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宝宝会迎来接种麻疹疫苗的时间,麻疹疫苗要接种两次。宝宝不宜接种要及时告之疫苗注射工作人员。
这一阶段,宝宝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防范是重中之重。在这个阶段宝宝容易发生荨麻疹,妈妈要特别留意为发病的宝宝及时确定致病因,找到并消除根源,同时避免宝宝再次接触到致敏源。
1.宝宝接种麻疹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传染性极强,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会伴有脱屑现象。
麻疹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2)宝宝接种麻疹疫苗时间和次数
国家规定的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
(3)以下宝宝接种疫苗时应留意
对鸡蛋过敏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已剔除了旧版《药典》将鸡蛋过敏者作为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的说明。
过敏体质
如果宝宝对麻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过敏则不能接种。如果对麻疹疫苗所含成分不过敏且无其他禁忌证,通常可以接种。
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不能接种。
对过敏物不详的过敏体质宝宝,由于存在对麻疹疫苗过敏的可能性,请在带宝宝接种麻疹疫苗前仔细核实过敏史,再决定是否接种麻疹疫苗。
患有慢性病
若宝宝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都不能接种。轻度慢性病或慢性病患者稳定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但应排除其他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
免疫功能低下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后,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均会增加,因此明确诊断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4)错过强化免疫集中接种时间,如何补种
如果您的孩子由于发热或过敏等原因错过了强化免疫集中接种的时间,应当在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尽快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或指定地点补种。
2.宝宝出现贫血该不该选用强化食品
对于轻度贫血的宝宝随意吃铁强化食品的做法并不可取。科学补铁的方法是提倡吃天然食物,获得血红素铁来补充体内缺乏的铁元素,如蛋黄泥、肝泥、鱼泥等,可以每周给宝宝吃1~2次。
通过饮食的补充,在确保营养均衡,烹调方法得当,食物多样且数量足的前提下,宝宝通常就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了。因此,妈妈不必额外地给宝宝吃强化食品。
妈妈可给发生中重度贫血的宝宝适当补充强化铁的食品,但是不可盲目补充,因为含铁强化食品不是营养药。应严格根据宝宝的检测、检查结果和饮食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铁强化食品,不可在短时间内,给宝宝服用大量铁强化食品。
3.宝宝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宝宝的免疫力越来越差,是令不少家长感到头疼的一件事。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为:经常生病,如患气管炎、感冒、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腹泻、皮肤感染,等等。它们绝大部分是细菌感染。而且,得病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不愈。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1)晚上吃得过多:宝宝吃过饭没多久就睡觉,未消化的食物可产生内热,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抵抗力降低。
2)运动量过少:宝宝冬季运动量太小,抵抗寒冷的能力也会降低,往往出现稍受点凉就感冒的情况。
3)穿得过多:因天气冷,宝宝太小,所以就给宝宝多加衣服。其实,有时这样做反而使宝宝易生病。
4.宝宝会爬了要预防哪些意外情况
宝宝7个月以后,会爬的他已经有可能到达房间内的任何一个位置。因此,对宝宝的看护要加倍小心。宝宝发生意外事故,通常都是由于疏忽造成的。
发生意外情况的常见原因:
1)宝宝误食防虫剂及其它不能食用的东西。
2)碰倒了放在房间角落里的暖水壶。
3)接触到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的小物品如爸爸的刮胡刀及刀片。
冬季使用的电暖器等取暖设备,以及夏季常用的电风扇等也应特别注意。
对家中所有电源、水源等潜在危险因素,一定要采取严防死守的态度,不可有半点麻痹心理。
5.宝宝出现“风疙瘩”的正确处理方法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春季多发的皮肤病之一。婴儿期多发病急,最初为烦躁,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形态不规则。
宝宝发病后,多因瘙痒难耐表现烦
躁,到处乱抓,往往越痒越抓,越抓越多,风团迅速增大增多,融合成片。常伴有烧灼和刺痛,时起时落,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如果消化道受累,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气管、喉头受累,可出现憋气、胸闷;发生在眼睑、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组织疏松部位时,表现为局限性的水肿。
一般来说,荨麻疹系因多种原因发病,可能是宝宝对鱼、虾、蛋、奶等食物过敏;或可能是对青霉素、磺胺药、预防注射(疫苗)引起的过敏;也可能并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对花粉、灰尘、羽毛及被昆虫叮咬的过敏。有的荨麻疹具有家族性。
宝宝患病后,须在医生指导下耐心地查找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发现致病因素并及时消除,宝宝即可恢复。若是由药物或食物原因引起的,应及时停服以及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和食物。为避免宝宝抓挠瘙痒的皮肤,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0.5%石炭酸酒精止痒。若因抓破而继发感染时可外用涂抹抗生素软膏。
在查明致敏原因后,应让宝宝避免接触致敏源。
6.预防宝宝的烧烫伤及触电
在宝宝遇到的各种意外伤害中,以在家中被烧烫伤最常见。因此,妈妈在看护宝宝过程中,一定要消除家中危险隐患,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为避免意外烧烫伤的发生,妈妈应注意以下事项。
给宝宝洗澡放水时,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40℃左右。在给宝宝洗澡前,妈妈一定要先知道水的温度。
热水瓶、盛有热汤的碗盘要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当盛有热汤或热水的碗放到餐桌前,需注意桌巾的长度,以免宝宝好奇拉扯,导致热液被碰倒而外溢。建议餐桌以不铺桌巾为最好。
为避免给宝宝食用过热的汤,给宝宝用任何热饮前,要先确定热饮的温度,再给宝宝喂食,尤其宝宝在自己抓握奶瓶喝奶时,奶温更应适宜。
使用电热毯、电热器或热水袋等高温物品,要特别注意温度及使用距离,以免皮肤因接触高温太久而造成烧烫伤。
家中电气设备常是起火触电的原因,使用延长线或多插头插座时,应注意负载量。
所有电线及电源插座都不要让宝宝摸到,插座可用塑料盖盖住,以免宝宝因好奇不小心发生触电。
7.妈妈如何护理气管炎宝宝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发生于2岁以下的宝宝,尤以2~8个月大的宝宝更为多见。支气管炎初期可能会出现高烧,咳痰与呼吸不畅等症状。如果转为肺炎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咳嗽加剧与吐奶等表现。秋冬季为该病的高发期,细心的妈妈要多注意。
在宝宝患病期间,妈妈应遵医嘱给宝宝按时间服药并做好护理:
保暖: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气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病情,要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晚上睡觉时给宝宝盖好被子。
多喂水:患病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营养充分:患病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翻身拍背: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还应帮助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姿势。
退热:通常患儿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如果体温高,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
保持适宜居室环境:宝宝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湿度恒定,防止过分干燥。尤其要避免在宝宝的居室内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