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会越符合本身情况,表现也就会越自然,一个人给了旁人一个正确的印象,跟旁人交往时,就不致引起什么困难。于我们自己来说,对自己本身有了一个明确了解后,那么也就有了一个做人的准绳。
倘若我们不能给自己做一个适当的定位,就容易犯错,轻则误事误己,重则误人误国。
战国时候,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风度翩翩,一表人才,身高八尺有余。但要说齐国的美男子,邹忌可轮不上,和邹忌同城的徐公更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日清晨,邹忌起床后,穿戴整齐后,走到镜子前仔细打量自己身上的装束和自己的相貌,觉得自己确实长得比较出众,于是信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好看?”
妻子说:“您长得多好看啊,那徐工怎能跟您比?”
邹忌心里高兴,却又不信,又问他的妾:“我和城北徐公相较,谁更漂亮?”
妾忙说:“您比徐先生漂亮得多,他哪能和大人您相比呢?”
第二天,有客来访,邹忌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就这样作了三次调查,人们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长得英俊。可是邹忌不是个没头脑的人,并不因此沾沾自喜。
正好一天后,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时,邹忌不住观察着徐公,觉得自己长得确实不如徐公。
夜晚,邹忌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得出这样的结论:“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一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可以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对往后人生目标的设定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才不至闹出笑话。虽说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每个人一生下来,他的天赋就基本上已经确定,而且由于每个人所在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学习能力的相对确定性,他将来的成就和作为都是有一个限度的。人不能逾越自己的限度去做事,更不能成天靠期盼奇迹或种种幻想去做事。就像一个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异禀,却体力单薄的艺术青年,你不能让其去干些杀猪宰牛的力气活;一个在烹饪方面颇有造诣的美食家,你也不能让他去造导弹飞机、火箭航母。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总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总以为自己本事无限,任何领域都能插一脚,门门通晓,遇事总想表现一把,其实却是样样通,样样松,就此闹出无数笑话。由于不自知带来的失败,在历史上可谓是数不胜数,譬如纸上谈兵的赵括,由于不自知白白葬送无数人的生命,这样血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管在在工作还是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问及交往中,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当别人都赞扬你的时候要头脑清醒,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如别人口中那么优秀;当别人都瞧不起你的时候,也不要妄自菲薄;了解自己的能力,做适合自己的事,才不至于在路途中迷失方向。
5. 不懂装懂的人最可笑
大凡聪明之人,都有勇气承认“我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这个事实。他们面对不懂行的事情能够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
承认自己不懂并不会有损一个人的尊严,对于聪明的人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进一步去了解答案,以获求得更多的知识。
聪明人的做法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他方面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即使成功的他,也还是在有生之住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须要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专家点评
这是多么深切的一个比喻,深刻地阐述了谦虚的内涵!承认自己无知、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谦虚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叫人景仰;而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知道很多的人,则只能给人一个无知的印象。
笨人的做法
一天,有一个汉子有扛着一根长竹竿进城去办事。他兴冲冲地赶到城门口,先把竹竿竖着拿,结果上下两头顶着城墙进不去,想了想又横着拿,左右两边又顶着城门,还是进不去。汉子急了,气喘吁吁抓耳挠腮地想了老半天,不知如何才能拿着竹竿进城。
正在此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慢慢踱来,见此状况便热心地对汉子说:“鄙人不是圣人,然所经历过的事有不少,像这点小事倒还知道怎么办,我教你个方法吧,你何不取一锯将其从中间锯断之后再进城呢?”
