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6700000008

第8章 拜访古代先贤(3)

这是一项棘手的工作,由于当年达官名士对原总纂陈寿祺的一些观点存有意见,且难以调和,陈病故后,纷争更趋复杂。魏敬中力排众议,边执教讲席,边纂修志稿。每天五更起,伏案笔耕,整理残篇,核实资料,直至深夜。历经4年的努力,终于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完成《福建通志》的总纂。他根据史实在《儒林传》中补入曾先后任福州鳌峰书院山长、在儒林颇有建树的郑光策与陈寿祺两位历史人物,剔除林一桂等3人,并复立《道学传》,将《山川志》删繁就简,把经籍由16册浓缩为6册,全书由原稿400卷浓缩为278卷。他重纂过的《福建通志》内容翔实、观点鲜明、体例完备,平息了困扰福建编志多年的两派纷争,赢得了史学界的认可,影响深远。20世纪初,著名画家陈子奋与徐悲鸿慕名联袂前往福州井楼门街访其后裔,绘制了《炳烛轩修志图》,魏敬中夜以继日忙于修志的情状跃然纸上。

水滴石穿非一时之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厚的学问功底是靠一生的勤勉造就的,而这功底留与后人的便是古风,是国粹,亦是深厚的人文底蕴。说来十分有趣,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与魏敬中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前半生的经历惊人相似。林则徐于清嘉庆三年(1798)中秀才后,历9年中举人,经16年中进士,之后选为庶吉士,授编修。林则徐的科举之路也是屡败屡战,入仕后也一样以做文字工作为主。也正是这个原因,林则徐认为地方志是地方官的《资治通鉴》,十分重视修志工作。他看过魏敬中重纂过的《福建通志》后,对敬中忠于职守、勤于笔耕、剖析疑义、考证辨伪、敢于定夺的史识、胆识甚为钦佩。他书赠魏敬中一副对联:“大乐正教崇四术,太史公言成一家。”上款“和斋文史大人正之”,下署“少穆弟林则徐”。在联中,林则徐尊称原名建中,字和斋、和宇的魏敬中为教崇“诗、书、礼、乐”四种经术的“太史公”,足见其在林则徐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正如林则徐所说,魏敬中不但志书写得好,诗词书法也上乘。他每到一地都喜好吟诗作赋,泼墨挥毫,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也留下不少墨宝。他到周宁名胜风景滴水岩观光游览时就留下三首诗,除了《游显迹岩》外,另一首是《滴珠帘》:“洞门百尺送飞泉,珠串珠圆散九天;好是夜半新月上,一钩恰挂水晶帘。”再一首是《灵岩井》:“灵泉一勺涌岩隈,想是当年射箭开;会得源头活泼地,菩提无树镜无台。”

魏敬中曾是那个年代一颗灿烂的翰苑文星,他的著作有《屋漏讼过录》、《观我生日记》、《炳烛轩抄撮》及诗文集,还有由他主修、人称善本的《政和县志》。在周宁的碧岩、川中、茶广、王宿、梅山等地至今还留有他珍贵的笔墨真迹。

魏敬中一生主讲于宁德莲峰书院、浦城南浦书院、福州螯峰书院、凤池书院,其间主讲凤池书院长达17年,治学有方,教绩懋著。清咸丰二年(1852),魏敬中因年迈体弱而辞职,诸生恋恋不舍,联名请求留院执教,他终因体力不支而坚辞,定居福州。在榕期间,林则徐曾与之订交,研讨诗书艺文。地方官员也常以时事及水利、赈灾等事向他请教,他都能竭诚以告,备供采择。

清咸丰十年(1860)六月,魏敬中病故,墓葬福州西门外文山。凤池书院学生闻耗,哀悼不已,在书院名师祠中供奉魏敬中为神主,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奉旨入祀乡贤。

白云苍狗,百年瞬息,尽管岁月无语,但历史却无法虚构。流连在这里,且思且行,交错的时光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博才多学的睿智老者,正超越时空,带着不朽的生命光辉,款款地向我走来,让我真正触摸并领悟了历史文化的真实与神圣。

