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200000021

第21章 梦境

李敏

一间房子,黑暗潮湿。靠墙摆着一张床,地中间平放着一块木板,方方正正。有人蹲在木板上,低着头,吸烟锅。有人在墙角站着,手里拿着东西吃。我悄悄溜进房子时,没人搭理我。借着昏暗的光线,我认出蹲着的人是三姨奶奶,奶奶的三妹妹。站着的人却全然陌生。三姨奶奶并不曾抬头看我,自顾吸着烟。我站在门里靠墙的地方,打量着屋里,除了那张床,那块木板,两个人,再无他物。老旱烟的气味越来越浓,有些呛鼻。三姨奶奶就那么蹲着,另一个人一直站着,我也站着。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被什么追赶的人,猛不丁看见了这样一所房子,就跑进来了。跑进来的我,就这样呆呆站着,打量着房子里的一切……

我是被什么追进了一所房子?

嘈嘈嚷嚷的,不知是梦里还是梦外。好大一会儿,清醒过来,听清是楼下有人在吵架,女人的声音不绝于耳,又是哭又是骂的,男人偶然骂几句,嗡嗡的。是楼下超市的夫妻。他们习惯于深夜吵起,好多次了。争吵也需要时间,白天他们里里外外忙于生计,顾不得的。

使劲回想刚才梦里吸烟的三姨奶奶,也想起奶奶了。我小时候,三姨奶奶经常来家里。小脚,高颧,梳着发髻,一嘴黄牙,那大概是常年吸烟的结果。三姨奶奶家日子过得紧巴,她一来,奶奶就忙着收拾一些东西,比如晒干的几把菜叶,半袋秕谷,两碗杂面,几件旧衣服,装起来,留给三姨奶奶回家时带着。三姨奶奶往往是一手紧紧提了给她的东西,一手拿着她的旱烟袋,嘴里唠唠叨叨说着一些不满意的话,大概就是奶奶家日子好过,还这么不大方,尽给她一些没用的东西。奶奶总是不吱声,跟在一边送她出门,还不时抬手帮她整理衣衫。那时,我们姊妹几个都不大喜欢三姨奶奶来家里,她不像大姨奶奶二姨奶奶,来了就会从大襟衣兜里给我们掏出糖果之类的好东西,还说些逗我们开心的故事。三姨奶奶却不是,她总是一副像谁欠了她什么的样子,拉着脸,说话也没个好口气。我们也懒得搭理三姨奶奶,她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奶奶对我们说,你们都不知道啊,日子把你三姨奶奶过成那样了,一堆孩子,没个攒劲男人,换了谁,说不上还不如她呢,以前多好的一个人,好脾性,爱讲究,穿啥都好看,一手好茶饭,比我们谁都强,看看,现在成啥样子了,白天黑夜离不开个烟袋。奶奶说着,摇着头叹气……

楼下女人的哭声停了,骂声变得尖利,在静夜扩散开来。我想着那时的三姨奶奶是不是也有很多次这样尖声喊着骂着,发泄着心中的烦闷?好多年不曾见过三姨奶奶了,知道她已经很老了,不再经常到几个姐姐家走动。听奶奶说过,因为家底不行,孩子多,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姨奶奶家的生活境况并没有多大改善,仅是吃饱穿暖而已。奶奶还说三姨奶奶就是个心强命薄的人。

梦里,昏暗的房子,三姨奶奶蹲在木板上吸烟锅,不曾抬头看我,她可是因为记着当年我不怎么待见她?

