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一生波澜壮阔,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他都是蜀汉当之无愧的明星人物,很多中国人心中,其实都有着对关羽的原始崇拜,这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的膜拜,更是对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追求。
故事虽然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仍然意犹未尽。这样“自传”式的写法也许更轻松些,自然些。不过受制于这样的文体,也注定无法写得太深刻,太严谨。
这毕竟不是修史。书中选择性地杂糅了历史和小说的内容,再加上我个人的理解、评价和再创造。全书八十二章,既采取了《三国志》中正史的时间顺序,又沿用了《三国演义》中虚构和夸张的故事,如“华容道”、“单刀赴会”等。因此,喜欢历史的朋友不必较真儿,热衷于野史、演义的朋友,就把它当作是一篇普及版的三国故事吧。
我在“引子”中谈过,正史中的关羽留下了很多不能解释的谜团。就事迹看,陈寿笔下的关羽堪称常败将军,但从评价谈,曹操、郭嘉、程昱、刘晔、周瑜、吕蒙这些汉末三分天下的顶级上层人物,无不对他推崇备至,忌惮三分。由于史料的缺失和魏人的回护,关羽的谜也许一时很难解开。于是,爱重关羽的人们更愿意相信罗贯中笔下那些合理的虚构和想象。既然确实斩了颜良,那么加上诛文丑也不过分吧!既然确实有千里走单骑的历史,那一路过关斩将也很合理嘛!
我个人对关羽的情感也曾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小学时初读三国,谈到关羽那是眉飞色舞,对他的一生事迹更是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早早统计出了《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共砍了哪些人,分别用了多少回合。少年时期的我,第一个偶像既非刘德华,也非罗纳尔多,却是这样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到了高中,我开始真正读史。当读完三四遍《关羽传》时,我终于彻底失望了。原来没有温酒斩华雄,原来没有华容道放曹操……原来那么多的经典,只是个虚构的神话。
于是我开始学会客观,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自己的生活。我会对贴吧里一些极端的云迷、羽迷不屑,也会去欣赏起曾被我骂了无数次的吕蒙、陆逊,直到走进大学的校门。
那是一段很爱创作的年华,宽松的环境也许确实更能激发人的灵感。我开始重新品味起“三国”这段陪伴我十几年,始终让我津津乐道的历史,开始重新品味起关羽。我不仅开始发现并怀疑起历史遗留的矛盾,也终于明白,其实正史、小说,虽是两个关羽,却是一样的信仰。关羽,还是当年我心中的关羽。因为,忠义依旧,信诺依旧。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是关羽在史书上留下的唯一一段话,却是他一生的写照。只因“誓以共死”,终生“不可背之”。关羽终究实现了他的承诺。知恩图报,一句“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又是何等的感人肺腑。大丈夫恩怨分明,关云长既全了与刘备的君臣之忠,也尽了与曹操的知己之义。千古风流,又有几人能为?
诚然,关羽也有缺点。他居功自傲,他刚愎自用。但人非完人,瑕不掩瑜。在这个传统道德缺失的年代,关羽精神和关公信仰难道不更显得迫切和必要吗?关羽也许不如岳飞能征善战,也没有李靖的丰功伟绩,但他无愧于“武圣”二字。
于是我选择了写关羽。写关羽,既是写一份信仰,也是写自己的情怀。
书名几经斟酌,听取了不少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叫《我刀刻我心——关羽往事》。“刀”是关羽一生功绩的象征和代表;“心”则引领我们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捕捉那刚毅背后的柔情。“我刀刻我心”,就是关羽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思考。也许有人会说,书中虚构的一些感情戏或者生活情景多余或者不合适。但我始终觉得,这并非是对关羽的不敬。一个重信用、懂感恩的人,一定是一个感情世界丰富的人。重情而不滥情——我想我心中的关羽,该是如此的角色。
时代变了,追求变了。节奏变了,态度变了。而风骨不能变,信仰不能变。当中华民族千年不改的璀璨精华重新照耀神州之际,武圣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