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100000030

第30章 在野党与民间人士的对华认识(7)

贝塚茂树(1904—1987)贝塚茂树生于东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毕业,专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日本学术会议会员。著有《孔子》、《古代中国与新中国》、《中国的历史》、《中国思想与日本》、《孙文与毛泽东》、《毛泽东传》等。是战后日本最具影响的日本中国学界的代表学者之一。贝塚在战前就有反对主流思想蔑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他称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他的《毛泽东传》(岩波书店,1956年)在重新认识中国这一意义上,代表了战后许多日本知识分子的观点。

在《毛泽东传》中,贝塚把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作为论述的重点。他认为,毛泽东和孙文一样,是乐天派。孙文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毛泽东深信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世界规模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环,其成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二者的不同在于,孙文作为一个充满梦想的浪漫主义者,经常错误地认识现实;毛泽东既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者,又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打败国民党,把中国从外国帝国主义蹂躏下解放出来,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都有赖于毛泽东的这种素质。贝塚还认为,这两位革命家的性格都受儒教的性善说影响。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言行中都表现出儒教的性善说——以对人性的信赖为基础的伦理观。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因为外物的影响才陷于“恶”中,所以如果能够避免外物的影响,发展人的本性,人人就可以达到“善”的地步。这种传统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

贝塚茂树:《毛泽东传》,[日]岩波书店,1956年,第2—3页。

贝塚以许多从中国回来的战犯都感谢中国的宽大处理这一事件为例,说明毛泽东的伦理观念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也就是说,“这离开了中国的道德观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从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开始,就非常注意对国民党俘虏的优待和宣传教育,这成为共产党后来对待俘虏的一项主要政策。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就是憎恨其罪行而不憎恨其本人这一性善说。

1954年10月,贝塚茂树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庆典。他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毛泽东的:“毛泽东好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在我们眼中如同特写镜头一样高大。他的形象,既不是电影中希特勒野心勃勃的轻狂形象,也不是斯大林傲慢冷酷的阴郁形象。他庄重而并非装腔作势,而是朴素、坦诚的,就像他在亲身示范他自己提倡的‘到群众中去’这一口号一样,是那样平易近人。”

同上书,第193页。

贝塚于1959年中国国庆节之际发表的《创造国家的喜悦——寄语中国国庆》一文中,对新中国10年来的成就进行了评述,把其成就的取得归于“人的因素”。也就是,中国人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的聪明才智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但是,在贝塚对1966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看法中,表现出他的思想已发生变化。贝塚认为,从历史学家的角度来看,当时的“文化大革命”状况非常易变而不易评价。他感到,“对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急风暴雨中的中国的现状,我是不是要改变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看法,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看法呢?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合理的回答,是我的义务。”贝塚意识到,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下,毛泽东思想被作为惟一的正统,由于这个原因,就出现了把过去的文化遗产全部作为异端思想加以否定的现实。这么一来,中国的古籍文献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贝塚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担忧。

贝塚茂树:《中国是什么》,[日]朝日新闻社,1967年版,第2页。

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南博南博(1914—2001):生于东京,1940年京都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一桥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社会心理学入门》、《日本人论》等。他对传统艺术、电影、气功等都很有研究,是日本颇有影响的学者。,1952年9月参加了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和平会议。通过这次访华,当时中国人的表情、动作、说话方式、工作方式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写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论著。

他感到,中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全新的世界,中国人是健康和开朗的。他逗留北京的40天正值盛夏,但他没有看到一只苍蝇,自称是“好事者”的他到处寻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一只。南博深有感触地说,日本知识分子必须学习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促成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新的光芒四射的东方已经决定性地赶上并超越了欧洲和美国。”

南博:《中国》,[日]光文社,1953年版,第74页。

南博还写道,在50年代的中国,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学生,都有一种是“人民的一分子”的意识。他特别高度评价了在年青一代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平等意识。而且,中国的教育方针也是独特的,一是与生产相结合;二是教育面向广大工人和农民。其结果是学校和社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了起来。

从日本战败后的1945年到1972年的27年间,日本20余种全国性大型综合杂志中,刊载有关中国的文章2500余篇。

日本学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总的趋势是在增加,但也并不是直线上升的。从内容上看,战后初期,左派学者的文章占绝大多数,右派的只占7%左右。1945—1950年期间,岩村三千夫和鹿地亘各发表15篇,平野义太郎发表10篇。

