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400000005

第5章 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局部恶性循环的形成及运行机理(1)

本章在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农村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从农村环境资源市场失灵、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失及环境资源信息障碍的特殊性三个层面揭示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局部恶性循环的形成及运行机理。其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2)“市场失灵”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3)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缺陷与农村环境恶化;(4)机制失灵与农村环境恶化;(5)“结构失灵”探析。

第一节农村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所谓农村环境资源,从农业层次上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围绕或保证农业这个产业的客观物质条件,如水、空气、土壤与农业生物并存的生物和微生物的总和,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外部要素;二是指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也称为“环境自净能力”。后者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清洁的农业环境不仅是农作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载体,而且还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无形”的生产资料。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环境资源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在经济欠发达的早期,农村环境在人们的认识上不具备稀缺性,虽然有用却似乎无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在环境自净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清洁的农村环境资源显得越来越稀缺。农村环境的经济学特性在其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中也逐步显现出来。

一、农村环境资源的生产力要素属性与价值属性

(一)农村环境资源可作为直接生产力的客体要素:劳动对象或劳动资料

直接生产力包括主体要素(劳动力)和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生产资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料又可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农村环境资源作为直接生产力的客体要素存在时,某些场合可作为劳动对象,另一些场合则可作为劳动资料。

如土地(包括水域、林地、矿地等),在许多初级产品部门中是劳动对象的原始仓库。“所以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例如从鱼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离出来的即捕获的鱼,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但在农、牧、加工工业等行业里,土地不仅为植物、动物提供养料和水分,而且还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和劳动场所,因而又是劳动资料。农业环境资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物质资源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环境资源。要么是由开发资源直接获得的原料,如木材、原油、矿石等;要么是由资源产品经过劳动加工转化而来,如把矿石炼成钢材。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途径都是把资源或资源产品作为劳动对象。如把原材料中的一部分进一步加工,人们还可获得各种劳动资料,如把钢材制造成各种机器、设备等。可见,当农村环境资源中的自然力与劳动结合后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二)某些农村环境资源与社会生产力结合后,可形成这些资源的综合生产力

某些农村环境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渗入这类资源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这些资源的综合生产力。例如,纯粹的自然经过人们的开发就转化为风景旅游区;又如耕地,其自然力表现在原来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上,经过人们施肥、灌溉、松土形成耕地的综合生产力。对于已渗入了社会生产力的耕地,人们只要合理地使用,其综合生产力可使得农产品相对稳定地增产,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如果人们不合理地使用耕地,过度消耗其自然力,以致耕地的土壤肥力丧失、理化性能恶化,那么追加更多的社会生产力反而会使耕地的综合生产力及相应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森林、草原、海洋鱼类等再生性资源如果被过度利用,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就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而言,其自然力体现在矿物的储量、品位及其在地层中的位置等方面,人们追加的社会生产力则主要体现在矿山机械、矿井设施等方面。如果就单个矿山(或油田)来考察,其矿物总是越采越少、越采越深、越采越难,即该矿的自然力不断递减,所需追加的社会生产力不断递增,而且,后者的递增补偿不了前者的递减,使得单个矿山的综合生产力及相应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成了某种规律。但如果我们把地质勘探与采矿联系起来,并就多个矿山(包括新发现的)来考察,那么矿产资源整体的综合竞争力及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并不一定是下降的,而是有可能提高的。

(三)农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属性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个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农村环境条件,它是农村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条件对林、牧、渔等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地的农村环境条件往往决定了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发展潜力。特别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增强,农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属性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是由于环境要素的多元价值难以同时体现而导致某种环境功能资源产生稀缺性,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环境要素如果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如果要满足一些人的某种生产需求就难以满足另一些人的其他生产需求。例如,一个湖泊如果要满足人们的观赏湖泊的生活需要,就不能满足人们排污的生产需要;如果要满足农业公司养鱼的需要,就不能满足工矿企业排污的需要。于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功能的需求开始产生竞争、对立、矛盾和冲突,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要求同一环境要素既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即容纳、承载污染物),又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即享受环境美),由此产生了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矛盾和某种环境功能的稀缺性。二是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由于目前我国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因而环境容量资源稀缺性凸现,其价值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代价,其特性与环境容量资源本身的特征密切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将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但环境接纳了一定限度的污染物后,可通过大气、水、土等环境介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污染物进行稀释、沉降、吸附、过滤和分解,使之转变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从而消除或减轻污染的危害。环境的这种功能被称为环境容量资源。它是环境资源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容量限度范围内,环境系统尚可具有自净功能。

