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这是李白写景抒情的名篇。
谢朓是南齐时代的诗人,曾任宣城太守。宣城在安徽芜湖的东南,山明水秀,是驰名的胜迹。宣城有陵阳山,有句溪、宛溪,山峦盘屈于前,两溪沿城而过,三峰秀拔,溪水萦回,构成了宣城的景色。
李白来到宣城时是天宝十三载中秋节后,可说是晚秋季节。
登上纪念谢朓的北楼,纵目所至,只见山城如画,在傍晚的时分更显得岚光山影,澄净空明。李白先以“江城如画”、“山晚晴空”两句把宣城整体的形象描绘出来,然后就分层描写所见两溪和双桥的景色。句溪和宛溪源出峄山,绕城汇流,用一夹字以形容其妙。溪水泛着晶莹的波光,透明得像两面镜子,而横跨两溪之上的凤凰桥、济川桥倒映水中,桥影摇动着绚烂璀璨的色彩,有如天空的两道彩虹落于溪水之中,虹影波光,真是美极了!从楼中远眺,郊原寂静,冈峦丛林里冒出人家的缕缕炊烟,而象征秋色的橘柚已呈深碧,梧桐已渐枯黄,秋光是老了。在这样的情景中,登楼望远,有谁能理解临风怀念谢公的心情呢?
这首诗,写得凝练之至。深秋的轮廓,环境的气氛,迷茫的心境,都以点染之笔勾勒出来了,于是完成了一幅极美的诗与画。特别要提的是李白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两句所表达的感情。就李白的际遇说,他自从天宝三载为权贵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多年来过着游荡的生活,充满抑郁和感伤。虽然“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诗御虚舟》),显得放浪形骸,十分旷达,但是实际上却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出叔云》)的牢骚,因此浪游到宣城而登上北楼之时,秋风摇落,对景怀人,寂寞之感就油然而生了。而他所怀念的人正是他“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朓,令他不胜追念而黯然神伤。我们似看见一个孤独彷徨的、抱着复杂心情而又寄情山水的诗人,在徘徊低吟的神态。
宣城有幸,千载以还,留下了两大诗人的足迹与诗篇,供后人凭吊和欣赏。晚唐诗人陆龟蒙曾写道:“陵阳佳地昔曾游,谢朓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怀宛陵旧游》)不论诗情与画意,都堪为谢朓、李白的事迹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