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4100000008

第8章 怀乡集(7)

(一)、在美国,社会由谁来管?这个问题说似简单,也许会有人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不然,不但是一个问题,而且至关重要,是关乎国体政体的大问题。在美国,社会的管理者绝对地、十分明确地只能是国家。国家管理一国社会,本是天经地义!

国家是什么?国家是以宪法为准则聚合的多民族整体。国家管(治)理权力怎么样体现?是依宪政原则,由人民选举的总统、议会、司法组成的一套相互制衡的权力机构。在这套依宪法运作的国家体系里,国家授权的仅只是政权职位,任何政党或个人离开了国家的法定授权,不能有任何社会管理权。

尽管美国现在是“民主党”当政,但政府不能以民主党名义管理社会。社会接受的是“美利坚合众国”法定的各级政府。任何个人包括在位或不在位的总统,他们不是以个人身份行使管理权。他们离开了政府职务只是他一个本人。包括现任总统奥巴马,也包括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等等。尽管当年的美国奠基者以其伟大思想帮助建立了强大的国家,但在往后的国家执政过程和社会管理中,没见他们个人的思想言论在哪儿再作为司法依据。他们当年的正确理念,合理的都写入了国家基本法典之中。包括《独立宣言》、《美利坚宪法》。

个人归个人、党只能管党。社会由国家管理;国家机器基于宪法由人民选举产生;执政的国家机构要定期经由再选举更换;所谓国家,是立于宪政基础上的全民公认的主体。这就保证了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或原则,就是“民在上、官在下”。这个理念是整个社会管理运作非常清晰、不能含糊的大前提!

社会管理依托的基本前提明确,是他们社会管理能够做到法制化、合理化、相对稳定与规范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用一句中国成语概括叫“国泰民安”。具体而论,社会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确保国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满足、不受侵犯。这些权利包括自由、生命、个人尊严与财产不受干扰侵害;市场平等竞争、个人意志充分表答等等。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在法制的前提内,只能是相对于法律允许范畴而言。

国家管理社会最重要的目标还包括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得以提高。否则,执政集团将受到人民指摘或更换(下台)。执政者所有一切只能是围绕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美国,也是世界各国社会管理永恒的主题。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这是客观上造就世界多姿多彩、充满纷争的主要原因。

三、美国政府是“联邦制”。中央(他们没“中央”这一提法)的联邦政府和地方的“州政府”(相当于中国的省政府)乃至州以下的市政府都享有各自立法权。它们之间有法律明确的制衡关系。非常明确的一点是,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团队不由“上级”联邦政府任命,只能由所属各地选举产生。

在美国没有“地方服从中央”一说,虽然联邦的法律州及州以下政府得执行。美国社会各级官员之间的“等级关系”相比中国要淡化得多。上级官员到各地,如果不是有事关联,地方官员不会前呼后拥、迎来送往,也没有多少公款宴请。老百姓在为官者面前,不会毕恭毕敬。到各地“视察”、“检查调研”、“表彰奖励”的官员也不常见。成百上千官员坐在一起开大会、听报告这类活动在这里没见到过。政府职员日常该干什么干什么,见不到有那么多闲职闲官整天无事可做!

在美国没见官方舆论和媒体宣讲“爱岗敬业”“学XX争先进”等等之类。有的是舆论或媒体揭发过失或犯罪官员。包括总统在内。民意调查经常会公布其“拥护度”或“得票率”。公众人物的过失或罪行是民意最不原谅的。这一切,是美国社会“民本位”基本观念的具体表现。“官管民事”能令民受益,老百姓也不会认为是得了官的“恩赐”、“照顾”与“关怀”,老百姓享受所得,都是享用国家法律给予的合理待遇。

正确的“官民关系”,是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与道德保证。

去年,总统奥巴马来到新泽西一处很不起眼的小餐馆吃汉堡。明知道他来了,周围老百姓也不以为然。

其实,强调“民为本”、“官为仆”,确定“管理就是服务”,中国比美国在理论上提的更高。“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给各级大小官员(干部)设定的口号;“国家干部是公仆”这一形象说法中国讲的最直白;其后还有如“权为民所赋”等等之类,表达的概念都是“民在上”、“官在下”。

中国强调“管理就是服务”,干群的“主、从”或曰“主、仆”关系是很明白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管理真正体现的“干群关系”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概念的置换令一切都被颠倒了。当然最根本的问题还不仅只是在概念的文字表达上。

