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8100000007

第7章 飞机轶闻奇事(2)

1919年,美国纽约饭店的老板奥泰格发出悬赏:第一个从纽约不着陆直飞巴黎的人可获25000美元的奖金。在随后的六七年里,有不少飞行员做过尝试,但都没有成功。这说明当时的飞机要飞越地球上像大西洋这样的地理障碍还很勉强。要完成这样的跨越,除了飞机本身的性能保证以外,还需要驾驶员的英勇、毅力和技巧。也许,还需要几分运气。

美国一名邮政飞机的驾驶员林白,研究过前人失败的教训之后,开始设想自己的越洋飞行。林白认为首先必须让飞机减轻一切不必要的重量。他需要选择一种非常合适的机种,并且,需要有人支持将这种飞机买下来。他终于说服了瑞安飞机制造公司,这是位于圣地亚哥的一家小公司,他们答应将一种单发动机飞机仅以6000美元的低价卖给林白。

后来有人这样描写这架飞机:“这是一个长着翅膀的巨型油箱,外加一副螺旋桨和一个驾驶座。”有人甚至把这架飞机戏称为“飞行油桶”。飞机装的发动机功率是165.4千瓦,这种发动机到1925年还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飞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16千米,续航能力可达6400千米。而从巴黎到纽约的直线距离为5600千米,飞机预计航程还有800千米富余。

林白和飞机设计师进行了深入讨论,对飞机进行了改装,将油箱从后面改在前面,增加容积。这样一来他的前方视界完全被遮挡住了,不得不通过装在机舱上的潜望镜来观察前方。飞机取名为“圣路易斯精神”号,以纪念捐款支援他这次探险飞行的圣路易斯市。为了减轻重量,林白决定取消飞机上与安全无关的全部设备,如收音机、发报机,以及食品柜。他在飞行中只带5个三明治和3瓶水,甚至连刮胡刀和牙刷都不带。他甚至不惜将地图上没有用的部分撕掉,以减轻那一点点重量,所以他只能凭推算来飞越一望无际的海洋。他飞越大西洋时只穿着一套飞行服,带着祖父送给他的一只怀表。

1927年5月20日清晨7时54分,林白从罗斯福机场起飞。起飞时飞机装满了燃油,重量很大,以至滑行很长距离都不能升空。眼看飞机即将冲到跑道尽头,这次万人瞩目的飞行在没有离地之前就要失败时,飞机的机轮碰到跑道上一个小土包,把飞机颠离了地面。一旦离地,飞机就缓慢地连续上升,逐渐取得了高度。林白终于安全起飞了,向东方辽阔的大西洋飞去。

飞行5小时后,空中突然刮起大风,前方出现一堆乌云,一场暴风雨来临。空中不停地闪电,飞机速度减慢,上下左右摇晃,飞机有时被抛掷起来,有时又降到离海面只有几米高。在飞行了6小时,航程960千米之后,林白已经有倦意。他与自己的疲劳作斗争,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操纵飞机。

夜深了,天空繁星点点,不久又是浓云密布,星光全部消失了,四周漆黑一片。晚上23时左右,机舱内温度下降,林白感到脸上刺痛,这时飞行高度是4500米。他用手电筒向机窗外一照,看见机翼的支柱上结着白色的冰块,使他吃惊不小。

飞机飞行28小时后,一阵雨过后,林白强打精神继续飞行。这时天色转晴。他看到下面的海面上有4艘渔船。有船,就说明离岸不远了。由于整晚被海风吹得东移西晃,他已经被风刮离计划的航线,他拿不准离计划的航线有多大的距离。他绕着渔船低飞,向下大声喊叫:“海岸在哪一边?”他希望渔民听到他的喊声后,哪怕只是用手臂向某个方向一扬,说明那是离岸最近的方向,他向那个方向飞就有把握多了。但海上风浪滔滔,渔船机声隆隆,渔民根本没有听到头顶飞机上的呼唤。

林白只好继续根据磁罗盘的指示向东飞去,不久他飞到了英国上空。能看到地标后情况就好多了,他飞越英伦海峡,向巴黎冲击。

法国人欢迎林白天色已晚,前方隐隐约约出现时明时暗的灯光。再往前飞,才看到地面被灯光照得通明。这是巴黎近郊的布尔歇机场。当时机场没有夜航照明设备,机场人员在林白飞机到达之前,动员了数百辆汽车,全部向飞机着陆地点打开前灯照明,把机场照得如同白昼。经过33小时30分钟,飞行了5810千米,克服了飞行中遇到的迷雾、结冰、风暴、疲劳和偏离航道等一系列困难之后,林白终于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到达巴黎的布尔歇机场,平安着陆。

