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700000031

第31章 莫名其妙(3)

阿海蒙在鼓里,他忙了店里的事,还不忘常去看望林尚南。老秀才已很少起床走动了,阿海一天不来看他,老人家总要惦念着,那倒也不是专等阿海每次带来的海鲜小点心。老秀才原是从孙子建新身上,悟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传统说法是不合道理的。但孙子走了,使他感到寂寞。现在有了阿海,他又可听到书中没有的人世故事,是喜是悲都有趣。自然,有时老岳祖也应孙女婿的要求,教些古文经典。阿海十分珍惜受教的机会,因此也就没有时间去茶店听书,更无暇与街坊闲聊。

曾殿臣不管自己多忙,即使出门主礼、主祭,饭饱酒足了,也要在“龙海之家”歇店之后,来与阿海坐坐,喝杯清茶。自然,更多的时候是美玉母亲炒几碟小菜,让他与阿海对酌,无所不谈。对“龙海之家”的关心,曾老远远超过林府,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曾殿臣一进店便说:“我的朋友送我一坛沉缸酒,阿海,你到我家来与我共享。”

阿海心中明白这是老人有要事相告的借口。美玉母亲迟疑了片刻,决定炒四碟菜肴让阿海带上,并关切地说:“沉缸酒又叫做‘出门倒’,贪杯的出了门,见风即倒,你不可过量才是!”

阿海没有母亲,也没有岳母,他把对这两者的亲情与敬重,都寄托在美玉母亲身上,因此随即应是。

曾殿臣跟过去一样,不急不忙,仍由“皇帝牛偷吃麦”的闲话说起,不想一下子给阿海太大刺激。但曾老今晚觉得,如何开话题是一门学问,想了想,问阿海:“你说渔溪人与别处人,比如说与你牛田人,有何不一样?”

“渔溪人热心,我在龙田找不到像你老人家这样关怀我的人!”阿海说的是真心话。他接着说:“我应称你作伯父,但你是有身份的人,我不敢高攀!”这也是真话。

但曾老听了哈哈大笑:“你的岳父叫我做叔父,你叫我做伯父,这辈分如何算?”

阿海倒真的未想到这一点,手拍大腿,也哈哈大笑。

“但这不重要,尊敬是在心里的,对你阿海,我是很看重的。话说回头,渔溪最厉害的是‘闲嘴’,嘴尖如刀哟!”曾老呷一口酒,还不想开门见山。他举了一个例:“那茶店伙计阿三,挑水、劈柴、烧火、倒茶,得罪了何方神仙?”

“阿三出了什么事?”阿海关切地问道。

“他的儿子人称神童,五岁就识字,学着写了一封信,文不加点‘爸爸我吃饭不配菜阿公高兴抱我妈妈也抱我……’阿三不识字,请吃茶的人看了,信被读成:‘阿公高兴抱我妈妈,也抱我’岂不成了‘扒灰’?阿三开头不相信,但经不起闲嘴们不断说刻薄话,使他不得不回去看看,结果好好一家人吵翻了天。我昨日路过茶店,阿三拦路叫我把信读给他听,唉!那明明是‘阿公高兴抱我,妈妈也抱我’嘛!”

“真缺德!”阿海随口骂了一句。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写信,也是文不加点,但那高老夫子倒不至乱读,因此问道:“谁读的信?”

“阿三说是山猴张有财先看,后来许多人都跟着这么读。”

“阿三得罪了他?”

“有可能。他挑水,那姓张的常堵在门口,粗人嗓门粗,难说不得罪了他。”曾老话犹未尽,接着说,“尖刀两边刃,渔溪盛行的白字诗(打油诗),骂坏人也伤好人。其实他们并无才气,简单一句‘雨仔飞飞,某某扒灰’,今日某某是张三,明日某某是李四,就是这一手来败坏人家名声。”曾老感叹道。

阿海朝老夫子看一眼,心想,莫非你老人家也被“某某”过,有切肤之痛?但他自然不便问,只叹了一口气道:“我原来看渔溪人都客客气气,很少打架,更不见拼乡械斗……”

“那倒是事实。但你牛田人是先出拳,后骂娘;我渔溪人是先骂娘,后出拳;那福州人则激烈对骂,唾沫喷得你满脸,并不出拳。”

曾老这样说,阿海听了不服,大胆反驳道:“我们牛田读书知礼的人最多!”

