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500000072

第72章 今日故乡行(3)

刚出发,就看见云岩河畔的崖壁上刻的“云岩叠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和景色很配,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这是一片有先秦遗风的土地。史料上说,云岩河边的石岸上有清水流出,层峦三叠,叠叠似翠花,因此得名。可惜的是,这次回去并没看见它,近年来由于修路,该景已不复存在了。先是沿着云岩河走平路,是川路,后来又爬山,爬到山上,又是一马平川,这就是塬上。说是30里,走半天一问,说还有5里,又走半天,再一问,还是有5里。天快黑了,才进村子,村里基本全是黄土墙、黄土房,只是屋顶才有瓦片,透着贫穷。穿过一个个土巷子,眼看就要出村儿了,贫协主席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正纳闷间,在村边的一个大坑前,他说到了。我们往下一看,硕大的一个院子,完全是顺着塬边边垂直挖出来的矩形土坑,有十几米深,三面都有窑洞,剩下一面就是院门和围墙,出院门几米外就是山洼,往下看有几十米呢,以后走路可得小心了。从窑背上顺一条不到二尺宽的小路,“之”字形下去就是窑院。贫协主席一溜烟儿地下到了窑院,然后招呼我们下去。我们你推我让地没人敢迈步,太陡了,还打滑,只能相互拽着一步步往下蹭。这是村里最大的一个窑廓,有十几孔窑,住有七八户人家,还有羊圈、驴圈等,有一间窑里放了个磨面的大石磨,后来我们经常用到它。

我们女生窑也在这院儿里,做饭也在这里,男生窑在不远处另外一个小窑廓,和小学校一起。

这时,天已擦黑,我们站在院子里,抬头一看,哇,窑背上站满了人,都是来围观的,他们都盼了好几天了,寂静的村子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落户,算历史大事记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有事没事都会绕过来,在窑背上驻留一下,往下看看,很快我们就习惯了这种被注视的生活。窑洞里的大炕,正好能铺下六个女生的被褥,一盏煤油灯在桌上闪着温暖的光芒,炕头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锅里煮着面条,白面的,刚开锅。这是当时最好的饭了,做饭的大叔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我们有了到家的感觉。

给我们做饭的人是队里安排的,我们还不会用柴火灶,得有人带。做饭的大叔,高高的个子,也戴个瓜皮帽,不认生,嘴角上扬老是笑着,看着很善良,眼神里还透着狡黠,一看就是个聪明人。跟我们说话时一边比划一边呀呀,原来是聋哑人,学名叫张毛勺,村里人都叫他哑子。一开始我们还有些奇怪,队里怎么派了个哑子来教我们做饭,咋沟通呢。往后的事实证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他是最佳人选。哑子极聪明,解放前是个银匠,是村里最见过世面的人,手很巧,没有他不会的活儿。全村都姓白,他一个外姓人、外乡人在村里有很高的话语权,是因为他聪明、正直、能干,爱管闲事,都敢跟队长掰扯,大家都服他,尊重他。哑子是跟我们关系最近的人,有他在身边,我们什么都不怕,他也真把我们当亲人了,事无巨细,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讲一宿都讲不完,让人难忘。这次回村,我们还去给哑子张毛勺上了坟,回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我和颜贻芬都哭了,我们回来了,思念的人已不在了。

到农村,上厕所是一件大事,我们还没到,队里已经派人给我们建了一个专用的厕所。靠近院门口,挨着院墙用秫秸秆围着,坑上架两块石板,天热时,大绿豆蝇就在里面飞来飞去,很是嚣张。天一黑外面伸手不见五指,去厕所必须打手电,每人枕头边都放个手电,这是必备品。记得颜贻芬的父亲是个学究,想问题很仔细,临来前他给颜贻芬准备了一个特大号手电筒,光照足,并拴了根绳,能套在脖子上,用起来很方便。晚上颜贻芬一去厕所,就先把大手电斜跨上,两手端着,就像端着一把枪,加上她穿着军棉袄,我们就说她是“国防绿与机关枪”,那时刚离开学校,受鲁迅文风的影响还很深。用旱厕,开始还真有些打怵,每次都是硬着头皮去,一想到长期用下去必须要接受它,慢慢适应吧。

