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无所不在
办公室就是名利场。在利益面前,人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事。马克思曾说:为了300%的利润,人们就敢于铤而走险。
在办公室里生存,要意识到威胁无所不在,隐患四伏,应该提防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是你看来最善良、友好的同事,你对他的警惕也不可松懈。办公室里人际利益纠缠,矛盾交织,没有谁是能充分信任的。再者,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你看起来绝对是本性纯良的人,为了解决他所面临的难题,也可能对你使出杀招,抢夺你应当有的利益。
曾有两个同班的名校毕业生进入一家电子公司做研发工作,他俩在校时就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上课形影不离,进了这家公司后又在一起工作,上班住宿都在一块,感情无比深厚。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后,主管离去,老板知道他俩业务水平高,心态积极,年纪又轻,准备在他俩中提拔一个人起来。不久结果揭晓。未被提拔的那个发现老板对他态度不怎么好,重要工作不交给他做,薪水不给他加多,如同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原来,正是他最信任的同学陷害了他,同学为了获得那个主管职位,在老板面前若有若无地放出一个信息:他准备赴美留学。于是,老板以为他已心不在焉且即将离去,就不把重要职位交给他了。
像这样的故事有许许多多。很多人都曾有被办公室里亲近的人出卖或陷害过的历史。在利益面前,许多人都可能会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对手。
面对办公室,草木皆兵吧。与你最友好的那一位同事,为了养妻活儿买房子,说不准哪天为了利益要捅你一黑刀,而现在,或许正在整理你的材料呢。
提防来自“密友”的暗箭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一家电脑公司做职员。刚进这家公司的时候,对什么事情都不太了解,大家都很忙,也没有什么人有空来帮助他。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位行政职员非常热心地照顾他,两人成了好朋友。日子一久,他发现这位职员的牢骚越来越多,一开始,他只是倾听对方的牢骚。后来,工作一忙碌,压力过大,难免时有一些情绪的问题,于是也开始对公司和主管批评了起来。他心想,反正对方也批评公司,所以就很放心地不时吐吐苦水。
有一天,人事主管将他找了去,问起他对公司的批评。他吓了一跳,只好死不承认。后来,他离开了这家公司,临走前,一位资深员工偷偷地指着那个行政职员对他说:“你不知道他和你所学的专业相同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职员是幸运的。他虽然被排挤出了这家公司,但最终他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从中得到很大的震撼,日后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定会小心谨慎多了,这对他一生都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还有许多人,被人暗箭伤了却还一直蒙在鼓里呢。
◎面对暗箭,当如何处理
放暗箭是一种经济的打击对手的方式。只要有利益冲突,只要有矛盾存在,就有可能有人使出暗箭这种手段来。大凡稍上了年纪的人,经历过一些事情,都会感叹一句:人心难测!
暗箭无处不在。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面对暗箭,当如何处理?
譬如说,在某次你不在场的会议上,有人将做错事的责任推到你身上,后来你从老板、上司或其他同事口中得知此事,你该怎么办?
