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400000063

第63章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5)

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抛弃了传统佛教偏重于死后、追求来世福报的旧观念,转而关注现世社会人生,强调参与救国救世的现世事业,这是对禅宗“即世间求解脱”之入世观念的进一步发展。首先,禅宗“即世间求解脱”的观念主要还是以追求解脱为目标,而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则将参与救国救世事业作为其佛教思想的主题,以改良社会、利益人群、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将关注现世作为佛教的真义。其次,禅宗所关注的世间主要还是运水搬柴、治生产业之平常日用,太虚提倡的人间佛教关注的世间事业则是关乎救国救世的社会治理实践。因此,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所体现的入世关怀更旗帜鲜明,更关注社会治理,对儒家文化精神、思想观念的吸收融合更为充分。

太虚法师是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他所着力的是弘扬佛法中的拯世救民精神和菩萨行,是将佛法应用于世间、指导社会人生,他并不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家或学者,因此,他对于人间佛教的经典依据、佛法与世间的关系,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理论阐述。这方面的工作则是由其弟子印顺法师来完成的。

印顺法师继承了太虚法师以人间佛教为佛法真义的思想,并从自身关于印度佛教的研究入手,为人间佛教探求经典和理论依据。他认为,印度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初期行解最能体现“佛法本是人间的”之特征。他从《阿含经》及各广律中体现的现实人间气息、佛陀“我亦在僧数”的说法、佛陀与弟子经常“游化人间”、维摩诘居士从事“治生”、“入治政法”等,揭示早期佛教诸佛菩萨在人间的本来生活面貌,从而论证“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

印顺法师将人间佛教看作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将太虚法师阐发的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作为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针对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偏重于强调适应时代的方便,而较少注重佛法如实的情况,印顺法师强调建设现代人间佛教,必须有纯正的理论原则,强调“法与律的合一”、“缘起与空的合一”、“自利与利他的合一”。此外,印顺法师在强调“依人间善法而进修菩萨行”的同时,还提出了人间佛教“信、智、悲”的修持心要,从而将人间佛教建设成为一个信、解、行、愿完备的、契理契机的现代性佛教体系。

太虚法师等倡导的“人间佛教”,在当时就引起强烈反响,虽然在太虚法师那个时代难以建设人间净土,但这对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却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太虚以后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正是一步步逐渐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

中国佛教一方面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出世不离入世”的现实主义品格,另一方面这又并不影响它“入世以求解脱”的终极理想。在它看来,入世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出世的方便,从根本上说,它仍是以出世为旨归的。

中国佛教所倡导的出世不离入世实际上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体现。中国佛教为了出世而“方便”入世,于入世之中而追求出世,在入世求解脱的修行中突出自我的圆满具足,强调在对万法的无执无着中实现自我的解脱,这既使它在中土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又使它以特有的超然风格而受到了相当多的人的欢迎。正是这种以出世的精神来入世、入世而求实现出世的人生理想,使中国佛教能够与传统的儒、道在现实“人生”这个基点上实现一种互补,并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在历史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人生的道路也是曲折而复杂的,有顺境,也有逆境。儒家所提出的积极入世、通过修齐治平来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如果在现实人生中难以实现,那么,道家和道教追求长生成仙或精神逍遥的避世和法自然的人生态度则提供了以退为进的良方;若避世也不成,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佛教的万法皆空、唯心净土、随缘任运、“心不执着”、众生即佛以及天堂地狱的轮回报应说等,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安慰与向往,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从而凡事既积极进取,又在精神上超越成败得失,无所烦恼,保持心地的清净。这无论是对个体的生存还是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从实际情况看,前者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大些,后者则为文人士大夫所津津乐道。儒佛道三教分别以不同的人生论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人同时可能具有的多方面需要或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在历史上曾对中国人的心理调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宋孝宗语)即是对这种不同影响和作用的一种概括。中国佛教将社会矛盾化为个人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消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在实际生活中所曾起过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注意的。

中国佛教突出人和人的价值、面向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是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确立或找回自我,丰富并充实人生,而且对佛教在现代及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近现代佛教的历史发展来看,自太虚法师在倡导佛教革新、推动近代佛教复兴的过程中提倡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以来,中国佛教可以说就逐渐走上了“人间佛教”的道路。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台港兴起的新型佛教团体和佛教文化事业,均以面向现代社会和人生为主要特征,关怀人生,服务于社会,不断开拓佛教在现代发展的新途径。中国内地的佛教当前也在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以期自利利他,实现人间净土。这都说明,人们已充分注意到了中国佛教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并正努力在新时代将其发扬光大。

