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实力才具备“套磁”的资格
“套磁”实际上是通过和外国教授提前接触,为自己争取展示能力的机会,同时了解更多所申请学校的情况的过程。所以想要“套磁”是需要实力的。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有亮点给学校教授展示,是“套磁”的基础。
有人认为,“套磁”必须尽早开始,简直比考一个高分还重要。毕竟GPA已经注定,再努力也没有意义,还不如趁这个机会赶紧去“套磁”,这样也许能够扭转乾坤。
其实你错了。
在所有申请成功的例子里,纯靠“套磁”套来的Offer简直屈指可数,就像中了六合彩一般。如果你想申请排名靠前甚至是最顶尖的那些学校,基本上,教授们对于那些目的性太强或者不单纯的信件,连一个“No”都懒得写。毕竟,他们需要的是已经可以辅助研究并且在将来的某一天独立研究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公关秘书。“套磁”信写得再华丽,没有实际的学术能力,是无法在教授们的考察下蒙混过关的。
“套磁”只是交流手段,只有先增强了自身的能力才能多读几篇文献,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教授的研究方向;作一些和自己申请项目有关的研究或实习;多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和讨论班。总之,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融入自己想进入的那个圈子。而后,“套磁”的时候不但会有话题跟教授聊,也可以利用在这个圈子里积累下的经验跟教授们拉近距离。
如果不能增加自身质量,而去刷一层又一层的金粉来粉饰自己,会在那些智慧的教授们那里丢更多的印象分。所以,“套磁”的关键在于使自己变成那个合适的人,熟悉学术圈子的那个人。
电话面试竟然要穿正装?
A同学第一次面试结束以后,对方学校几乎是立刻给他发来了拒绝信,大意是“今年我们打算招收很多优秀的学生,但是您不是我们需要的……”。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最理想的选项,可是这样的结果也让A同学倍受打击,为此沮丧了整个下午。
“那天半夜,看见你穿着睡衣在寝室里电话面试,我就知道他们不会要你了。”一个月前拿到某跨国银行总部Offer的A同学的室友B同学对此反倒一点也不意外。
A同学非常奇怪:“可那只是电话面试,对方面试官看不见我穿什么,怎么会有影响?”
“人穿睡衣和穿正装的时候,整个状态都会不一样,这一点交流的对方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感知。所以,无论对方看不看得见,现场面试、视频面试甚至是电话面试时,我们也最好穿正装。”“面试王”B同学如此传授着自己的经验。
我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穿睡衣坐在电脑前录下关于自己的一段问答,然后换上正装,再录一次。我把两段音频剪切成一句一句,随机放在一起。即使过了好几天,只要我拿出那段音频,一下就能分辨出,哪句是穿着睡衣的时候,哪句是穿着正装的时候。差别大相径庭,让我觉得瞠目结舌。
同时,大量心理学实践也表明,人们在描述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时候,倾向于以“我的外表如何”“我的穿戴如何”开始。这种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现实行为。当我们穿睡衣和拖鞋的时候,身体的状态是“轻松”和“闲适”的,头脑会根据习惯判定这是一个“不重要的”、“可以随便混一下”的场合,这种潜意识的放松使人很难表现出最佳状态,从而毁了整个面试,甚至让长久以来的努力付诸流水。
穿正装则不同,无论男女,无论阶级、种族或者受教育程度,只要相对的是社会人,都会在正式着装的时候,表现出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敏锐,察言观色的能力更强等特征。穿戴正装的过程则是一个告诫自己“重要的事将要发生”的仪式,临场心理强化很必要,完全不调整心理状态就上战场,首先在气势上就输掉了一半。
不要认为电话面试的时候,只要见招拆招,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就万事大吉了,穿什么并不重要。殊不知,“交流”本身就不仅仅是语言的内容,还有人的状态、反应的速度、语言的条理性,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才是面试官考察的重点。
B的解说让A恍然大悟,进而觉得委屈,“他们就把我当成一个懒散、反应慢的人,拒了?可是,凌晨四点穿上正装,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吧!”
的确如此,导致A同学这次面试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没有在申请以后,随时检查自己的邮箱,自然就没有及时发现面试通知并到学校网站预约面试时间。由于中美两国有十多个小时的时差,国内的申请人一定要在收到面试通知的第一时间约定面试时间,免得相对“正常”的面试时间被其他申请人抢光了,像A这样,面试时间被排到了国内的凌晨四点,不悲剧实在很难。可是,这又能够怪谁呢?