马场公彦:《战后日本人的中国像》,[日]新曜社,2010年版,第74页。

内容多半是介绍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情况。进入1950年代,随着中日民间交流的展开,文章内容逐渐多样化。主要包括,在华居留人员的历史回顾与实地调查,日俘日侨的遣返与赎罪,新中国对内对外政策尤其是中国对日政策的介绍与研究,政治经济界要人的对华认识及访华观感,学术文化界的交流,中国国内政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动向,中苏关系以及中日复交问题等。

3.竹内好与竹内实的中国观

(1)竹内好的中国观

竹内好(1910—1977)是日本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鲁迅)研究家,现代日本杰出的思想家。

竹内好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1944年应征入伍,1946年7月复员后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52年起任东京都立大学中国文学教授。1960年为抗议当时的日本政府通过新安保条约而辞职,其后组织思想科学研究会、鲁迅之友会、中国之友会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选集》(15卷本,平凡社刊)、《中国的思想》(13卷本,德间书店刊)、《中国·鲁迅》、《为了理解中国》(3卷)、《现代中国文学》(河出书房刊)第1卷《鲁迅》和第2卷《茅盾》等的编写工作,并翻译了《鲁迅全集》。

竹内好的最突出业绩是鲁迅研究,在1943年34岁时完成了其代表作《鲁迅》。在日本的鲁迅研究专家中,竹内好的鲁迅研究,被认为是一座至今无人跨越的高峰。他在鲁迅那里看到了文学与政治的某种奇特关系:“鲁迅的文学,就其体现的内容来讲,显然是很政治化的,……然而,其政治性却是因拒绝政治而被赋予的政治性。”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在战后日本的中国学界,竹内好的研究独具特色。他既不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也与近代主义学派保持一定距离,他的问题意识在于以中国的近代化来批判日本的近代化。竹内好以杂志《中国》为基地,连载《为了了解中国》等启蒙文章,对他来说,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化亦即中国革命,通过彻底否定传统,开辟了史无前例的道路。在这一意义上,竹内好得出了中国走的是不同于欧洲的近代化之路的结论。可以说这就是竹内模式。如果简单地将竹内好的学术思想做一概括的话,那就是以中国革命的成功来追究日本战败的原因。

竹内模式的核心内容来自于鲁迅和毛泽东。他认为,鲁迅所走过的道路作为一种定式,也适用于毛泽东的革命战略,广而言之,亦适用于中国革命。毛泽东在落后的农民那里发掘出了革命的动力,依靠它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引导革命走向成功;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虽然革命的敌人具有强大的实力,然而实力可以削弱,亦可补充。处于劣势的一方可以依靠精神道德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对手。

竹内好指出:近代落后了的中国,勿宁说通过对于落后的自觉而将民族主义转化为道德感召力,从而带来新中国的再生。可以说,这是将鲁迅模式扩展至毛泽东,进而依靠这两者解释中国近代化亦即当时的新中国成立过程。

竹内好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在时间上落后了,但同时使其在质量上处于优势”。“鲁迅这样的人之所以得以产生,没有激烈的抵抗作为条件是无法想象的。不是如同欧洲的历史学家所说的亚洲的停滞、日本进步历史学家所说的‘亚洲的停滞’那种落后的社会,是不会出现这样的人物的”。他所强调的是,在落后的事物当中,蕴藏着产生优秀思想与道德的力量,其优秀性仅仅依靠经济的和物质的力量关系是无法理解的。

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的层面上,竹内好把中国、把鲁迅变成了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他说:“我只想从鲁迅那里抽取我自己的教训。对我来说,鲁迅是一个强烈的生活者,是一个彻底到骨髓的文学者。鲁迅文学的严峻打动了我。”根据竹内好的分析,鲁迅的“核心思想”就是挣扎、抵抗、否定、拒斥。他在写鲁迅,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写二战时期日本知识分子兴奋、迷惘、困惑、紧张的复杂情感。

竹内认为,鲁迅实在是个异类,不管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鲁迅一直自我放逐,拒绝任何派别的拉拢,孤独地在困顿中挣扎,无法解脱。他骂遍所有人,却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盖上了“民族魂”的大旗,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情。竹内也跟鲁迅一样,一直没有融入大学体制,过着所谓边缘人的日子,不仅是社会身份上的边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边缘。

1949年9月,竹内在《展望》上发表《传统与革命——日本人的中国观》一文。该文所论及的是日本人的中国认识。竹内认为日本人在战前和战后对中国的认识没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日本人的心态和意识在战后没有改变。“日本人的中国观在战前和战后根本没有变化,这就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蔑感”。竹内认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蔑感是历史上形成的,是在甲午战争后被定型的。这种轻蔑感是畏惧中国的反面表现。