汉子恍然大悟,笑嘻嘻地借了一把锯“刷刷”就给锯断了,对老者左揖右谢,欢欢喜喜地拿着锯断的竹竿进了城门。
专家点评
这位汉子愚蠢到家,就知道横拿竖拿,不知还可以把竹竿水平着拿进城。那位老者就更可笑了,虽然自己还谦称“非圣人”,但又说“经历的事不少”,显示其见多识广,完完全全可以教这个笨蛋如何拿竹竿进城,可是他教人的却是更愚笨的办法,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行动指南
人们常说:“一山更比一山高”。人不可自视太高,一定要记住谦虚为怀的道理。因为一个人要是太过骄傲自大,就会心生狂妄,看不上他人的行为,接受不了他人的意见,就算是金玉良言也听不进去,看不到真理和事实,自己遮住了眼,捂住了耳。只要是人,他就会有弱点,怎么可以因为骄傲自大而阻碍自己与他人交流、切磋学问的通道呢,自负对自己来说,失去了进步的机会,实在不明智。
如果一个人经常对自己不懂的事情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讨教,在所有人面前都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太可悲、太虚伪了。不懂并不要紧,最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钻研探索中充实自我的,只有放下姿态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完善进步。若是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竿充数”,那只能为后人所耻笑,最后还是被社会淘汰的份。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无需隐瞒,大方地说“我不知道”,其实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常常就说“我知道”的人,不善于与别人交往,也不受大家欢迎,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则表现出一种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教益。
大海因为能容,所以能纳百川。一个谦虚谨慎的人,敢于常常向人请教,在工作、学习上必然受益匪浅。同时,由于他的谦敬,就会容易博得他人的欣赏,增加自己学习、上进的机会,也就能学会更多的才能,陶冶了更好的品性。身边周围不乏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很厉害,博学多才,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别人的师傅,而且要是不能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侃侃而谈,教导别人,就觉得浑身难受,心中不快。因为不对人说教,自我的“博学”、“经验”就无法显现于人们面前呢,就无法怎么赢得其他人的赞美和崇敬。
几乎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局限性,学问上的精通是相对的,然后认知上的缺陷是绝对的。世上没有无所不能的全能型才,尽管人人都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聪明而不自满是并且善于向别人讨教的,才能成才。
一位哲学家曾说:“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挤压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些朋友,必须得做出点小小的牺牲一一那就是让朋友超越你,跑在你的前面。”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想当大人物的感觉,一旦有人满足了你这个愿望,让你实现了或者体验了这种感觉,你当然会对此人感激不尽的。让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能够给人一种优越感。但是当我们优于他们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有些不满,有的甚至产生自卑,有的还会嫉恨在心。
所以,别总和人比聪明,虚心一点,多吸取他人的观点一件,努力去得到对方的肯定,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毕竟能影响对方的是朋友而非敌人。
6. 甘做第二的智慧
会当第二名并非真的是甘愿被人超越,而是可以从“第二名”中尝到更多的甜头,进而让自己在一开始顺势获得利益。做“老二”,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后目标当然是为了成为第一。很多人愿意屈居第二,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履行“礼让在先”,而是因为他们在很多的实践体验中发现,当老二实在比当老大占便宜得多。
聪明人的做法
有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由于冗员太多,工作人员态度非常不严谨,外租的车子被嘲讽是“逃犯开的车子”,声名狼藉,已经被逼到了倒闭的边界。尽管这样,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不低——位居第二,只不过离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租车公司,有很长一段距离。
公司后聘请了一位非常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的杰克先生做领导。他上任后,便公司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先是采取重罚重赏的制度,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接着花重酬寻找广告公司为公司做形象广告。
广告大师彭巴克先生在经过一番调查和策划后,告诉杰克先生:“这个广告就应该坦白直率地告诉大家,我在租车业排名第二。”
约翰先生深感怀疑:“我们第二,为什么人家还会租我们的车子?”
彭巴克先生的回答是:“我们将更努力。”
不久,公司业绩急剧回升,市场占有率离第一名越来越近。公司所有的车子上,都贴了杰克先生的电话,如果租车者发现车子不清洁,可以直接打电话给他。他总是对所有的顾客说:“我们第二,所以要更努力。”
专家点评
杰克先生接受了这则广告策划,这样不只对内部员工有所提醒,对顾客而言,他们看到了一个努力向上的公司蓬勃的面貌,也看到了它的改变和进步。
笨人的做法
王斌就职于一家广告公司,他的工作能力很强,专业也学得好,是公司的得力干将。
在他眼里,公司的其他人都是草包,什么张三李四统统都是无能之辈,谁也不是他的竞争对手。在一些公司会议上,王斌常常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无视别人的建议,他觉得只有他才配得到上司的提拔,不少同事为此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