数有变化,但是战争初起时******还是宣称:“如果战端一开, 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战争是政治极端的集中的体现,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压倒了一切的统一使用的政治话语,国家的公共话语。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使报告文学拥有了独特的“用武”之地。因为它具有真实快捷灵便反映战时社会状态,且特具鼓动性等文体优长。“小说、诗歌、戏曲……是炮兵、飞机队、坦克车队”,而报告文学等就是“轻骑队、游击队。”以群:《反映急激的事变》,收入《以群文艺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报告文学曾是作为一种特别能战斗的“武器”而参战的,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暴和压迫和侵略结合着,和人民大众争取民族解放的血泪的斗争结合着”,“和战斗者一同怒吼,和受苦者一同呻吟”胡风:《论战争期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七月》(5—6)1937年12月—1938年1月。,因着这样的情势,“在战时的文坛上演了最活跃的脚色的,是报告通讯一类的小型作品。报告文学差不多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运动”周扬:《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任务》,收入《抗战文艺论集》,文缘出版社1939年3月版。。

现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题是民主革命,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及各种进步力量与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斗争。在这样的斗争中,报告文学被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形式从而得到“重用”。“报告文学,是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要大众地建设广大劳苦大众自己的文学,这是最重要的式样。”袁殊:《如何写报告文学——给在厂的兄弟们》、《文艺新闻》第58号,1932年6月6日。“左联”执委会至少在两次有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决议中涉及报告文学,明确地要求“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Reportage)吧!”决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文学运动密切地和革命斗争一道地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作家的生活才能切实地改变;我们的作品内容才能够充满了无产阶级斗争意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左联执委会1930年8月4日通过。。当时的无产阶级处于“在野”的地位,因而作为无产阶级文学样式的报告文学其基本的主题就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暴露而颠覆现存的统治秩序。“报告文学的目的是要暴露现有社会组织的缺陷,鼓励同一阶级的大众起来争斗。”《如何写报告文学——给在厂的兄弟们》,《文艺新闻》第58号,1932年6月6日。30年代的报告文学名篇大多数是以批判见长的。被认为“可称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记录”的《包身工》,作者夏衍截取包身工一天非人生活的场景,极其真切地报告了身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劳动大众的悲愤遭际,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制度的一种控诉。萧乾的《流民图》在题材上是对《包身工》的补充,它对三十年代中国农民流离失所惨酷现实作了实录。而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则特选****统治的一斑,以“新闻剪集”的形式,真实、典型而不无讽刺意味地描写了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那种沉重的“恐怖的氛围”。

政治文化制导下的报告文学,其基调总是两极对立式的,即或为沉郁激愤的批判,或为昂奋抒情的歌颂,可以认为政治主导是造就报告文学歌颂—批判模式的文化机制。这种歌颂与批判基本上都是政治性的。批判的是异己的政治力量,其时主要是民族的敌人——日本侵略者,阶级的敌人——独裁专制腐败的国民党政权,歌颂的当然应该是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政治斗争和进步事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肩负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政治力量,在其革命的过程中必然也存在着落后的东西,但特定的情势决定了对落后的处置采取的是内部的、组织化的方式,而不允许用文学这种外化的传播的方式。

