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700000002

第2章 绪论

重点提示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含义及“症状”、“体征”的含义与关系。

2.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之上的。具体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三点。

3.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难点释义

1.有关“症”的若干概念。

(1)症状:患者自己能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

(2)体征:医生通过检查发现的病理改变,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

(3)症:症状和体征的统称,也称为“症状”。

(4)病状:《医学源流论》说:“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即疾病所表现的状态,也就是症状。

(5)病形:源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即疾病所表现的病理形态和症状。

(6)病候:源于《诸病源候论》,即疾病所表现的种种症候,也就是症状。

2.关于辨“病”与辨“证”。

(1)辨病:是指诊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

(2)病名:是指各种具体疾病的名称,如疟病、痢疾、肺痈等。

(3)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不同于“病”、“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4)证型:是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本质所概括成的一个诊断名称,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等。

(5)证候: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即证的外候(外在表现)。但在临床上有时将证或证型称为“证候”。

(6)辨证: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综合练习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单选题

1.中医诊断学的目的意义在于:

A.辨别疾病部位B.判断正气盛衰C.区别病邪性质D.推测病情预后E.提供治疗依据

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A.诊法B.辨证C.诊病D.论治E.病案

(二)双选题

1.在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哪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环节:

A.四诊B.舌诊C.脉诊D.辨证E.五色诊

(三)多选题

1.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A.望诊B.闻诊C.问诊D.切诊E.以上都不是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所谓诊断,就是诊察了解病情资料,并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现象进行辨识,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2.病案又称诊籍,古称之为“病历”,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五)名词解释

1.诊法2.辨证

(六)问答题

1.如何理解证的含义?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A.整体观念B.辨证求因C.司外揣内D.审察内外E.辨证治疗

(二)多选题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下列哪几项: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审察内外E.辨证求因

(三)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是指整体审察、诊法合参和病证结合。

(四)名词解释

1.见微知著

(五)问答题

1.试述以常衡变的含义。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题

1.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诊断学在诊断辨证时应当:

A.诊法合参B.从病辨证C.整体审察D.辨证求因E.审证求因

2.辨证的前提是:

A.望诊B.舌诊C.四诊D.问诊E.脉诊

3.从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客观依据出发,中医在诊病时收集病情资料应当:

A.整体审察B.诊法合参C.从病辨证D.辨证求因E.审证求因

(二)双选题

1.为正确地认识疾病,中医诊断疾病时应当注意的原则是:

A.整体审察B.病证结合C.审因论治D.司外揣内E.以常衡变

(三)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

2.辨病有利于从疾病当前阶段、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病为疾病当前阶段的基本矛盾。

(四)名词解释

1.诊法合参

(五)问答题

1.如何理解病证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一)单选题

1.首创“诊籍”的作者是:

A.扁鹊B.淳于意C.张仲景D.华佗E.张景岳

2.我国现存第一部中医脉诊专著是:

A.《难经》B.《濒湖脉学》C.《脉经》D.《脉诀》E.《三指禅》

3.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

A.汉代B.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

4.《四诊心法要诀》成书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E.清朝

5.《濒湖脉学》的作者是:

A.张仲景B.张景岳C.叶天士D.李时珍E.孙思邈

(二)双选题

1.唐·孙思邈对诊断原理与方法已有深入研究,其主要表现在:

A.分别病名,以类相续,不相错杂B.注重掌握病源与病机的演变C.强调四诊合参D.重视色、脉与按诊

E.强调抓住病形

(三)多选题

1.金元时期在诊疗上各有特点的金元四大家是指:

A.戴起宗B.张元素C.张从正D.朱丹溪E.刘河间

(四)是非题(请判断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请加以改正)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2.《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其“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等,对后世影响甚大。

3.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热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知识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单选题

1.“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是指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要注重:

A.整体察病B.临床实践C.基础理论D.熟读经典著作E.培养辨证思维

(二)多选题

1.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包括:

A.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B.不断进行临床实践

C.必须强调临床实践,适当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D.重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不必强调临床实践

E.注意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答案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单选题1.E 2.D

(二)双选题1.AD

(三)多选题1.ABCD

(四)是非题

1.×所谓诊断,就是诊察了解病情资料,并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2.×病案又称病历,古称之为“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五)名词解释

1.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辨证就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六)问答题

1.证是中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所作的概括。

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结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它是通过辨证思维得出的结论,是辨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证其实是一组症组成的,是动态的,它只反映了某一时期,是可以变化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单选题1.C

(二)多选题1.ABC

(三)是非题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是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

