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时常会遇到别人向自己提出要求。有的提要求的人是你不喜欢的,有些人又恰恰提出了你难以接受的要求。处于这种尴尬之中,你将如何处理?明智的做法是:我们没必要“有求必应”,要学会巧妙地“拒绝”。
拒绝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会拒绝,而且还要学会拒绝的艺术。生硬的回绝,显得不近人情,婉言谢绝,则会显得彬彬有礼且不失面子。拒绝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或套路,至于如何拒绝才能得到最佳效果,那只能因事、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了。
清代名人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曾查处了一个叫李卿的恶霸。
李卿的父亲李君是刑部天官,听说儿子被捕,急忙赶回潍县为儿子求情。他知道郑板桥正直无私,直接求情不会见效,于是便以访友的名义来到郑板桥家里。郑板桥知其来意,心里也在想怎样巧拒说情,于是一场舌战巧妙地展开了。
李君四处一望,见旁边的几案上放着文房四宝,他眼珠一转有了主意:“郑兄,你我题诗绘画以助雅兴如何?”
“好哇。”
李君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一片尖尖竹笋,上面飞着一只乌鸦。
目睹此景,郑板桥不搭话,挥毫画出一丛细长的兰草,中间有一只蜜蜂。
李君对郑板桥说:“郑兄,我这画可有名堂,这叫‘竹笋似枪,乌鸦真敢尖上立?’”
郑板桥微微一笑:“李大人,我这也有讲究,这叫‘兰叶如剑,黄蜂偏向刃中行’!”
李君碰了一个钉子,换了一个方式,他提笔在纸上写道:“燮乃才子。”
郑板桥一看,人家夸自己呢,于是提笔写道:“卿本佳人。”
李君一看心中一喜,连忙套近乎:“我这‘燮’字可是郑兄大名,这个‘卿’字……”
“当然是贵公子的宝号啦!”郑板桥回答。
李君以为自己的“软招”奏效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即直言相托:“既然我子是佳人,那么请郑兄手下留……”
“李大人,你怎么‘糊涂’了?”郑板桥打断李君的话,“唐代李延寿不是说过吗……‘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呀!”
李天官这才明白郑板桥的婉拒之意,不禁面红过耳,他知道多说无益,只好拱手作别了。
郑板桥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是不好意思直接说情吗?那就以“托物言志”这种打哑谜式的方式对话——针对李君以势压人的暗示,郑板桥还以颜色,将违法必究的道理借助“一丛细长的兰草和其间的一只蜜蜂”这样的画,以及“兰叶如剑,黄蜂偏向刃中行”这样的话表达出来,对方自然心知肚明;最后,既然古人说过“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话,那就不是我郑板桥不接受你李君的说情,而是古人在拒绝你。
十九世纪,狄斯雷利一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时,有个野心勃勃的军官一再请求狄斯雷利加封他为男爵。狄斯雷利知道此人才能超群,也很想跟他搞好关系,无奈此人不够加封条件,狄斯雷利无法满足他的要求。
一天,狄斯雷利把军官请到办公室里,与他单独谈话:“亲爱的朋友,很抱歉我不能给你男爵的封号,但我可以给你一件更好的东西。”说到这里,狄斯雷利压低了声音:“我会告诉所有人,我曾多次请你接受男爵的封号,但都被你拒绝了。”
狄斯雷利说话算数,他真的将这个消息散布了出去。众人都称赞军官谦虚无私、淡泊名利,对他的礼遇和尊敬远远超过任何一位男爵。军官由衷感激狄斯雷利,后来成了他最忠实的伙伴和军事后盾。
狄斯雷利没有给对方一个冷冰冰的回答——“不”,更没有讥笑和嘲讽对方,他传递给对方的是“友情”: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要求虽未被满足,但长远利益(声誉)得到了首相的维护——这是比升职更好的东西。狄斯雷利善于使用特别的“语言武器”,他在拒绝对方不当要求的同时,给足对方面子,这就是狄斯雷利巧言说“不”的高明之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部长助理的要职。有一次,他的好友向他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潜艇基地的计划。
当时,这是不能公开的军事秘密。面对好友的提问,罗斯福怎么拒绝才好呢?罗斯福想了想,故意靠近好友,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嗓门问道:“你能对不宜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好友以为罗斯福准备“泄密”了,马上点点头保证说:“当然能。”
罗斯福坐正了身子笑道:“我也一样!”
好友这才发现自己上了罗斯福的“当”,他随即明白了罗斯福的意思,开怀大笑起来,不再打听了。
罗斯福能忠于自己的职责,严守国家的机密——因为他知道,人都有一个共性,好打听隐秘的事情,打听到了之后,又不可能守口如瓶,总是想方设法去告诉别人,以显示自己的能耐。罗斯福深谙其中之奥妙,所以,他对任何人都“保密”。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其语言具有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艺术: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不能泄露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
参透人生
拒绝是一门学问,应该体现出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使别人在你的拒绝中,一样能感觉到你是真诚的、善意的、可信的。在拒绝的过程中,如果还想和对方保持良好关系,就要采取换位的思考、合适的语调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