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
那日清晨,我们站在拇指峰顶,如置身于茫茫大海的孤岛上,向西眺望,那突兀于云海上的山峰,如同蛟龙翻腾于海面。五峰的山脊,人称官山的龙脊,我们两队人马所站的位置,恰似两根龙须,一阵轻风,飘摇可上九重天!向东远眺,对面一山巅渺渺如仙岛,乃福安境内著名的白云山。有一年,我拂晓之前登白云山,慕名一睹佛光,虽然无缘见到漂浮在云面上的七彩光环和人动影随的神话,但今日从方位看,佛光祥瑞出于官山。此刻,看脚下云海不断汹涌澎湃,时而如千帆竞发,时而若万马奔腾,忽然,阳光艰难地透出云层,那云海又变幻出晶灿灿的银涛了,此刻,你便会顿悟到山水之美不在于刻意,而在于挥洒自如。
林密
官山润壁湿翠,植被尤佳,观赏树木达60多种,有珍稀的树种红豆杉、赤楠、绒楠、柒树,有四季交接挂果枝头的杨梅、金橘、猴柿、山荔枝,有春夏飘香的杜鹃、山茶、山樱、橘子。更为奇妙的是在如削的峭壁上,生长着许许多多造型优美的小树,有盘旋的,有倒挂的,有寄生的,苍劲古拙,野趣横生,犹如广博的盆景园。
樵夫
同行的几位朋友告诉我,20世纪中叶,这里曾是层林密集,树老猴欢。1958年一些城里的下放干部、工匠、艺人,还有一批知识青年,为谋生计,纷纷投靠官山,有的筑窑烧炭,成了卖炭翁;有的拾柴伐薪,做了樵夫。老肖说,当年他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如逢雨天,大家就发现他长高了些;若是晴天,断然长不高的,因为终日被百余斤的柴火压住了。如今在上海钢材市场叱咤风云的前后两任周宁县商会会长周伦滔和周培健,从小都在官山当过樵夫。原商会会长老周,少年时曾跟着兄长砍柴度日,一日沿着龙脊险道挑柴回城,又饥又累,一脚踩空,坠下崖去,跌坏了脚,号啕大哭,兄长只好丢掉柴火,将他背回。现在他们回忆起峥嵘岁月,仍欷歔不已。
正是这样一批事业有成的樵夫们,官山给予他们吃苦耐劳、坚韧进取的精神,给予他们山水灵气、万千祥瑞的祝福,而他们对官山也有着与生俱来的一往情深,如今他们正在倡导和谋划着保护官山、开发官山。真是官山有幸,樵夫有幸。
官山景区距县城12公里,方圆40平方公里。官山雄伟险峻,气势非凡,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漫山滴翠。它以峰、崖、洞、石、泉、潭、嶂、云、霭称奇。不仅有惟妙惟肖、凌空欲飞的“鲤鱼朝天”,栩栩如生、傲然挺立的“石笋”,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猪头壁”,尚有神态各异、造型精美的各种石臼,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之。
排成风景的土墙
缪华
对禾溪这个村庄,我是先从画册上得到初步印象的。
真的应该感谢那些不辞辛苦的摄影家,他们用镜头留下了村庄最美丽的模样。我看到的这幅禾溪照片,收录于这本精美的《周宁旅游风光》一书之中。时间应该是在春天吧,尽管天色还有些灰,但前景那一丛茂盛的白花,香气飘溢,已经在奔走相告着春天的讯息。目光顺着那条青石铺就的沿溪小道往前移,就看到了照片的主体———一排沿溪摆开、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那乌黑的瓦顶、那憨厚的土墙,构成了乡村特有的质朴和体贴。这样的照片让我想到了江南那些诸如西递、宏村等知名小镇,其也不过就是这样的一溪清水一排民居,却让很多游人痴迷和沉浸于其中。
我们也同样被图片上的禾溪所诱惑,一条溪水,一排民居。
5月10日上午,我们前往禾溪。陪同我们的是纯池镇年轻的镇长郑家志,他指着不远处那满目苍翠的山岭说:“这地方叫半岭,每当清晨时分,从山底涌起的山岚,如一幅写意国画般渐渐渲染开去,越来越浓,掩盖了青山,掩饰了绿水,连眼前的盘山公路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灵
动的雾。”这时的车便行驶得格外小心,往外看,车轮滚动,雾也在滚动,仿佛行驶在云层里。当地的文化人灵感一来,给这景观起了个好名字———“半岭晓霁”。
那禾溪呢?