中午吃饭时,父亲闷闷地说昨天庄里的一个人没了。停了好大一会儿又接着说,好好的,坐在杏树下拣杏核,突然间栽倒在地就去了,太可惜了,应该是好好再活几年的。我们默然。父亲又说,自村后的北山被挖开后,庄里就不太平了,年轻的年老的,好几个突然间就没命了。我想起了村前的南山村后的北山。前两年,说是北山上有丰富的矾石资源,外面的大车小车就开到了北山下,还有几个大腹便便的当官模样的人也来了,说着石山可以造福村庄的话。炮声隆隆响,北山被炸开了……村里的老人摇着头叹息,却没能力阻止,反映到上面也没人管。后来,炸开的山就那样赤裸着,也没见开采出来什么矿石,村民压根就没得到什么实惠。父亲说的就是北山被炸开这档子事。

父亲吃得不多,放下饭碗,并不像素常那样半躺在沙发上歇息,他开始在客厅走动。走了好大一会儿,父亲又闷声说他前几天做了个不好的梦,梦见村头的大柳树突然从树干中间断裂了,还有南园子里那些长起来的榆树,全被洪水冲走了。那么粗壮茂密的大树,怎么会从中间断掉呢?父亲像是在对着我们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安慰父亲说那只是个梦,别往心里去,大柳树肯定安然无恙,南园子几年前就已经衰败不堪,再不用记着了。

父亲坐下,点起了烟。缠绕的烟圈升起,我看到父亲在瞬间变得苍老,鬓角的白发那么多。我感觉父亲还希望听到我说话,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我想,明天就陪父亲回村子去,让他看看老院子,和几个老邻里拉拉话,摸摸村头的大柳树,在上坪地走走,还有木头沟口的老坟地,他肯定记着要去修修的。

她就那么笑意盈盈地看着我说,奖状我给你拿回来了,你看。她抬头示意我往墙上看,我侧脸,果然就看到张贴在墙上的奖状了,不过不是一张,而是好几张。当然我的目光很快就扫到属于自己的那张了,是二等奖。再看,还有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奖状上的名字都是我所熟知的。我心里一下就不高兴了,想着自己应该是一等奖的,怎么成了二等。再看她的脸,还是笑盈盈的,似乎很满足的样子。她开口道,你就高兴着吧,明年得一等奖。继而,是她伸手套衣袖的样子,衣服是那件灰底蓝花的中袖衬衫。我嘀咕,你满意我还不满意呢,你大半辈子都是这样容易满足着过来的,我可不像你,该争的还想争……

就醒了。

怅然若失。再无睡意。眼前老是她盈盈的笑脸,还有那件去年夏天我为她买的灰底蓝花的衬衫。

近来想她想得厉害。

对于她的匆匆离开,我们不能接受,思念越积越多。

黑暗里,思绪飘回那一天。

我们赶回去时,她已经被村人按照乡间习俗穿上了生前就缝制好的衣物,端端正正摆放在地上。那一瞬,我想,这样被放着的姿势应该是她愿意的,她活着时是喜欢一应物事具备端正的态势的。她的身体下面铺着一层麦草。我们乡间有人出生和死去都叫做落草这样的说法,现在,她是走完一生,躺着,落草了。她的脸上、身上覆盖着白纸,绣花的紫红鞋子隐隐露出了一部分。我轻轻揭过她脸部的白纸,透过迷蒙着的泪水,静静看着这个熟稔的面孔,泛青,有些浮肿,却仍是彻彻底底的慈善,因为虚肿,面颊显得圆润了,额际的皱纹也不太显眼了。用手轻轻抚摸那面颊,冰凉如水。真想用点劲,拍拍,看她能否翻身而起,如以往一样喜滋滋为回家的我们忙乎。

没有奇迹出现。没有。是妄想。

从白天到黑夜,我一直守候在她身旁。没有更多的泪水,只是在无尽的惶里想得更久远,关乎她的很多很多。她就那样静静躺着。如深深睡去一般。那么多人在。在她近旁,在她周围。房子里是人,院子里也是人。人头攒动,人影摇晃。有人大哭,有人低泣,有人烧纸,有人燃香,有人喝茶,也有人玩牌。不管有多少人,她是主角。尽管她只是躺在那里,不动,也不说。那么多人都是为她而聚在一所乡村的院子里。那些人,亲近的,疏远的,都希望她是知道大家都在的。她大概从来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是为自己而聚在一起。那样的场合,她参与过,但别人是主角,她不是。

那天,那座乡村的院落里,所有的人和事都与她生发着关系。人是她的亲人、亲戚、乡邻,事是她的吗?她还能知道这事是她的吗?之前,她经历过多少事啊!每每说起,多得她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红白事,一桩桩,一件件。

大年里。她是多么热爱并尽情享受着那份喜庆。一家人都被她感染了。生活中的,工作中的烦心事都赶跑,欢欢欣欣和她一起过年。

年不是还没过完吗?她何以走得如此匆忙?

