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6500000027

第27章 图书馆实习手记

大学校园纵深处的一栋办公楼二楼,一条两边种着稀散植被,铺就着豹纹大理石的短途走廊静静伏卧在初秋的校园,像夜晚沉沉睡去的婴孩。秋风由轻盈逐渐变得沉重的步伐沿着走廊午后温凉的阳光中缓慢回旋,那般醉人的冷艳与萧条,生长在走廊阳台边上的那些不知名的植被,却终也无法抵挡漫漫季节里的无尽煎熬,脆弱的枝叶一下便被秋风拂尘而去,有些落在植被周围被风化得坚硬无比的泥土上,有些落到楼下的草坪与水泥走道中,一切在时光中悄然无息地流逝。图书馆走廊处站着两个人。

“卓一凡,你出来一下,我有话和你说。”只见叶馆长边迈着矫健的步子,从图书馆尽头的办公室径直走向二楼外面走廊出口处,边叫唤着站在二楼图书机房处不知所措的卓一凡。在这之前他早已心中有数,此时的卓一凡背着装有笔记本电脑的书包,踱着碎步,脸上写满无奈与忐忑,紧随叶馆长来到走廊一处栏杆边。

“你在借书前台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你到底要做什么?”叶馆长高高隆起的额头上几根零散发丝随风微微抖动,淡淡的语气中透出隐约的严厉。在说出这番话的同时,一双慈祥的学者的眼睛在萧瑟秋风中化作一条几近直线而又锐利的缝隙,从里面透出的丝丝目光直逼着卓一凡此前一直四处游离逃避的眼,此时他的心极度矛盾。甚至不敢直视叶馆长那双落满初秋苍凉的眼以及此刻他脸上所可能显现的神情。

卓一凡站在那里楞了几秒,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说出一句话:“叶馆长,要不我辞职吧。”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叶馆长的话,但话语刚落,卓一凡此前一直平静的脸泛起几丝遗憾无奈。

“什么时候?”叶馆长似乎对他脱口而出的答复感到异常惊讶。

“今天。”卓一凡从嘴边好不容易挤出两个字。

惊讶过后,叶馆长还是很快平静下来,淡然回复着:“好吧,那你做完今天下午再走。”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转身走回办公室。卓一凡没有再说什么,看着那个老年男人的背影,内心百味陈杂,低头默默地一步步回到一楼借还书前台岗位,却感觉自己的腿像被灌了铅般沉重,在进到前台岗位时他看了看张老师,很快转移了目光。张老师和同坐在借还书前台其他几位老师同样也只是短暂对视后便继续投入到各自工作中。卓一凡则一言未发坐回岗位前,除了借还书的正常操作外,整个下午他像丢了魂似的地盯着一楼大门出入口处愣愣出神。往常他也会坐在这个位置,面带礼貌性的微笑迎接着每位前来借还书的同学,认识或陌生的学生见到卓一凡有时亦会同样礼貌地叫上一声师兄。也许他的着装在大多数人看来跟学校教职工怎么也不相称。卓一凡很喜欢被人如此称呼,亲切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午后的时光过得缓慢而不舍,他清醒地知道今天过后自己将会永远离开这岗位。离开这里,终还是忍不住说出那句话,自动辞去一份之前一直苦苦挽留的工作,如今的离去却显得那么狼狈,卓一凡自我苦笑着。

实习伊始,班上除了卓一凡,其他同学都在紧张地为自己寻找落脚地——实习单位,卓一凡的大学时光虽谈不上美好却也过得淡然小资。很快在校两年时光一晃而过,他也面临着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同样的难题。那时正逢五月临近毕业季,各种国私营企业公司会不时前往学校开展招聘会,通过授课方式为实习生讲解该公司的具体运营结构方式等,然后大家根据各自的专业以及兴趣需求开始投简历。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企业卓一凡不是不动心,也有几家无论从薪酬到其他条件看上去都挺理想的单位一度让他动心不已。那时还没结束大学的学期课程,但每次上课时偌大的课室里只有寥寥几人,此时几乎没人能听得进那些只为应付考试的理论知识讲解,基本都跑去参加自己心仪单位的面试了。

一次卓一凡陪同几位要好同学前往学校综合楼大厅参加面试。那是一家私营建材单位,从公司宣传介绍册看,该公司虽然规模较小却有着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含义,所招聘的职位从员工到部门经理,薪酬在一千五到两千之间,其中几位同学则打算面试该企业,同班一位女生走到大厅的临时招聘摊位前。

“您好,我想了解下你们的单位?”说话的是卓一凡同班一位叫李晓兴的女生,只见她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个人简历,正面带微笑地询问着招聘人员。几位穿戴整齐的招聘负责人见有学生上前询问,专业且礼貌性地回应着:“同学你好,我们是一家私营性质的建材企业,企业各项具体数据在介绍册上也说得很清楚了,企业方面包食宿,月薪按岗位的不同随时变动,但变动幅度不会太大,一般在两千左右。请问你想应聘何种岗位呢?”