一旦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造成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由于大气、水、土等环境介质既是环境承载与“消化”污染物的载体,同时也是环境实物资源的构成物质,因此环境容量资源与实物资源之间具有一损俱损的关系。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不仅会损害环境容量资源,同时还会损害实物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对实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也必然会在浪费实物资源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损害或消耗环境容量资源。

二、农村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私人物品的特征在于它的使用或消费具有排他性,这意味着人们对私人物品的使用和消费具有竞争性。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恰好相反,它的使用或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即某个人在使用和消费纯公共物品时并不减少或排斥别人对该物品的使用或消费。从物品的自然或技术属性的角度来看,要排斥某些人使用或消费纯公共物品涉及昂贵的排他费用,一般是难以做到的。在公共物品使用和消费过程中,排他的困难程度往往取决于该物品的公共属性的大小。而任何一种公共物品的公共属性大小又与该种物品所具有的外部性紧密相关。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外部性(Externalities,又称外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Benefit),即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内生化的情形。依据成本和收益不能内生化的方向不同,外部性可分为两种类型: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公共物品按其具有的外部性大小可分为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两类。纯公共物品所具有的外部性较大,甚至具有完全的外部性。例如,大气环境质量。就自然或技术的属性而言,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有完全的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与此不完全相同,准公共物品是局部可分割、部分排他、具有一定程度外部性的物品,J.M.布坎南称这类物品是俱乐部物品。他指出:“有趣的是这样的物品和服务,它们的消费包含着某些‘公共性’。在这里,适度的分享团体多于一个人或一家人,但小于一个无限的数目。‘公共’的范围是有限的。”

因此,在这类物品的使用或消费过程中,当使用者或消费者的数目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这类物品很像纯公共物品,使用者之间不会发生什么竞争,也就是说,这类物品的使用数目有一临界点。当使用者数目从很少增加到这个临界点之前,增加额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但是,当使用者的数目不断增加直至超过这个临界点后,增加额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当使用者的数目达到该类物品的容量绝对限制时,增加额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极大。目前,农村环境容量实际上就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征。

这类资源的公共财产属性是人们在对其利用中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前提。由于经济主体难以全部承担自身行为带来的所有成本并享有其创造的所有收益,故市场配置农村环境资源的有效性受到限制。由于农村环境资源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因而具有外部性,而且大多表现为负外部性。例如,化肥与农药污染了农作物与土地等,这种外部不经济的减少有赖于这类资源的产权明晰化。农村环境资源产权的缺陷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环境资源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通过自由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这是以市场交换无摩擦为假定前提的。在一般产品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拥有的产品品质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机制在配置产品时会“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在市场机制配置农业资源中,信息障碍不仅可能会产生一般产品贸易中由主观、人为机会主义行为所致的信息障碍,而且可能会产生由客观自然环境影响所致的信息障碍,还可能会产生由上述两种原因共同所致的信息障碍。

(一)市场经济中一般的信息稀缺性与信息障碍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买卖双方拥有的产品品质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时会“市场失灵”。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卖方通常对产品的品质拥有的信息比买方多,而买方在难以甄别产品品质时,往往根据市场上产品的平均品质出价。这时拥有高品质的人就可能退出市场,此时产品的平均品质更低,买方继续压低价格,导致质量次好的产品退出市场,这个过程的均衡状态就是“较低品质的产品”留在市场上。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也就是阿克尔洛夫所说的“柠檬市场”(lemons market)(George A.Akerlof,1970)。另一方面,由于高品质产品的生产成本要高于低品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者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机会主义行为极易形成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GeorgeA.Akerlof,1970),有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提高产品价格,以“低品质产品”冒充“高品质产品”,通过损害消费者获利。“在市场不是竞争性的情况下,经济不只是可能出现效率方面的问题,信息问题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二)市场经济中特殊的环境效应

在市场机制配置农业资源中,不仅可能产生一般产品贸易中由主观、人为机会主义行为所致的信息障碍,而且可能产生由客观自然环境影响所致的信息障碍,因而具有特殊性。在市场机制配置农业资源中,虽然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是同时产生的,但是由于产品环境效应的信息不完全,所以人们往往只看到经济效应而忽视环境效应。而产品环境效应的信息不完全是由环境效应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的。

