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昌老人在40多年的岁月里凝练、升华而成的,是一颗对红军的尊敬之心、对祖国的忠诚之心、对民族的责任之心,是一颗对历史的卫护之心、对现在的担当之心、对未来的引导之心。
老人用最为简单、最为执着的方式在恪守着自己的承诺,表达着对红军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了红军的精神。同时,他的事迹也让当年的那次鲁班场战斗充满了更多的色彩和含义。
二
鲁班场战斗是一次人们不会忘记、历史无法绕开的战斗,在烈士们的忠骨已经和这里的青山融为一体的今天,人们仍然会不时地谈起这次战争。
苟坝会议上,由于毛泽东的坚持,红军放弃了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
在新“三人团”成立的第2天,即1935年3月13日,前敌司令部决定向鲁班场发起进攻。
当时驻守在鲁班场的是蒋介石嫡系周浑元部萧致平、谢溥福统领的第九十六师、第五师以及万耀煌的第十三师,总兵力为13个团。
按照前敌司令部的部署,中央红军于3月15日早晨向鲁班场发起攻击。
在林彪、聂荣臻的统一指挥下,红军集中了红一、三、五军团和干部团,从三个方向发动进攻。
战斗十分激烈,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敌我双方,往复进退,白刃格斗,血流漂杵,一些地方齐人深的荆棘茅草践踏为平地。由于敌兵力集中,工坚地利,并不时派预备队反击,红军虽多次突入敌方阵地终无大进展。”
红军战士勇猛作战,虽然遭到顽固抵抗,仍然攻下了白家垭等碉堡阵地并在董家坡歼灭一个营,在团标寺等地也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并没有形成能够制胜的转机。
战斗持续了三四个小时后已是黄昏时分,此时红军开始变得疲惫不堪。
接着,又传来了国民党援军正在赶往作战地点的消息。
鉴于战场中出现的种种变化,军委和毛泽东于当晚20时决定各军团主动撤出战斗,乘夜向仁怀、茅台、坛厂、小河地域转移并占领了仁怀和茅台镇。
三
毛泽东在1956年谈到自己打过的败仗时曾说“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指的就是鲁班场战斗。
虽然毛泽东自己说鲁班场战斗是一场败仗,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役绝非仅仅是胜负那么简单。
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获得遵义大捷后,蒋介石认为红军的真实意图已经完全显现出来,那就是在黔北建立根据地。
据此判断,蒋介石在3月2日飞抵重庆,部署并指挥对红军的围歼。
此番蒋介石采取了在第五次“围剿”时曾使用过的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办法,以牵制善于运动作战的红军并希望将红军聚歼在遵义、鸭溪一带狭小的地区。
红军知悉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意图后,决定将计就计,命令部队向鸭溪方向集中,还不时派出小部分军队进行机动作战。
红军的军事行动给蒋介石造成了新的错觉,他认为红军“徘徊于绝地,仍系大政方针未定之表现”,“今后只有化整为零,在乌江以北打游击了”。
单就一次战斗而言,红军在鲁班场战斗中是失利的,不仅没有取得期望中的与周浑元部的决战胜利,还出现了较重的伤亡。
但就总体战略而言,红军却由此走向了军事上的转折点。
红军在鲁班场战斗中展现出的强悍作战风格令周浑元部极为忌惮,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令其在之后与红军作战的过程中不敢轻举妄动,在客观上为此后的三渡、四渡赤水减轻了压力。
对于毛泽东坚持发起鲁班场之战的目的,有很多种说法。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滇、黔边根据地;一种是“假戏真做”,为了进一步调动对方的力量部署,为之后的机动灵活作战做好准备。
其实,争议在战斗还没有打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前敌司令部早在3月5日就确定了“以消灭周浑元纵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并发出了《动员全体红色政治工作人员争取新的胜利的命令》和《关于首先消灭萧、谢两师的作战部署》。
命令下发以后,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却于3月10日郑重地向军委建议进攻打鼓新场。
这个分歧最后在苟坝会议上得到了解决,但旧的分歧结束了,新的争议又来了。
3月13日,前敌司令部决定进攻鲁班场之敌。
得知这一决定后,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和政委杨尚昆当即向前敌司令部表明了反对态度,同时提出建议:“敌人阵地工事坚固,地形对我不利,无攻破周浑元可能。似应迅速脱离当前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吸引滇、川两敌,寻求机动。”
然而鲁班场战斗还是如期打响了。
历史上,关于打还是不打的争论声音可以说是不绝于耳。早在公元前133年,汉朝的两位大臣王恢和韩安国围绕着要不要攻打匈奴展开了一场激辩。两人各执一词,王恢坚定地认为当时汉朝已经具备打败匈奴的条件,而韩安国则生怕会重蹈汉高祖刘邦平城之战的覆辙。就纯粹的分析而言,两人说的都不能说没有道理。