“文员。”李晓兴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也许那是她梦寐以求的职位,该企业招聘负责人在向李晓兴介绍过该职位主要职责外,继续问道:“请问你对文员这一职位有何看法?”

李晓兴坐在那里顿了顿嗓子,说道:“我所理解的文员是负责统计整理公司的相关营业数据。”

在经过一些涉及专业知识与常识性的短暂询问之后,李晓兴将手中的简历正式递给了企业招聘人员。几位同学相续向在场几家不同的招聘单位投出了简历,其中一位同学在看到行政经理这一职位时还半开玩笑对卓一凡说:“一凡,看样子行政经理挺适合你,不知你有没兴趣去尝试一下?”但从始至终,卓一凡没有向一家企业投出简历,在招聘会场他始终扮演陪伴角色,他的心有些矛盾,但一个方向却在逐渐变得清晰。后来那几位参加应聘的同学都相续收到了企业录用通知。此时,卓一凡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颇感意外的决定——留校实习,所留之处正在学校图书馆。

馆长姓叶,是一位看上去慈祥和蔼的老人,因发福微微隆起的将军肚,半秃头,端庄而严肃的相貌有些像巴金。他在办公时总会戴着一副老花镜,厚重的镜片让这位老学者隐藏在背后的眼睛多了几分沧桑沉稳。但凡能担任图书馆馆长都有着渊博学识,大度的气量,属大家风范之贤才。

炎炎夏日六月,郊野毒辣的艳阳将大学校园熏烤得不见一丝生气,不时能见到身着时尚整齐职场装束,浑身散发着学生气息的年轻人表情轻松或严肃,出入在学校综合楼大厅处,近一个月各大企业将陆续前往学校进行现场招聘亦吸引了众多踌躇满志的学子,一时间校园仿佛成了招聘专场。同时学校方面也在为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学生开路引道:财务,校园网络,图书馆等部门都会提供少数岗位,为部分自愿留校实习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一般留校的则是考虑继续考专升本深造或还没考到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想半工半读的学生。由于岗位有限,预备留校的学生由四月底便已经开始预订岗位。

“叶馆长,你好,我是学校经贸系的卓一凡,是这样的,我想留在学校图书馆实习,不知是否可以?”卓一凡来到图书馆馆长办公室询问实习一事。只见馆长正坐在办公桌前的笔记本电脑前,屏幕上正显示着Excel制表程序,见有学生进来询问,叶馆长停下手头的工作,脱掉架在圆脸前的老花镜,朝刚走进门显得有些拘谨的卓一凡看了看,眼神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带着一丝遗憾说道:“卓一凡,真是不好意思,图书馆招实习生的名额刚满,岗位有限,我们这里也不需要太多实习生,如果当初你决定留下也应早点报名。对了,我代表学校图书馆感谢你的赠书。”

早前卓一凡将自己的个人文集捐赠给图书馆,或许为给他的大学生涯留下为数不多的纪念,在此之前图书馆开展了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并由此举办了推荐书系读后感,书签设计,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全校亦引起一股师生参加热潮。由于临近学期末,参与的大都是大一大二的,作为大三学生卓一凡显得有些不同,他报名参加了演讲比赛,在接到比赛通知短信后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参加,那天晚上他独自去到演讲比赛举行的教室,那里座无虚席,不过前来参加比赛的没有任何大三学生,卓一凡是唯一的一位。

从鲁迅到海明威,从鲁滨逊漂流记到时尚动漫,几世纪的跨越,在各路选手讲解下那些作者或角色在不同名著中都显出不同的时代气息。选手们在演讲前都会报上所在年级班级等,卓一凡在上台时故意忽略掉这一环节,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大三的,那晚在讲台上卓一凡讲了自己最欣赏的一位作者——田维与她的《花田半亩》,ppt配上自选的背景音乐,他讲得很认真,结束时博得台下阵阵掌声,虽然最终没能进决赛,卓一凡却并没有感到遗憾,他只想说出那个故事,他做到了。随后他获了读书后感征文的第一名。

“馆长,我确实想留下。”卓一凡还在尽力尝试争取着。他站在那里,满脸充满了无奈哀求。叶馆长似乎有些心软了:“这样吧,我给你留出一个名额上交到学校,到时有结果再通知你。”听叶馆长如此一说,卓一凡的心稍稍放下了。在等待的日子里形同煎熬,临近学期末的大三学生群体中已很少有人能平静下,无论怎样的条件,哪怕是为实习单位倒贴钱似乎大家也愿意。这样特别时期只要能找到收留自己的企业,大三学子们在复杂纷坛社会面前仿佛一群年轻乞丐或等待被收养的孤儿。他们似乎在泪流满面拽着某企业的衣襟哀求着,帮他们打工求得衣钵。国家培养了那么多大学生却又让他们流离失所,一方面企业嫌刚毕业的大学生太过娇贵,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嫌企业太过无情刻薄。一想到这些卓一凡便不禁苦笑,身在同样群体中的他亦无法改变现状,唯有随波逐流。