对此,丁玲的例子可能是有说服力的,丁玲是一位向往革命、热心投奔延安解放区的作家。但到了1942年,大约是因为有一点知识分子喜欢思考的品性,所以写下了《三八节有感》等对延安的某些现实表示不满的文章。她对延安“不宜于写杂文的,这里只应反映民主的生活,伟大的建设”表示异议,认为“我们这时代还需要杂文”,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为真理而说,不怕一切”《丁玲文集》第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3—384页。。但事实证明丁玲的理想是不合时宜的。“人不能在一种怀疑的、批判的、理性的状态下投身革命。一面在痛击国民党,一面又十分理性地反思共产党的每个举措,这是不可能的。”王蒙、陶东风:《关于当代文化与知识分子问题的对话》,收入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丁玲受到了批判。但当1944年丁玲等写作了反映边区新人物的报告文学时,意外地得到了******的高度评价。******专门就丁玲《田保霖》、欧阳山《活在新社会里》致信两位作者。“丁玲、欧阳山二同志:快要天亮了,你们的文章引得我在洗澡后睡觉前一口气读完,我替中国人民庆祝,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致丁玲、欧阳山》(1944.7.1),见《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二),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941页。这仅是一个个例,但它已充分说明解放区对于文学价值取向的一种规定。比之于当代报告文学中的那种神话制造,应该说解放区报告文学对于人物的赞颂是相当质朴的。所见人物,即使是领袖型的人物,更多的是人性,而少有神味性。正因为解放区的报告文学被确定在正面的、既写实又不乏抒情性的特定的规范之中,所以这一文体自然在解放区受到重视。解放区(根据地)是三四十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开国之初,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巨大的困难压力,中国共产党人显示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大气魄。当国际战火逼近国门之时,毅然出兵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国家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与新的政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建构。这种建构的目的在于努力造就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以利于营造国家大政方针推行的舆论环境,促使全民对执政党及其新的政权有一种普遍的思想上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的重视是有传统的,建国以后对于文艺的管理基本上沿用延安解放区时的做法。******《在延安**********上的讲话》同样成为新中国文艺的指导方针。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就指出:“毛主席的《在延安**********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见《文学运动史料选》(5),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可以认为50年代的文艺实际上是解放区文艺的一次“场地转移”。所不同的是,建国后依凭主流意识形态主控的有利位势,更便于对文艺实施调控。国家对于文艺工作者实行组织化体制化的管理,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将文艺纳入意识形态的中心地带,这样文艺与政治就有了一种同心重合的关系。政治遮蔽文艺,文艺成了一种形象化的政治,甚至就是一种概念化的对于政治的图解。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中,作为一种对于现实政治极为敏感的文体,当时的报告文学,除了50年代中期极少数干预性创作以外,差不多都是一些写中心写政策的作品。当然,写中心既有文体内在的合法性,又有某种历史的合法性。报告文学应该反映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这种重大事件造就了时代独特的风貌。像建国初期,反映抗美援朝、经济建设等报告文学,我以为就是有这双重的合法性,50年代报告文学政治化的极端就是写阶级斗争、写******的一批作品。作者屈从或主动认同反理性的主流话语,不惜牺牲文体的真实性和主体人格操守,以撒谎作假迎合畸形的政治,这对于报告文学不是一种堕落,这样一种堕落为****报告文学的彻底异化埋下了伏笔。

报告文学与现实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一定时期主导现实关系的政治文化必然对它产生重要的影响。政治也许是报告文学无法远离的一种存在。政治文化对自立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制导具有正负两面的意义,它仿佛是一柄双刃剑。那种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代表正义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的政治,对报告文学有一种促进作用。报告文学在见证历史中实现文体自身的价值;而报告文学依附于反理性、反人性、******普遍精神的荒谬政治,这无疑是报告文学的一种自戕。