林白原来以为不会有人来欢迎他。但是,当面色苍白、筋疲力尽的林白把飞机停妥后,才发觉有约10万法国人拥挤在这个小机场欢迎他。人们疯狂地重复呼唤他的名字:“林白!林白!林白!”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整个美国沸腾了,人们陷入一片疯狂。大家除了吃惊之外,也都以他完成这次壮举为荣。一连好几天,世界各大报纸都连篇累牍地报道林白及其成功飞越大西洋的壮举。各大城市都举行庆祝活动。美国总统柯立兰特令“孟菲斯”巡洋舰开赴英国接回林白及他的飞机。当林白回到美国时,纽约市驶出200艘船和75架飞机来欢迎他,纽约有以总统为首的40万群众举行鲜花彩带大游行,昼夜狂欢,撒下1800吨的传单和号外。当时全美为报道林白约耗去25000吨纸张,远远超过报导其他新闻的总和。

林白飞越大西洋的意义,在于用飞机来跨越地球上的地理障碍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人们有理由期待航空将会对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起更大的作用。林白飞越大西洋,成为20世纪内航空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今天,他飞越大西洋的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仍被陈列在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

知识点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CharlesAugustusLindbergh,(又译林德伯格,1902年2月4日~1974年8月26日),美国飞行员,首个进行单人不着陆的跨大西洋飞行的人。1924年,他开始随美国陆军航空团,成为美国空军飞行员。以第一名毕业后,他成为了空邮飞行师,19世纪20年代在圣路易斯线工作。莽汉贝奇

航空的发展需要设计飞机的人,也需要“能飞”的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把飞机在空中灵活地飞到连飞机的发明者也不敢相信的程度。

1914年的一天,美国总统威尔逊正坐在白宫办公室内办公,突然听到由远而近的隆隆的飞机声。他闻声转过头向窗外一看,不看则已,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窗外一架双翼飞机,正鼓足了劲向他的窗口迎面扑来。飞机前端裸露的驾驶座上,坐着一个神气活现的驾驶员,此刻与总统先生大眼瞪小眼互相看得非常清楚。威尔逊总统出了一身冷汗。在仿佛要冲进窗口的最后一刻,那驾驶员将飞机笔直拉起,机翼下写得大大的“贝奇”的名字展现在总统面前。威尔逊这才想到,原来这就是他最近起草的一个文件中提到过的林肯·贝奇,是被誉为“世界第一个作特技飞行的驾驶员”。

贝奇是与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同时代的人,他的出色表现是在驾驶飞机上。他平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在飞行中动作幅度很大,被称为“飞行莽汉”。他在空中可以随心所欲地飞向任何方向,在半空中起舞、旋转,真正像鸟儿一样翻飞。

1914年,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升空才10年多,他就在整个下半年内,驾驶他的“小筋斗人”号双翼飞机在全美126个城市表演他的飞行奇迹。有1700万人争相目睹了他在空中令人难忘的表演,人们称他为“空中英雄”。他马不停蹄地从美国东部赶往西部,一路在各个城市表演,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最热情的观众甚至跟随他从一个城市转到另一城市,专门追看他的空中表演。在他之前,还没有谁像他一样受到观众如此的欢迎。报纸将他誉为“人类史上第一位飞行天才”,给他以“飞行之神”等美称。

发展空中特技的意义,在于展现出飞机在空中运动的各种潜力。飞机的发明者也没有想到飞机竟然可以飞出这样多的花样。飞行动作的扩展丰富了飞行力学的研究课题,为空战中的攻击和防守提供了有效的战术动作。在和平时期的空中特技表演,被称为“空中芭蕾”,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和艺术享受。

贝奇在早期向一些航空知名人士谈到自己想在空中做“盘旋”动作时,受到这些人物的嘲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但后来贝奇成为美国第一个做“盘旋圆盘”的人。他还可以当众表演“死亡下坠”,即在1500米的高度上关闭发动机向下冲去,途中还可以做出上下翻滚的斛斗等特技动作,在接近地面处再重新拉起飞机。

1914年,贝奇为大发明家爱迪生表演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特技飞行。他做特技时是在观看者可以看清动作的高度上表演,而不是在高空飞行,所以效果奇佳。他做了盘旋、斛斗等精彩的动作,令爱迪生啧啧称奇,不禁赞叹说:“能做这样的飞行,真是从10年前莱特兄弟实现飞行以来对航空事业的最大贡献!”

这话传到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中的弟弟——奥维尔·莱特耳中,他却感到难以相信。难道真有人能够做到这样出神入化的飞行?贝奇听说莱特对他的特技飞行能力有怀疑,便特地赶到莱特兄弟的故乡——俄亥俄州的代顿去表演。他按照莱特的要求,作了全套飞行表演——连续十个盘旋、倒飞、向上、接近失速、再机尾朝下向下倒转、再次失速、再次倒转……他还完成了两个“Z”字形特技。莱特不得不折服地说:“他的飞行技术使我迷惑,使我震惊。他的飞行简直是一首诗!我从未想到,重于空气的飞机能在空中做出这样漂亮的动作!”