所以,如果你半夜的时候看到某个身着正装的人面目凝重地站在宿舍楼的楼道里徘徊,口中还喃喃自语,请不要过于惊慌,也许他只是正在做准备,只是个像A同学一样“悲剧”的“面试时差党”。
不要打无准备之战,不管是从约好时间,还是从选好着装上来讲,都是为了让面试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分”。
真诚地接受面试,推销真实的自己
面试通知陆陆续续都到了,时间也约好了,西服和衬衫都烫平了,A同学却越来越担心,他的成绩虽然不错,可是实践经历有限。做的项目也不如读博士的C师兄那么多、那么耀眼,这让他觉得很不踏实,于是干脆找个机会约C师兄一起聚聚,希望对方能把做过的项目给他讲讲,期望万一考官问起,可以把C师兄的经验“安”在自己身上,当做是自己取得的成绩,给面试加分。
这种做法不但很不道德,而且很容易“露馅”,反而让考官反感,反而扣分。
撒谎是一门技术活,直视对方的眼睛撒谎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除非像FBI或者克格勃的特工那样经过了长期艰苦科学的训练,否则很难完全掌握。永远不要把别人当傻瓜,哪怕不用测谎仪,隔着网络,考官也很容易从考生的语言、语调、身体行为、下意识的小动作上读出“此人不够真诚”的印象。如果是这样就基本给你的面试判了“死刑”。
经验丰富的面试官在听完考生们的讲述以后,往往会反复提问一些具体操作的细节,道听途说的别人的经验总会有所疏漏,面试官本身又一定是领域内人士,能够含糊其辞地蒙混过去就算不错了,哪还谈得上给自己“加分”?既然不能锦上添花,就不要冒着被减分的危险自取其辱,真诚地表现自己,也许才是明智之举。
有意识地撒谎固然不可取,但是有一种撒谎,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我们的记忆本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大脑的防御机制和身体的免疫机制非常像,会自动地趋利避害。我们会不自主地加工和删减记忆:所以童年的天空总是湛蓝的,而那个喜欢罚抄学生守则以至于被所有人恨得牙痒痒的老师的名字却想不起来了。如果因为记忆偏差被考官认定为“不诚实”,真是不白之冤。
个人喜好和习惯方面的问题,尽可以据实回答;学术、研究、获奖、参加项目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面试之前,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下,通过翻查之前的笔记和其他文献资料,确认脑子里记忆的准确性,这样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含混和捏造了。
C师兄最后当然拒绝给A同学提供撒谎的素材,但是给A同学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有针对地推销你自己的经历,使之听起来更贴近于申请项目的要求,但永远不要漫天鼓吹,超出了自己的承载能力,就会像气球那样给涨破了。
A同学想起自己大三的时候,曾经在导师的某个项目里承担了相对主要的责任,那个项目和自己所申请项目虽然不是完全相关,但自己在其中用到的分析方法与申请的项目有联系,而且自己在这个项目里所展现的研究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和这个项目描述的候选录取者标准很是对应。A同学就可以根据所申请项目的要求,推销自己的这段经历,给面试人留下好的印象。真诚地推销自己的经历,既能够展示自我,又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决定面试生死的STAR模式
“大学四年,你经历的最失败的事是什么?”
“请你讲一下社团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你认为迄今为止,你最成功的经历是什么?”