在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特显光彩的有两个时段,一是30年代,二是80年代。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报告文学迈出了走向自觉的步履。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是对以30年代为发端的自立期报告文学的承绍呼应与反拨超越。承绍呼应的主要是30年代报告文学关注国民生存图景,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基本精神,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在对现实多向的富有的深度的参与中,充分实现着文体的自身价值。反拨超越的是政治文化制导期由于政治对报告文学的过度遮蔽而造成的自主性的失落。报告文学借助于政治的推力,会呈现出某种强势,但这种强势的获得,有时是以失去主体与文体的“本我”为代价的。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报告文学作家开始寻找丢失已久的“本我”,开始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写作既体现出某种时代精神又凸现着主体鲜明色彩的作品。在我看来,报告文学文体的自觉首先在于创作主体的自觉。新的历史语境为主体自觉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肇始于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其前端相接的是十年****。历史已经表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是一场对中国历史造成重创的破坏。从思想史的角度视之,它以文化****主义的推行,对人民,特别对知识分子作了一次精神虐杀。1976年10月“******”的粉碎,宣告了一个灾难性的历史时期的终结。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标志着一个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新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或现代性是一个多质复杂的概念,对此可以作出种种的诠释。但其中的关键词必须包含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与旨归。现代化的人或者说具有现代性的人,首先他是作为主体存在着的。这一主体应是自主的、开放的,不乏原创力而又具有人类理想的。这样的主体“五四”时代曾经出现过。此后由于救亡革命等的需要,个体的、自主人逐渐为集体的、阶级的人所取代。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着某种合法性。但****是一个极端,8亿人民只能发布一种声音,表达一种思想。这样,现代意义上的人就被丢失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的拨乱反正,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就是将被禁锢扼杀的人复原为自主的人。开放。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文化一元化的单一结构,而建构与物质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并又能能动地影响这一进程的旨在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创造性特征的现代文化。新时期现代文化的建构,为这一时期报告文学走向自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社会的改革开放,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开始依照自己的理路,走向本体性的写作。报告文学已不再被理解成为一种阶级的文学,或仅仅是政治化的宣传。报告文学从狭窄的天地中拓展开来,题材的泛化成为一种可观的景态。有直接写改革大业的,如《热流》、《励精图治》,热情歌颂模范人物、先进集体的如《船长》、《祖国高于一切》、《中国姑娘》、《在这片国土上》等主旋律作品,也有写凡人俗事家长里短的边缘性作品,有《中年颂》、《继母》等;作品主要反映现实题材,同时也出现了历史报告文学;主要取材于国内,但也有不少国际题材的作品。同时,作品的容量得到了增大。“集纳式”、“全景式”的报告文学批量推出,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一人一事的报道模式。综合性报告文学的风行,与作家报告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许多作家不仅仅从新闻、文学的层面报告对象,而且“与经济学、社会学、科技、哲学、心理学等等广结良缘”陈祖芬:《挑战与机会·后记》,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就决不仅仅是一个有关抗震救灾的文本,而是从取一个特置的场景,多角度地洞照了非常态条件下的人性百态。观念的更新,体式的变化,使得那种好人好事记载式的作品不能再自如地冒领报告文学的文体之名了。

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表现创作中不可见得作品的思想性得到了强化。思想性是报告文学不可或缺的要素。作品体现出的深刻的思想,反映着作者对于人生社会的卓识。作为新时期报告文学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的不俗之处,就在于当主流话语还没有彻底全面否定****时,徐迟以自己的思考,通过对陈景润致力于科学的忘我精神及成果的报道,从一个方面批判了****对于知识分子的践踏,从而开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先声。乔迈的《三门李轶事》报告了一个在当时极为敏感的事件,在村分组包干中,“五个共产党员是哪组都不要!”后来经过自省、自强重新获得了村民的信任。由此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不是群众冷落了我们,而是我们辜负了群众。不是人民不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而是我们不怎么像共产党员了。”

新时期报告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莫过于问题报告文学。这一时期问题报告文学的数量、所提问题的深度等在报告文学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来对于问题的揭示、对不合理现象等的批判,都是报告文学文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发生期的报告文学其基本的主题取向是批判。“它的本性是抗争,是批判。它和一切丑恶的东西为仇,是有锋芒的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在野文体。”范培松:《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序》(丁晓原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但以往报告文学的批判基本上是体制外的,体制之内的批判——自我批判颇为困难。50年代中期写作干预生活特写的作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被打成****。而历史行进到80年代后期,情势就大不一样了。这一时期主导报告文学潮流的就是问题类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轰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问题报告文学的轰动。《中国的“小皇帝” 》、《神圣忧思录》、《国殇》、《世界大串联》、《西部在移民》等作品所提出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这种景况一方面反映作者和公众具有一种普遍的现实关怀精神,同时也表明社会多了一种兼容性。这种兼容性正是现代文化生态的重要品质。正是在开放的兼容的历史语境中,报告文学开始以主体的自觉、题材的拓展、文体的增容、思想性的强化和批判性的回归,实现着文体的自觉。中国的报告文学显示出它成熟的风姿。而文体成熟的风姿,正是报告文学作家——作为知识分子他们主体精神的一种光彩的投影。“整个社会弘扬人文精神、生命意识、个体苦难的体验和反思,强调理想和建构新的知识分子形象,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良知、社会的尺度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动力。”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报告文学作家以报告文学为方式实践着他们作为知识分子在新时期的社会职志。

