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200000013

第13章 被神化了的脉诊(2)

于是就说我是内科医生,眼科我不懂啊。你怎么不带他去医院看看眼科呢?

我那同学就哭了,说看了半个多月,花了很多钱,用了很多药,一点效果都没有,你给开点中药试试吧,你们在大医院见的患者多,见识多,总能想点办法吧?要不以后怎么照顾他啊,不能老关在家里不出门吧?是啊,大山里到处是沟壑,出门不安全。

患者抱着希望来找我,怎么也不能让患者一点希望都看不到吧,于是我就问起病时候的情况,他父亲说,起病发了3天高热,接下来两眼就看不到了。就伸出手来,其他什么也不说了。农村的人看中医都这样,不会说很多,就让你切脉,切完了让你说出他的症状!考你本事啊!

说实话,我对脉学的研究达不到切脉就知病的境界。尽管中医书上说的好: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可不这样,只有通过切脉看出病因的医师才是好中医!

这下我可要考考大家怎么看这患者了,可能有人会说,患者什么也不说,那就没办法进行辨证了!呵呵,想一想,看看我是怎么看的!

其实这位患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发热之后两目失明,肝开窍于目,其病因为热,所以其失明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肝火上冲,二是热病伤肝阴,两目失养!这可都是中基上有的,怎么辨别呢?

我让患者伸出舌头来,让我看看,舌红,苔黄。细细体会其脉象,六脉弦而不柔,我的第一个推论出来了!当属实证,肝火上冲!

于是我就开口问他了,我说你口苦吗?答曰“口苦”,便秘吗?答曰“便秘”,口干吗?答曰“口干”,喜欢喝冷水吗?答曰“喜欢”。

她的女儿在一边就说:“你拿(切)脉都能看出我父亲的病来,你一定有办法!”

是我切脉弄清的症状吗?说实话,不是,我的切脉水平没那么高,我就是整合了患者起病病因,结合舌苔,按照中医理论推论,再以脉象印证断定他是肝火上冲于目,把《中医诊断学》上的肝经实火症状一个一个地问到。在不懂脉理的乡下老人眼里我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中医了!

用什么方治疗?我想大家都应该会想到了!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经实火,加谷精草、密蒙花、木贼草清热明目,另加大黄通便泻火,去木通、泽泻以防利水伤阴。让其女儿随时把病情变化电话告诉我。患者服方5剂,就有光感,便畅,去大黄,10剂弃木杖,20剂两目恢复正常。

有趣的是2年后我再探母,回家后,她女儿告诉我,第二年春,其父视力再度下降,以原方再服10剂症除。

这位患者其后目疾未再发,依旧健在,回老家的时候我常去看看他,出门在外,回乡的时候总要看看村里的老人。

尚有“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失人情论》说“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

所以说四诊合参是正确辨证施治的前提。

三、如何正确地学习和看待脉诊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问那应该如何看待中医的脉诊呢?

脉诊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证明是非常科学的。学习中医的人必须认真学好脉诊相关知识,并在临床上用心体验。民间传说的诊脉可以断生死也绝非虚言,脉学中的“真脏脉”、“败脉”,实际上你用心电图检查,绝大多数是严重的心律失常,这些患者多有器质性心脏病,预后是很差的,猝死也是常见的。又如“脉微欲绝”常常见于阳气亡脱的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多见于休克或多功能脏器衰竭血压下降的患者等。又如《金匮要略》说“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为什么说脉大为劳,极虚也为劳,想一想我们临床上有些贫血性心脏病,心脏射血呈高排血量,脉常很大,但有一点,大而无力。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脉诊在中医书籍中的地位很高,很多时候古人写书,常不明言病机,却重点言脉,比如说《伤寒论》少阴病的提纲是怎么写的啊?“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脉微细”不仅说明了少阴病常见的脉象,还隐藏着少阴病的病机要点,就是心肾气血阴阳亏虚。如果你没读出这点来,就很难做到掌握少阴病要领,明白了,少阴病你也就掌握一大半了。

另外学习脉象的时候,有些特殊的脉象要明白,不可钻进死胡同,像反关脉其实就是血管的走向畸形,切不可在脉理上强求新解。有时候可以见到单侧脉消失,如是外伤损伤血管,则大可不必深究;若不是,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闭塞,血热壅闭、阳气衰微均可见到,不可就言血瘀,总宜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学好脉诊常需多年的临床实践。脉学专著《脉经》记录的脉象有24种,后世的《诊宗三昧》记录的脉象有32种,而《濒湖脉诀》提出的脉象有27种,加上后人加的“疾脉”有28种之多,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提纲挈领,尽快把握脉学的要点呢?