“那也是事实,但我说的是不读书、不知礼的人,被这类人缠上了就麻烦。”

曾老说完这道理,觉得应转入主题了。但他停顿了一下,说声:“再来一杯,再来一杯!”之后继续说:“其实对付这帮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置之不理!叫他们没奈何!”他又补充一句,“最要紧的是,家人不要被挑动。我说的是包括陈老板娘母女俩。”

老头子酒喝多了,画蛇添足,其实是说漏了嘴,但阿海并不知觉。原来,美玉母亲起得早,开店门时发现贴在门外的白字诗,读到对阿海及她们母女不堪入耳的话时,便赶紧用热水洗刷掉,未让她的女儿及阿海夫妇看到。

“你老人家知道,我阿海待她们母女,敢说亲如一家人!”

“问题……”曾殿臣原想说“问题就在这里”,还好及时刹车,改口道,“问题不在你们身上,因此,如果你我遇到这番事,置之不理为上策。”言语虽然重复,但未露马脚。

曾殿臣对自己的说词感到满意,认为已替这小子种了牛痘,到时不至出天花了。另一件事,应正面地商量,便直截了当地说:“渔溪市面正在发动抵制海口、龙田海货,那是虚张声势。谁愿去吃莆田高价货,更不可能去福州倒买福清的鱼鲜海货。他们的说法是对着我们‘龙海之家’来的!”

阿海早就听海口客、龙田客说起此传闻,但未加重视。今晚曾老语气这么重,阿海开始认真了。

“你老人家必已想好如何解套了。”阿海只是想,曾老是本地“说话人”,只要他出面,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我想过,此事涉面太广,由我出面一一疏通,被动得很,也很难周全。我们要以攻为守,请你岳父出面,来个更大的‘虚张声势’与之对阵,这样,必能将他们逼退!”

自日军南侵海路断了之后,林继祖被困在家乡。他虽然日夜挂念着万隆的纺织厂,但音信不通,只有干着急。他无意在渔溪街经商,认为那都是小摊小贩微不足道。今日既然阿海有难,自应出面支持。莫说他自己,如果老爷子身体硬朗,也会为阿海亲自出面。因此,他一口答应曾叔及阿海的请求,并立即请三弟孝祖来商量。

继祖明白曾叔意在虚张声势,吓阻对方。但孝祖对在近街开个“鱼牙饭馆”联营店,极有兴趣,因此,筹办得十分卖力。那一天,在‘龙海之家’虽然只席开四桌,但把镇长加队副、警察所长加警官、地方乡绅及各大店的老板都请到了。只有金店的女老板,特意提前向孝祖解释,说那是男人们的聚会,她妇道人家不便出席,请求原谅。林大少爷“遵家父之命”宴请,谁不想去沾光?况且,孝祖特请县城阿雅大师来掌勺,还可大饱口福呢。

开宴时,继祖起立,彬彬有礼地致词:“敝人三兄弟遵家父之命,敬请各位长官、社会贤达暨各大老板前来小酌,粗茶淡饭,不成敬意,幸蒙诸君光临,不胜荣幸!”

继祖刚说完开场白,正要进入主题,孙连长带副官进门。所有人都起立示敬。继祖趋前去请他到主桌就席,这样,致词就中断了。

孙连长自东张镇团部赶回驻地,一见林府请帖,即简短交代了军务,匆匆赶来赴宴。他感到诧异,林府气魄那么大,今日却席设这小店。他虽然很有教养,但也不脱军人的直爽气质,因此开口问道:“我初看请帖,差点奔赴府上,想必有幸拜见令尊大人。他老人家可安好?”

继祖自然听出疑问,但只应道:“承蒙惦记,家父安好。老人家还常牵挂着连长呢!”

“唉,军务繁忙,三次反攻县城未得手,寝食难安呐!早就想趋庭聆听长者教诲,实不得闲暇,憾甚!”孙连长摇了摇头道。其实,孙连长是想,在光复福清县城之后,去见这位县内德高望重的长辈,自己才有面子。

一席人都静静地听着。孙是驻军长官原本不管地方的事务。但这动乱年月,地方首务是治安。孙连长在,阿头们都龟缩山林,连海盗也不敢再上岸近街骚扰。镇长、所长还很顾忌孙氏黄埔军校的老资格,难料他的蒋校长有朝一日心血来潮,把这名高材生叫到身边去重用呢,因此,都对他敬畏三分。