首先确定的一点是:绝对不能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从来都是被欺负的。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被欺负者的角色,那你就该尽力抗争。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老板、上司,摆明态度和澄清声誉,这样,别人才看得出你的应变能力、处事态度和真正才干。对待恶言中伤你的人,则应该与他当面质询。只有让他知道你对他存有戒心、存在威慑、存在报复可能,才能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你不敢造次。否则,A中伤了你,你不敢声张,B看见你软弱也凑上来欺负你,C看见有机可乘也来凑个热闹,你就永无宁日了。
放暗箭的人都是小人。小人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为了掩饰他们内心的丑陋、为了使他们的小人作为不被察觉,在待人上通常会表现得很热情,让你感觉起来他就像一个亲密的朋友一样,希望你对他不存戒心,在被出卖的时候还一个劲地想:“某某人和我那么好,他绝不会出卖我的。”而事实上,最可能出卖你的人就是那个首先被你排除的人。
◎小人也是“无利不起早。”
别人不会无故害你,如果他要陷害你,那一定是与你有着利益上的冲突——通过排挤你可以打击你的形象,巩固他自身的地位,或者把责任推到你头上使自己免受损失,等等,借此获得短期或长期的利益。
在一部古典名著里有一个关于“暗箭”的经典实例:有个官员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澡盆里有几块石头,他很生气,想把司管浴盆工作的人抓起来打一顿,转念一想又放弃了,问管家如果司管浴盆的人不在了,谁将最有好处。管家回答了另一个人的姓名。官员把这个人叫来,问石头是不是他放的,这人见官员那么精明,只好承认了。
所有暗箭的根源都来自于利益。由单纯的学校步入社会之后,多多少少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但是,绝对要保持清醒,千万不要受到暗箭的影响,让剩下的纯真善良被搅和得混沌不明。
同事之间究竟能否做“密友”
很多新人刚步入职场,对工作环境难免感到陌生,甚至手足无措,这时候若有老同事对其热情关心和帮助,往往就心存感激,将其当成自己的好友,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殊不知,这样做就好比在身边埋了一颗地雷,没爆炸的时候风平浪静,假如有一天爆炸了,就彻底死定了。
许多职场人士都是在经历之后,才明白了这样一个现实:同事之间无密友。所以,不妨把同事想象成你的“假想敌”。虽说这样做有些过分,但至少能使你避免某些糟糕的办公室纠纷的发生。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刘蕾在一家公司任人事经理。任职一年后,公司来了一个行政人事总监李梅,做她的顶头上司。公司里,总有些同事向刘蕾打听“新来的总监怎么样”、“什么背景”,甚至有人问刘蕾“她年纪多大”,刘蕾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摆出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应付那些无聊的好奇者。刘蕾在公司里有个好朋友小敏,两人经常一起吃午饭,几乎无话不谈。自从新总监来了后,刘蕾在午饭聊天时常谈到她。刘蕾当然不满公司这样的安排,为自己在公司的升职无望感到灰心。有一次,刘蕾和总监李梅为一件事出现意见分歧,晚上在酒吧刘蕾向小敏大倒苦水,说和这位女领导相处如何困难,还谈了不少她在工作中的错误和短处。小敏还一个劲地劝刘蕾想开些,说了许多不要和这种女人一般见识的话。
但是,自从那次晚上酒吧“畅言”后,刘蕾和总监的关系逐渐僵化。刘蕾开始感觉女上司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刘蕾的很多建议她都予以否决,甚至在开会时公开批评刘蕾,而她稍加改换刘蕾的方案拿到总经理那里又成了她自己的好建议。不仅如此,她还招聘了几个新人到刘蕾的部门,忍无可忍之下,刘蕾愤而辞职。
有一天,刚到新公司上班的刘蕾,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偶然发现小敏竟然和人事总监李梅在一起就餐。刘蕾感到心寒,她猛然意识到自己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案例中的这位人事经理的经历绝非个例,有许多不谙办公室政治的人,就因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把人也想得太简单,结果才吃了闷亏。
◎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带进办公室
办公室里,同事之间通常只是隔着一扇小小的“屏风”,再加上工作的单调,聊天是一件极平凡的事情了。但是有些人说到兴起之时,口不择言,不管什么都像竹筒倒豆子那样一点不剩地倒出来,往往一句话脱了口就知道错了。然而,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有时候,你可能也会纳闷自己的私事怎么像长了翅膀似的,传的那么快,甚至连老板都会问起你。有一点要切记的是,不管是热恋、失恋,还是别的什么事,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带回办公室。