一个多星期后,卓一凡接到图书馆负责接管实习生的老师的电话,学校已通过所有留校实习生申请,从即日起听取安排按时上班。在经过动荡的六月后,大学所有期末考终于都结束了。卓一凡走进了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如果不是留校实习,他还从来不知道学校图书馆是如此之大,整个图书馆建筑风格有些类似四合庭院,虽然只有两层建筑,藏书却还是达到十余万册,二楼的左面一共有三个书库,分别是科学,教辅,医畜,人文专栏,右面是大型阅览室,阅览室后面的一个拐角处有通向一楼的楼梯,那里沿至一楼陈年累月摆放着旧报纸,一般情况下禁止学生同行。在馆长办公室前面才是上下一二楼的阶梯,一楼同样有个大型综合书库,进出口设有借还书处,平时借还书都要经过此处进行相关身份登记。

“今天上午要开会,请大家都到二楼电脑机房集中。”上班伊始,叶馆长便召集所有实习生开会,大家相互转告很快便聚集到二楼电脑机房办公室。只见叶馆长和一位年龄大约三十左右的老师神情严肃地走进来,在进来之际,身旁那位老师给在座每个人发放了一本绿皮册,卓一凡拿起定睛一看,封皮上印又几个鲜红醒目的大字:读者手册。

“今天临时召集大家开个小会,是想向在座的各位说清楚一些这里的情况,首先大家留校实习申请已获批,即是说在座各位已经决定留下,如果现在有异议想离开也可以,有没要离开的?”在说这句话时,叶馆长特地加重了语气,在座十余位同学没有发出其他任何声音。

“那就表示大家都下定决心留校了,我谨代表学校图书馆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叶馆长微笑了一下,接着说:“这位是图书馆的何老师,今后将由她全程负责管理督促你们新一届实习生,你们的具体岗位安排以及工资的发放也由何老师负责,有什么情况也可向她汇报。好了,大家是否还有其他问题?”下面让何老师给大家具体讲述下图书馆的各项规章。

“刚发到你们手里的是读者手册,上面有关借还书,上下班的具体规定都有说明了,图书馆各项规章都将严格依照读者手册实施,有其他具体变动再通知大家。”卓一凡被安排在二楼靠近外出口的书库,日常工作便是将书库里的图书排列顺序整理美观,他所在的是一间集科学,人文应用等综合类书库。七月伊始,当卓一凡正式来到书库时才发现整个书库八个书架上的书毫无顺序可言,几近杂乱无章,当他开始整理却发现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卓一凡,这是陈老师,以后在图书馆实习遇到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她。”不知什么时候叶馆长已出现在书库门口,正对着卓一凡说。陈老师年近六十,临近退休,头发却不怎么见斑白,从语气着装上看似乎已是图书馆资深的工作人员。他对眼前的陈老师却感面熟,这才想起以前往返借还书在书库里经常会看到一个年旬老人在仔细认真整理着书架,陈老师见卓一凡所负责的书库杂乱无章便过来帮他整理。

“一凡,为何会想到留校实习?”

“我还有一些相关证书未考到,所以暂时留校复习考证。”卓一凡说出留校原因。

“原来如此,其实留校实习也是挺好的选择,先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出去,不过男生选择留在图书馆实习好像比较少,毕竟整理书架这活需要耐心仔细。”虽然陈老师与卓一凡年龄相差悬殊,两人却如知心友人般谈得欢快,由交谈中得知她是湖南人,因为儿子一家在广州工作,所以她搬来这里与儿子同住,在陈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书架上所有图书基本按顺序整理完毕。卓一凡也终是松了口气。

刚进图书馆实习的一段时间他感觉每天时间都过得非常紧迫,虽然如此,卓一凡还是选择租住在学校附近,那时期末已过,不知是心理还在外在原因,每当他沿着学校门口一直去到图书馆的一路上总感觉别人对他投来异样目光,于是每次他尽量选择从校门口左测一条石子小路绕过那些熟悉或陌生的目光,从综合楼二楼走廊一路径直进到图书馆后门,然后进去自己所负责的书库,路上遇到同来上班的其他实习生也只是礼貌性地打声招呼便一走而过。其中,卓一凡和同在图书馆实习一个多月的杨彬关系甚好,他是网络技术专业的,听说想考教师资格证,为能有更好的环境进行复习考试,选择留校,现被安排在二楼电脑机房,负责学生日常上网登记管理,和机房的日常维护。在当初分配工作的值班表上,卓一凡和杨彬全部被排到同一天,可能何老师看他们像兄弟,于是将两人的值班排到一起。

一个余阳辉映的下午,阅览室里坐着寥寥几人,那些都是打算假期寄宿学校的少部分同学,他们来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学习,那里还坐着两个人,卓一凡和杨彬。

“杨彬,留校实习时间是一年,你打算一直留到大三毕业?”卓一凡问着。

“还不知道,可能考完教师资格证就出去了。”杨彬颇有计划说道。

“之前听叶馆长说实习生需留校一年,直到毕业才能离开,要不当初不能做留校决定。”卓一凡想起叶馆长一再强调。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还较真上了?”杨彬似乎早已料到这些问题,他想了想,若有所思地接着说:“一凡,我知道你不怎么爱说话,但我们现在已算半个社会人了,要多和别人沟通,好了,你应该都知道,我们各自忙去吧,要是被叶馆长看到我们在这里闲谈就不好了。”