恍惚里,看见她才站在场院里那棵老榆树下送我们回城。我们走远了,她还手搭在额头,眯着眼看我们。才过去一天,我们却以另一种方式送她离开。她的路上,不知道有没有寒冷和饥饿?锅台上,还放着她亲手烹制的食物。土炕,还被她烧得热腾腾。红灯笼,还被她高高挂起……

她定然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离开孩子们,离开人世离开家。没有了她,就不是家。从小,儿女们都这样认为。她守着家,守着一个盈满暖意的家。有家,就有着落。

蒙中,似乎看见她穿紫红条绒上衣,蓝色条绒裤子,甩着大辫子,挑水走在村道上,扁担咯吱咯吱……夏日,老榆树下,婆娑的枝叶被晚风吹响。她给我讲着这些过往。时光,就在无限静美中流逝。没有某些时刻的焦灼和担忧,只觉得活着可以如此从容。

我在小城的居所,她来过几次,或长或短住过一些时日,却是极为不习惯。常常是开了门,拿了小木凳坐在楼道里。惹得邻居上楼下楼一脸疑惑地看,她也不解释什么,一脸笑意。有一次来,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东西,告诉我,那是个好玩意。我盯着她一层层将包着的纸拆开,看见是根长约十厘米左右、宽有一厘米过一点的木片,中间用刀子刻出了一小绺,一头连着,一头刻开,顶端还系了根红丝线。我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看我纳闷,她放嘴边边吹,边用手抖动丝线,竟然能听到好听的曲调。她告诉我,那叫口弦。说出来,我倒是知道,但没见过这样子的,也没听人弹过。我让她再弹,她盘腿坐床上,给我弹了《绣金匾》《南泥湾》。我接过来想试试,却是没声音,她一脸得意,说她自己做的口弦音质极好,但得会吹才能响。以前村子里的小媳妇都找她做,这几年没人弹这个了,就不做了。这是早年自己用过的一个,一直放在箱底,来时记着拿了给我看看。

我坐在她身边,看着冰凉的她,想着这些事,那些调子好像在心底响起了。那个小东西,我还放着,我不会弹响,谁还能盘腿坐在床上给我弹响?

她这样躺下了。从此,世间所有的喧嚣与她无缘。她在人生的舞台上上演完属于自己的节目,之后,来不及给我们说半句话,匆匆谢幕。

她是我的婆婆。一个慈眉善眼的女人,名叫张兆花的女人。幼年时,缺吃少穿,受过很多苦。婚后,侍奉老人,抚养孩子,历经艰难困顿。待儿女都长大成人,日子刚刚好转,却在这个新年的头上,没有任何征兆,以心梗的结果猝然离世。