……
已经是申请最关键的面试期了,我看过很多很多类似的面试题目和回答后,一直都有这样的不解——外国人为什么要问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是他们醉心于八卦么?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一类考察被面试者行为模式的面试题(behavior-based)。
我仔细研究了学校的相关网站,明白了这些题目的用意和考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了解应试者。这样的题目最好依照STAR模式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让考官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
STAR模式是一种流行的面试方式,跟明星没关系,说的是一种根据被面试者过往经历,预测此人未来的行为,并且深入评估其能力的面试方法。浅显地解释一下:
S,即Situation,就是面试者面临的状况;
T,即Task,就是面试者要承担的任务;
A,即Action,说的是面试者采取的行动;
R,即Result,就是说面试者采取行动以后得到的结果。
了解了面试官所要考察的重点和思维模式,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那些看起来有点无厘头的问题了。
考官问B同学:“迄今为止,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由于她并没有很强的学术研究经历,所以B同学给考官讲了第一次做饭的经历:
当时的Situation是B同学才15岁,母亲住院了,父亲出差,她又从来没做过饭,完全不会下厨,更不懂营养搭配,却必须完成“做出美味营养的饭菜”这样的Task,所以她采取的Action有:向医生、护士咨询病人恢复的状况,听取他们对于食谱的建议,根据母亲的口味,确定做什么菜,荤的还是素的,利于病人休养的粥汤还是帮助快速补充能量的米饭馒头;上网查询菜谱,向邻居阿姨学习煤气灶的用法,等等,最后,Result是她成功地让病中的母亲吃上了亲手做的营养又美味的饭菜。
虽然是生活琐事,但是这个故事真挚动人。而且,重要的是,B同学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出了她自小就能够冷静地应对问题的心理素质,并且告诉考官,她有能力独立学习并且解决问题(查菜谱和注意事项等)、了解与专业人士沟通的重要性并擅于与人沟通(咨询医生护士、邻居阿姨等)、有动手能力,能够有始有终坚持完成一整件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运用STAR模式回答问题,并不代表要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也不在乎所讲述的内容有多么惊天动地,重点是有逻辑地向考官说明自己所处的条件环境,所必须达到的任务,采取的措施和得到的结果。我们在讲述中选取那些最能展示个人水准的细节:比如任务的困难程度、实际操作中的意外和解决意外的措施行动。如果是团队任务,还应该重点说明,自己是如何发挥力量,支持团队走出意外的困境。
在陈述的最后,面试人最好还能总结一下意外或者困难的原因,说明一下自己从这件事上学到了什么,而自己又在这个条件下、这个任务中展现出了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若有可能或需要,会怎样改进或者改善自己的行为以取得更佳的Result。实际操作上,最后的总结陈辞非常容易流于空泛,因此最好用数据或者实例说明,以免过犹不及。
所以,这种考察行为模式的面试题不是考察被面试者的学术水平,而是被面试者的行为习惯,考察被面试者是否是符合这个项目的那种人。所以,重点是用之前的实力展现自己好的行为习惯。能用到和自己所申请项目有关的科研和实习经历更好;实在想不到的话,用自己平时的事情做例子也可以。
面试官到底热衷问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申请的方向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就完全不一样。因此,面试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有的放矢。
举例来说,如果商学院下属的项目,以商学、金融学的硕士为主,项目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能够成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人才,而是希望毕业生个个进入跨国公司承担重要的职位,那么,他们的面试重点在于考察目标学生的工作潜力。
这类项目的面试时间往往比较短,大概半小时左右。面试官不是戴着眼镜的大学教授,而是学校从麦肯锡等知名咨询公司里请来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这类的面试官对于考生的学术水准兴趣不大,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具有学术研究背景,他们着重考察的主要有三点:第一,学生的交流能力如何,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人沟通;第二,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能力的水准如何,对于同样的情景和困难,是否能想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第三,学生是否有团队合作能力,是否有成为团队领导者的潜力。这样,才能有效为那些著名的跨国性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有很明确的指向性。
我们可以去“飞跃”、“寄托”等国内大型留学网站相关板块浏览一下网友分享的各校面试题,认真准备一下,争取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当然,面试官们也会问一些非常具体的专业常识,目的不是看学生的学术潜力,而是考察学生对于目标专业的了解程度——毕竟,商学院的项目学习时间很短,大多数只有一年到一年半的学校时间,他们不可能去招收对于专业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如果要手把手从头教起,时间上也来不及。