竹内批判了日本人的中国观。他还指出,各有其思想根基的日本和中国近代化具有不同特质。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竹内引用了杜威对中国的评价。杜威曾于1919—1921年在中国逗留,目击了中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杜威曾在多篇论文中就近代中国与近代日本进行了比较。在杜威看来,日本因为传统压力小而轻易地成功地吸收了欧洲技术,但正因如此,古老传统残留在深层;在中国,近代化日程因传统抵抗非常激烈而推迟,但也因此而使变革更彻底,能够从国民心理的根源上进行变革”。

在竹内看来,杜威将中国能成功实现近代化、日本却遭受失败的原因,最终归结为一个拥有传统文化、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差别上,而国民心理的不同则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

    《为了折翼的天使:清平教育之全纳教育》一书,由清平小学校长武际金主编,是对清平小学实践全纳教育3年来的一个阶段总结。该书以一所普通学校接纳孤残儿童开展全纳教育的生动教育实例向我们揭示了:只要我们的学校愿意接受并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只要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真心实意地将全纳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实践,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依托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那么普通的学校也能办成优质的、理想的全纳学校。清平小学的教育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全纳教育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世纪纵横

    世纪纵横

    上古世纪,浩劫来临,无数生灵厮杀不断,血洒满天,看新一代魔神归来,建立霸业,安定八荒,浩瀚星河,万族来朝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极度异能系统

    极度异能系统

    顾宇杰在惨遭餐厅开除后,意外的发现自己拥有超乎想象的异能,在面具的带领下更加的强大,期间遇见了欧昊的处处针对,成为了死对头,顾宇杰从一开始的想要翻身报仇的想法到野心越来越大,而欧昊却一心想要杀死面具为门报仇,顾宇杰与唐熙相恋和陈茵茵的四角恋爱情。
  • 求索

    求索

    求索的路上总是歧途,伴随风雨踏向迷雾背后的阳光。阴谋的迷雾中,真相的冰山一角,或许更是阴谋的一部分。透过迷雾,阳光普照的时候,真相面孔也许是空寂寥,也许是场闹剧。但是求索就是求索,是始终坚韧的不懈,到终于获知的过程。第一卷更像是伏笔。考虑很久终觉不可或缺。好吧。GO!“夜幕降临,好戏登场!”
  • 秩序公敌

    秩序公敌

    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行走在古今未来的时空中,他们抓捕因各种原因而偷渡或误入时间空间的穿越者。他们是秩序维护者,他们来自秩序海。
  • 神扇军师

    神扇军师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病毒侵袭

    病毒侵袭

    这是美国爆发未知病毒后的数月,尽管世界联合起来抵制病毒扩散,但是还是无法彻底控制……如今,远隔重洋的亚洲终于受到了波及,病毒入侵了!中国的一个省区的一座小城市中,一群即将参加高考的体育生自然无法摆脱危机,但是他们还是为生存而挣扎着……
  • 做个无敌小白领:让你少奋斗10年的职场秘籍

    做个无敌小白领:让你少奋斗10年的职场秘籍

    本书稿共5章,包括职场规划、职场技巧、职场能力的培养以及职场语言、职场处事技巧、职场发展等内容,可指导和帮助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适应职场。
  • 我还在未离开

    我还在未离开

    “王俊凯!我真的不怀念你,我只是怀念你致命的曾经!”“知道吗?夏依涵,有时候,闭上眼睛,才能看见最干净的世界。”“王源,你,最终还是没实现我们的诺言。”女生闭上眼睛。“碎了一地的诺言,也拼凑不成昨天。”“易烊千玺,你忘了回忆我们曾经往事,我却忘了忘记曾经往事。”“loveamanshouldnotlove”原来,没有一滴泪水永不干,没有一个拥抱天长地久,曾经的诺言碎了一地,还拼凑的回来吗?(这是TFBOYS小说)
  •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

    那些年,青春的我们遇到爱情,错过!但依然期待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真实追忆了主人公青春恋爱成长的往事,其中有刻骨铭心的单恋之痛,也有对深入灵魂恋爱的渴望,有爱情不期而至的心动,也有未获爱神青睐的失落……有悲有喜,有灿烂有忧伤,用朴实的笔触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持与主张娓娓道来。本书告诉读者: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和速食恋爱的世界,爱情机会降临时,你既要沉下心来呵护,也要当机立断抉择,否则你只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