战争最后还是爆发了,主要的原因还是汉武帝已经决意一战。自然,整个欧亚大陆也因为这个决定而有了相应的变化。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产生争议都是必然的,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要同时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判,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未来的道路积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能真正对得起当年那些怀着共同目标却又在具体问题上有着不同意见的人们,这也是一个民族心智成熟的表现。
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应该看到这些经验以及处理问题的智慧,这样前辈们的鲜血和生命才会在新的征程中彰显更大的价值。
由于在鲁班场战斗决策前后的争议和分歧,毛泽东和林彪、彭德怀这两位主要的红军将领之间曾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怀疑,这甚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新中国政局的发展,其中的教训显然值得记取。
鲁班场,在红军长征和中国政治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均是极为重要的一站,这里蕴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永远值得我们整个民族珍惜、重视并引以为鉴的。
有一次,我和在北京电视台工作的一位同学探讨长征80周年时,说起了红军长征在贵州的经历和刘福昌老人的故事,这引起了她的兴趣。2014年11月22日,由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派出的一个6人团队前往遵义等地开始进行采访拍摄,愿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营养。
茅台:茅塞顿开的新平台
一
在仁怀市城西的13公里处,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镇。
这就是赤水河两岸名气最大的茅台镇,茅台镇位于马鞍山的斜坡上,是历史上的黔北四大名镇之一。
红军三渡赤水就是在茅台镇发生的。
在茅台渡口的边上有一棵蓊郁苍翠的大榕树,大树近旁就是俗称“茅台渡口纪念碑”的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纪念碑,而树后小山的顶部则矗立着高耸的四渡赤水纪念塔。
这里的水是红的,沙土也是红的,碑文是红的,纪念塔也是红的。
这一切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红军的红色事业,但若要真正明白这块土地上所承载的价值,还需要回到历史中去细细体味。
1935年3月15日晚,红军主动撤出鲁班场战斗后连夜转移,于16日凌晨占领了茅台镇,下午3点左右,主力部队进抵茅台。
这时,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也跟着到来了。
在一渡、二渡赤水的过程中,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毛泽东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构想:
通过在茅台三渡赤水进行全军佯动引国民党军队向川南进发,然后再次渡过赤水折返贵州并南渡乌江引滇军出巢,这样就能直进云南并摆脱蒋介石的包围圈,真正形成红军转移以来一直试图达成的战略主动。
但这个计划毛泽东还没有来得及和其他领导人商议。
进驻茅台以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了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想法,周恩来马上表示同意。
于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就围在了一棵黄桷树下,商量起来,毛泽东拿着一张军用地图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思路。
这就是着名的“茅台策划”,一个看起来就和农民干活累了在地头儿喝口水一样自然的行为,改变了整个长征。
历史上的很多重大改变都没有什么仪式,相反很简陋。
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一帮准备去服徭役的老百姓,因为大雨耽搁无法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而在不得不死的定局中给自己找条生路的尝试。
大雨中一个精壮汉子振臂一呼,于是翻天覆地,一场巨变来临。
这些都是任何金碧辉煌的场所里都无法上演的。
毛泽东“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的赞同。
3月16日晚6点,中革军委发布了《三渡赤水河的行动部署》,规定:“我野战军决于今16晚和明17日12时以前,由茅台附近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
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中央在二渡赤水之前发布的《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中的这段话:“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
这不是毛泽东等人能掐会算,而是他们在不断的战斗中对敌我关系有了高度的把握。
他们都是人,没有神。