相比较之下,我所经历的面试的时间就长得多了,几乎快一个小时才结束。因为我申请的是学术方向的PhD,虽然同是金融类的专业,面试却走的是另一条路线:首先,面试官一定是本系的教授;其次,面试着重的方向肯定是偏重学术,他们多数情况下都会让学生着重阐述一下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他们会特别考察一下学生本身的能力、潜力和天赋。比如申请金融工程专业的PhD,教授们就希望申请人具有敏锐的数字感、强大的数学背景和计算机背景,同时对经济学、金融学有较深的了解等。不过,我对此都做好了先期的了解,所以可以从容不迫地应对。
事实上,有些学校几乎靠申请人的纸面材料已经决定了90%,他们面试的题目只有“你申请了几所学校,分别是什么?”“我们学校是你的第几选择?”“如果我们录取你,你有多大的几率会来?”“你来读书的经济来源是?”之类留学的问题。如果申请的学校恰好是这样的风格,那么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好了;如果自己已经另有心仪学校的话,也可以照实回答,给别的同学留出机会。
不过,我们不用过于纠结于面试官的问题,如果自己有真才实学、适合申请的项目的话,也不会轻易被问住。如果本身把握不够,信心不足,多做做功课,总是利大于弊。
我们怎样获得考官/HR的青睐
考官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件事,向来被“出国党”称为“世界第N大未解之谜”,神秘程度堪与“百慕大三角”、“UFO”等并列。可能达到“人见人爱”的难度,远远大过于考试答满分。
从大三开始考TOEFL、GRE,到后来准备申请材料、写Essay,再到后来的“套磁”、面试,每一个准备过出国留学的学生都见过太多匪夷所思的成功和太多意料之外的失败,公认最优秀的学生也许收到最多的拒信,看上去没什么亮点的学生也许反倒拿了一大堆Offer,好多还带奖学金,这简直是天壤之别。如何抓住考官的胃口,往往是考生最纠结的问题。
某种程度上,这就跟谈恋爱结婚一样,有时候那些最帅最睿智的男人,最美最优雅的女人,也许反倒是情场中最悲伤、最挫败的人,越是条件优越,越是始终找不到琴瑟和鸣的另一半。婚姻和招生有时候很相似,得到Offer的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而是最合适这个项目的学生。
无论申请的是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项目,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要申请的项目,没有任何一位导师或者人力资源专家会选择一个对于自己的项目毫不了解的人,给他发奖学金更是天方夜谭。了解项目的渠道很多,最主要就是学校官方网站上的相关页面,不仅仅要看相关学院、相关项目的页面,还应该看导师、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去向和工作方向,要放下成见,不能急躁,耐心、细致甚至事无巨细地了解。这不仅仅是为了Offer和奖学金,也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
如今,热门的商学院最看重的不是学生能够每年发几篇论文在权威杂志上,也不是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研究获诺贝尔奖,而是希望学生都能一毕业就成为各大公司争相抢夺的对象,日后多出几个CEO、CFO。因此,商学院倾向于招收那些有工作潜力的学生,他们最好擅于与人沟通、对于现实问题敏锐而富有行动力、乐于参与团队工作,在团队中作出重要的贡献甚至有成为团队领导的潜质,甚至性格上也是偏重于外向型的,野心勃勃也没关系。
相反地,学术类的项目需要的是踏实、勤奋,肯于钻研,以学术为人生追求的探索性人才,教授们倾向于招收能做学问、学术上有独创性、有潜力的学生,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能够潜心静气地坐下来做研究的学生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另一个现实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学术类的项目(research-oriented program)一般都比以培养工作型人才为目的项目(job-oriented program)规模小,教授、学生都比较少,圈子相对固定,合作也更多更紧密。因此教授们多少会倾向于挑选那些看上去跟自己比较“投脾气”、“对路子”的学生,这也是为了学术上更好地合作。
当然,我也听说过某名校知名教授录取某女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她很优秀,另一方面是因她与自己夫人是同乡,教授指望她能多陪陪自己的太太,免得独在异乡,过于寂寞。这类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不能指望,若是因此获得了好处,只当是中了彩票,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出国以后,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过犹不及,也不要过多地去迎合考官的喜好,毕竟引起对方的反感就得不偿失了。明确自己的目标,为那个目标不断蓄力,这才是通往“罗马”的正途。
根本听不懂考官说什么也别慌
面试当中是最考验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这本来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但是面试官居然也操着浓重的“地方话”英语,这无疑雪上加霜。
B同学就遇到了如此的遭遇。她接到视频面试通知的时候,非常兴奋,这表示她离梦想的殿堂又近了一步,庆功酒很快就可以开封了!一切都很顺利,直到B同学去查面试人的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对方居然是一位印度人!是的,面试官是美国人、印度人甚至是韩国人、日本人这都不足为奇,我们要做好相当的心理准备。
虽然众所周知,印度人对英语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很多人能讲得非常流利,但是口音也是相当重的。B同学“病急乱投医”,下载了好几部印度电影,在有限的时间里疯狂补习“印度英语”,一想到坐在摄像头前却不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B同学就觉得汗毛都要竖起来了。如果考GRE付出的辛苦、大学四年积攒GPA的坚持,都毁在面试这个环节上,她真的功亏一篑。
面试那天,B同学带了自己的幸运手链,但是印度面试官开始发问的时候,B同学依然十分慌张:对方口音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多了,完全听不懂啊!那么多印度电影都白看了!