在图书馆卓一凡几乎从未主动和其他人说过话,这被杨彬看在眼里,事实上他也不想如此却总感觉和身边人没有可谈话题,久之便形成了独来独往个性。时光无形的步伐在漫长的轨迹中快速而缓慢地行走,没人能察觉,只是每次看自己的掌纹时会发现上面不知何时又多了一道纵深纹路。转眼,卓一凡来到图书馆实习已有一段时间,和其他同事相处得不好也不坏,这天他突然接到一位同乡同学的来电,一个熟悉久违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来:“一凡,我是杨觉,明天我要回校办理离校实习手续,你还在学校吧,要不陪我办完手续,然后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大三实习生需分别到学校教务处,宿管科,图书馆办理交学费,清查退还借书等手续后方能正式离校,否则会影响到来年的毕业。

明天正好是双休日,卓一凡不加思索地答应了。清晨九点多,卓一凡刚进到校门口远远地便看到杨觉,只见他坐在饭堂门口一处石凳上,卓一凡快步走过去:“这么早,手续都办妥了?”见到卓一凡,杨觉喜出望外,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凡,这么久不见还好吗,听说你留校实习,怎样,还适应么?”

“还行吧,就是工资有点低。不过当锻炼机会先积累经验,你的离校手续办得怎样了?”

“手续基本办好了,就差图书馆的借书退还了。上学期借的几本书都没时间看完,转眼却要实习了,也不知道过期多久,可能要扣钱了。”杨觉叹了口气。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还吧,咱们一路聊。”说完,两人便沿着教学楼旁边一条林荫小道向着图书馆方向走去,杨觉读的是建筑专业,现在一家私营建筑公司实习,做的是施工与监理。

“杨觉,你现在那家公司待遇如何?”

“别提了,刚好够自己吃穿,不过公司方面提供包吃住。”

“这样也挺好,其实我们实习生就为得到一个锻炼机会,此时薪酬的多少或许还不太重要,不必太过考虑。”

“一凡,看你说得蛮有道理,我正考虑辞职重新找工作,听你如此说来还是决定留下几个月再看看吧。”

“我也是随便说说,关键还看你的决定。”

两人边走边聊,没人注意到前方百米处有个人正向着他们慢慢靠近,八十,六十,四十……彼此间的距离在各自不经意的步伐中在逐渐拉近着。他们还沉浸在彼此的交谈中浑然不知。就在走到图书馆一楼南门一棵大叶榕下时,卓一凡感觉快到了,正抬起头随意望了望前方的路,那个人影由模糊到逐渐清晰地进入他的视线,一个让他如何也想不到会在此时出现的人——叶馆长。只见叶馆长右肩夹着黑色公文包正匆忙赶路,不经意的偶遇,毕竟碰到了,卓一凡礼貌地向他打着招呼:“叶馆长好!”叶馆长似乎没听到,就在他即将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时,卓一凡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朝向叶馆长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叶馆长听到有人叫他,侧过身定睛一看,马上认出了卓一凡,但他的答复却出乎意料。

“卓一凡,你不是在上班么?怎么跑这里闲逛,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没等卓一凡解释,叶馆长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只留下一脸懊悔不解的卓一凡,这叶馆长也真是的,而且还当着同乡同学的面不分青红皂白,如此不近人情。

“一凡,怎么回事?”在他身旁的杨觉看得一头雾水。

“没事,对了,杨觉,我突然想起今天还有事,要不你自己到图书馆还书吧。”

在这节骨眼上,卓一凡却找借口好像有悖常理,但此时此刻,刚才突如其来的一幕也让不明事理的杨觉似乎也意识到什么,便也依了卓一凡的话。

晚上回到宿舍,卓一凡越想越不明白,他在纸上胡乱写着:往后,没有任何一个日子会比今天更容易让我铭记,我的心隐隐作痛,不是因为被叶馆长辞退,而是他误会了我,第一次被一位陌生却又熟悉的人以如此强硬且冰冷的语气训诉,我没有说什么,默默忍受着,当我欲解释清楚时他却头也不回地离去,那一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静静站在原地,整个世界却仿佛瞬间瓦解。我很敬重叶馆长,印象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学识渊博的老学者,抑或这是一位学者所应持有的风范?短短几句话似一把利刃般直刺我心,尖锐地疼痛,殷红的鲜血呼呼直冒。周围很多同学在听到我留校实习的决定大多数表示惊讶,并且建议我出校实习,自己却依然坚持留校,久违能在空余时间看多几本“闲书”,不断充实自己,于是有人说我发疯,外面随便找一间单位都有千元以上工资。我留校,拿几百工资,却想自己一直是以这样的个性走过的,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亲身体验。我并非责怪任何人,并且还理解他们的处境,因为我站在他们的立场,可当我被深深误解时,心又该如何安放?我知道自己的得失,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必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由小学一直到大学不时会被人投以不屑目光,嘲讽我的不自量力,但我还是坚持着。那晚,我失眠了。

“叶馆长,对不起,昨天是我失职了,因为是双休日和同学本打算办理退还书手续,我不找理由借口,只承认错误,这是我写的检讨,请你过目!”