小燕是个文静的女子,刚失恋的她,忍不住向同事诉说,不知怎么这件事传到了老板耳朵里,老板在会上说:“有的人连男朋友都摆不平,公司的事怎么可能放心交给她处理呢?”不久小燕就被调职,工资也像“木瓜打狗,不见了一大截”。
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利益关系,其次才是朋友关系。所以,同事之间是很难找到真心朋友的。所谓的帮派、圈子,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利益一旦不存在,同盟马上解体,在新利益的驱动下再形成新的圈子。
◎你的出色就意味着别人的失色
假如你是一个新人,不要指望与你在同一个级别的同事中会有人真心地给你提供帮助,因为你的出色就意味着别人的失色。他们甚至连传真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主动告诉你。
当你对同事的友好大加赞美之时,你的种种恶行其实已经通过同事的年终评定汇集到老板那里,然后被老板打入“不受欢迎”的黑名单中,不但得不到加薪、晋升,而且会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被调往最不喜欢的岗位。直至你失望地主动提出辞职为止,你仍然不会知道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同事依然微笑着和你说再见,老板依然对你努力工作的态度表示感谢。这就是冷血的办公室政治。
所以,掌握与同事相处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技巧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善于把握好同事之间交往的距离。
轻信别人的人常常被人利用
职场上的新人在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公司的时候,对新的环境不是十分了解,这个时候就容易偏听偏信,甚至由于对某些事情不明就里被人利用。
◎“战友”的话也不能信
小章大学毕业到一家公司没有多久,他的部门经理就离职到另外一家公司高就了,新的部门经理很快到任。由于感情上的原因,小章经常会和前经理联系一下,通通电话什么的。而现任经理属于那种对前经理当面客客气气背后拼命诋毁的人,因此,他极力地排挤与前经理关系密切的人,这样,小章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前经理告诉小章,与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华某是前经理的好兄弟,如果有事情可以找他商量。小章看华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也没想怎么求他帮忙,但对他倒是不再设防。由于现任经理的冷淡,使得小章和前经理的电话来往越发密切,小章和他的电话也是越打时间越长,有时候小章还会在电话里说说现任经理的一些不是和坏话,当然,小章没有避讳他的同事华某。结果一次部门会议上,现任经理劈头盖脸地说:有的办公室电话费不正常,需要整顿一下……
会议一结束,小章立刻致电前经理:不能再煲电话粥啦,现任经理在批评了,当时只有华某在场。不久部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现任经理就说:我上次说电话费不正常的事,不是说别的办公室,而是XX办公室,大家别多心。
他是真的不是说小章的办公室吗?那么现任经理是怎么知道小章的想法而去刻意澄清的呢?是谁告诉他的?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小章郁闷:在那一年年终,小章的年终奖金被生生挖掉了一大块,气得小章不得不很快换了一家公司。小章的事不能怪别人,只怪他自己太轻信人。
◎轻信别人是一种要命的性格弱点
在职场上也千万不要试图找一个心灵的倾诉者,这一样会给你带来麻烦。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因为轻信一个办公室的老大姐,把自己在学校时候交往了几个男友、和男友同居的事情全盘讲给了这个老大姐,结果不久,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她的“情史”,闹得她上下楼都有人对她指指点点,让她好生尴尬……
人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有一些人往往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话,遇到什么场景就讲什么,什么对自己有利就讲什么,这些人总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人”的形象。
当这些人和你的立场是相同的时候,他说的话可能会对你有利。因为他当时说的话,同时也在维护着自己的形象,保障着自己的利益。而时过境迁,当你们的立场不再一致时,他最终还是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在你的眼里他可能还是个“好人”。但这个时候的他,说的已经不是真话了,甚至是在骗着你,希望你给一个阶梯让他继续扮演他是“好人”的角色。