和品云途次遇雾

萧景行

驴背寒吟靳一晴,千山迷罔失峥嵘。

本来人世沉霾在,但认君心可处行。

【作者介绍】萧景行,字希山,清代宁德周墩(今周宁)人。

抗寇英雄汤荣标

魏爱花

据《周宁县志》记载:汤荣标,字尚宾,号霞城,玛坑村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七月生于将门望族。祖父汤贵玉,清云骑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带兵随军进驻台湾,在战斗中阵亡,诰赠“武翼都尉”,赐“世袭罔替”。父汤宝华世袭任闽安守备、烽火门游击等职,诏赠“武翼都尉”。荣标自幼习武,体魄魁梧,练就一身武艺,因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出外谋生,中年遇亲戚题荐,由云骑都尉属闽安都司、澎湖都司,历升泉州、厦门守备,南澳左营游击,闽安协镇,下铜山参将等职。荣标守卫闽安时,于道光年间三次奉命护解“皇银”上京有功获嘉奖。清道光十八年(1838)海寇再次侵犯闽海时,他组织将士迎战,发射火炮,指挥战船拒敌,击毁寇船数艘,其余溃逃而去……今天,在玛坑的汤氏宗祠中还保留着许多皇帝所赐的牌匾和汤荣标的一些遗物。带着深深的仰慕之情,我走访了玛坑村的汤氏宗祠。

大约因了汤氏祖先的功绩和当年的风光,汤氏宗祠也算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了。

汤氏宗祠位于玛坑乡玛坑村村中,坐东朝西,其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清乾隆五十年(1785)在原址重建,曾经历多次修葺整缮。走进宗祠,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祠前广场,广场上立着旗杆石两双,乾隆时期建的祠牌两通。祠堂台基高二尺,登上台阶,穿过檐廊,是宽大的将军门,将军门门槛高大厚实,两侧配以抱鼓石一对,其高过胸,刻工精美,正门上方竖挂着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汤荣标立的“闽安都督府”匾,是汤荣标将军奉旨诏准带衔回乡的物证,跨进门槛,只见祠内柱石林立,大红漆上配以墨底金字楹联,明间顶棚施以彩绘藻井,显得富丽堂皇。最引人注目的是横梁上金纺高悬的“圣旨世笃忠贞”以及“奉旨世袭罔替”等牌匾,牌匾有些陈旧,但边沿上透雕缠枝的吉祥纹饰上隐约可见的蓝底金漆,却足以让人想象当年汤氏祖孙保家卫国,备受皇上恩宠的荣耀。穿过天井,就是太祖庭,太祖庭东、南、北三面设神龛着汤氏先祖,并挂着汤氏先祖的一些简介。其中就不乏汤荣标以及其祖先的光辉事迹。

走出汤氏宗祠,我对汤荣标的遗物———大提刀愈发充满好奇。

这把大提刀类似于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只是上面少了雕刻精致的龙形花纹等纹饰,刀与柄之间据说最早是由铁条横拴,可以拆卸组装,方便携带。现在,大约由于铁条遗失,改用了两颗螺丝钉加以固定。刀柄与刀刃均是由纯铁铸成,刀柄直径约6厘米,长2米,仅柄就达90多斤,普通壮汉双手紧握,也得使出全力。刀刃部分约莫30来斤,早已锈迹斑斑,但类似于血色的锈迹却极易让人想象到这把大提刀当年的辉煌与勇猛,只是如今经历了百年沧桑,这把刀静静地躺在玛坑乡文化站里,留在刀刃上的,更多的是岁月老去的欷歔与寂寞。村民告诉我,这把刀制造于清乾隆十年(1745),原配有刀座,便于安插,最早为秀坑武术传人、玛坑村文武秀才汤崇纯平时练武所用,除了汤荣标,其祖父汤贵玉、父亲汤宝华练武时都用过。

抚摸着眼前这把锈迹斑斑的大提刀,想象着汤荣标早年练武时挥汗如雨的情形,对汤荣标又亲近了许多。若不是他年轻时候勤于苦练,又怎会拥有强壮的体魄,以至于后来能为国为民做出一番功绩?遥想当年他勇击海寇,护卫百姓,胸中不觉涌起豪情。

我深吸一口气,尝试抓起这把沉甸甸的大提刀,谁知拼尽全力,也只是抬离地面数寸,不得不汗颜撒手。想当年,汤荣标引领将士杀敌的时候已经是六七十岁的高龄,却是挥刀自如,何等英雄!