待续

2012年8月17日

“雾里看花”试谈美国社会管理(三)

--B.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分配

一个国家的社会管理,国民收入分配是最重要课题。美国是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就国民收入分配而言,与世界各国一样,基本上也是经由“三次分配”使社会物质财富归于每个国民个体。

(说明的一点:中国有经济学家把国民的“资产经营性收入”归入所谓“第四次分配”。我不是专攻经济学的,在我看来,所谓“资产性收入”,其实应包含在第一次分配之中,特别如美国等西方国家)

社会财富经由第一次分配产生的分配差距是相当大的,美国也不可能例外。华尔街的高管年薪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国家庭平均年收入才不过几万美元。第一次分配中,国家能做的是确保市场运作规范化,杜绝市场运行中的不法行为,例如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假冒伪劣等。尽可能防止财产的不合理流向,这方面美国的管理相当严格。

尽管管理严格,经由第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依然大得惊人。也是占人口比例2%的美国富翁产生的主要途径。

比之中国,他们的第二次分配颇具特色。所谓第二次分配就是由国家掌管、用法律规范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等。包括医疗(美国叫健保)、养老、残障、失业救济以及军人及家属待遇等。也包括政府对儿童、教育、公共卫生等公用事业的资费投入。

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是美国社会分配管里明显的特征。相关具体内容,在我那本《走进美利坚》书中有比较详细述说。

报载:“美国领取各种联邦福利者高达一亿八千万人;差不多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依靠联邦政府救济”。这表明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覆盖面之宽。而且经法律确定的每一项,都是直接由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把资费落实到当得的个人。

我曾经给他们算过一笔大账,一个“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每年可以获取的住房、医保、食品卷、“白天健康护理”等各种资费高达三万多美元。如果个人健康不能自理,还加上政府出资的“社工”上门服务,消费更高。

因为第二次分配向弱势群体倾斜,所以美国虽然有多达13%的所谓“穷人”,但社会基本稳定。普通老百姓“仇富”情绪并不强烈。

“第三次分配”是基于自愿与道德因素。美国社会慈善事业非常普遍,我在《走进美利坚》一书中用专章谈及了他们的慈善事业。它可称为世界上发展早、金额大、惠及面宽而且管理规范成熟的一项社会事业,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社会分配最终表明的是社会财富的流向。一个富裕发达国家,国民分配如果不能使绝大多数人民从中受益,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分配决定国家稳定安宁,也决定着国民真正的幸福指数。

在美国,因为收入分配带来的社会矛盾也很突出。由于超过实际承担能力,社安金支出大幅上升、国债节节升高因而导致政府“国债危机”;“高福利”在少数“穷人”中带来负面影响,使社会消极因素甚至破坏力量上升等,也均不可小视。

2012年8月19日

哈佛

--看其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转载)

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

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关于美国基础教育补谈

--看看学生的暑假活动

《走进美利坚》一书中谈到美国的基础教育。一般而论,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美国又叫十二年级)这一过程界定为青少年基础教育阶段。进大学之后按中国说法应当算“专业教育”了。

美国大学头两年是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一般不会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广义而言,我认为“大二”之前也都可当作基础教育看待。

孙子进大学读完了第一年。眼下是他的暑假,我看到了他三个月假期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美国教育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

孙子去年考进了杜克。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成立于1838年,在美国大学排名前十位。

进大学,是孙子走出家庭,住进学校独立生活的开始。如我在《走进美利坚》一书中所言:大学学习使孩子们装上了飞翔的翅膀,他们将由此飞向广阔蓝天!住校一年之后这次暑假回家,发现孙子成熟了很多。

在他放假开头两个多月,我回中国去了。这次再过来见他,问了他暑假的情况。他们五月底放假后,学校组织他这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赴南美洲危地马拉参加在那儿的夏令营。前后共两个月,所有费用都是学校支付的。到那里度假,也是了解另一国度的社会生活,参观当地民居、与当地人民接触,适当参与一些中国人所讲的“扶贫”活动。

我问他,扶贫做了哪些事?孙子说:危地马拉一些贫困地区老百姓还没用上电,他们就宣传太阳能知识,希望用简单的清洁能源解决他们急需。据说效果不是太好,主要是当地老百姓出于习惯,一时还接受不了。但学生们从这里接触到了另一国度贫民区的真实生活。