怎么办?难道要他重新说一次吗?B同学在心里嘀咕着。
如果这样要求了,对方会不会觉得我根本不具备完整的听说能力呢?会不会因此拒掉我呢?或者,对方会不会觉得这是她的狡猾,假装听不懂而故意拖延时间,其实是根本不会回答呢?
B同学手足无措,但傻在那里更不是办法,她只好硬着头皮告诉面试官,刚才信号不好,没听清。面试官笑了,这次复述问题的时候,说得很慢很清楚,末了,他告诉B同学,如果没听懂,我可以再说一次,因为我讲的是“印度英语”……
结果让B同学喜出望外,她在拿到了自己的Offer的时候,仍然会想起面试时这尴尬的几十秒。
B同学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事实上,很多要求面试的学校,都不会是教授本人面试你,大多数情况下,你会碰到招聘专家或者教授的助教、往届毕业生,他们跟你一样,来自世界各地,操各种口音,千奇百怪,不好掌握。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知道自己的英语与学生学习的标准口音有差距,面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面试官大多愿意重复问题而不是当场走人。从他们的心理出发,深知自己的口语会有“地域口音”,不会过于强求你能够顺畅听懂,但是起码要对他们表示尊重,不要以嘲笑或者其他不当方式来“自毁长城”。
面试的意义不在于重新考你的学识,面试官希望通过交流来了解一个比较真实的你,即使遇到了完全不会回答的问题,你也可以在简明阐述相关的观点之后,坦诚地回答:“其实对这方面,我的了解还不够多。”所以,不要对面试有所误读,这样只会给自己的面试过程带来负担。
面试是一个相对宽松但是又要求严谨的聊天环境,你不必考虑自己会因为听不懂一个问题而被彻底拖入黑名单,你的目的是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展示你有学习、沟通和应变的能力。B同学那句“信号不好”,也是应变的一种,机智而不伤人,B同学的处事方式和技巧表现得恰到好处,自然不会变成扣分点。
另外,B同学在面试前看印度电影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日本、韩国这些以本民族语音注解英文单词的发音方式,如果你此前从未接触过,又恰好碰到了这样的面试官,不妨花点儿时间了解一下他们独特的发音方法和口音特点,面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太尴尬。
Essay比paper难写多了
学业和爱情都得偿所愿的陆陆在申请过程中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申请的program没有面试,所以她不像我们那么紧张。尽管如此,有一段时间,她还是相当焦虑:学校要求她写三篇不超过350字的Essay,回答一些规定的问题。
问题倒不是很难,并不像TOEFL、GRE考试那样,喜欢弄点诸如“你认为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或者“请谈谈你对上帝造人和进化论的理解”之类的古怪题目来为难考生。
Essay的题目往往跟面试中考官问的那些差不多,还是希望通过学生阐述的过往经历来考察学生的能力,预测他们将来的行为潜力。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金融硕士项目去年的问题之一就是“你有没有跟与你意见相左的人一起工作过?”
行动伊始,陆陆觉得很容易:350字,三篇加起来才1050个字。本科这些年,哪个学期不写几篇五六千字的paper?毕业论文要万字以上,不是都写得得心应手吗?
而且,听起来,要论述的题目倒是很容易,虽然不像“What's your hobby?”(你的爱好是什么?)或者“What's your favorite play?”(你最喜欢的戏剧是?)那么简单那么“家常”,却也不算刁钻古怪。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立场和工作、学习的方式,如果要与别人合作,那么合作中出现意见相左的人,简直是太平常的事了,只要选取有针对性的一件事,用上文提到过的“STAR模式”,按照Situation(条件状况)、Task(目标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的模式,有逻辑地阐述清楚,不就行了吗?
事实显然没这么简单,陆陆几次提笔,试着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最大的困扰就是字数限制,350字能够承载的内容实在有限。光描述一个Situation(条件状况)就已经差不多了,又怎能把Task(目标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写清楚呢?
而且,在这么短的篇幅限制以内,又该如何写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从而使之能够打动审核材料的人,使他愿意发录取甚至奖学金呢?