隔天清晨,卓一凡早早地来到馆长办公室,尽管此刻他的心忐忑不安,还是迈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步伐走了进去,手里紧紧捏住一份被卷出皱褶的检讨书,在他恭敬地将检讨书递到叶馆长跟前时,他正坐在办公桌边,戴着老花镜在那里忙活着,一切如同往常,叶馆长顿了顿身子,脱下眼镜,朝站在他身旁许久的卓一凡仔细看了一眼,回过头:“一凡,你现在不是在上课,不管哪里都有规章制度,上班时间不应去做其他事情,有特殊情况要及时汇报,你明白么?”

“我知道,叶馆长。”卓一凡站在那里,身躯有些微微颤动。

“看你认错态度良好,这次就算了,好了没事了,回到岗位去吧。”

“叶馆长,我……”卓一凡还想说什么,此时办公室里其他两位老师正上网忙着整理文件,叶馆长那浑厚的嗓音久久回荡在清晨还在睡眼惺忪状态的办公室,显得格外醒耳,虽然此时办公室另外两位老师正处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他却隐约感觉他们在聆听他和叶馆长的对话,并对这位不怎么爱说话的实习生投来另类目光。

叶馆长接过卓一凡的检讨书往办公桌右边一堆文件资料最上面一放,轻轻叹了口气,戴上老花镜继续投入工作。卓一凡走出馆长办公室,回到自己负责的书库,在经过那条只有二十余米的走廊时,仿佛走过一世纪般漫长,更感觉到周围有多双异样目光在某个角落里偷偷注视着自己。卓一凡用仅剩的勇气为自己争取了留下的机会。不知为何,此事过后不久,他对叶馆长有了一种刻意回避心理,除了图书馆召开日常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或有事请假等特殊情况外,平时独自在图书馆或校园某处见到叶馆长途径,他总会选择主动避开。卓一凡去图书馆上班一般总会呆在自己负责的书库,做着整理书架,排列书本顺序等工作,在陈老师帮忙整理好书架的书本顺序后,往后偌大的书库便只由他一人接管了。书库的书并不是摆设,因受学生查看翻看等外在因素影响,需要时常整理。

卓一凡逐渐感觉虽然是在图书馆上班,却好像已与书库以外的世界失去联系,有要事一般是何老师或其他实习生进到书库通知卓一凡,好几次,他在书库整理书籍带着耳机,听不到外面的叫唤而被人埋怨。每次直到那支天鹅舞曲奏响——上下班提示声。他甚至感觉图书馆将天鹅舞曲作为上下班铃声有某种活跃精神作用。

转眼暑假一晃而过,卓一凡来到书库上班时,突然无意中发现那里多了一位年龄大约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中等身材,休闲装加西裤,佩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浑身散发着教师学者气息。此时学校师生也已陆续返校,卓一凡并没有太在意,心想可能是学校其他老师在此查阅教学资料,只是最近几天他每次去上班总会看到那位教师模样的年轻人,不时进出书库,拿上一本书走到阅览室坐下,安静地翻阅着。在经过他身旁时,卓一凡会礼貌性地打个招呼便忙去了。新学期伊始,前往图书馆看书学习的学生便也逐渐增多了,书架上有些书本的顺序已出现不同程度凌乱,这天卓一凡像往常一样在整理着书架,就在他正做得投入时,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转身一看,是叶馆长。只见叶馆长走到书库第八个书架唤来一个人,那正是近几天经常在书库看到的那位年轻人。

“卓一凡,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许老师,研究生毕业,看你一人负责这么大的书库很辛苦,陈老师又不能时刻过来帮你,以后你就和许老师一同负责这间综合科学类书库。”叶馆长接着介绍:“小许,这是卓一凡,留校实习的大三学生,以后书库的具体分工整理由你们自己商量决定。”

“许老师,你好,你是来这里工作的?”卓一凡似乎还不太相信叶馆长的话,眼前的年轻人居然是研究生。

“是的,我今年刚研究生毕业,应聘进来的。”许老师推了推眼镜。

一听对方是研究生学历,卓一凡的心不由得多了几分敬意,许老师似乎看出卓一凡的疑惑,环视了一下书库,半开玩笑地说着:“其实现在有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这没什么,我已经算老成了,之前我曾在本市的一所报社任职过,不过工作不怎么如意,辞职后便来到学校找到这份图书整理员工作,这里的工作环境相对还是比较清静,像我之前呆的那家报社,从早到晚忙个底朝天,还不能有个安静的工作环境。”在交谈中,卓一凡将自己留校实习原因也告诉了许老师。