从南美洲回来后,正好孙崽的妈妈有到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出差的机会,顺便带着孙子到美国著名景区黄石公园一带游览了两周。旅游回来后,孙子还有三个多星期时间可留在家里。

这本是最好在家休息的时间,我看到他每天下午自个儿开车出去。一问才知到他“接”了一件“有偿服务”:几个初中学生假期中在运动中心学打网球请他去当“小教练”。这是去年高中毕业时,进大学报到前他自己找到的一份“工作”。因为有去年假期中对他的了解,原来的教练对像与家长又找上门请他再教一段。虽然每小时才15美元报酬,孙子依然认真地每天陪她们打两个小时。既锻炼了身体,也做了一份社会工作。

再过一周,孙子要提前返校。开学还早,我问他为什么要提早两个星期到校去?他说:“去年我是入校新生,报到的时候您不是见到有许多同学在为迎接新生忙碌吗?我们的行李都是那些老同学帮着送进宿舍的;我们不熟悉校园,老班同学就带着我们一处一处熟悉……”

现在,他已经是“老班同学”了,不久学校要接待今年报道的新生,提前去学校,就是参加迎接新同学。今后每年暑假,他们都会有这类活动,必须提前到学校去。

同类推荐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的文字集。“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这些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一下一下点出来的。他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反刍,让人无不为之震动。东东枪说,和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
热门推荐
  • 源力风暴

    源力风暴

    公元2066年,地球污染日益严重,臭氧空洞愈发扩大增多,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地球上的一切都开始发生异变。七月九日,源力觉醒。
  • 新月之流光

    新月之流光

    梧桐冷秋孤自寒,一颦一笑话嫣然。当一个故事的结束,是一个新传奇的开始。一个懵懂的女孩,经历了国破家亡,一步一步的成长,变强。带着梦想和憧憬,领悟着整个世界,找出一种生活乃至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拥有或放弃,真实或虚妄,现实或梦境,究竟该如何去抉择。
  • 风,听说你爱我

    风,听说你爱我

    她说:“我会忘记他的,像遗忘一朵花那么容易,真的,真的,已经忘了。”但他的姓名,耳垂上的耳钉,喜欢的颜色,爱吃的食物,她都清清楚楚的记得。她总把所有的爱都说给风听,却从未说给他听。
  • 龙傲之绝代英豪

    龙傲之绝代英豪

    一位绝世天才,却遭自己人的暗算,最终悲愤而死。重生异世,他侠肝义胆:灭豪门、除邪派......他为朋友:两肋插刀,为爱人:出生入死。切看龙傲,如何成就绝代英豪!本书书友群【qq群】:422725709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经典故事丛书)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经典故事丛书)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灿白之爱上你的那一天

    灿白之爱上你的那一天

    “白白,我可以抱着你睡吗?”伯贤把眼睛瞪得很圆的看着灿烈,灿烈笑了,伯贤说“我去下厕所,你先睡。”伯贤刚走下床灿烈又说了句话,伯贤听完后恨不得杀了他,灿烈说“我开个玩笑,你脸红什么,都是男人。”伯贤听完跑到灿烈身边,抓他的痒痒肉,让灿烈笑到流泪才松了手说“让你再逗我,下次可没这么简单,”灿烈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白白这么可爱,还爱害羞。”
  • 阴婚不散

    阴婚不散

    老公和闺蜜搞在一起,骗我说他不育,要和我离婚。我竟傻傻的以为他是为了不耽误我,才要和我离婚,所以坚决不同意。半夜睡醒,发现身边空空如也,客房传来异样的声响。推开客房的门,目睹老公和闺蜜滚在一起。我撞破他们的奸情,他们联手杀害我。结果我命大不死,还是被当做尸体卖了,给人配冥婚,红绳缚手脚,与一具腐烂的尸体躺在棺材里。漆黑的空间,一只冰凉的手伸进了我的衣服,“娘子,我们洞房吧!”
  • 花样年华之青春偶像

    花样年华之青春偶像

    七位个性不同、身份高贵的公主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着。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她们能否遇到属于她们的真命王子?能否实现梦想?
  • 无悔至尊

    无悔至尊

    在这残酷的世界里,谁又有办法独善其身,且看少年在这吃人的世界演绎自己的人生。
  • 征战星途

    征战星途

    一个稀有的苦逼好人的蜕变史。一个残酷的竞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