开始的问题还不在这,那院子里有一只大狗,是那种黑毛多白毛少,眼睛上方有白眉毛的四眼狗,叫虎子,极厉害。看我们是生人,一个劲儿地叫,还屡次向我们冲锋,我们只有躲进窑洞,它才罢休。虎子家在我家左侧,大约30米远,厕所在我们前方十几米远的地方,去厕所前,先探头看看,那狗在干吗,是不是在往这边看,再算一下速度,必须要在它冲过来之前跑进厕所才行。那狗也怪,只要进去,它就不管了,它只对这个院子负责。不光是对我们这样,对不住在这院儿里的老乡也这样,不管你在这村住了多少年,只要进这个院门,它就冲过去两爪搭人肩上狂叫,虽没见咬人,但有震慑作用。这样持续了不长时间,虎子可能也觉得没必要这么做,就改了,而且对所有的知青,哪怕外村的第一次来我们这串门儿,它也不敌对,但对老乡它还照旧吓唬。我一直不明白,它是凭什么鉴别的身份呢,就像商量好了似的。

听说别村的狗也这样,对知青特别优待。关系缓和后,虎子还时常过来吃些什么,有时还趴在窑门口给我们看门。后来,有一天晚上收工回来,一进窑,见灶上锅里炖了一锅肉,是虎子。那天留下做饭的是个男生,他说,那狗人家不想养了,让他处理。我心里堵得慌,一口没吃,我不敢问细节,也不想知道真相,到现在,我也忘不了虎子。这次回村,村民都不养这种狗了,都是小宠物狗,见人蹭裤腿,跟着走的那种。

刚到村里,语言交流是个障碍,不是和哑子,是和村里大多数人都无法交流。互相听不懂,我们说普通话,除了上过学的青年能听懂,其他人不明白我们说的啥。村民说的陕北方言,对我们来讲,更别想听利落。每天上工前队长派活儿,他说东,我们听成西,他说南,我们认为是北,那个费劲儿。

这时候,哑子在旁边看着着急,他给我们做了几天饭,早就把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摸透了,我们也能看懂他比划的是什么,他一上场,双方都明白了。就这样,在开始的一段日子里,是哑子在给我们当翻译。没多久,由于北京学生的到来,上面给各村都安了有线广播喇叭,我们窑里有一个,记工分的场上也安了一个,想听时,一拉绳就能听。刚开始播新闻时,好多社员聚在喇叭下听得非常认真,然后问,说的是啥,还是没听懂。那个场景,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渐渐的,就不需要翻译了。说到普通话,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回忆。那时,村里小学教师授课都使用方言,知青来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陕北人管“下”念“h3”,“下雨”读“h3雨”,有的村民办教师推广普通话,教小孩子学“下”字,“大家跟我念,下——,西衣啊——下——,h3雨的h3”。车子在延安到云岩的高速路上疾驶,大家聊起这些趣事,笑成了一团。

什么都要学,先学的就是烧火做饭。在北京,我们这帮人因为住校,在这方面基本都是棒槌。一天三顿饭,加上驮水、磨面,一个人根本干不过来。

开始,我们是两人一班,轮着做,剩下的出工。没多久,像熬粥、蒸馒头、发糕窝头、擀面条这些简单的饭,慢慢地全学会了。再后来,就一人也能完成任务了,手快的话,还能趁牵驴到沟里驮水的功夫,用泉水洗洗衣服洗洗头。会做了,但还是没有章法。早饭一般都是蒸馒头或发糕,还有小米粥和咸菜,由专人给天不亮就空腹去干活的人送到地里,算是一顿正餐。午餐点一下就行,午觉后听钟声又下地,晚上啥时收工是以太阳落山为准。晚饭算是大餐,一般都是捞面条,在家做饭的要掌握好火候,不能让干活儿的人回来饿等,也不能先煮出来让面坨了,最好就是擀好面后,等上工的人回来正好水开下锅。我们刚开始还不会看太阳,紧着干,擀完面,做好卤,就开始烧水。烧火算是轻松活儿,坐在小板凳上往灶里续柴就行,一边烧一边唱,把长征组歌、毛主席诗词什么的,全唱了一遍,太阳还没落山。锅里的水烧开了,开盖一看,少了,不够了,再添些水还烧,这样开了几回又添了几回,把灶烧得跟开火车似的,人才回来,那柴火费老了,却不知道心疼。队里知道我们打柴有困难,就把该分给大家的秫秸秆,基本都给了我们,装了满满一孔闲窑。可是,在我们手里,这些柴火减少得特别快。