“一凡,你出去应该能找到一份对口专业的工作,你现在读的专业相对社会需求而言还是比较抢手的,不过若因为考证需要留校实习的话也行,多积累些经验也好。”就在此时,杨彬辞职了,他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文案工作,那天,杨彬回图书馆拿回自己暑假前的工资后便和其他实习生匆匆告别了。这事让卓一凡的心隐隐作痛。

他和许老师的关系并没有像陈老师那般,总感觉他以高学历身份在监督自己。此外,两人商量好了,不必刻意规定在某个时刻整理书架,但凡谁在岗位上看到书架上的书本排列顺序出现凌乱痕迹便整理,如果有学生进来书库找到想要的书后,必须要去到外面的阅览,不能停留在书库内看书,对此彼此要督促。卓一凡同意了他们之间这不成文的规定。可这样过了没多久,他发现书架上的书本顺序非但没有整齐反而更杂乱了,才知道许老师上班时一般只是偶尔进来书库,调整下在自己视线范围内的书本,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职员办公室看报或上网。毕竟许老师是研究生,无论哪方面自己都比不上。久之,基本只剩卓一凡一人整理书库,不过他还是坚持着。整理完后,卓一凡便直接去到书库中间的两排书架间看书,有时没别的事会一直看到下班。当熟悉的天鹅舞曲响起时,关窗,关风扇,重复检查书库,打卡,然后离开。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让他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或者应该持续多久。卓一凡唯一知道的便是每天按时上下班。

新学期,由于需要焕新校貌,校园内部分建筑需要重新进行翻新,图书馆则被列为其中翻修项目之一,二楼顶层透明的露天玻璃重新进行安装,一楼的大型综合书库暂停对外开放,十几万册图书被分别挪移到一楼的走廊,多功能会议室以及旁边的小书库作为临时摆放处,这意味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图书馆全体员工都要投入到图书重新整理上架工作中,金色的国庆长假很快过去,却未见图书馆教职工与实习生们脸上在愉快长假后余兴未了的表情,一回来叶馆长便请全体职工们前往校园高级餐厅用餐,大家都知道此餐具有某种动员意义,叶馆长边吃边微笑说着:“今天请大家在校园餐厅用餐,顺便召开一个临时会议,由于图书馆的建筑将尽心翻新,为确保图书的完整安全,一楼所有图书被挪移了书架,现在全部堆放在一楼四周走廊,多功能会议室,还有小书库里,现在需要重新整理排序上架,这是一项浩大工程,特召开此次动员会,好好犒劳下各位,希望大家分工合作,把我们图书馆的工作做好。任务已下达给何老师,她会给大家做好具体安排!”

图书重新整理上架工作终于开始了,卓一凡同其他实习生一样内外忙碌着,叶馆长还吓了一个规定:每天早上八点半之前所有在职人员必须做完分内之事,然后统一下楼帮忙搬运图书。大家都严格遵循着叶馆长的话,谁也不敢怠慢,连二楼的陈老师,许老师,以及同在馆长办公室办公的何老师也都跟着下楼帮手。卓一凡发现每次自己总是在来到二楼的书库,在听到其他老师或实习生的叫唤后才匆匆忙忙下去,每次总是从叶馆长的眼前走过,让他感觉很尴尬,为能按时下楼帮手,每天当清晨第一道曙光刚探头时,他便出门了,带上几个馒头和纸盒装的牛奶便匆匆赶往图书馆。这次卓一凡不像以往那样先到二楼书库,而是径直从二楼机房角落那条堆放着旧报纸的楼梯直接下到一楼的书库,狼咽虎吞地吃完早餐后直接投入到图书上架整理工作。这样便不用再麻烦一次次地叫唤自己,更不会在途径时因碰到叶馆长而尴尬。

就这样,卓一凡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投入到新一轮图书整理上架工作中,持续整理了近一星期,走廊,多功能会议室,小书库里堆积得像一座座小山丘的书本被一本本重新放上书架,但那些工作量还只是杯水车薪,图书馆教职工加上实习生十来人,原本不缺的人手在庞大书群面前还是显得不足。此时,叶馆长申请从学校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了部分人员前来搬书。虽是临近初秋时节,气候凉爽,大家却忙得热火朝天,几天下来,走廊上所有的图书全部被重新摆上了书架,一楼的综合性书库也重新对外开放。但书架上的书本顺序仍非常杂乱,剩余的十余万册书本顺序的整理只能由图书馆的值班老师于实习生们共同完成了。

这天,卓一凡如同往常一样下楼帮忙,他来得有些早,只见那一排排书架上的各类图书竖或横躺着,它们正等着被排列整齐重新服务于读者。

“卓一凡,你在哪?”此时突然从二楼传来一声叫唤,那声音回荡在偌大的图书馆楼层间,这对其他正在阅览室专心看书的同学而言只是一个不经意之声,这对卓一凡而言却犹如惊雷,让他每根神经都跟着紧绷起来,那是叶馆长的叫唤。

“我在楼下呢。”卓一凡边大声回应,边准备上去二楼书库。却见叶馆长不知何时已出现在一楼借还书的出入口出,他站在那里,双目圆睁,眼神中隐约透着严厉与不解:“你不在自己的岗位上,跑楼下干嘛?”