面对这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提刀,我深深鞠了一躬,不仅因为汤荣标老前辈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更为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为国为民而牺牲了的无数无名英雄。

拟出塞诗

周道兴

千里云低碧岛横,黄沙浩浩断人行。

营堆苦雾旗犹湿,阵压阴雷鼓不鸣。

无定河边秋夜冷,受降城外月华明。

却怜陌上高楼女,独对东风念远征。

【作者介绍】周道兴,号仁山,清宁德周墩(今周宁城关)人,秀才,捐训导,又加捐浙江县丞,清光绪年间代理杭州府经历。著有《惺惺轩诗抄》。

广布恩泽谢笑山

罗丽花叶申礼

赤岩,闽东北边境上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如同一本写满岁月沧桑的厚重古书,掀开泛黄的扉页,可见淙淙流淌的梅溪上方,如长虹卧波般横跨着一石拱廊桥,名曰:虹桥。桥傍鱼山胜景,桥下奇石参差,桥身距水面十余米,巨大的落差衬托出如虹的气势。坎坷的青石桥面,廊壁和梁间画迹斑驳的彩绘,都显出历史的厚重。桥顶为歇山顶青瓦屋面,飞檐斗角,结构精巧。桥内的佛龛之上设重檐歇山顶阁楼,阁楼上正中悬挂慈禧太后御笔的“岁岁平安”匾额,为古廊桥增添了文化韵味,也平添一抹神秘,一丝遐想。桥边有一断碑,依稀可辨记载虹桥的历史变迁。此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几经翻修,1914年由赤岩九旬双寿老人谢笑山偕王氏出资重建。

正值清明时节,缠绵春雨中的赤岩村如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者,安详、宁静。挤挤挨挨的古民居,光滑的青石路面泛着雨水的亮光。穿行于逼仄的小巷,忽然眼前一亮———“笑山纪念堂”。小院里芳草萋萋,绿意葱茏。虽没有精心修饰,兀自生长却不觉荒芜,那么恬淡自然,一如这古朴的纪念堂。堂内宽敞明亮,“品重南金”、“独挽狂澜”、“义问宣昭”、“孝友之门”、“紫荆三秀”……中国的匾额文化在此充分彰显。《后汉书·百官志》里说:“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获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而这里的每一块匾额,都在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谢笑山先生,赤岩谢宣桂公之五世孙,洪寿公之第三子,清例贡生。清道光六年(1826)生,1920年卒,享年95岁。谢老用平凡的一生谱写了一支璀璨的生命乐章,让无数后人景仰。村口的那一座木拱廊桥,作为村民北上往来之交通要道,历经近百年风雨剥蚀将要倾颓,谢老先生毅然独资改建为石拱廊桥,并设茶亭供往来行人休息渴饮之用。尔后,先生又在与政和交界的西溪、溪后两村建石桥,惠及当地百姓,先生仁爱之心可见一斑。清宣统二年(1910),寿宁知事王之杰匾之曰:“独挽狂澜。”

先生好读书,深知治学之重要,强国兴家,教育为本。欣然从其产业中捐出可收租谷近万斤的水田作为学田,开办义塾聘请塾师免费为近村学童授课。此举使当时多少农家子弟走进了知识文化殿堂,开启了心中的梦想!随着学童与日俱增,塾馆容纳不下了,谢老于1918年独资建设一座496平方米校舍,未竟,而先生于1920年逝世。先生遗愿未了,弥留之际面嘱其子龙书、龙英、龙伸三兄弟续建,于1921年竣工,取名笑山小学。除近村外,先后为政和的郢地、汀源、坂头,寿宁的南溪、平溪,屏南的深洋以及时属宁德的楼坪、龙亭等29个村的学童提供学习场所。赤岩村也因此成为周宁、政和、屏南、寿宁四县交界村落的文化中心。1924年,寿宁县将其事迹上报,谢先生荣获曹锟颁赐《褒文》及“义问宣昭”匾额一方。其子龙书三兄弟亦获“孝友之门”、“紫荆三秀”褒匾。