打柴有多难,没经过的肯定想象不出来。塬上没有木头没有煤,主要燃料就是圪针(酸枣刺),半人多高,都长在路边,收工后老乡们沿途随便砍几下就一大捆,再砍些艾蒿垫上,三下五除二就捆紧了,插上老镢一上肩,哼着小曲就驮着小山一样的柴火走远了。天都快黑了,我们还在那儿找好砍的呢,那东西很扎的,既不好捆也不好背,捆得松松垮垮,走着走着就散了,有老乡碰上了就帮一把,才把砍的那小捆柴弄回来。有同学回忆砍柴,说第一天砍了腰粗的一捆,第二天砍了腿粗的一捆,第三天只砍了胳膊粗的一捆,第四天就不砍了。一是太难了,二是太少了,差不多都让人家砍没了,剩下的都长在看得见够不着的地方。在村里,要看谁家日子过得好不好,看家门口的柴堆高不高就知道。有一次,连下了好几天雨,砍不了柴,我们存的干柴都烧没了,饭都做不了,我们就端着自己的大搪瓷碗,分散到老乡家里才吃上饭。知道了艰难,就学会了过日子,很快我们就会看太阳了,掐着点儿烧水,由烧着等变成等着烧了。

这次回村,看见路边到处都是码放整齐的柴垛,不是圪针,是修剪下来的苹果枝,这足以够烧,再不用砍柴了。以前路边被砍得秃秃的,仅有的一点儿绿色也被砍没了,现在那圪针都长疯了,郁郁葱葱的,退耕还林的良性发展为我亲眼所见。以前常能见到咩咩叫的羊群,那是陕北一景,现在这景象不会再有了,为保护植被,早就不让养羊了。为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种果树,农业税不用交了,每亩果树每年政府还给补贴,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先前在报上看到全国手机拥有量是几亿部,我根本不信,回村走了这一趟,我信了。他们人人有手机,包括七八十的老头老太。原来住窑廓的邻居,老太太现在七十多,来看我们,正聊着,手机响了,老伴儿叫回家吃饭。我问,这手机是就一个,谁出来谁带,还是都有?大家说,人人都有,方便,也不贵。我第一次感到,退耕还林带来的变化不再是报纸标题,而是这么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看得见、摸得着。

塬上没有水井,用水要下山取,村边有一条下山的小路,山下路尽头的沟里有一潭清泉,村民吃水全靠这条路,我们叫它驮水小道。留下做饭的人要把两只装水的专用木桶架在驴背上,顺着驮水小道,赶驴下山到沟里取泉水,这是每天的必修课。按队里规定我们九人一天只有两桶水,不是水紧张,是驴紧张,队里养了几十头驴,既要下地,还要推磨,又得去驮水,队里根据每户的情况安排驮水。两桶水只能保证吃水和洗漱,洗衣服绝对不行。我们就趁驮水的工夫,把衣服带下去洗,洗完晾在草地上,一会儿就干了,有时也擦擦身子洗洗头。那泉水清亮极了,泉水池里永远是满的,溢出来的泉水就顺着地势形成一条小溪,缓缓向沟口流去,向南汇入云岩河,随着云岩河水向东又投入黄河的怀抱。冬天泉水池也不上冻,小溪两侧竟还长有绿草,每当洗干净了,等衣服晾干的时候晒会儿太阳,就很高兴,现在叫幸福感。

这次回去没能下到沟底去看看那泉水池,因为,实现引水上塬以后,驮水小道就逐渐荒废了。前几年一场大暴雨,小路就成了泄洪道,把小道下的窑洞都冲塌了。后来呢,后来就沧海桑田了。原以为沧海桑田是自己短暂的人生经历不到的过程,事实证明,一切皆有可能。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令人震撼的美。

晚饭后是记工分的时间,大家凑在一起,由队长和记分员挨个落实当天每人的分值,有时也说些其他事儿,这是在场上聚,要是在小学校教室里聚,就是有更重要的事了。在盛行阶级斗争的年代,偏僻的山村也不可避免。我们村比较穷,一个地主都没有,只有几个富农,少部分上中农,大部分都是贫下中农,全村除了张毛勺全姓白,一村子人都沾亲带故。有一次,按上面的要求开批斗富农的大会,在小学校教室里,还是每天这些人,队长的开场白结束后,谁都不吭声。我们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只有听的份儿。半晌,都困了,队长磕了磕烟袋锅对那个被批判的富农说,二叔你就说说吧。原来批斗会还可以这样搞,这就是我们村的淳朴乡亲。

每天上工,就是听敲钟到村口集合,由队长白建龙派活儿,现在想起来,那队长就是这个村的CEO,村里有几块地,每块地多大,都种的什么,该干什么了,谁适合干什么,由哪个技术骨干带着干,一天一个组合,都在他的脑子里装着呢。不但自己会干,还要善于调度,技术含量不低呢。我们队长很精明,乐观又幽默,现在快八十了,仍坚持每天劳动,孩子都在外面工作,不是那种无奈的留守,是主动找活儿当锻炼,还晃着身子教我们怎么健身减肥呢,颠覆了我对当下农村留守老人的悲催印象。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小窗幽记(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热门推荐
  • 浩瀚神途之三生界