“这里只是仙道,禾溪才是仙家。”懂文学的镇长回答得既含蓄也浪漫。
乡村游,成为继城市游山水游之后的又一个旅游热潮。作为曾经在乡村生活和目前在城市生活的我,对物质条件优越、工作节奏紧张的城市生活,是有所了解的,很多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也许乡村才是一个释放压力、排解忧烦的环境。那里环境清雅、空气鲜活、民风淳朴、乡情浓郁,还有各种在城里尝不到的新鲜菜蔬和水果。乡村成为众望所归的心灵家园,也成为换位体验的精神享受。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兴致勃勃、步履匆匆地来到禾溪。
一进村,就被这千年古村的建筑给吸引了。最抢眼的当然就是照片上那排沿溪的古民居了。初夏的阳光明媚,但这些古老的房厝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安谧和淡定,是呀,数百上千年的岁月,它和四周的山水有什么没有见过和经历过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激动和欣喜在这里都衍化成了很有气度的宽容,使我们也赶紧收敛了那份唐突和喧哗,轻手轻脚、静静地欣赏着古厝的风韵。这个村子被一条小溪分在两岸,我不知道这溪是不是也叫禾溪,但我还是喜欢把它叫做禾溪的,既朴实也温馨。沿溪而居,是先民充分利用水的智慧体现,上游下来的水先经过村庄,供人们饮用和洗涤,然后再进入下游的田园。清澈和鲜活,正是乡村溪水的特点,那倒影于水中的古厝,在水波的荡漾下,成为一幅抖动的绢画,而抖动水波的正是溪水里的鲤鱼。周宁的浦源有一条远近闻名的鲤鱼溪,它和九龙漈一起成为周宁的主景区,但去的人多了,那鲤鱼有些世故,潜伏于水底迟迟不肯露面。而这里的鲤鱼却像幼儿园的孩童,一见人来,纷纷浮出水面。有人将光饼抛入水中,那鲤鱼迅即聚合,你争我抢,发出的“啵唆”声充满着率性和快乐。这溪里的鲤鱼个头大,大的有七八十厘米长,重量不少于二三十斤。就这样一条灵动的禾溪,让整个禾溪村都跟着跳动了起来。
再看那溪岸上不抖动的古厝,这才是禾溪醉人的所在。古厝是人类的延续和繁衍的最好见证,这些沿溪摆开的古厝,从不同风格的飞檐和翘壁来判断,多为明清建筑。但几百年的沧桑,吸收和融合了彼此之间的气息,使这些古厝有了最大的相同点,那就是一样的黑瓦一样的土墙。
黑瓦原先不是黑色的,是因为时间的沉淀,让它在长年的风吹雨打中从青瓦变成了黑瓦。而土墙也没有了原先的光亮,显得有些黯淡。我曾经在农村插队,也经历过筑土墙的活计。由于石块、砖块这样的垒墙材料来源少、价钱高,在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多用黏性强的黄土垒墙。把木板做成的垒墙工具架在石基上,然后往夹板里填黄土,再用夯木使劲地夯。填土、压实,再填土,再压实……墙就这样地拔高,然后在适当的高度框个方块当窗户,采光透风,这面墙就大功告成了。待几面墙都拔得一般高时,东家就披红挂绿地上房梁、盖瓦顶。至于房厝的内部隔墙、楼梯等,用的都是上好的木头,经历数百年而不衰。家住山间,黄土和木头就在家门口,随取随有。
而禾溪的这些古厝,已经存在了三四百年了。月落日出,花开花落,那古厝的瓦上堆积了落叶和鸟屎,墙边也生出了杂草和青苔。住在厝里的人慢慢地老了,夕阳下,他们坐在自家的门前,看鲤鱼游动,看溪水流淌。那水流着流着,什么时候也就把人带走了。那房厝渐渐老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古厝。黑色的瓦片开始断裂了,需要更换;土黄色的老墙开始掉土了,有待修补。好在那墙厚实,即使剥落了,那速度也是很慢很慢的。有鸟儿看中了那缺口,欢天喜地地用小小的爪不停地掏墙,掏出一个可供自己藏身的小洞。当然,这小洞和屋檐下的燕窝是不可相比的,如果说那燕窝是风雨不侵的别墅,这鸟洞就是一个简陋的单身房。
这样的古厝有了鸟声,却渐渐少了人声。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水泥钢筋这样的现代化建筑,也同样出现在了村庄之中,人们陆续搬离了古厝。尽管古厝的土墙是冬暖夏凉,但在乡村看到空调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
外来的物质进入了禾溪,外来的人呢?也来了。他们大呼小叫,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深山里还有着这么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曼妙之处。看看那排古墙以及墙上的鸟雀,看看那条禾溪以及溪里的鲤鱼,还有村中那座在周宁保存最为完好,供奉着杨、柳、倪三位仙姑的贯木拱廊桥———三仙桥,都让你惊叹不已。那头扎黑带、身着蓝衫的老妪,三三两两,坐在桥中的美人靠上,重温着往日的从容而安详。这一切,都成为乡村旅游最丰富最别致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是黄昏的时候,那太阳的余晖洒在这排土墙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漂亮。我知道土墙不像玻璃,它不反光而吸光,肯定会有一种从墙体内透出的明亮。