但这样一种盛景,到了90年代不再复现。90年代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异。社会更全面、更深入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制导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思想观念。所有制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等,进一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社会成员自主的空间变得更大,个体关怀取代社会关怀,物质追求更重于精神追求。在文化上,激进主义让位于保守主义。新的文化保守主义“放弃激进的批判精神,实行温和而稳定的话语实践”,“放弃对共同处境的忧患、焦虑和怀疑,转变为对个人境遇的关怀和思考”,“放弃对终极价值、目标信仰的追求和提供,而是关注具体的局部问题的解决”孟繁华:《文化崩溃时代的逃亡与皈依——90年代文化的新保守主义精神》,收入《知识分子市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李世渊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90年代知识界呼唤重建人文精神,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人文精神有了在许多在看来甚为严重的陷落。而知识界本身也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到了90年代,随着文学轰动效应消失和启蒙工程崩塌,其优越的精神领路人的地位终于归于消解,人们在现实面前再也不需要圣贤般的宣谕和真理的代言人。”于是他们开始“走向世俗,抨击崇高,调整心态,张扬私人化,逃避历史和现实,使得知识分子告别了80年代的理想化”王岳川:《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报告文学呈现出世纪末症态就变得不可避免了。90年代虽然卢跃刚、张建伟、马役军、黄传会、李鸣生、何建明、杨守松等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从整体上看,90年代报告文学普遍地缺乏现实关怀的文体品格和思辨批判的文体精神。报告文学在90年代这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对许多重大现实课题不应有的缺席,或报告的浮泛使得这在80年代已经走向自觉独立的文体部分地开始退化了。

三、 报告文学:作为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

论及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人这一主体。在这一结构关系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人是文化生态的创造者,而且,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人,作为报告文学的作者,他具有一种中介的意义。文化生态对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影响,正是通过作者这一中介而实现的。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作者的精神品格,他们的话语方式等,对报告文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报告文学可以被视为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这种方式为知识分子向社会发言提供了某种论坛或通道。理想中的新闻应该作为一个发布信息与公意的一个公共场所,应该作为一种现实监督的社会雷达。但现实中的新闻却并不尽如人意。法国的研究者梅林在《报告文学论》中曾指出:“在流行的报纸日趋堕落的时代里,在统治阶级的机关报成了愚民政策的工具的时代里,在这些报纸的通讯员都成了说谎的传播者的时代里,社会的报告文学者的工作的责任比平日更加重大了。”梅林:《报告文学论》,徐懋庸译,《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由此可见,通过真实地(非“说谎”)报告现实生活的场景,以开启民智(非“愚民”),正是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历史使命。从这种文体使命中,我们可以联系知识分子的某种社会职志。之所以将报告文学指称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内在理路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

这里我们需要对知识分子的概念作一界定。知识分子(intellectual),这是一个舶来的名词,中文译名的出现在现代。中国古代将知识分子称为“士”,孔子有“士志于道”(《论语·里仁》)一说,民间则将知识分子泛称为“读书人”。我们指称的知识分子当然不是泛说,它不是作为某种学历、专业技能、职称的一种普泛化的代码。萧乾对知识分子被泛指颇有异议,曾说:“知识分子这个词儿在中国用滥了,仿佛只要读过几年书,领到过张把文凭,就是知识分子了。”在萧乾看来,“知识分子不是闭门埋头搞自己的业务的人,还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良心”转引自朱子南:《报告文学作家的报告》,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这种作为国家民族良心的知识分子,通常被命名为人文知识分子。这正是我们所要设定的基本内涵。