信任别人是一种美德,但轻信别人则是一个人的性格弱点。比如轻信朋友,轻信下属,轻信合作对象,也包括轻信自己的智慧,轻信知识,轻信实力、轻信权力、轻信判断、轻信机遇、轻信学历、轻信经验……要知道,轻信别人的性格最容易把利益拱手让给他人或把成功交给失误。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定要学会以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不要听到别人的话就不经思考而作为自己看待问题的一个因素。不轻信别人,自己用眼睛去观察,自己用心去体会,永远是一个人成熟处世的表现。
必要时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夹着尾巴做人”就是将自己的真正志向与动机隐藏起来,这样可以少遭人忌、少遭人怨。
同事之间存在着诸多利益关系。例如,你晋升了,他就少了一个机会。在这种利益关系的驱使下,你的种种行为,都可能引起同事的注意。
有一天,你到总经理那里去汇报一件事情,同事可能会认为你去讨好领导;总经理吩咐你去做一件事,同事可能认为这是提拔你的预兆……
总之,由于同事之间利益关系的存在,免不了互相猜忌,尔虞我诈。
◎避免成为众人猜忌的对象
在某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经理把王某找进办公室谈话,约莫谈了两个小时才出来。在这两个小时内,其他同事的心都在提着,因为他们知道助理经理一职还缺着,这次找王某谈了这么久的话,莫非是要把他提为助理经理,大家都在暗暗着急。王某出来后,面带笑容,什么也没有向同事们透露,一位同事故意上前委婉地打探,王某只是作出了一个无可奉告的手势。
这下,同事们都确信了总经理要提王某当助理经理。
第二天,总经理一上班,就发现有好几封匿名信,信里的内容全是数落王某的诸多不是。有的甚至还荒唐透顶,说王某以公谋私,贪了多少多少钱,其实王某压根就没有这个贪的机会。
总经理把王某叫进办公室,把这些信给他看了。王某一看,想起昨天他出总经理办公室后同事们的情形,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哭笑不得。总经理找他只不过是让他把一个工程的细节向他仔细汇报一番,汇报完后,经理夸了他几句,于是他出办公室时面带喜色,没想到别的同事却误解了,才导出今天这一匿名信事件。
由这个例子我们可看出,同事关系是复杂的,特别是在一些提升等问题上表现得更复杂。所以,在这种环境中,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有野心要藏起来
要学会保护自己,就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平常做事时,不要锋芒太露,处处表现出自己很能干、能力超过别人的样子是很让人忌恨的,在老同事面前,要多向他们请教,多向他们学习。
做出了成绩,不要把功劳揽在自己一个人头上,尽管你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但是你要与同事们说:“这个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同事们听了会很高兴的,他们本来对你取得的成绩已有些嫉妒,但听你这么一说,他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也的确有那么一份功劳,从而减少了妒忌心。切记,千万不要到处夸耀你的功劳。
如果你的确有向上爬的野心,就要埋头好好做事,千万不要显露出你要博一个经理或一个副经理职位的样子,否则,你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像上例那位被误解的王某一样,甚至还可能设置陷阱让你钻。到那时,你就会发现你犯了大错。有野心,还要善于隐藏,在积极做事的同时,摆出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
夹着尾巴做人,你才能保护好你自己。
下属可能是你的“掘墓人”
该怎样看待下属?不同的上司会有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认为下属就是公司配给他的助手,他们向上司负责,为上司办事,是上司的得力助手。由此许多上司会把下属看成自己人,甚至当成心腹。但事实上,下属并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有他们的追求,并且也不甘心受你的指挥和管理。有时候,下属还可能是你的掘墓人,因为只有“干掉”你,他才有升迁的机会。而且下属与你长期相处,对你的弱点和劣迹一清二楚,如果暗地里进行攻击的话,可能会给你造成致命的打击。
◎公然叫板的下属
一位公司主管这样说起自己的经历:我以前的一位下属,半年之内就“干掉”了两位上司。在我来之前,前任主管刚招聘了这位下属,没想到一进来,下属就跟上司对着干。上司说的话她都要反驳,并且在办公室里对骂,公然向上司要权,与之分庭抗礼。那个上司与下属合作不到一个月,实在忍受不了,只好自己辞职了。我进来后的遭遇和他一样,除了公然对抗外,还常到我顶头上司那里打小报告,离间我跟上司的关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我也只有走前任之路,挂印出走。