送她去墓地那天,一早漫天飞舞的雪花,霎时银白了山峦和村庄,并不觉得冷,空气反而潮润温和。村里的老人说,老天爷也吊亡呢。

她内心充满爱,以自己固有的热情守望着生活。

慢慢活着,慢慢老去,这是寻常规律,她却违背。生命,戛然而止……

这个夜晚,还想回到梦里,看她笑意盈盈的样子,还有为我带回的奖状,而那件准备穿上身的衬衫,她曾告诉我,她真喜欢,感觉把自己穿年轻了。

那时还住老院子,跟母亲在一起。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母亲变成了石头,一块青色的石头,我拍打着石头哭喊母亲,可她就是不应声,后来就把自己喊醒了,满脸的泪水,身上很多汗,心跳得厉害,不敢睁眼,也不敢喊醒睡在里屋的母亲,我忍不住低声抽泣。夜正酣睡,母亲也是,白日的劳作让她沉沉睡去。母亲听不见我的低泣。我流着泪醒了好长时间又渐渐睡去。天微亮,母亲站在炕头喊我起床,一边还安顿着喂鸡扫院的活计,听见母亲的声音,我的泪水不由又流了出来。我能听见母亲还忙着咀嚼的声音。农忙的日子,她总是这样,早起,擦把脸,急急忙忙吃点饼子,就要上地。我没告诉母亲夜里做的梦。母亲顾不得听这些,顾不得我低落的心情,出门走了。那一天,我几乎一直想着梦里的那块石头。哥和姐都在远处,院子里空落落的。大人都去地里忙乎,也带走了能干活的孩子,整个村子显得寂静而空旷,没人喊我出去玩,没人给我说些什么。天空那么高远,我望着它发呆,眼睛也开始犯困,眼前偶尔掠过的鸟雀惊着我,我才记起母亲安顿的活儿还没干……

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个梦,它就在心里,悄悄放着。我觉得自己做的梦,很对不起母亲,我那样爱着母亲,却在梦里把她变成了一块石头。梦里,我为什么不把母亲变成清闲高贵拖着长裙的公主?

很久以后,我在爷爷的小木书架上看到《周公解梦》一书,拿下来急忙忙翻找着,书中有关于梦见石头的注解,说梦见石头是吉祥的象征,但没有详说梦见人变成石头的意思。我说不上完全相信,但对于这个梦,心里总归是轻松了一些。

我想,要说梦所带来的吉祥,就是母亲和我们都在一起,大家都健康地生活着。

渐渐长大,跟母亲是分多聚少。相聚的日子,我都刻意跟母亲睡一起,有时,还紧紧拉了母亲的手入睡。母亲没了年轻时的忙碌和操劳,性子也柔和了很多,她总是慢声轻言:都这么大了,睡觉还像个孩子。母亲嘴上这么说,其实她最清楚,我们在她眼里,一直没长大过,一直都是孩子。有几次,我想告诉母亲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个梦,但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细思之,那个梦带给了我那个年龄的无限感伤,我没有将梦说与别人,只任慢慢扩大的一种叫忧伤的东西覆盖自己。

当年,老院子南墙根下有一棵李子树,那是由一棵杏树嫁接的,还没长大。每到春天,绿意葱茏。为了防止它柔嫩的枝干受到侵害,父亲从河道里拉来几块石头,给那棵树垒砌了一道防护墙。多年以后,我回到荒芜的老院子,李子树已长大,树冠像撑开的大伞。不知是谁拆掉了父亲垒砌的石墙,那几块石头堆在树旁。我看见有一块石头,淡淡的青色,倏忽,我回到了那个自己梦见母亲变成一块石头的夜晚,那种忧伤的气息渐渐袭来,一如当年,让我束手无策。抬头四望,天空的寂寞比当年更甚,侧耳倾听,村子静得沉郁。伸手抚摸那块石头,我在心里喃喃道:梦中的可是它?而当初,我没在意过这样一块混在其他石头和泥土里的石头。费了很大劲,我把它搬到老屋门前,去河道里提了水来冲洗掉上面的浮尘,它看起来光滑多了,轻轻坐在上面,不是冰凉,有种温热的感觉。芜杂的草木掩盖了小院里那些白色的小路,如今,我们都不曾踩着小路走过。我似乎看见多年之前母亲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从卧房到灶屋,从鸡舍到羊圈,她总是忙得风风火火……

经年的岁月啊,溜走了那么多那么久,多得无从拾起散落在院子里的点点滴滴,久得时光漂白了母亲的黑发,也慢慢沧桑了她的孩子们的容颜。母亲和我们,带着自己的影子,在时光里穿梭,彼此有偶尔的忘却和长远的牵挂。