“叶馆长,这几天大家不是都在一楼整理书架么?这不还没人来,我提早下来等。”

叶馆长看了看卓一凡,又望向借还书处:“整理书架,我会让何老师逐一通知书库的实习生,不用你独自下来,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看来你不适合呆在书库,来,你和一楼的实习生余婷调换岗位,她负责书库,以后你就负责前台借还书登记。”

“叶馆长,不是的,你误会了,我提前下来只想尽快帮忙。”

“行了,别说了,余婷,你把有关借还书的电脑系统操作给他说一下,一会你上二楼书库。”叶馆长的语气强硬干脆,没有一丝商量余地。

卓一凡不敢再说什么,只得默默接受被安排到新岗位。当天,余婷便将所有有关前台借还书的电脑操作全部告知了卓一凡,虽是初学,他却很快掌握了要领。前台借还书还有两位在职老师值班,两位实习生,一位负责对归还图书重新上架整理,另一位负责电脑借还书操作。

“卓一凡,借还书系统操作都熟悉了吧。”发话的是坐在借书前台左侧的张老师。张老师看上去刚踏上三十,语气老练沉稳,目光淡然,俨然一副成熟女人模样。

“你好,我要还书。”只见一位女生怀抱着几本书由一楼门口进来径直走向借书前台。

“同学,你的借书证呢?”张老师询问着女生。

“忘在宿舍了,只有身份证能还吗?”女生有些不知所措。

“对不起,同学,还书需要同时出示借书证和身份证。”张老师头也不抬淡然说着。

此时又有几位同学上前借书:“你好,我要借这几本书。”

“同学,你的借书证呢,没有借书证借不了,书,自己放回书架去!”

“你好,我们想知道图书馆借书的有关规定?”那几位同学异口同声问着。

“在过道对面,自己先去看完,还有不明白的回来再来问我。”张老师指着一楼走廊对面一个大柱下的规章牌说道。

不管新老生,但凡对图书馆借还书规则不懂欲询问时,张老师都会叫他们先去看完有关规章,也许每天面对不同学生却不断重复的相同问题,她已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耐烦,也许这不应是一位服务人员应有态度。“都熟悉了。”好不容易等张老师暂时忙完,正在电脑前做自己的事情时,卓一凡这才回答着。

“那好,从现在开始你就坐到余婷原来的岗位吧。”她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

刚开始,卓一凡在前台借还书岗位上显得有些紧张,刷条码,贴归还借条,盖日期,消磁。总会在不经意间漏掉哪个步骤,于是在初次操作时他尽量将每个步骤默念于心,尽管如此却还是出现一些小失误。每次当卓一凡看着那些排队焦急等候的学生时,不知为何总想尽快为他们办理好借还书手续。

“看清楚再进行借还操作,别紧张,慢点没事,操作时别出现错漏就行,要是出现失误不该借的书也被借出去麻烦可就大了。”卓一凡偶尔的操作失误被张老师看在眼里,有时她会停下手头的工作,直接站到他身旁,边看他操作便叮嘱着,前来借还书的学生们会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位学生模样的在职人员,眼神透着复杂情感。逐渐地,在张老师的督促下,卓一凡很快便熟悉掌握了图书借还的电脑系统操作要领,操作起来已同在职老师一样又快又准。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后,他却发现了新问题,每次一天下来,眼睛酸胀难忍,有时还伴有流泪怕光,心想可能是在电脑前用眼过多,加上新学期借还书学生流量增多,更加剧了问题所在。几次,卓一凡打算找叶馆长说明情况,请求重新调换岗位却一直没机会说,他甚至后悔那次无缘无故被叶馆长调到前台。想来想去,卓一凡唯有和另一位实习生私下商量好,两人每人轮流一天操作前台借还书系统,那位实习生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了。卓一凡却在无形中隐约感觉张老师对此好像有些反感,多次工作间余,她不时会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初秋郊野的轻风宛若沧桑老人般拂着辽阔的大地,校园里喧闹与宁静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交替着,一切与他有关,又好像与他无关。二楼书库前的走廊,一个人正迈着不确定的步伐行走着,内心却翻滚着汹涌巨浪,在走到馆长办公室门口时,脚步停住了。便也停在了时间的某个点刻,他茫然四顾,却一脸平静。

“卓一凡,你怎么在这里,有事么?”叶馆长突然走了出来,与不知所措的卓一凡碰了个满怀。他语带胆怯却还是将事情告诉了叶馆长。

“这不行,岗位调换已安排好,这是严肃问题,不能随意换来换去,卓一凡,你真是个怪人。”叶馆长似乎有些生气,语气强硬,包含学者沧桑的眼神里写满疑惑与不解。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卓一凡只得重新回到借还书前台继续工作,内心却十分恼火,他尽量平复心情继续礼貌接待着不时前来办理了借还书的同学。