前人说,翻译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写这类限制很多的Essay也如是。陆陆纠结了好久,翻阅了大量以前学生的申请资料,又看了不少模板、范文,当然也咨询了自己的男友Peter才真正动手写。第一稿几乎每个Essay都写了快1000字,然后不断地删、改、润色,三篇Essay写了快两周才完成。以至于寝室里的姐妹们都取笑她快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了,虽然没有“披阅十载”,但也算是历经千辛万苦。
陆陆写完了以后,大松了一口气,连呼“解放了”,同届另一个系的S君却比她还悲剧,几乎吐血地写了这么困难的几篇Essay以后,好不容易获得了面试通知,却在面试过程中被问到了和Essay同样的问题,而且面试官表示,当面的回答不能和Essay重复。
多可怕,这样的问题本来已经不怎么太好回答了,好不容易组织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写出来,却要再想一个,并且在面试当场有逻辑地用STAR方式阐述出来,还得用英语,太变态了吧!
幸好,S君写Essay的时候就准备了若干个例子,面试过程才能有惊无险。我相信这些同学的经历会带给你很多启示。
模拟面试可以加一个保险
在准备面试的时候,我自认为准备的已经很充分了。而且“寄托”、“飞跃”、“太傻”等论坛上举目皆是分享面试经验的帖子,问的问题来来去去也就是那些,我也已经找好了一箩筐的故事应对这些问题。
我也不担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就是应付一场一对一的、最多一小时的视频交流吗?答案却让我意外。
面试前一周,我在餐厅偶遇L师兄,他主动提出要帮忙给我来一次“模拟面试”,盛情难却,我也只得同意。人来人往的食堂里,L师兄按照学校面试的顺序提问,我虽然分明知道不是正式的面试,题目也很认真地准备过很久,却还是在他对一处细节提问的时候,卡壳了。我在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食堂里,被憋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盲目自信有多离谱,L师兄是自己熟悉的人,食堂这个场合不算正式,提问的内容也是我准备过多次的,没有压力可还是没有达到预料的结果。
原因很多,首先,我虽然是按照STAR模式准备了面试问题,却没有按照S(Situation条件状况)、T(Task目标任务)、A(Action行动)和R(Result结果)给自己列一个简明的提纲帮助理清逻辑。太多申请达人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用STAR这种方法列提纲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彻底理解内在逻辑,一旦彻底理解了,面试当日的各种不确定、情绪紧张等因素,就算影响了我们的状态,也不至于彻底卡壳。
其次,自己准备和有人提问终究不同,有面试官(不管是真的专业面试官还是L师兄这样的友情客串)在的时候,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交流本身总归会产生各种不确定,一个人将Essay准备得再充分,也没法涵盖所有的细节。一旦在紧张的状态下被问到自己从未想过的角度或者记不清楚的细节,又要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回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觉得困难不好办。越是想不出来就越急,头脑一片空白,张口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机会可能就像沙漏里面的沙粒一去不复返。
“模拟面试”不可能帮你想到所有考官会问的问题,毕竟所有的“客串考官”谁也不会真的主持你的面试,但是他们能让你习惯于应对“突发提问”,在考官提出任何刁钻古怪的问题,甚至像毕业论文答辩的刻意为难的时候,你仍然有信心去面对问题,有能力冷静地思考解决之道,并且能够组织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
那些成功申请到“牛校”的“牛人”们,多数都是“模拟面试”的受益者,其中一些人,甚至花一周、两周的时间练习模拟面试呢!
模拟不单单是因为模拟本身,而是给自己的成功加码,让自己不会前功尽弃,也不会在“一片光明”之时阴沟翻船。
面试官可能是故意不喜欢你
面试官的情绪可能对于考生来说是最难以琢磨的东西,很多考生一想到这些就如临大敌、坐立不安,进而浑浑噩噩地缴械投降了。
大多数情况下,面试官都是非常专业非常职业化的,他们理解坐在对面、即将为自己的前途一搏的年轻人理所应当会有紧张的情绪,也懂得如何缓解面试人的紧张,让学生能展现出真正的自己,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真实的能力,使学校能够招到真正优秀并且适合这个项目的学生。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需要太过担心面试官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面试之中。比如面试快结束的时候,考官们往往会问一些类似于“What's your hobby?”或者“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之类相对私人兴趣方面的问题,尽管有人因为和教授喜欢同一支NBA球队而增加了一些好感,但是尽管放心,就算你喜欢中国茶而教授从来不喝冰可乐以外的任何饮料,他也绝不会因此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不过,如果你的英文水准不足以表达你的想法,让教授对你的交流能力表示担心的话,那是一定会影响面试分数的。但是,这和一个人的私人感情无关。
商学院或者其他一些偏重人际交往、注重个人心智强度的项目也许会像真实的工作面试那样,刻意向学生施加一些压力。你可能会发现,聊得好好的,面试官突然脸色一沉,仿佛你已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冒犯了他或者她,让对方忿恨至极。这个时候,该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应该停下来换个方法呢?你会不会被他的脸色所影响,以为自己已经毁了整场面试,已经“game over”,于是脑子里一片空白,说话都开始结巴,通常很顺畅的英文表达一下子忘光了呢?