土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被定格在了照片之中,也被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但凡说起禾溪,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排成风景的土墙,然后才是鲤鱼、廊桥……从土墙之间的青石板小道往村里走,还有很多的古风迎面吹来。那居高临下的土炮楼,那四通八达的蛛网路,都留给你玄妙的遐想和好奇的探究,以及那里的风俗民情、那里的人文历史……
毕竟,这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虽隐藏于群山之中,却一样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仅仅这一排沿溪排开的古厝土墙,就让我如此羡慕让我如此痴迷,衍化成我心中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
芹山湖掠影
山秀岗人
芹山湖位于周宁县泗桥、纯池两乡镇之间,是穆阳溪梯级水电站芹山蓄水库。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碧波万顷,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垂钓……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这是清代诗人马朴臣写的《渔》诗。可见,钓鱼不在鱼,只为赏美景。的确,芹山湖的角角落落稳坐着钓鱼者已构成了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从县城赶来,从邻县赶来,甚至从省外驱车赶来……他们三五成群,湖边搭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一来就是好几天。可谓晴天观云,雨天听雨,晨起饮露,夜摘星星,闲来品一盅香茗或抽上几口香烟,悠闲地享受着垂钓的乐趣。真是“手持竿,心无虑,斜风细雨不须归”。
川流不息的涓涓细流,在山涧齐鸣,穿山披谷萦绕回旋,带着山花野艾汇成了悦耳的声河,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不到几个昼夜的工夫,淹没了荒凉与落后,也遮蔽了空旷与文明。湖中荡起了迷人的色彩,水孕着山,山镇着水,水漫峰里,峰陷水中。放眼湖泊,九曲回肠,状如碗碟,形似月弓,像镶嵌于山峦中的碧玉,又像山姑娘的大眼睛,向游客“暗送秋波”……远眺群山,蜿蜒起伏,或长龙卧波,或山峰对峙,似彩练在湖中飘舞,又似山神守望秋水……
驾一叶扁舟徜徉于湖中长廊,天上的浮云在水中流淌,形成了一幅变化莫测的影画,画随云动,云动画移,云停画静。好一幅光和影的和谐旋律,令人想起梵婀林上奏着的名曲。耳闻水鸟的啁啾,眼见水中偶尔跳出鱼儿,你才会懂得什么是野趣,你才会在瞬间物我两忘。
当小船驶向一片竹林边,轻风来访驿动的竹子时,纤腰婀娜,玉臂勾引,青翠秀美的竹叶相互摩挲,此起彼伏,发出沙沙声响,似缠绵的小夜曲低吟浅唱,又似乡间女子发出爱的呼唤。于是,倒映湖中的竹影却在水中轻轻摇曳,荡漾着一股撼人心灵的气息。偶尔几株浸水的杉树,翠绿的针叶中透着些或黄,或红的颜色,也被她纳入自己的怀中,让蓝绿的湖水添上几分色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色彩斑斓,瑰丽无比。
湖中央极为广阔,宽处可达四五百米,水面上架着几排网箱,随着湖水潮涨潮落。远望,像一座悬浮于湖中的长桥;近看,恰似水上人家。网箱旁横着几间斑驳的小木屋,湖面不见一星涟漪,显得有点清寂,有点孤独。在这里,你会感到,天那么阔,山那么幽,水那么深,人却那么渺小。我不忍打破水的宁静与清幽,只好停船驻足欣赏湖光山色。面对芹山湖,我读懂了什么是伟岸、什么是博大,更读懂了什么是崇高和奉献。
芹山湖啊,你是智慧的结晶,滚滚财源是你的内涵。你托起大海一样的胸怀,你迎来了日复一日的朝霞,也送走了一轮又一轮的夕阳。
芹山湖啊,我愿做你怀中的一滴水。
芹山湖最高水位776米,为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湖泊,又称“天湖”。总面积20平方公里,烟波浩渺,鱼排点点,水天一色。湖面将千年古刹灵峰寺、千年古寺磐若寺、古村落禾溪及省级森林公园仙风山连为一体,形成极具魅力的环湖旅游休闲度假风景区。
到周宁看古树名木
棠飞
周宁县的古树名木很多,列入国家一级的就有80多株,但最为有名的当属被《中国树木奇观》收录的3处,该书由国家林业局编撰,书名是李瑞环题写的。
江南油杉王
号称“江南油杉王”的一株古树,就傲然挺立于县委、县政府大楼的背后,颇有王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