“卓一凡,你这书是怎么放的,堆成三叠是什么意思,叫你只放成一叠,这样重新上架容易些,一点事都做不好,真不知你整天在想什么,还有,我说,你们两个的前台借还书操作轮班是怎么搞的,这像话么?从今天开始你们每人轮流在借还书前台值班一星期,每次上班看到你们两个我就头疼!”张老师终于忍不住训诉起两位实习生。

“张老师,是这样的,我在电脑前用眼过多眼睛会酸胀怕光,可以就依照我们原来的轮班约定么?”卓一凡的声音小得宛如蚊子的嗡嗡声。

“张老师,我不想在借还书岗位,还是负责图书整理上架吧,我要考专升本,需要充足时间复习备考。”此时另一位实习生突然发话了。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们要有异议的话自己去找叶馆长协商,我下星期就找叶馆长说明情况!”眼前的张老师就像难缠妇人般,越来越不讲理。她从心底厌恶两位不喻世事的实习生。卓一凡看着她,又看了看那位实习生,两人都沉默了,各自继续忙碌。张老师见状,更加嚣张跋扈:“怎么沉默了,有什么事就说,图书馆原本就不要这么多实习生,这里有的是人手,做不来就走人!”此时一个电话响起了,从张老师的手提袋里传来。只见她拉开袋子拉链,掏出手机:“喂,欣怡,作业做完了吗,不懂的先问爸爸,等妈妈下班回去再给我的乖孩子做好吃的。”是张老师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的来电,她接电话语气的亲切可人和之前判若两人,看到这里,卓一凡在心里苦笑着,轻叹了口气。

隔天,张老师将情况向叶馆长反映了,以她资深的教职工身份所言的,叶馆长不得不听。当卓一凡再次走向那条之前他曾无数次途径的走廊时,终于鼓足勇气却也淡然地说出那句话。

他第一次感到那条铺就着豹纹大理石,洒满午后温馨余阳的走廊显得如此坚硬,如此漫长。

同类推荐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泪水是眼睛的语言:情感卷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描写情感的文章100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生活中的亲人、朋友一一述来,展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使人读来掩卷长思,情到浓时潸然泪下。很多文章经《读者》等杂志转载,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全书文章短小精悍,笔触细腻,犹如与作者促膝而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鲜活,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殊途同归

    重生之殊途同归

    影风国三大世家的纨绔子弟影枫三少之首的沈空,在一天夜里与醉红楼的头牌飘飘欲仙时,觉醒了前世空明仙尊的记忆,从此他的人生开始肆意张狂。且看沈空如何恢复修为,笑傲九天。
  • 吸血鬼恋爱记

    吸血鬼恋爱记

    吸血鬼恋爱记很好看,欢迎蓝家粉丝们观看多多支持我给我投票或者评论
  • 易书传说

    易书传说

    《易》是天下人间的大经大法,有‘书中之王,群经之首’的说法。众人对天地大法既畏惧又向往,易书之法,福泽中州,古书有灵,有人能通晓三易古卷,从此堪破生死......
  • 命有几回

    命有几回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是双生子,彼此命数却截然相反。我亲爱的妹妹,我们究竟背负了什么?
  • 封仙传

    封仙传

    传统道教修真境界分为四大境界,分别是炼精化气(筑基、开光、融合)、炼气化神(心动、金丹、元婴)、炼神还虚(出窍、分神、合体)以及炼虚合道(洞虚、大乘、渡劫)。合道成仙后开始找寻记忆及了却因果,做到无漏之光。达到混元大罗金仙(圣人)开始新的旅途,穿梭古今外来,超越宇宙生死轮回,成就无上至高神。修真修的是感觉,修仙修的是更高级的感觉,感觉融为一体之后的新的力量诞生,那种名为超越之力的究极之感。
  • 血色之舞

    血色之舞

    一个女孩,到底是谁,一个惊天的家庭玄迷,与最爱的人相厮杀。她,到底该如何选择,妥协,还是战斗,还是说最终选择死亡。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令她深深地感动:“我,唐浅绘,绝对不会让我所想保护的人,受一点伤害。特别是你,罗卉,就算是我的家人伤害你,我也会一直保护你,一直。”
  • 回眸再见你

    回眸再见你

    高中生公孙炎,从以前的平凡不过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太深爱的女朋友失踪以后,便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 屠戮诸神

    屠戮诸神

    家族被屠,师父被杀,经脉被毁。只能独自闯天涯,寻找方法修复经脉,强者回归,屠戮诸神
  • 血殇身世之谜

    血殇身世之谜

    21世纪的冷酷顶尖杀手慕容雪鸢,在最后一次任务中不幸丧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为武称霸,靠拳头吃饭的地方,可是她却是有着倾城容貌那慕容家废物大小姐,当强者的灵魂进入弱者的身体里又会掀起怎样风浪?三千银丝,一双赤瞳,看傲了那天下!当废物不再是废物,各种神兽来契约,各种美男妖孽来倒贴,他们又会引起怎样的火花呢?凤傲天下!唯我独尊!当然腹黑的他在等着她!
  • 面瘫妹子异世游

    面瘫妹子异世游

    总之就是一个大脑回路诡异的妹子扮猪吃老虎不成自己成老虎吃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