人文知识分子的存在及其言说是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中的重点课题,中外学者对此作有大量的研究。概括这些研究,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存在方式就有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举其大端有二:一是公共性、社会性。人文知识分子并不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因为他的工作并不是私人化的,而是将自己设定为社会公众的代表,从事着具有公益意义的活动。萨伊德将知识分子解释为“是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公众(for)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萨伊德:《论知识分子》,台湾麦田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知识分子的“向公众”和“为公众”并不意味着将自己大众化,而是相反,要成为引领公众的思想家。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更像是这样的思想家,……他们把自己等同于被赋予普遍价值的主体,并从这个角度分析形势,开出处方,为主体的自我实现,或至少是这种实现过程的进展,提出建议。”利奥塔:《政治著作选》,转引自秦喜清《元叙事的危机与知识分子的坟墓——评利奥塔的知识分子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2月。对西方学者的研究,******曾有一综述。他说:“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总之,知识分子自认为或被认为是真理、正义、人性等人类普遍价值的代言人与维护者。二是独立性、批判性。知识分子作为人类普遍精神的代言人,这就决定着他必须是独立自持的;而他在守护人类普遍价值时,必然需要批判那种反理性、反人性等负面的现象。美国《时代》杂志在1965年5月21日载文诠释知识分子的含义:“第一,一个知识分子不只是一个读书多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就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转引自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金耀基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所作的题为《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角色》的演讲中,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多有强调。他指出:“知识分子是一个‘关心他个人身处的社会及时代的批判者与代言人’。这也许是古今中外最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而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批判者的角色确认与他作为人类理想主义者的设定有着内在的关联,他所憧憬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并不能对接,于是批判的使命就责无旁贷了。“知识分子的功能既然在解释外在世界的情景,很自然地,他总是倾向着怀疑与批判的眼光的,他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是有距离的。而没有一个现实社会是圆满的,也因此知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不保留地加以拥抱的。”见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7年版。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体被正式命名大约只有70年的历史。对它所作的研究大多是形式化的技术性的,许多未得这一文体的真谛。但识者自有,以为“报告文学主要不是作为文学,而是作为社会良知的表现才备受推崇的”冯立三语,见《太行夜话——报告文学五人谈》,《光明日报》,1988年9月23日。。作家“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把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观察、思考这种理性的成果,用文学形象的方式拓展出来,交代给社会,在社会上起启蒙作用”麦天枢语,见《1988·关于报告文学的对话》,《花城》,1988年第6期。。这里所提示的“社会良知”、“启蒙作用”等报告文学的文体功能正好与知识分子的意义相对接。

报告文学的价值存在于现实真实的、直接的关系之中,马尔克斯指出:“报告文学的‘实际的’力量,在乎全面地拒绝现实的逃避,即所谓最进步的报告文学形式……乃是由于知性和感性而获得的正确的‘现实把握’之谓。”马尔克斯:《报告文学的必要》,沈起予译,《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报告文学是一种关怀社会、介入现实的文体, 这就需要作者有一种博大的社会襟怀,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日本文艺家川口浩在《报告文学论》中转述基希的观点,对报告文学作家的质素作了表述:“据基希的意见,假使有人要做好的Reporter,要做生活现实的报告者,那么非有下述的三个条件不可。就是毫不歪曲报告的意志、强烈的社会的感情,以及企图和被压迫者,紧密地联结的努力。”川口浩:《报告文学论》,沈端先译,《北斗》第2卷第1期,1937年1月20日。梅林也认为,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怀着明白的责任观念,将人类的痛苦,以及受着本国和外国的统治阶级的压迫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灾难,描写了出来”(梅林:《报告文学论》)。正因为这样,一个持有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报告文学作者的,而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必定具有社会意识,承担着社会的和艺术的双重任务。这样的作家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他们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这种人文知识分子型的作家面对写作的艺术性、审美性与思想性、鼓动性的选择,如果不能两全其美,那么他们总是更倾向于后者,写作可能不会传诸后世但却能作用于现实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的批判性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困难不在于对它作理论上的阐释,而在于批判性在特定语境中的运作。在理论上,中外报告文学作家与研究者对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功能基本上都是确认的。国际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曾经写过《秘密的中国》这一对中国报告文学产生影响作品的基希就认为:“在自由被压抑而****肆虐的国土上”,在“文学方面流行着多情善感的晦涩风格”的时候,“报告文学就是要揭露劳动和生活方式的真相”基希:《报告文学——一个危险的文学体裁》,刘半九译,《时代的报告》,1981年第3期。。在许多时候,揭露,对于主流社会来说是一种威胁,所以这样的报告文学并不受到欢迎,于是基希就将报告文学命名为是“一个危险的文学体裁”。苏联著名的特写作家波列伏依也指出:“不仅是小品文作家,我们特写作家也同样能够,而且应当在报纸上揭发一切落后、保守,发了霉的、从昨天带到我们光辉灿烂的今天的东西。”波列伏依:《论报纸的特写》,郑泽生、毛信仁译,《文艺理论》小译丛第6辑,1954年。奥维奇金更提出了特写“干预”生活的观点。