话题扯远了,何时才能转入今天设宴的主题呢,不能白请客呀!曾殿臣有点急了。因此,他率先接过连长的话,巧妙地破题道:“不但你孙连长,在座的诸位都必疑惑,林府何以用这小庙请大菩萨?我那尚南兄就是嫌这个店小,请各位来计议,如何扩张营业。”

“林府开饭店?”孙连长感到不可思议,但他马上转言道,“噢,我明白了,我们四川的大户人家,也开个饭店作‘二厨房’。”

今天四桌酒席分别由林家三兄弟及阿海陪客。阿海与饭店同道及鱼牙店的老板同桌。大家都静听首桌的大人物谈论,无人出声。只在此时,“友会楼”老板沉不着气,轻声问阿海:“你们厨灶请谁主理?”

“阿雅,阿雅大师主理。工薪、二成干股加上老秀才面子。请他出山真不容易哟!”

林府的财源加上阿雅的手艺以及这牛田哥的能耐,福州店“朋聚楼”、“友会楼”老板们第一次感到,在此不过一里长的乡镇街市,遇到真正对手了。如今已是“风满楼”了,山雨还会远吗?他们紧锁眉头吃闷酒。阿海暗想,曾老好“枪法”,“一颗子弹”即中靶心。让我来补它一“枪”,摆平鱼牙店老板们。

“请,请,请!这黄花鱼要吃大、吃鲜,是海口刚挑来的平潭货、舟山货。”满桌都是内行人,阿海自知这是废话,但他话锋一转,“海口、龙田的‘鱼牙行’都说不再向渔溪供货了。我是搬出林府,说如果送渔溪的鲜货无人收购,就统统交‘龙海之家’,林府兼营个鱼牙店,小意思嘛!”阿海回头向邻桌的孝祖求证,得到确认后他继续说,“其实,买卖双方都讲个‘货’字、‘价’字,渔溪客哪有不吃港头蛏、下遥蛤的?有人吃肉,自应有人杀猪!”

这道理是浅现的,阿海发动了猛攻。

客人们多以为今日是补办开门宴,并未准备好如何对付这牛田哥。因此,即使鱼牙店老板们感觉受到威胁,还是无人出头说些什么。

镇长、乡绅们自然高兴,多一家菜馆,多一个换口味的去处,特别是阿雅大师主理的大店。警察所长、警官倒并不十分兴奋。渔溪赌场“头家”叫彩时,不喊“统吃”,却喊“警察哥叫菜”,意思是“连碗一道吃了”,比“统吃”还彻底。这一点,“朋聚楼”老板最有体会。但这林府的饭店,警察哥就不便连碗“吃”了不付账。

今日阿雅师调理的多是应时海鲜,菜肴口味不错,但不惊人。只有那道清蒸鲥(刺)鱼,是用猪网油吊在锅盖内,使之逐滴上油,让鱼鳞柔中带脆,鱼肉鲜美,连‘朋聚楼’老板也叫绝。自然,大家最感不足的,是因为南洋海路断了,缺了燕窝,吃不到阿雅大师擅长的海参鱼翅燕窝羹。也有人说,阿雅师有一块抹布是长年泡在乌骨鸡汤里备用的。通常他下锅时,必先用这块抹布抹一下锅底,因此,他烹饪出的菜肴,每一道都鲜味浓郁。不幸这块抹布今日连同厨刀一并被鬼子扣在城门口,自然煮不出阿雅特味来。看来,只为吃阿雅大师的拿手好菜,也必须赶走日本鬼子。

渔溪客们在宴席上不便说些什么,铁饼老板很想掀开白字诗话题,但在这个场合,他自知不会有人响应,也就默不作声。席散了,大家走在街上,就像即将烧开的一锅水。

凭你曾殿臣搬出林府,就能替阿海摆平渔溪店家的诸路神仙?等着瞧吧!

同类推荐
  • 目光一样透明

    目光一样透明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初,遍地芦苇的江心小岛原本是一片人心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因为来了一群学问和苦难同样深重的右派老师,一群放荡不羁的知青,一对思想独特的上海导演夫妇,生命便在这块寂寞的土地上张扬开来……。
  • 十月围城前传

    十月围城前传

    在以时间和空间节点为坐标的引领下,改编者用带有压迫感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保镖和刺客的惊心动魄的故事。1906年,革命领袖孙中山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革命代表见面。为保卫孙先生的安全,民间高手与清廷鹰犬、港英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清廷派出的暗杀队,远比想象得凶狠。
  •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

