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3500000086

第86章 把握心境适时激励

我们从不以自己的意志强行要求孩子什么时候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监管式、强制性的管束只能导致双方心理对峙和时间的空耗,孩子只有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境下才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当孩子痴迷、醉心于某一项有益的事情时,索性就让他做完,然后再让他安心地去学习。父母的宽容常常会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加倍的补偿、回报。

1984年,鹏在初二时,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市初中历史选拔赛。4月23日晚上,他又在复习历史。只见他把历史课本摊在写字台上,可眼睛却不时地低头朝抽屉里看。我走过去一看才发现,原来抽屉里放着一本《飞碟探索》。

鹏十分不好意思。我对儿子说:“愿意看你就大大方方地看吧,不用偷偷摸摸的,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看完了安心复习历史。”鹏高兴极了,十分感激地看着我。在那次选拔赛中他获得本赛区全校第一名。

在鹏高考前的半年里,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好戏连台,如《淮阴侯》《北海沉船》《杨家将》《编辑部的故事》《封神榜》《雪山飞狐》《十三太保》等电视剧,还有世界杯足球赛。

鹏几乎是每个电视剧必看,每场球赛必观战。我们担心影响他学习,曾阻拦过他。可鹏对我们说:“就让我看完吧,要不我总惦记着,学习也学不好。”于是我们答应孩子:该看就看,平时抓紧点,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

这些电视剧孩子们都连续看了,鹏在开播前总是抓紧时间做数学、看外语。在看电视时,遇到不太重要的情节他就插空背、写。1992年1月25日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时,他边看比赛边做题,那场比赛中国队以1∶0胜科威特队,鹏无比兴奋,当晚学习到深夜。5月14日,距高考不到两个月了,他还在收看《雪山飞狐》。看过后,他告诉我:“妈,我看电视时做了三道题。”

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理解自己的心境,而且还需要激励,激励会使孩子产生不懈进取的内动力。但激励要讲究艺术,同样想达到一个目的,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有时欲扬先抑,有时无声胜有声。

1. 无声的激励

在孩子们的写字台上,至今还摆放着一块刻有“业精于勤”四个美术字的三峡石。那是1985年秋我到四川出差途经三峡时从万县下船买来的,我把它送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儿子。我不知道孩子们究竟从这块小小石头里获取了多大力量,但我发现,这块三峡石历经十几年光阴,又经过家庭搬迁,总是被孩子们那么醒目地摆放在写字台中间他们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鹏参加全国初中数学邀请赛前夕,我找来数学家陈景润的照片和关于他的事迹,悄悄放在他的桌子上;在他参加全国高中物理选拔赛前夕,我翻开《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一书中中外著名科学家那一篇,摆放在他的写字台上……

我一句话也没有说,但孩子一定能理会爸爸妈妈想说的话,一定会感受到爸爸妈妈殷切的叮嘱和企盼。

每当我在报刊上发现能激励孩子的好文章,一定带回来拿给他们看:《我怎样独自设计了原子弹——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自述》([美]约翰·菲力普斯)、《青年科学家陈章良》《最年轻的女博士——哈工大21岁的王丽薇获工科博士学位》《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许多材料已经变黄,我至今仍为孩子们珍藏着。

有时,无声的激励更刻骨铭心。

2. 临考前的抚慰

我重视孩子的每一次考试,不管是升学考试、竞赛还是平时的中考、期考。考试那天早上,我一定为儿子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还精心做上可口的饭菜,让孩子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孩子出门时,我总要叮嘱一句:别总想着能得多少分,拿第几,只要你尽力了,考不好爸爸妈妈也不责怪你……

孩子们在考场上心态良好,从不怯场或紧张,往往越是重要的考试越能考出好成绩,还经常超水平发挥。

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越定指标往往越达不到指标,越施加压力越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重在平时,考前最好为孩子卸包袱、减压力。

欲扬先抑效果会更好。

同类推荐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无论有多忙,只要善于激发,照样能让孩子的潜能完整发挥和快速提高。要知道,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才能,而所有的好父母都要有一种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本领。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
  •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子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生命感悟。作者花费十余年时间,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有效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鲜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炼驯服精神、培养智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热门推荐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书精选古保祥创作的爱情类文章,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转载。本书内容以情感和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呈现各种各样的爱情,讲述其中的真实感悟,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本书弘扬的是对真爱的歌颂,是对假情的批判,力求让读者重拾对爱的美好信念。
  • 众生阴阳

