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精英作为社会发展的独特力量,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已进入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协调整合。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知识精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力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自我价值。
纳斯达克缩水与“9·11”事件的打击,把全球IT行业带进了“严冬季节”,中国的一些IT企业不免会感受到阵阵寒意。随着英特尔等上游企业的大幅裁员,很多企业也开始进行“人员优化”。令当事人和旁观者感到有一丝温暖的是,IT企业裁员并不像聊天室的管理员“踢”人那样冷酷无情,比如,给即将“下岗”的员工发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显示了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IT企业裁员与大家已经熟视无睹的产业工人“下岗”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味。IT从业人员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知识储备比较深厚,技术素养处于人才金字塔的上端,一向被看做知识精英和“知本家”,在IT经济处于涨潮期时,他们甚至被誉为“金领阶层”。他们一旦下岗,比例往往比产业工人还高,这多少会让人对经济前景产生不安心理。
不过,这些“金领”人士并非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置身于泡沫之中的人,应该最了解泡沫的不稳定性,也必然意识到了“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极大可能。如果说知识精英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那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面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式,没有永远的“铁饭碗”。因此,只有运用良好的应变能力,调整心态,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才金字塔的上端”、“精英”、“知本家”、“金领阶层”,一个短短的述评,就给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戴了那么多高帽子。下岗了,不就是失业人员吗?却也要高人一等,讲究“阶层”,表示自己是特殊的,摘不掉那些高帽子。其实,不管“精英”的纸帽子糊得多高,下岗了就是失业了,到没钱买饭吃的时候,就需要摘下高帽子,去找活干。
当《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放到了自己的办公桌上时,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已经没有必要,流泪和叹息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重新出发,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块奶酪。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精英也有可能会找不到工作,适时进行角色重构,放下不切实际的“高帽子”,从头开始。
感悟·放下
知识精英有着年龄上的优势,“再生”的能力不容小视。只要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这个经济发展总体看好的年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不是难事。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放下“宠儿”心态,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