16日晚至17日中午,中央红军由茅台镇及附近地区的3个渡口从容自若地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川南并向川西北的古蔺、叙永方向出击,做出了一副渡过长江大举北上的姿态。
二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中坚分子始终在进行着强国富民的探索,但因为无法实现军事上的真正主动,最终都难以避免或被统治当局消解或被军事镇压或在军事斗争中失败的结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如何实现革命胜利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也进行了颇为曲折的探索,虽然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但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当历史的步伐行进至公元1935年3月16日,在贵州的茅台镇,历史的旋律和历史创造者的节奏开始融合,变得丝丝入扣。
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掌握了军事上的真正主动。
如果说历史的转折有如一把点线面结合的尖刀,那么茅台镇的转折就是刀尖,至精至粹至纯至刚。
被誉为“西方兵学圣经”的《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曾说在战争中“要想不断地战胜意外事件,必须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在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
如果说在“茅台策划”形成之前,毛泽东等领袖表现出了智力和勇气,广大红军将士也付出了更多的勇气;那么在“茅台策划”的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应该说是领袖们的智力点燃了红军战士的勇气。
茅台,这个红军在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的地方,这个毛泽东提出“茅台策划”形成整体战略的地方,不正是红军在不断的战斗中茅塞顿开的地方吗?
而当我们回顾第三次渡过赤水后红军处境和军事战略变化的时候,发现红军不正是经由茅台才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充满生机的平台吗?
我曾经和单位的部分同事到茅台渡口开展主题党课活动,我们就在那棵大榕树底下一同回顾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并畅谈了这段历史给今天带来的启迪。通过活动,大家充分意识到:正确的战略方向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每一个分子都要对团队、对未来保持坚定的信心。而一旦形成正确的战略之后,就需要大家全心全意地执行、有穿透力地执行、激发合力地执行。
茅台不仅是红军长征中在军事上真正变被动为主动的转折之地,还是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开始表现出来的地方。但在当时,很多人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思想上的疙瘩并没有解开,认为红军仍然是在打转转。直到1943年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回眸历史时做了阐述,人们才明白了三渡赤水的意义,才明白了毛泽东为什么在苟坝会议上坚决主张不打打鼓新场。那是因为毛泽东不是为了“打”而“打”,“打”恰恰是为了“走”,只有“走”才能跳出包围圈,才能走上北上抗日的道路!
茅台,茅塞顿开的新平台、新境界。
三
红军进驻茅台镇并在这里三渡赤水,让红军在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而茅台酒也为这一重大转折增添了一份不一样的色彩。
茅台镇历来盛产美酒,如今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
但茅台酒被定为国酒,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这与当年红军在茅台镇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来到茅台以后,久闻茅台酒美名的红军将士们纷纷买一些酒来品尝。
由于当时缺医少药,也有一些人舍不得喝,用茅台酒来擦治伤口。
茅台酒治愈了红军将领在鲁班场等战斗中留下的战伤,也慰藉了他们的心伤。
茅台酒在特定的历史节点迎来了红军,红军在醉美时刻邂逅了茅台酒,这一切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茅台酒与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道,永远镌刻在了时空隧道和亲历者的记忆里。
当时担任红一军团领导的聂荣臻回忆:“在茅台休息的时候,为了欣赏一下举世闻名的茅台酒,我和罗瑞卿同志叫警卫员买些来尝尝,酒刚买来,敌机就来轰炸。于是,我们又赶紧转移。”
“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的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组织品尝,不会喝的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时任红一军团第1师参谋长的耿飚如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