梦里青色的石头再次明晰如初。

《六盘山》2012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将军与故乡

    将军与故乡

    本书包括将军与故乡、建设者剪影、老区风景线、志士忠魂、神州漫游五组文章,收文40余篇。
  • 爱与痛的伤感

    爱与痛的伤感

    本书分为“我依然是我”、“男生女生,空间之战”、“战斗在最前线”、“尝试成长滋味”等六部分,收录了百余篇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冷皇的绝世冰后

    冷皇的绝世冰后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恋,堪称第一冰后的她遇见杀人如麻的他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还是只对她温柔儒雅的王爷…………在被受到欺骗时又会选择什么道路,走了还走,才发现最终心还在为你留。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乱世情之所至:一生一世一双人

    乱世情之所至:一生一世一双人

    “赶紧给我让开,否则不客气~”女子狠厉的道。“娘子,不要那么凶吗?为夫好怕怕~”男子赖皮的道。“我呸...不要脸...谁是你娘子”女子怒气冲冲的道。男子倾身上前一把抱住女子在她的脸颊亲了一口,笑着道,“我们已有肌肤之亲,我就是你的夫君...”女子猝不及防,石化在那里.....
  • 星际传说:赏金猎人

    星际传说:赏金猎人

    定语赠言:“有心脏病者勿入,胆小者勿入,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勿入。挑战人类承受力的极限边缘,这里是胆小者的地狱,无畏者的天堂。”失忆少年苏亿被迫带着捞尸队员前往内海打捞蛟龙尸体,却不料回航之时发生意外,只能停在内海深处,于是恐怖的事情一件件接踵而来。昨天还在说说笑笑的女人,第二天就被做成了食物摆在了餐桌之上,船长史密斯被吊死在船尾,与此同时,女人的男友也意外的溺死在马桶里,在封闭的环境里有人离奇死亡身体居然没有一丝伤痕。死亡也许只是恐怖的开端……
  • 伦性

    伦性

    一朝穿越成公主,吃好穿好睡好住好玩好,该一世当个小米虫,可是,————“皇兄,我可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你怎么可以做下这等子违背道德伦理的事。”“妹妹?你觉得你还是朕的妹妹吗?这辈子你注定是朕的女人。”————“皇叔,我们私奔吧!”“这,这不好吧!”————“表皇妹,嫁给为兄可好?”“表哥,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这是一个穿越女,在道德伦理里越陷越深的故事。
  • 十二层玲珑宝塔

    十二层玲珑宝塔

    圣人手笔,连续万年的爱恨情仇,于卑微弱小中成长。不努力奋斗最后的成败又如何得知?
  •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

    《教育在民国》由人文学者智效民主笔,作者借由民国时代的教育界往事,比如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胡适谈书院教育》、《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等,有感而发,顺手拈来,给今人不少启发。
  • 爱了一世的EXO

    爱了一世的EXO

    夏夏在和朋友逛街时,被星探发现了,于是她成为了明星,和EXO住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特别快乐,他们结婚了。
  • 一世长情:妖孽勿傲娇

    一世长情:妖孽勿傲娇

    一世长情女尊天下,女权大过天。女子为王为相,男子为奴为妾。身份换位的世界,赢来她尊贵出身。五岁时,她修学剑法,跟着母皇学习治国之道,他却被送入宫?!十岁时,她驰骋战场,跟着将军击杀乱军,他却误入军队?!十五岁,她入林寻宝,满身荣华回归,他却早已身死?!十八岁,她身披战甲,立誓保家卫国,宁为王朝大将也唯独不要这王座。有人问:“你这样,是为了什么?”她倾城一笑,目光紧随那桃树下的人。一个养成计划,竟是谋划已久?只是……到底是谁养谁啊?!
  • 情劫动

    情劫动

    沈连云出生武林世家,少年得志,又有川中第一美女相伴,实是得意。就在他认为他此生会这样平淡而幸福的过下去的时候,她却无情的离他而去。他追寻她千里,她却为了另一个他不惜重伤于他。就在他以为自己会就此离去的时候,却又被神秘女子救起。他不知道这神秘女子身后竟隐藏了惊天秘密,更不会知道这神秘女子会无意间将他拖入一场武林争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