    众生阴阳

    知北,知北方一切阴。夏,往南方之大光明。爹娘都被抓了,连他的弟弟也下落不明。虽然逃出生天,却阴阳失衡无法修行。但是,当,师父为他而战死,木丫头因他永不成龙,叔父因他背誓而亡。他终于忍住心中的悲痛,承受着内心的苦痛精神分裂了,虽然他仍在伙伴兄弟的前方引领着。但对于那些索取黑棺之谜的人,他一个人格想要杀鸡儆猴,一个想要恩威并施,另一个则嚷嚷着全杀了得了,毕竟欠债还钱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乎,衡量之后,还是杀一半留一半吧。
  • 夫君大人太妖娆

    夫君大人太妖娆

    一次暗杀失败,一魂穿越。她身处异世,成了人人嫌弃的废物一枚。正好闲来无事,来次咸鱼翻身吧。
  • 转世平凡之轮回的宿命

    转世平凡之轮回的宿命

    她(他)曾经是宇宙的统治者,是星际中的黑洞,有着闻风丧胆的厉名,她(他)强大残忍、视他人生命如尘埃,她(他)嗜血如命,以血而浴。当年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改变了她(他),让她(他)选择了轮回?现在,她(他)只是个普通的人,没有了勰术,散去了能量,失去了往日的威望……(木宝文笔及渣,笔下人物关系傻傻理不清,外加,这是一部隐藏的极深的耽美文,慎入,慎入,慎入!
  • 腹黑夫君猎逃妻

    腹黑夫君猎逃妻

    “穆萧,我求求你,好不好,求求你,放过她们。”陌上瑾的语气更加卑微,为了妍妍,为了宇文家,她可以付出一切代价。“你凭什么要求我放过她们?你有什么资格?”穆萧的薄唇吐出伤人的话,果然,陌上瑾再也说不出任何的话来。没错,她是谁,她凭什么这么要求穆萧?“穆萧,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肯放过她们?”陌上瑾突然觉得很累。“你该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冷冷的说完,穆萧挂断了电话。陌上瑾看着已经结束通话的手机,心底悲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涯追梦

    天涯追梦

    一块七色麒麟古玉让原本平静的中华大地掀起了一波探墓风波,至此原本毫无交集的四个人走到了一起,在经历了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冒险之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至此,付出一生,只为终结。
  • 悍妃嫁到:邪王请下榻

    悍妃嫁到:邪王请下榻

    论倒霉谁能比过苏念卿,穿越第一天还没来得及欣赏娟秀风景,感叹下自己那狗血的前生,就被大内侍卫压着上了花轿,在双亲的含泪注视下欢欢喜喜的嫁到了三王府,幸好,至少还捞了个便宜王妃当当,无奈下的苏念卿只好这样安慰自己。可谁能告诉她为嘛她名义上的王爷相公不光智商只有学龄前,还经常出没于花柳巷,是个受尽隆宠的傻子!!!就在苏念卿为驯夫之路摩拳擦掌时,却发现这一切似乎并不是她想的那般简单,这一场荒唐花嫁,一许姻缘扰君心。
  • 诸禅百天

    诸禅百天

    净法之道,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诸禅百天,下至四禅九天,若悟吾十方诸佛,定当誓死庇佑大千!
  • 宿命:欲逆者何求

    宿命:欲逆者何求

    命应由己,岂能由天?若由天定,此生何意?屹于天地,傲视万物。任天之广,吾乃强者;任地之袤,吾乃霸主。天地虽大,唯吾独尊!
  •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熊经浴编著的《古今养生名联赏析》是一本专门介绍与养生有关的古今名联(包括各种楹联和联语)的大众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修德养生联”、“读书頣养联”、“调心养神联”、“饮食起居联”、“动静兼养联”、“老当益壮联”、“自寿寿人联”等七大部分,共精选了256副养生名联。书中每联一文,对其中养生之道逐一加以辑注和解说。《古今养生名联赏析》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读者在欣赏古今名联的同时,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科学的养生理念及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养生保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