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人们互相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些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1. 圣诞节的起源
“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把它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
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太的伯利恒。”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做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诞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为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体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两人未能找到旅馆住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惟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纪念耶稣的出世。19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2. 圣诞老人的传说
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的精神世界。
每年圣诞日,圣诞老人骑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所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到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所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
3. 圣诞袜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抛下他和他的3个女儿。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也因此耗尽了钱财,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一晃几年过去,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更加沮丧,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买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筒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尼古拉知道了她们父亲的境况后,就在那天晚上,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筒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筒袜里。
第二天早上,女孩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筒袜里装满了金子,足够她们买嫁妆了。这个贵族也因此能亲眼看到他的女儿们结婚,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