(四)名词解释

1.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即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五)问答题

1.常是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是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就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如中医诊法中的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等,都是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一)单选题1.C 2.C 3.B

(二)双选题1.AB

(三)是非题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指整体审察、诊法合参和病证结合。

2.×辨病有利于从全程、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

(四)名词解释

1.诊法合参是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五)问答题

1.在中医学中,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概念,中医诊断既要辨病,又要辨证。

辨病和辨证的意义是不同的。辨病有利于从全程、特征性上认识疾病的本质,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辨证有利于认识疾病当前阶段证候的病位与性质,证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

中医诊断学强调病证结合,是因为虽然病与证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证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两者不能互相取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既重视疾病的基本矛盾,又抓住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中医诊断在辨病基础上有利于缩小辨证范围,先辨证后辨病有利于对疾病全过程的认识。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一)单选题1.B 2.C 3.C 4.E 5.D

(二)双选题1.BD

(三)多选题1.BCDE

(四)是非题

1.×《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2.×《景岳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其“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等,对后世影响甚大。

3.×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单选题1.B

(二)多选题1.ABE

同类推荐
  •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本书内容包括:领你步入文学之门、浅谈散文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小说的特点与创作、浅谈诗歌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如何进行新闻写作、浅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方式、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谈话题作文快速构思五法。
  •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文学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盛开·90后新概念·光芒

    盛开·90后新概念·光芒

    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本系列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他们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亲情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亲情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醉卧美人笑

    醉卧美人笑

    二十一世纪被视为圣女的苏卫儿,因一块七色琉璃石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化身成齐国第一大公主。然而等待她的不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是无休止的追杀和宫廷恶斗争带来的灾难。秉性善良的她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武功和过人的头脑,在加上现代所拥有的智慧,化险为夷,成功地使自己的国家在内奸外乱中不断地成长壮大,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亲临朝政的公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召唤师之传说

    召唤师之传说

    一次意外抢龙,让中国亿万玩家十数年的英雄联盟梦想终于实现,全华班的中国队在高高的舞台中央举起了王者荣耀杯,完成了前辈们未完成的梦想,所有人激动地留下了泪水高呼着“MG!MG!”。然而主角却清楚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戏罢了.....
  • 仙人陪练计划

    仙人陪练计划

    众叛亲离,生死相争,尔虞我诈,夹缝求生木易早已厌倦了这个修仙界经历万年苦修终于得道成仙仙界之中安定平静舒心畅快好景不长还是被罚入修仙界灵力被封还要帮助小女孩除魔成仙一起坐看木易新的修仙生涯
  • 踩着云的失败者

    踩着云的失败者

    无论你的出发点有多低,努力就是你的希望。
  • 嗜血盛宴

    嗜血盛宴

    一个千年的秘密,一个惊天的谎言,一场嗜血的屠杀盛宴,一段凄惨的而卑微的感情。“今日一夜屠杀不为我只为你一个微笑。”一句诺言千年羁绊,一段爱恨血流成河,站在地狱的门前等你......你笑,我要世人为你歌唱;你哭,我要世人为你悲伤;你死;我要天下人为你陪葬......
  • 有你的地方就有太阳

    有你的地方就有太阳

    我去过一个梦一样的地方,叫江湖,我捡了一群流浪汉,叙述他们的故事,每个流浪汉终究会不再年少,然后不说再见,不辞而别,为的是,不给我们,看到离开时的那滴泪。故事的开头我给你写,故事的结尾你来添,我给你鼓掌。
  • 傲娇妖夫霸气妻

    傲娇妖夫霸气妻

    初次见面,她便将他抱在怀里,轻抚他的绒毛,满心喜欢,勾唇轻语“你以后都只能是我的”,然而他的冷意已散发到极致“找死,玄烨大陆还未有人敢碰本王,等,等等……这,这是……胸!!他,他是个女、女人!”
  • 鹿神血

    鹿神血

    他,万年前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战神。她,万年前是西殿后山他小心浇灌的一株鹿神花。因他无意之举化为人形。万年前,因奸佞诬陷,他被流放到蛮神之地。蛮神,实则为埋神。她散尽灵力将他的力量封印于一滴血中,自己则再次化为鹿神花,生长在蛮神之地万年之久,直到他的转世寻来解开封印。
  • 透视神医

    透视神医

    一次偶然,让李勇不仅拥有透视能力更拥有八十个医生的毕生经验!从此疑难杂症,全包!你有隐疾?没问题!开刀难度大?小意思!妇科病?额,等等,真的没有那方面的想法,毕竟能看的,都看的到......
  •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