2004年,其玄孙谢世琅、谢世瑚等将原有的笑山小学校舍重修,改名“笑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墙边斜放着一匾额,晦暗的木质边框,中间文字部分已经残破,空留几个孤立的笔画,任凭后人去想象那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及匾额背后的故事。

周宁县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国家非遗保护中心确定为中国向联合国科教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目。2012年,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的三仙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类推荐
  • 三界之大葵风云录

    三界之大葵风云录

    就是随便写写练手而已,不一定什么时候更新,不保证能完本,写的不好请轻喷
  • 故国神游之德然有谋

    故国神游之德然有谋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每读三国都会感叹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假如稍微有一点改变,历史会否重写?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三国契

    三国契

    始皇帝的无字天书记录了什么?什么是天道?这乱世之中什么又是道?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请君品藏
  • 江山如此多骄

    江山如此多骄

    穿越成纸上谈兵的赵括,做的第一件是就是非礼了公主赵妮,随手救下的小孩竟然就是墨家传人李牧。乱世战国,群雄并起,身为世家公子的新赵括开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上演他的华丽传奇。
热门推荐
  • 总有一种爱值得留念

    总有一种爱值得留念

    美丽女人面对权力、诱惑,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史诗。。。
  • 恋味知己

    恋味知己

    《恋味知己》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花季少男少女们身上的故事。作品围绕着“林子萱”和“乔以路”的关系而展开。从这些少男少女们的身上,我们回忆着我们的青春时代,回忆着曾经那些萌动的岁月,回忆着我们每个人的那一次纯洁美好的初恋……而在这同时,我们又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老天从来都是这般的捉弄着我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嘻嘻呵呵夏里徜徉

    嘻嘻呵呵夏里徜徉

    画家夏杨与幼儿园体育老师楚熙和偶然相遇后,互相一见钟情,感情逐渐升温,却因为夏杨的粗神经和楚熙和的不善表达而产生误会,再加上前男友的出现,导致分手收场……
  • 丑侠传

    丑侠传

    天龙山庄庄主,武林盟主龙吟风,误中奸计生亡,其妻跳崖,留下不满周岁的龙剑如。在鬼手林博使用掉包之计,存活下。为了防止败露身世,被林博毁容,整天带着面具。最后,与杀父之仇的儿子,一同长大,潜伏在身旁。最后,手刃仇人,为父报仇,拿回自己的一切。
  • 诛生录

    诛生录

    上古年间,世上曾有神明天地也曾有着无数的文明和秩序突然有那么一天,天上有无尽的星辰陨落,诸神战死,他们的主神也不知下落,从此天道残缺,因果不全无数生灵沦为所谓强者满足自己变态欲望和嗜好的玩具直至一日,一个名叫武流炎的孩子降生在一颗六等不知名行星上的翰国他渐渐恢复记忆,回想起无尽岁月以前的事,他发誓为自己报仇,也为因自己的弱小而消逝之人报仇,挑战所谓的创世真神
  • 豪门宠婚:家有呆萌妻

    豪门宠婚:家有呆萌妻

    她看着面前无耻卖萌的大少,不禁感叹,哎,误信谣言,误信谣言啊。谁说这大少冷酷无情的?他是大总裁?谁信啊!沦落为贴身助理,不公平啊!她曾经爱他到入骨,而他却当她是兄弟。她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他的真心,虽然姐姐帮了她,他也跟他摊白来说。可她不会放弃,他是她的猎物,乖,一步一步走进来吧……洛之雪:大色狼!无耻下流!温桀泉:老婆~求安慰~洛之灵:温时橐,我一定会得到你温时橐:灵蛋,你还是不懂……
  • 皇子别赖账

    皇子别赖账

    某女非常不忿地:“明明我是女主诶,凭啥作者后妈把金手指全开了你?!”某男抿嘴:“因为我是男主啊。”某女:“呜呜,女主光环都不给我,好坏好坏的……”
  •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Dark Lady of the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深纠缠:复仇娇妻太心急

    最深纠缠:复仇娇妻太心急

    她被继母欺凌,被继妹冷嘲热讽,甚至连男友都被夺走!可惜她这样的性格,怎会让这件事善罢甘休.....等着,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