    浩瀚神途之三生界

    三生为期、千年为限,辛苦打拼,只为梦醒。待我破界而出,成就新生!!!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领导应该学会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 原则:员工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哪怕是很笨的方法,也不要干预;不为问题找责任,鼓励员工多谈哪个方法更有效; 一个方法走不通,引导员工找其他方法;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你的下属;下属有好的方法,记得要学习!7个步骤:创建舒服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积极性、创造性去解决问题;调节员工的情绪,让员工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员工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动作,让目标清晰有效;调用你的资源,帮员工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赞美员工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泛泛赞美……
  • 灵山第七峰

    灵山第七峰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我命由我不由天!普天之下,修道界中,我若榜眼,谁敢争锋?新书伊始,幽默搞笑风格,必定让您满意,请大家多多点击收藏,求推荐。灵山第七峰官方QQ①群340963250,欢迎大家的加入。
  •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他叫谢风云,是商业巨霸林震天的救命恩人。林震天为了女儿林情愫的人身安全,动用了所有的人脉,想要查出谢风云的身世背景以及那超强的身手。可惜让他郁闷至极的是,谢风云就像是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一样,无论怎么查,都毫无效果。但他不想错过这样有身手的人,于是问谢风云,“你叫谢风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谢凤云的回答很干脆,取来的。林震天无语,继续再问:“你的父母呢?还有你的功夫。”谢风云的回答更干脆,“不知道。”
  • 送葬师

    送葬师

    送葬师——一个民间隐秘的职业,也称阴阳先生。他们可以行走阴阳两界,收鬼魂,制僵尸。出生乱葬岗,父母未知,随着师傅降妖除魔,他天生阴骨,师承茅山,一出生便带着阴间至宝判官笔。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一件件离奇诡异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且看送葬传人杨天如何玩转阴阳,把送葬之术发扬光大!本人,灵异作家,悬疑作家
  • 踏步修真界

    踏步修真界

    一个凡人家的孩子在一次被修真者杀了全家之后,踏上了修真界,开始了一个个属于他的故事,凡行境,入灵境,气化境,双丹境,元婴境,化仙境...一个资质平庸的少年如何一步步的走向强者,杀人,夺宝,复仇。修真界强者为尊一个薄弱的少年如何对抗比自己更为强大地敌人如何踏步修真界纵横修真界的?
  • 蔽芾甘棠悔处歌

    蔽芾甘棠悔处歌

    “谨言慎行,方得安宁。”这便是她的名字。别人13岁的豆蔻年华,全用功读书了,这货倒好,全拿去看小说了!如果自己怎么被人害死的都不知道?!孩纸,你丫的穿越小说是都白看了么!果然白看了!毫无顾忌地闯有着未知危险的森林,然后毫无顾忌地退了太子的婚,再然后毫无顾忌地出言“顶撞”皇后娘娘。天然呆的特质简直发挥地淋漓尽致…“我南瑾宁的人生目标可是分分钟几百万金币上下,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于是,一朝一夕间,洛城多了一个天才“少年”——焚天……
  • 超神器:幻化符文

    超神器:幻化符文

    平凡学生李杰,在某狗血原因下获得了超神器:幻化符文。且看他练功升级学科技,潇洒天下遇红颜(本书不后宫,作者本人讨厌后宫)。面对地球面临奴役的环境下,他能否带领地球重获自由?一切尽在书中,请各位多多支持。喜欢种马无脑泡女人的,请点×,谢谢合作。
  • 娇妻18岁:腹黑男神小白妻

    娇妻18岁:腹黑男神小白妻

    为了逃离哥哥掌控,无奈求助大魔王可是回国就被强制同居是什么鬼!还有我识路啊!你可以不要每天接送吗?导演压力很大啊!某年某月某日,大魔王狞笑道:“终于养熟了,该吃了!”第一口吃太急,第二口细细品尝,第三口上瘾了!面对时时刻刻食欲高涨的大魔王,小白表示腰都细了!
  • 纯阳寞雪

    纯阳寞雪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她的美梦在血与火中化为灰烬。数年后,她在无意之中踏足江湖,拜入纯阳宫之下,寻到一个疼爱自己的师傅。她以为,曾经所承受的痛苦都已经成为了过往,但她从未想过,她的江湖,只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这一世她饮杯茶,与她结下师徒之缘;这一世他白衣而来,舍身渡她两仪之惑……尽涅槃之火而不灭,只为与她再次相见!只是梦若错了,还能寻回吗?江湖如此之大,她却无法在这偌大的天地之间求得一刻相安。若有选择,她愿在梦中执一人之手,共看月华霜天,尽一世扁舟放鹤!世人皆道,纯阳宫终年积雪,雪寞人心;但在她看来,却是人心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