对下属不要太信任,有时候下属往往会“嘴上叫大哥,背后操家伙”。如果下属的利益和你的利益相一致,或者你能给他带来很多好处,或者他跟你的职位相差比较大的时候,他可能会依附于你,甚至巴结你,把你当靠山。而如果当下属的职位跟你很相近,或者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他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就会给你来个背后插刀,暗地里把你“干掉”。
◎中途翻脸的下属
有一位上司以前手下有一名得力助手,开始时由于上司很照顾该下属的利益,时常给他一些发小财的机会,而且下属也一直想升上去,所以跟上司配合得非常默契,除了工作做得好,还帮上司跟别人相斗,很得上司的青睐。但当该助理升职成功,与上司就差一级,而上司又长期升不上去的时候,矛盾就展开了。开始时下属暗地里跟上司较劲,联合上司的敌人一起和上司斗,后来从台底下打到台面上,公然对敌,最后甚至把记录上司几年来虚报的公司费用以及贪污公司钱财的笔记本交给了公司审计部,一刀就要了上司的命。
下属只是你的名义下属,不要认为他是你的附属品,是自己人,更不能把他们当成你的心腹。有时候他们可能是你背后的最大敌人。当你感觉你的处境突然变得很艰险,与对手竞争日益处于下风的时候,不要怀疑别的人,多留意一下你的下属。或许有些下属在你背后捅刀,与别人里应外合,充当间谍,图谋将你扳倒。
巧妙对付“扎针儿”的同事
在一个办公室政治盛行的公司里,难免遇到给你使绊子、打小报告、背地里“扎针儿”的同事。如果领导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这种伎俩多半不会起到作用,但如果领导是一个耳根软的人,就会对你造成威胁,让人不得不防。
◎不要动不动就“举白旗。”
遇到这样的同事,谁都会觉得气愤和不解。同一办公室的人大多来自五湖四海,彼此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自己何以会成为他人口中毒箭的靶心?其实,这里潜藏着深层的心理原因。有的同事对工作缺乏热情,说点别人的坏话,以消遣时间;有的人则是见不得人好,起了歹心,非要弄个天下大乱不可。无论是哪种原因,大都因为这个人产生了心理劣势。
从北京一所重点高校毕业的杨冰,在人才招聘会上凭借自己的实力,一路过关斩将进了一家大公司。可进入公司之后,那些老同事却认为,她能进得来必定是关系第一,实力第二,所以拿她根本不当一回事。杨冰一旦不小心犯了点小小的错误,总会被人拿到领导面前添油加醋加以汇报。杨冰觉得,这些爱打小报告的人,一定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于是,她凡事据理力争,最后还是自己压住了场。
可见,当你不幸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套上时,首先就得把自己的自卑心理压下去,不能动不动就举白旗,而是在分清事实的基础上据理力争,让那些告黑状的人无以遁形。
◎对付告黑状,先下手为强
一般而言,那些散布流言飞语的人,为了使自己编造的“小报告”发挥陷害人的功效,总是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他们这些人在陷害人的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到这样一个规律,即从总体来说,人们往往对第一印象比较深刻,一经形成,常常会积淀为一种思维上的定式。
比如说,领导对张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既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如果在这时,李四对领导说张三其人如何能力差劲、人品恶劣等,那么,领导即使是对于该人的话并不言听计从,可在内心深处却着实地对张三的能力、人品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有时很难改变。
那些告“黑状”的人也正是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地做到先发制人。先发制人的厉害在于告黑状的人抢了先手。所以,要防范和反击这类人,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抢夺先机,击败流言飞语对自己的损害。
要想有效防范和反击告“黑状”的人,就不能总是“棋行后手”,而是要先下手为强,在那些打“小报告”的恶人告“黑状”之前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汇报给领导,把一切都摆到桌面上公之于众,这样一来,那些告黑状的人用来攻击你的不实之词也就昭然若揭了。
◎不给人留把柄
有时,告你黑状的人恰好是你非常信任的同事,并旦被你视之为好友,无话不谈,在这种情况之下,最佳的解决方法不是斥责或假装若无其事,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把情况点出来,让其反思与内省。例如,可以主动约这位同事面谈,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似乎不经意间提到:“最近有人说我的坏话,有人说是你说的,我不相信,我们这么好的关系,你怎么会说这些话呢?肯定是那些人胡说!”这样就给对方一个警告,说明你对他有所提防,如果是聪明人的话,自然会有所收敛。同时,你也要反省自己在与同事交往过程中,是否把握好了一个度,是否对不了解的同事口无遮拦、推心置腹?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明里暗里给人扎针儿的小人,总是想方设法抓住对方身上的一点把柄,然后无限夸大,使劲攻击,这不仅是那些喜好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辈的做法,一切坑人害命的奸邪小人都如此。如果你为人办事都做到实事求是,口说老实话,身行老实事,襟怀坦荡,正直无私,做一个值得信赖、值得重用的人,那么,这些小人纵使有恶心,也难以抓住打“小报告”诬陷害人的把柄,这样,你也就远离了一切罪恶之源,避免了祸患的发生。