如果真的因此转变了立场,或者过度紧张忘记了自己的台词,那么这场面试就真的失败了。多数情况下,这些特定的项目考官只是故意装做不喜欢你,装做被惹恼了,故意黑脸给你看,目的是测试你的抗压能力。
面试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不可能完全不受考官情绪的影响,是否能够在这样的时刻,顶住压力,完整、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立场,并且争取说服对方的能力,是商学院非常看重的能力。他们想要培养最优秀的商业人才,想要培养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人才,这些人不应该也不能被压力打倒。去谈判的时候,做交易的时候,利益相悖的双方不可能总是和颜悦色,这时候能否化解危机,争取促成双赢的交易,对于有志于攻读商学院,并在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考官黑脸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尤其是你所申请的专业需要抗压能力作为衡量指标的时候,不要在意按自己的节奏说下去吧,没准到最后,那个黑着脸一言不发看都不看你的考官会在挂断通信前对你微笑,挑起大拇指,赞一句“Good job”呢!
别人的情绪我们无法控制,即使是考官真的有对自己不利的情绪,也不要当做天大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面试中失更多的分数。
免费的“好东西”不要错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事实,很多好东西都是免费的,只不过我们都选择性地视而不见,或者是压根就没有重视。
在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里,没人能够掌握所有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需要帮助,即使是那些“牛人”和好学生也不例外。比如说:文书准备到底多全面才算全面?资金方面怎么处理?奖学金能不能申请更多?复杂的报表应该怎么填?
这些可以解救“燃眉之急”的答案和帮助往往都免费。在新东方、寄托、太傻等知名的留学论坛里,你可以找到绝大部分问题的答案,甚至可以看见鲜活的案例:别人成功经历、雅思机经、托福模拟题、行李内容、换汇方法等等,应有尽有。甚至,对于你脑中一闪而过了的留学念头,新东方等网站上还提供了免费评估,输入你的GPA和梦想,试试看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答案。励志书上说,有0.1%的机会就不要放弃,不过,由于这个0.1实在太渺小,你可能不容易发现它的存在,那么,类似的免费评估和在线咨询,是最好最快的办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力足够,完全可以顺利出国,建议你在为自己划定目标以后,冷静两天,重新思考这个目标。不过,这次思考的内容不是“我应该考哪个大学”而是“我能不能读更好的大学”。
道理很简单,一条金鱼从市场的泡沫箱子里被捞起来放入一只塑料袋里的时候,活动范围就在这只塑料袋里,拳头大的空间就是它的全部,金鱼悠然自得,不觉得难过,因为市场的泡沫箱子里本来就很拥挤,每天金鱼都转不过身子,现在塑料袋归它独享,宽敞多了;而当一条金鱼从水族箱里被捞起来放入一只塑料袋里的时候,活动范围也在这只塑料袋里,它却相当恐慌,因为广阔的水域变成了“井底之蛙”头顶的天空。起始目标的差距,只是分化的开始,会让你在今后的道路上和别人产生更大的分化。因此,不妨客观理智地提高自己的申报目标,大胆地试想一下,如果哈佛录取了我,如果普林斯顿的Offer来了,如果我能进入伯克利或者斯坦福就读,世界会不会因此变得完全不同?答案是肯定的。
在新东方第一批“常春藤申请俱乐部”的名单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多人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帮助,甚至同时拿到了四五个名校的Offer。而且,这个俱乐部居然也是免费的。
天上不会无端掉馅饼,不过,一旦真的开始掉,你要确保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接。常春藤申请俱乐部确实是一个完全免费的俱乐部,由名声在外的田旺老师和新东方著名GRE讲师开创,他们要寻找的不是简单的只需要中介服务的对象,而是心里有想法、有信念的人。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学习成绩优秀,有赴美就读硕士、博士的意愿,就完全可以在留学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申请适合自己的美国优秀院校,争取高额奖学金。
永远别认为“这种条件我高攀不上”。如果你目光短浅地认定塑料袋里的水已经足够活动,已经满足于此。那么,即使是常春藤申请俱乐部这样的免费大馅饼也砸不醒你。但是,有几个人会真的只满足将自己蜷缩在那一方狭小的空间?