1.迂回间接

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被生产者感受到的途径是不同的:经济效应往往是直接可见的,而环境效应却是迂回的、间接的。例如,在农作物种植中,生产者直接受益并进行统计的是农作物的直接经济收益,因而他们以农药、化肥等的增加来换取农作物收益的增加。而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一方面,由于农药残留量等超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公共水体的大量非点源污染,同时使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被扼杀,造成土地板结、龟裂,最终损害农民自身的利益。环境效应虽然在宏观上对全社会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微观上对生产者的利益却只有间接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 农家开店68问

    农家开店68问

    《农家开店68问》以问答的方式对农家开店中的68个问题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开店赚的是什么钱?用什么方式开店好?如何测算营业额?如何申办餐馆?店铺形象由哪些因素构成?店铺外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如何巧用品种限定法?
  • 住宅市场与政府管制

    住宅市场与政府管制

    本书内容包括:住宅经济理论述评、住宅需求、住宅的供给、住宅的价格、住宅市场与投机、土地财政与管制失灵、普通住宅的政府管制、其他住宅的政府管制等。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主导,以再生型经济与配置型经济的区分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为核心,以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脉络,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为框架,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现状与趋向作出中肯的分析与解析力图为中国经济的解析与重建、中国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典案例与可行的实践模式,从而充分显示了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天火(王晋康自选集·下)

    天火(王晋康自选集·下)

    《王晋康自选集》是王晋康的首部自选集。既然是自选集,选上的这些作品除了本身是经典、是获奖作品外,还都是作者偏爱的作品。这本集子收集了作者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也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王晋康自选集》精选了王晋康最经典的短篇小说!早在十几年前,《替天行道》一文就表达了作者对这个转基因问题的思考。《七重外壳》的发表时间比《盗梦空间》上映时间早十年。《夏娲回归》是在《科幻世界》上发的最后一个短篇。
  • 再见,下一任

    再见,下一任

    一个深情王子,一个霸道总裁,他们用不同方式爱着、恨着。对待爱情,他们一个当机立断,一个犹豫不决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式护着属于一个女孩的幸福。再见下一任,因为有了你,我不再会有下一任!
  • 学会应变

    学会应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要面对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社会大局势的变化,也可能是生活细节的变化,也可能是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变化。其中有些可能很突然,有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变因,要求人们紧急处理,容不得有太多的时间考虑,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人的应变能力。变化面前,不得不做出应变。
  •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一个凡人跨界进入瓦罗兰大陆的传奇经历与爱恨情仇
  • 混元尊世界之混元异界恋

    混元尊世界之混元异界恋

    创世者创造了尊世界,可是黑暗化作心魔,意图夺取尊世界,创世者化成誓言将心魔封印,智慧诞生创造出12个宇宙并将心魔封印其中,魔由心生,心魔即将复苏。被命运选中的他历经修炼破解命数,最终能否成为尊王神帝镇压心魔?
  •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初遇那晚,我与他携手同醉。我指着夜空说:唐楚,我来数星星。你智商差点儿,就数月亮吧!抱着一颗琼瑶的心来对待穿越新生,结果还是金庸了。好吧,既然摆脱不了打杀的命运,那就让我来助你开疆拓土,忽悠一整片江山!咱轻轻的来再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留一个活口!
  • 大小姐的贴身机器人

    大小姐的贴身机器人

    为保护地球,疯狂博士同机器助手重返过去,寻找那神秘力量,在这期限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能否找到那股力量?然而穿越会过去后,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和维持生计,只好做兼职了,结果一个意外,毁了人家一栋楼!欠了一屁股债,后背人帮忙还清了,却成了他女儿的管家……这是个坑啊!没辙了,只能做保镖,在家救世主了……
  • 悲伤少女在网王

    悲伤少女在网王

    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一群真挚的朋友,她生活的很幸福,不过,一切都在那晚烟消云散,毫无痕迹,哥哥的去世让她的心顿时支离破碎。那么,这一世,她又会如何?
  • 弑武世界

    弑武世界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人。堂堂正正地站着,尽力守护该守护的人和事。自己的命运只由自己决定。主角眼中的世界,大概不会太无趣。
  • 三类人性

    三类人性

    因为童年的阴影,主角拥有了三类人性是沉沦还是挣扎、是毁灭还是创世尽在三类人性本部作品纯属虚构,里面所出现的人名、姓氏、家族、企业、地名。。。。。。一系列所有的内容纯属虚构,如果现实中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将本作品的写作内容与现实混为一谈,谢谢!如果在本作品虚构的描述里面,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人名或物名、或者其它的一些什么内容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你联系作者,以做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