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3300000060

第60章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译文”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注释”

惟:希望、祈使。佞巧:善于花言巧语巴结的人。佞,巧言善辩,谄媚。巧,狡诈,虚伪。

拓展故事

妙语救人

之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信赖。诸葛瑾平时话不多,但常常在紧要关头,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有一次校尉殷模被孙权误解,要被杀头,大臣们都向孙权求情。大臣们越说,孙权越生气,这样僵持了很久。当时只有诸葛瑾一言不发,孙权感到很奇怪,就问:“为什么子瑜不说话?”诸葛瑾说:“我和殷模的家乡遭遇战乱,所以才来投奔陛下。现在殷模不思进取,辜负了您,还求什么宽恕呢?”短短几句话,孙权就感到殷模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即使有什么过错也应该原谅,于是就把殷模赦免了。

状元爷与状元楼的诚信由来

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江苏清河县

衙门口建了一座“状元楼”,这是为当地一位状元修建的,这位状元叫丁士美。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清河县的丁士美到京城赶考。途中,一位姓刘举人见丁士美衣着寒酸,就十分看不起他,当着丁士美的面说:“瞧你那穷酸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要是能中进士,我刘举人就从你跨下钻过去。”

丁士美知道那个姓刘的举人是个狂妄的人,不愿意和他费口舌,只是笑了笑。刘举人见他不说话,还以为他胆小,不敢还嘴,于是就更加放肆地嘲弄他。丁士美这个人涵养很好,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丁士美从小家境贫寒,十年寒窗苦读,已经是个才华横溢的书生了。只是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大家都不怎么了解他,以为他只是一个懦弱的穷书生。

可是丁士美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胸有成竹地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在三月初的殿试时,丁士美的文章被选为“十佳”文章之一,这十篇文章被送到皇上那里去审阅。皇上看了这十篇文章,觉得都很不错,很难定论,于是就决定把这十个人召到金殿上,进行口试。丁士美声音浑厚,口才出众,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滔滔不绝地讲他的治国良策。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当时就把丁士美定为头名状元。

再说那姓刘的举人,虽然在那一年也考中了进士,可是他看见丁士美中了状元,想起当初自己狂妄的举动,既羞愧又害怕。羞的是当时的狂傲,怕的是丁士美伺机报复。于是他请同窗好友作陪,找丁士美赔礼道歉。丁士美很客气地接待了他,而且一点儿也没有记恨他的意思,那个姓刘的进士放心地回去了,为此他十分敬佩丁士美状元的为人,于是他决定履行当初诺言。

不久,这位姓刘的进士被派到清河县任知县。上任后,他立即让人在衙门口修了一座“状元楼”,意思是:状元住在上面,我出入衙门都要从状元身下经过。这既算是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同时也告诉后人:做人要谦虚,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有很多,不要无端地取笑别人。

“评析”

本节中“话说多,不如少”告诫我们说话要恰到好处,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所谓言多必失,话确实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你滔滔不绝,很多话还没有思考清楚该不该说?可能就说出去了。结果说出来的话如泼出去的水,都是收不回来的。所以古人告诫后人要思而后行,思而后言,我们言语也要谨慎。“惟其是,勿佞巧”中“佞巧”指花言巧语。这点告诫我们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思考”

在某些场合,能言善道是也许人们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是,成功人士并非都会能言善道。说话要讲究技巧,话说多,不如少。我们可以思考话说的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是说话思路不清晰;二是自信心不足。一个思路不清晰的人,很难让别人信任。连自己的事情都弄不清楚,如何帮助别人去做好事情。其次如果思路是清晰的,但话太多,表明这个人自信心不足,所说的不像他所描述的那样好,但他又想尽力让人相信他说的话。因此生活中我们要话说得少而且说得好,不要话说多,暴露自身弱点,不要话说错而后悔。

名言欣赏

1.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

2.不欺人曰诚,不欺己曰信。—《六韬》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

同类推荐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凤鸣天下之嫡女皇后

    凤鸣天下之嫡女皇后

    “既然老天爷给了我再活过的机会,我就一定会让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加倍偿还回来的!”一朝穿越竟成了上官家的四小姐,惩渣男斗小三她足智多谋,罚庶妹治继母他游刃有余。但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她,却始终敌不过他的围追堵截“喂,上官家的四小姐你就从了我嘛,反正你已经是我的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空海战

    空海战

    “空海”是人类对宇宙文明的一个预言,它来自一个曾经的帝国科学家。星球上短暂的和平之后,现在帝国人又在蠢蠢欲动,联邦人又记起了一百年前一个著名将军的作战宣言:“犯我联邦者,虽远必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个年轻的联邦军官,为了解开那个一直困扰着他的谜,在一次原本看似普通的任务中,踏上了他注定不平凡的道路。然而,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 战,便战

    战,便战

    文字浅薄,咀嚼憧憬,望每天添上数笔,勾勒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敢问班长在何方

    敢问班长在何方

    初一,我与他相遇。以年段第一的身份来到我们班很意外的,他竟然当选了班长!因为一次偶然让他冠上了‘段草’的称号我不服!我不服!凭什么出名的不是我?!而他原来,还有更加神秘的身份!
  • 魔法进化

    魔法进化

    魔法是异世界最为高端的力量,科技是我们的世界里人类赖以生存最为根本的力量,当二者合一,将开辟出一个新的时代。
  • 独宠前妻:秘密婚恋

    独宠前妻:秘密婚恋

    为了救一个男人,她主动送上门来。他狠狠的羞辱她:“要救人,总要付出一点代价!”他用卑鄙的手段锁她在身边,可当她放下两年前的背叛卸下心里防备时,却被人推下楼梯,最终小产。五年后,夏瑾言带着儿子归来,DNA检测显示,这孩子不是他的种……
  • 一品嗜血妃:魔王逐妻

    一品嗜血妃:魔王逐妻

    她划破时空而来,一心想要撇掉千年孤寂,神秘冷傲的魔王疯狂逐爱,是暖透心扉的爱,还是冰寒彻骨的利用?血族领主又岂是一群宵小所能左右?且看她如何嗜血天下,让整个苍茫的乞灵大陆如何因她而颤抖。他说:“我的人你也敢动?”她说:“我是你的人?”他说:“从这一刻起如何?”她说:“不如何。”
  •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中国道教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分化为五个派别。分别为:全真,茅山,灵宝,正一,净明。而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出生在九零年中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道教之灵宝派的后裔。将这些事情讲述出来,目的有两个。一是我不想让中国的道教传承中断,二是也算是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