贝奇经过调查,从统计资料中得知,在1914年时,俄国拥有了1500多架飞机,德国和法国也都造出了1000多架飞机,甚至连美国的邻国墨西哥也有400多架可用于军事用途的飞机,但发明飞机的美国,当时政府仅有23架军用机。为此,贝奇自费印刷了几百万份小册子,动员广大民众给国会议员们写信,要求重视航空的发展。他还特别邀请国会议员们观看他的飞行表演,但议员们不予理睬。他在绝望的愤怒之中,决定驾机直闯总统办公室的窗口,起码要吓总统一跳!

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始时他和总统大眼瞪小眼的一幕。

他掠过总统办公室窗外,随后在空中作出多次盘旋、俯冲,几乎全城的人都涌向街头来观看这一奇观。贝奇再次向总统府俯冲而下,在人群头顶上约150米处作倒转、斛斗、上下翻腾,做出一系列令人心惊胆跳的特技动作,然后从华盛顿纪念碑上方飞过,扬长而去。

后来,贝奇听说美国国会仍然对发展航空采取不积极的态度,一次航空展览被国会推迟了会期,便决定再次直冲国会大厦作空中示威。他先到白宫上空作了几套特技,然后在仰头观看的民众的阵阵欢呼中爬升到900米高度,作出一套接一套的“空中芭蕾”动作来。

突然,他的发动机在半空中不响了。飞机在空中似乎失去了控制,向下坠落。空军医院立即出动了救护车。甚至有人向公众宣布说:“林肯·贝奇坠机身亡!”但贝奇的飞机却突然奇迹般拉平了,悄无声息地降落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

贝奇拨开人群,出现在目瞪口呆的军医面前,笑着说:“哪有什么坠机,我从来都是这样着陆的!”他又转向街上拥挤着的群众说:“如果我刚才带着炸弹,你们早就必死无疑了。还是让我们赶快组建我们强大的空军吧!”经过贝奇四处鼓动和游说,国会最终同意拨下大批款项来组建空军。

此事过去84年后,美国航空界在1998年决定将3月15日定为“林肯·贝奇日”,以纪念这位特技飞行的创始人。

贝奇生前最后一次飞行表演是1915年3月14日在旧金山进行的,也正是这次表演断送了他年仅28岁的生命。当时旧金山为庆祝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正在举行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大会主办者邀请贝奇来做飞行特技表演,为博览会助兴。贝奇驾驶的是专为他制造的一架新式的单翼飞机“林肯·贝奇”号,该机装有一台58.8千瓦的发动机。

3月14日是星期天,现场观看贝奇飞行表演的有25万人。下午3时40分,贝奇驾驶“林肯·贝奇”号起飞,升高至1800米高度,做了一连串惊险的高空筋斗动作,然后下降至1000米左右高度向下俯冲至300米左右,就在这样低的高空,他还要再来一次俯冲,直落到150米左右,他急拉驾驶杆,使飞机回到水平位置。就在这一瞬间,先是左机翼,接着右机翼突然折断,飞机便急速下降坠入大海。刚刚度过28岁生日的贝奇为飞行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飞机运煤

空运的物资一般都是价高而质轻的高档项目,像煤这样廉价而沉重的货物是轮不上空运的。但在柏林空运中,运得最大量的,偏偏就是煤。

1948年,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水陆通道,企图迫使美、英、法退出按协议分区占领的西柏林,而由苏方单独占领柏林。西方国家不甘屈服,动员了大量空运力量,靠空运维持一座大城市的运转。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罕见的大规模空运,在长达11个月中,250万西柏林居民依靠飞机运来的粮、煤、药品和日常用品,熬过了极其困难的日子。空运显示的巨大威力打破了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

那天,驻欧美军总司令克莱打电话给在德国的驻欧美国空军司令李梅:“李梅将军,你那边有没有可以运煤的飞机?”

同类推荐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从人类早期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开始介绍,一直到如今的探索活动,期间有关的发明发现也一并介绍,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话题,如一些前端构想和探索传奇等。
  •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探索与实践》旨在追寻南水北调工程历史的渊源,回顾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2002年动工建设期间的历程;介绍南水北调总体布局和东线工程规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分析东线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尤其是对江苏的影响,阐述江苏受水要领,并回答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展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探讨东线工程建设、管理变革的主要方面,以答谢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注。
  •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省道路运输业抓住历史机遇,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呈现快速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和贡献度不断提高,支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客、货、维、驾全面推进,涌现出诸多具有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热门推荐
  • 君心折