我们的报告文学家对报告文学的批判性也多有强调,早在30年代,茅盾在《关于“报告文学”》的专论中,就指出:“杂文和速写都是变动得很快的社会中变化斗争的利器。刻刻在变化的现实要求着斗争意识强烈的作家们采取最快的手法和最直接的方式来加以反映和批判。”认为“‘报告’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政治上的问题立即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第11期,1937年2月20日。。针对80年代初期报告文学创作中存在着“不敢直接去碰矛盾、避开矛盾走的倾向”,夏衍特别主张报告文学作家“要有点胆量”,“敢于斗争,即使‘打官司’也不怕。报告文学作家要敢于揭露矛盾”,“批评和鞭挞阻碍生活潮流的旧事物”夏衍:《关于报告文学的一封信》,《时代的报告》,1983年第1期。。中外作家对报告文学批评功能的强调,表明他们试图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否定,去维护社会公理乃至人类的普遍价值。 体现了他们作为社会良知对真理、正义的维护。

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以现实报告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批判为重要价值取向的报告文学与以人类基本价值守护为使命,以人文关怀和启蒙性、批判性为基本职志的知识分子之间,具有相互契合的内在逻辑。知识分子自我实现的方式有很多,但毋庸置疑,报告文学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发生学的角度视之,报告文学正是近代知识分子借助于其他文化条件所新创的一种具有显性社会意义的独特文体。

这里,我们对所讨论的命题——报告文学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只作了形而上的理论推导。我们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实证。实证表明,历史的情形比这一简单的判断要复杂得多。因为,知识分子是一个变项,他们参与创造社会文化生态,而又总是为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态所制约。这样知识分子的身份经常改写,其话语、立场等也往往因时而变。这就为我们观察报告文学的流变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自然读书人不少,而真正的知识分子却不多。因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缺乏知识分子生成的基本条件,这样形成知识分子群落的精神思想资源显得匮乏。当欧洲新思想风行,知识分子处于一个活跃的原创时期的时候,中国清朝的士人在“文字狱”等高压下只得皓首穷经:知名士,好标格,词章考据兼金石。考据有时参说文,谐声假借徒纷纭。辨微先析古钟鼎,自谓冥披驾绝顶,义同声近即牵连,一字引证成长篇。……既汗牛,复充栋,骤观其书头便疼。外间边事烂如泥,窗下经生犹作梦……以上林纾的《新乐府·知名士》将清代学人的生存模式作了真切的描绘。在我看来,有清所谓朴学、小学等学术的繁荣,是以牺牲士人的人文特性与思想性为代价的。这究竟是一桩学术的幸事,还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中国士人有规模地转换成知识分子是在晚清。西风东渐,殷忧难堪。这是一个造就知识分子的时代。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诞生了,他们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开始自觉的士人,他们知道对朝廷除了顺从外,还可持有异议,还可以设计国家政治,还可以新民立人。于是就有了“公车上书”的集体请愿,有了“百日维新”设计与参与,有了办报撰述的思想传播行为。康、梁等人已不仅仅是学问中人,而更是关注现实,作社会思考的思想家。梁启超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奠基者。他以“饮冰室”题名,反映着他以焦虑的心境关怀着社会现实。这是人文知识分子经常具有的一种心态。他写作的一些具有报告文学质素的作品,并不是自适之作,也不是卫道之制,而是借人物事件的叙述与论评,表达他对基本价值的释义与评判。他写李鸿章,将人物置于40年的历时背景中,给出了一种开阔的社会全景;视被清廷处死的谭嗣同等“六君子”为烈士,在对烈士的褒扬中抨击着封建****政制的残忍。梁启超所持的立场基本上是反体制的,所以他的作品总体表达了一种批判性的主题。而这在发生期的报告文学写作中是具有代表性的。