当然,在发扬中国佛教的入世取向以有助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中国佛教要面向人生,走向社会,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可以放弃其超然出世的精神而与世俗的社会人生完全混同,恰恰相反,中国佛教只有保持它对出世的追求才能更好地入世,佛教在适应社会中不能失去自我,倘若完全与世俗混同为一而丧失了自身的个性,那么它的价值也就会随之消失。同时,佛教在随顺时代的发展中又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文化因素以自我更新,如太虚法师所曾言,应该“根据佛法的常住真理,去适应时代性的思想文化,洗除不合时代性的色彩,随时代以发扬佛法之教化功用。把握佛教中心思想,去适应时机、融摄文化和适应新时代新潮流,去发扬宏通佛法”。保持自身的个性才能不被同化或湮没,不断融会各种新因素才能富有生命力而充满勃勃生机,佛教只有在这种内外动态的平衡中才能更好地在现代和未来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佛教面向人生,走向社会,重要的并不在于入世的行为或具体的做法,而在于继承中国佛教关怀现世现生的一种人文精神,在入世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发挥中国佛教对“人”的重视和对自我的肯定及张扬。佛教的入世精神对各种社会性事业是有意义的,但帮助现代人摆脱各种精神困扰、寻找精神家园以安顿自我也许更为重要,也更能发挥佛教的特殊作用。

中国佛教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她在现代和未来也必将大放异彩。中国佛教的未来前途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与佛教自身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使中国佛教的人文精神在现代不断得到拓展,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佛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是使佛教始终充满活力,继续发挥对人类的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中国信仰

    中国信仰

    什么是国学和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传统?国学就是国家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就中国历史而言,国学可分为古代国学,和现代国学。古代国学是古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现代国学是现代时期关于立国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等的意识形态体系。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热门推荐
  • 小儿初生护养门

    小儿初生护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3:战役篇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空战、陆战战役。内容包括伦敦保卫战,闪击丹麦、挪威,荷兰空降作战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驭兽之界

    驭兽之界

    一个世界,魔兽与人永存。驭兽师握驭兽之力,而驭魔兽。一名少年,身怀未解之谜,臂上的特殊符号让他堕落?颓丧?还是成为王者......
  • 源气之路

    源气之路

    源气,本源之气,滋养化生万物,壮大万族,我本平凡,然而却走上这条无尽之路。
  • 神剑伏魔录

    神剑伏魔录

    一把不祥的神剑再度现世,牵扯出数百条人命,以及错综复杂的江湖情仇。两个武林名门先后因此神剑而遭受灭绝之灾,在事件背后所隐藏的黑手赫然与朝廷有关。热血青年朱星寒,背负着灭门之恨,偕同恩师吴品、义妹上官瑾找上了邪派‘皇天教’;异国壮士葛天雷,悲泯好友之子的丧亲之痛,自愿在暗处协助朱星寒一行人;神秘女子黄荷,为了弥补身为大阴谋家的父亲所犯之罪孽,决定大义灭亲;武林大宗师傲剑叟的爱徒熊千千,看上神剑的非凡威力,走出深山加入夺剑行列。武林冲突一触即发,中原群侠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陷入了元朝政府精心设下的圈套之中...
  • 龙凤圣帝

    龙凤圣帝

    吾是龙,便是龙!吾是凤,便是凤!但吾不屑是龙是凤。因为,在这世界,吾就是龙凤!在这世界,吾就是帝!天?为何?地又何?天地皆吾臣!吾掌天地玄黄,笑傲天下苍生!吾,乃苍尘!且看苍尘成帝之路!
  • 舰队超时空

    舰队超时空

    各位书友注意!注意!!本书文笔渣!欢迎书友的板砖和意见!严肃版:我是谁?我的力量从何而来?我手中的武器为何而使用?吐槽版:为什么几十米高的机甲会出现在战场上?完全没有用啊!为什么单兵外骨骼装甲会有性别歧视?而且为什么还是终极武器!?真相只有一个,科技树点歪了!男人版:机甲是男人的浪漫!以上纯属口“糊”,如有雷同,不关我的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灵金异墓

    灵金异墓

    一个莫名其妙的大墓,让老爸老妈突然失踪了,而后,它又给了我一颗金子做的人头,可那人头却诡异的与我的身体相结合,让我变成了什么?这个大墓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又选择我作为金头的载体?一切的未知似乎被一条隐秘的线索所串联,而我则是这条线索的起点,抑或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