    《时光不再至此地》以寻找儿时伙伴王林为主线,勾勒处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历程,文中描述了清新无忧的童年,日渐懂事的少年,以及初涉社会的青年,让我们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跟随刘海洋一起经历蜕变成长。在这文字的前半篇章,作者以惯有的流畅笔风描述了刘海洋的童年时光。在主人公刘海洋日渐成长读大学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作者的叙述风格又显成熟老练,情节发展顺利成章却又出其不意,让人读罢觉得过瘾又回味无穷。作品中,那两个少年的影子跃然纸上,挂着鼻涕牛牛的刘海洋,总是跟在刘海洋身后的王林,以及二人之间看似清淡的少年友谊。
  • 最后的军礼

    最后的军礼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读完小说,你会对英雄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英雄,让你同他一起豪情万丈的同时,如此为他的命运牵肠挂肚,一慨三叹。
  • 世界科幻经典作品集

    世界科幻经典作品集

    文章讲述了:死亡地带、海底城堡、怪岛历险、气球旅行记等精彩内容。
热门推荐
  • 佛本是盗

    佛本是盗

    孙悟空为何大闹天宫?燃灯古佛为何离奇身死徒留舍利子?人皇何以灭万教,融万族?神圣远古,黑暗太古,悲情中古,绝艳近古。滔滔历史长河之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是盖世阴谋亦或是绝代壮举?我来了……
  • 穿越希腊神话之吾名喀迈拉

    穿越希腊神话之吾名喀迈拉

    别人穿越都能称王称祖,但是为什么轮到我却吃了亏呢?呐呢?我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头喷火妖怪“喀迈拉”!这也就算了但是我神识之海内的神器“东皇钟”又是怎么一回事?哇哦!美杜莎竟然如此美丽清纯!我的女神就让我来守护你吧!海神波塞冬,众神之王宙斯你们都给哥去死吧!
  • 六耳归来

    六耳归来

    西游已过九百八十万年,那个被悟空一棒打死的六耳又回来了。顺天命着生,逆天命着死。一声撕心裂肺的生音,震得天地都在颤抖,不··········应该是顺天命着悲,逆天命着战。
  • 杀戮与轮回

    杀戮与轮回

    两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古凡和萧寒,因为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萧寒以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对方,途中引发一系列的误会,从而走向对立面。主角古凡在为爷爷报仇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由于杀戮的轮回,再次引起杀戮的悲剧,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剩下复仇?
  • 绝品丹尊

    绝品丹尊

    下一品废灵脉,世人不屑,偶得丹书,成为旷世丹尊,没有灵力又如何?丹药打通,七筋八脉残破又怎样?淬筋丹让它复苏,谁说天生一品就是废灵脉?谁说废物不能逆袭?我说能就能,因为哥是绝品丹尊。
  • 钱庄里的小会计

    钱庄里的小会计

    金钱是这个世上万能的通行证,有钱能使鬼推磨。四号钱庄,一个传承了百年的神秘组织,他的一切对于世人来说都是迷。世人只知道这是个可怕的钱庄,在这里你可以花钱买到一切你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买到,不是他这里没有,而是你钱不够……
  • 半个留守儿童

    半个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他们是孤儿,有父母的孤儿,而我也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产出了富二代;这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却诞生了留守儿童!它们都是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产物,可那又怎样,我愿化作一江载舟的春水,时而沉郁悲愤,时而幽默腹黑,深情而痴呆,逞强也示弱,跟随着历史的进程,一路激荡,成长你我!
  • 八公的故事

    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1932年10月4日,刊登在《朝日新闻》上的一则题为《可爱的老犬等待不归之人》的新闻报道,轰动了日本列岛。20世纪30年代,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 虫痕

    虫痕

    当空间之门被研发,连通到了虫星,人类就走上了毁灭的道路,世界变得灰暗。他重生于这样的世界,迷茫,但又执着于内心一直坚持的道德观,不肯抛弃,也就成为牢笼里生存的异类。他的名字叫崇升,他的师父救出他时给他取的名,重生未世,所以叫崇升,但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两个世界之间的重生?而当他成功打开基因桥,才知道新生的肉体里有着与众不同的基因,某种生物留下的痕迹……也许他该叫虫生。或者……这本就是正常的……从远古开始,从人类的诞生,这就是人类原有的一部分。
  • 东方奇谭之千殇

    东方奇谭之千殇

    别怕,这里有鬼,但很温暖!这是一个人、鬼、妖、灵共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