作者反体制的立场、作品批判性的主题成为贯穿30年代以前的中国报告文学发生史的一个基本的、最为重要的特质。民国初年的“报界奇才”黄远生,进士的才情、记者的职志、留学所得的新思维,使得他能高标其时。作为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有识者,他倡言在时潮纷起之时,“诸君当为吾社会种种不平,呼号奔走,决不能依附于权势之下”黄远生:《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秉持这样的思想,黄远生以《外交部之厨子》等作品辛辣地嘲讽了统治集团的腐败,以对章太炎笑傲权贵品性的记写,热情赞颂了民主主义的思想。以后至“五四”,至大革命期间,报告文学作者的精神基本是相承的。写作了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瞿秋白,他自称“‘我’不是旧时之孝子顺孙,而是‘新时代’的活泼雅儿”。他对俄国作文化考察,是因为他觉得“在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里,人都在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裂的声浪 ,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瞿秋白:《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瞿秋白文集·文学编》(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作者以其见闻的新景来反衬中国现实的“黑暗悲惨”,由此召唤民众改造社会的意识。郭沫若这位被认为在当代许多时候差不多“失语”的文化名人,在当时却是一位反独裁、反****的斗士。发表于******得势猖狂时的《请看今日之******》与《脱离******以后》的两篇作品,在完成了对******本来面目还原的同时,也凸现出知识分子傲骨兀立的形象。

发生期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体还尚未完形,但其中折射出的主体精神却不乏精彩。在清末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知识分子领导着时代思想的主潮。作为启蒙思想载体的报告文学是其中飞溅的浪花。

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使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同类推荐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徐志摩情书:致陆小曼

    本书所收徐志摩情书主要采自《爱眉小札》,但也收录了《爱眉小札》未曾辑录的部分情书。相信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主要收录了连大帝也未能幸免——《在下巴赫》、风车渐欲迷人眼——《生命的讯息》、巍巍八道楼子一《八道楼子》、不在马背上——《马痴》、瓦尔特还在保卫萨拉热窝吗?——《爸爸去出差》、信的人是有福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庶民的胜利——《建党伟业》、俄罗斯方舟等内容。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灵瑞禅师岩华集

    灵瑞禅师岩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旗南传

    旗南传

    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囚笼之中。如果生而在囚笼之中,又如何学会自由?编号为093的奴隶实验体,生在帝国的天囚监狱内。带着被改变的人类基因,没有自由的他,开启了一段逆天的强者征途之路。自由,非生而带来,非他人赋予,是自我争取而来。
  • 我们的十八岁

    我们的十八岁

    十几岁的时候为什么天不怕地不怕,因为那个年龄阶段没有答案,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爱我的人是谁,我爱的人又是谁,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跌跌撞撞犯了很多错,最后奇迹般的找到答案的瞬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天王无双

    天王无双

    是龙,终要遨游九天!“你滚!”当他军演时,用手榴弹去人家鱼塘炸鱼时,首长再也无法忍受。他离开那天,无数人在庆祝,与‘血色刺客’这个称号相比,更多人愿意叫他许三痞!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气镇九荒

    气镇九荒

    武修之途,血流成河,枯骨遍野。在这王者争霸年代,谁能傲世万间天才妖孽?谁能矗立巅峰傲世九天?天地若是绝我,我便屠个天破地荒!
  • 快穿女配的花式逆袭

    快穿女配的花式逆袭

    作为一个风靡全球的影后!作为一个全世界都闻名的公司幕后总裁!却被一个黑心系统用一根香蕉给噎死了!!飘在上空的叶挽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霸道总裁,变态反派boss,温柔校草,腹黑养父………………………………~靠!TMD到最后才知道攻略都是一个人。看着眼前无赖的某人叶挽爆粗口的咆哮道:“滚蛋吧!你!”可某男人似乎没听懂意思般的说:“好啊,我们一起滚~”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来。然后抱起某女人的腰,往卧室走去。叶挽欲哭无泪她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一对一喔!放心的啦,爽快滴入坑吧!嘻嘻}
  • 总裁!我错了

    总裁!我错了

    君笑笑一生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救了淡晨浩还顺便把他睡了。失去自由不说。还要帮他解决一大堆的桃花,她很累的说。要不是他对她还不错。要什么给什么。什么都依着她,她早就不干了。淡晨浩一生最幸运的事就是用自己的那张自己都厌恶的脸勾搭到了君笑笑。要想她不离开她。只有宠,使劲的宠,把她宠坏了,就只有自己能够受得了她,那么她就只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