如何对待同事抢功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职场中,不乏争功诿过之人。当你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好的创意,或者辛辛苦苦地干完活,最可恶的恐怕就是同事横插一杠,把功劳抢了过去。
其实,“人在江湖闯,谁能不被抢”,与其自己郁闷、心碎,或直接向领导哭诉,并不能改变既定的局面,反而还会落得搬弄是非的嫌疑。百般忍让只会更加助长小人的气焰,以牙还牙地互相报复换来的将是无休止的办公室争斗。手足无措之际,倒不妨先忍耐一时,然后采取积极应对的防范措施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反应迅速
首先,要想避免自己做好的蛋糕被抢走,就要预先看紧属于自己的蛋糕,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崔强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主管,刚进这家公司时,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他几乎成了工作狂,每天躺在床上还在为公司想点子。终于他的首次策划就得到了经理的赞赏,赞为“有创意,很新颖”。
有一回,崔强很满意地完成了一个策划交给经理。谁知第二天经理找到崔强:“我本来很看重你的才华和敬业精神,没有新点子也没什么,但你不该抄袭其他同事的创意。”经理递给崔强一份策划书,这份策划书和崔强那份惊人地相似,而策划人竟是杨志。面对经理的斥责,崔强哑口无言,因为他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机会终于来了,崔强接了个很重要的案子。这回,崔强从自己的新点子里筛选出两个方案,做出A、B两份策划书,明里还是不避杨志,在办公室里大做A策划书,但暗地里已把B策划书做好并交给经理。果然,不久之后,杨志交上了一份和A策划书颇为相似的文案,明白真相后的经理非常恼火,他请杨志另谋高就,而崔强的成果也保住了。
◎不吃哑巴亏
与上述案例的情形类似,很多公司都曾经发生过同事之间互相“偷点子”的状况。通常点子都是来自于“灵光乍现”,如果有同事用了你的创意,也不用紧张,因为好点子需要很多自己的想法、逻辑与佐证资料等来说服你的领导。而偷点子的人不一定有完整的想法,再加上逻辑与思考会因每个人想法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正好提供了产生差异的机会。
所以,你在“丢点子”之前,必须先设想好领导可能会问的问题,并且清楚自己的目标、目前瓶颈以及这一创意对现在与未来有何贡献等。如此一来,即使在公开的会议上,同事偷了你的点子,阐述你自己原本准备要提出的创意时,你依旧可以向领导解说自己对此创意的不同想法,并且据此提供有价值的想法,甚至说明对这个点子的疑虑等。领导不仅欣赏下属彼此分享创意,更希望有多元的想法、担忧与顾虑,以使方案考虑得更为全面。
◎主动出击,把握进退
面对同事抢功,有时候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你的功劳已被人抢走,此时的你不妨采取以下对策。
1.用短信提醒对方
给抢功的同事发一条短信,委婉地提醒一下对方,自己当初随便提出的想法是怎样演变到今天这个令人欣喜的方案,同时还要保证短信内容一定不能让对方感到不快。在短信中适当的地方,你可以写上有关的日期、标题,可以引用任何现存书面证据。在短信最后,你可以建议与对方进行一次面对面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能让你有机会再次强调一下你的真正意思:这个点子是你想出来的。
2.赞美抢你功劳的同事,重申功劳是自己的
你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要再一次对这同事独一无二的才能和见解大加赞赏。当你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你应用时,你就应早点行动,如果等你的同事把你的想法散布开时再行动,困难就大得多了。
3.退出争夺战
这是最无奈的办法。在做出决定时,应该考虑一下,要打这场“官司”得花费多少精力。如果超出你的承受范围或者代价太大,还不如退出。而且,很多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明了。所以,在这些情况下退出争夺战显然是明智之举,是上上之策。
爱抢功的同事确实可恶,但你也别忍气吞声,而要积极把握时机,主动出击,把握进退,为捍卫个人的利益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