每个志向远大并为之辛苦奋斗的学子,心里都有自己的汪洋吧,哪怕看起来遥远,你不游一下,终会抱憾终身。因为,你或许能够到达远远超越你视野所及的地方。
绕过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一个人的心理代表了一个人的成熟度。但是,不同于平常的事情扑面而来的时候,心里面总会有些许紧张、兴奋、不安等种种情绪。
所以,尽管有所预见,但是B同学在接到Offer之后还是莫名其妙地紧张了起来。她怕自己到了美国之后根本无法生活,毕竟GRE和TOEFL还是考试型的英语,即使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也不可能和日常用语一样。要是老师带口音怎么办?要是因为这些耽误申请宿舍、车位甚至奖学金怎么办?要是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会不会被教授退回来?要是奖学金不够花了,又不能打工的话,怎么解决?尤其是美国人最喜欢说俚语了,要是听不懂怎么办?
如此一来,B同学担心得辗转反侧,又要去报新东方的口语班了。她在焦躁和担心中收拾着出国的行李,围绕买行李箱这件事就犹豫了好几天,这款能不能登机?那款的锁是不是海关标准认证的?带字典有必要吗?带多少衣服呢?
看似这一切都有一些杞人忧天,但是B同学碰到的这些问题,确实每一个留学生都应该考虑,但它们本质上并不构成一个真正让人困扰的问题,甚至使人窘迫就更是无稽之谈。说白了,B同学的担心虽然正确,但是有些过犹不及,庸人自扰。
从备考到真正出国留学,B同学一路遭遇了很多自己制造的困难,但是一路坚持下来,取得了想要的录取通知,她是行动上的赢家,却是心理上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她长期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之后,弊端终将会显露无疑。
心理建设工作,从你脑中有留学的念头开始,就要做好。你为什么要去留学?花谁的钱?去干什么?读什么专业?回国还是留在国外?回来干什么工作?这些问题,很少有人在出国前就知道,大部分人只是看大家都要出国留学,就一窝蜂去考试“G托雅”,甚至,有人在比赛似地拿到了Offer之后才开始发愁学费和专业的问题……为了申请而申请,你到底在想什么?更有很多像B同学这样的学生,患得患失,每一步都怕走错,每做完一个决定就又想反悔。我觉得,在留学这件事上,人人都应该有“纯爷们儿”的气概,该放手则放手,洒脱一点儿比永远活在紧张、担忧里好得多。
出国留学不仅仅是语言、学术实力上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理建设强度的大战场,很多心理上不堪一击的学生在语言考试那一关就被残酷地踢出了竞争队伍,更不要提后面还有面试、笔试、奖学金争夺等诸多更为“血腥”的环节。
心理强大者才能笑着走到梦想面前,接过最后胜利的奖杯。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专业06级学生窦文慧,考出了550+5的托福成绩——很多学生会觉得很普通,努力一下基本就问题不大。但是,窦文慧是一个生活在没有影像的世界里的女孩,她看不见考卷,从一起跑就远远处于劣势。她从两岁开始,就和世界上可以看见的美好失之交臂,所以,ETS从美国派来了专门的考官,为窦文慧带来了专门的试卷,为她朗读阅读题目,她的托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同时完成的,还有她的留学梦想。
13岁就考过了钢琴十级的窦文慧,和所有人一样骄傲地站在面对梦想的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她的速度更快,爆发力更强大。她不能随心所欲地翻看单词书,不可能阅读网上每月更新的“机经”,还要抽出更多的时间练琴。她都能一点一滴做到的事情,B同学和很多其他的学生却觉得无法逾越心理障碍,对比之下确实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认真审视横亘在自己心里小城墙吧,拆除它们,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