    君心折

    踏着萋萋青草而来,她不再整日心念翩翩而去的白马少年,她叫楚七,好笑又贪财。细听耳边轻声的呢喃,她记得的,好多好多。他带着一身孤傲与冷峻,是山一般的男子,他的心似深海,他的眼中有座城——“我早该明白的,我会爱上你。”他带着无与伦比的残艳与毒烈般的唯美,是妖艳的曼珠沙华,刺色的心——“我生,无法说服自己;若死,定护她一世周全。”他如霜色的月光,阴暗两面,相思缘灭——“没了你怎会有我。”至真相揭开,好笑的日子到头,是空得一场臻棱王朝的梦?不言而喻的悲伤,浸浊了一切。她在木樨花下,静静等候。“我等的不是你,是宿命。”然而时光过去,等候里有血滴落的声音。你要的江山里,美人不在。“你记得,我信过你的。”
  • 傲娇总裁大手笔:豪宠少夫人

    傲娇总裁大手笔:豪宠少夫人

    其实当初年少时,他们很喜欢争,喜欢吵架。许多年后,我们长大了,成熟了,不再像年少那样幼稚。“爸,那个女人是谁?”湛洛季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很熟悉。当她转身,湛洛季是否能牵住她的手。对她说:“对不起。”然后彼此终成眷属呢?
  • 驭夫有术:兽王,悠着点

    驭夫有术:兽王,悠着点

    【各路萌物和软萌包子出没】【双男主】这是个野蛮、原始和残忍的兽族主宰的世界。而那两只居高临下,冰冷邪漠的兽皇却不管旁人阻挡,无视人类地位卑贱,强行要宠她爱她和谐她。作为一个兢兢业业前世还过劳死的小医生,陆宁雅表示对这万人艳羡的独宠,相当惶恐,并且毫不犹豫就落荒而逃。被逮回来,她欲哭无泪:“那个,我们要不先做朋友?”一只舔舔双唇,一只眼神冰冷。“想都别想。”“不可能。”
  • 复仇时的公主们

    复仇时的公主们

    她,是冰冷杀手;她,是冷血杀手;她是腹黑杀手。她们杀人从不眨眼。外表冰冷,内心脆弱;外表腹黑,内心柔弱;外表活泼,内心伤痛。被逐出家门,被人陷害,算得了什么呢?接下来,就是复仇的时间……
  • 乱了夏天蓝了海

    乱了夏天蓝了海

    17岁是美好的年纪,懵懵懂懂,莽莽撞撞。17岁是爱幻想的年纪,奇思妙想,天马行空。17岁是敢闯敢拼的年纪,勇往直前,敢做当会有一个人,变成你奋不顾身的理由。17岁的我爱着17岁的你,却因为爱蒙蔽了双眼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 火爆保镖

    火爆保镖

    高见感到有些惆怅,自个儿好歹7岁学武,8岁识字,9岁自学会上网看片的社会精英,放在古代那也是文武全才,可是万万没想到今儿个却要沦落到给人当保镖的地步!保镖?说白了就是高级点的佣人,主人饿了你要做饭,主人困了你要暖被窝,主人有危险了你要冲在最前面!也不知道保护的对象积了几世的福,能遇到自己这么一个超级暖男!
  • 返乡迷途

    返乡迷途

    以一个一个小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大小小的数十场会战。从学生、记者、军人等等的角度,来描绘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书中描绘的每个人物,他们或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或不想归家或已把生命献给了战争。但是与其把生命交给战争不如把生命交给爱情,所以他们每一个人又都有一段或几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拜读的书目!
  • 猎人同人之游戏人生

    猎人同人之游戏人生

    名为《HUNTER×HUNTER》的全息虚拟网游,制作者是猎人的狂热粉丝,花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出这个网游。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兴趣的孤儿舞似柒无意间一瞟竟爱上了它,不可仰制。一个意外,舞似柒在游戏中重生,竟回不到原来的世界!在《HUNTER×HUNTER》中生活了三年,就在舞似柒知道自己身上的……后,意外发生了。
  • 春雨微凉晴曦正好

    春雨微凉晴曦正好

    小说中描写的是民国时候的情景,有些专业性的问题我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有写得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他们的爱情之所以感人,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们随处的时代背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其实有很多爱情值得我们去写,去感受。这是一个在乱世中成长,在乱世中寻找,在乱世中爱恋的故事。他们在学校里相知,相识,相恋。他教她枪法,为了防身;她教他什么是爱情。可是他们却因一场意外而各自分散……再见面,已是三年之后,他是教官,她是学员;他分配任务,她执行任务。幸运的是在她执行任务的途中有他相伴,可是任务危险重重,他们能否粉碎敌人的一个个阴谋,最终牵手一生,白头到老?本文无虐,成长文。(简介无能,请戳正文)
  • 书有灵:修仙太艰难

    书有灵:修仙太艰难

    这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狗血穿越剧情。在这陌生的异世大陆,主人公源幸用“百科全书”开始一段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