我多年的临床体会是首先要掌握好脉理、脉体、脉的主病,要做到烂熟于胸,然后方可用心实践。

二是切脉要牢牢把握好浮沉、迟数、虚实六大脉,同时要注意节律。其中浮沉判断病位(表里),迟数主寒热,虚实主人体的正气亏赢,但又不可胶柱鼓瑟,不可把脉的主病看成绝对的,总当以四诊合参,或舍证以从脉,或舍脉以从证。

举个例子说,迟数主寒热,但也不是一概而论,我们都知道风热感冒的脉为浮数脉,而风寒感冒的脉为浮紧脉。数脉主热,迟脉主寒,为什么风寒感冒的脉不为浮迟脉呢?其实古人早就观察到风寒感冒也可以出现数脉,但不言迟脉而言紧脉,是强调“寒主收引”的病机。风热感冒的患者会发热,风寒感冒的患者也会发热,体温每升高1℃,一般人的心率就会增加10次左右,所以数脉两种感冒都可见。早在《伤寒论》里就有明证,其中第57条条文说“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说的是感受表寒,祛邪未尽,可以复发其汗,按照浮数脉为表热证的说法,桂枝汤是绝对不可以用的。中医辨证风寒、风热两种感冒是以患者的自觉症状为主要参考依据的,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风热者发热重、恶寒轻,结合舌脉等作出判断的。其他如虚劳病中血虚者也常常出现数脉,但数而无力,当从虚脉论。所以《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说:“数为热,而真热未必数,凡虚损之证,阴阳俱困,气血张惶,虚甚者数愈甚,是数不可以概言热;迟为寒,凡伤寒初退,余热未清,脉多迟滑,是迟不可以概言寒。”

再说浮沉脉,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说:“浮虽属表,而凡阴血虚少,中气亏损者,必浮而无力,是浮不可概言表;沉虽主里,而凡外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经络,脉不能达,必见沉紧,是沉不可以概言里。”临床上水肿之患者,虽复感外邪,由于其肢体水肿,其脉多沉,很难见到浮脉,不可因脉不浮,就说无表证。

“夫脉者,血之府,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凡人病无论如何,若脉长而有力者,多为正气不亏,若脉短而无力者,多为抗邪无力,虚实二字最为诊脉之关键。

《灵枢·逆顺篇》说“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三是要注意四时气候和阴阳变迁对脉象变化的影响,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钩),秋脉微浮(毛),冬脉微沉(石),此又当谨记。

四是要注意胖瘦、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此教科书中有详论,不再赘言。

概而言之,脉诊在中医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可以脉诊代替四诊,四诊合参是做到正确地辨证施治的前提。片面地追求脉诊而忽略四诊合参,必将导致辨证的偏误。

同类推荐
  •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常见疾病首选药物方略

    作者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治疗常见病的一些首选用药经验,找准每个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确定首选药物的理论根据,进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实现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药原则。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便秘奇效良方

    便秘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便秘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便秘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10余年来中医临床治疗便秘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热门推荐
  • 宫主夫人不像话

    宫主夫人不像话

    噢西巴~为嘛,为嘛姐玩个游戏都会翘辫子,失去意识前苏可乐翻了大大的白眼,靠之!某女看着眼前娇羞,一脸小媳妇低头对她说喜欢她时,妹妹啊,姐不是拉拉,姐可是喜欢美男的好不好……如果我早知是你,或许我就不会看向任何人。他说:“阿锦,我不知她是你,我知道你是喜欢我的”对不起,姐已经不需要了,某女很霸气。“女人,长的不错,跟本宫主回家好不好”某妖孽一脸风情万种,她能不从嘛……快点,把夫人找回来!某男阴沉着一张脸,看着手中的纸条:出门泡妞,勿念
  • 异变少年

    异变少年

    16岁屌丝少年,自父亲去世后,奇遇不断,一个接一个的阴谋和遭遇也接踵而至。随着少年的成长,异变也随之发生,最后少年为探索自己身上的秘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万道天帝

    万道天帝

    道天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视众生为草芥!远古时代独孤大帝坐化,诸圣争霸天下视众生为蝼蚁草芥随意杀之,最终使得大道崩坏诸界破灭。而三万年后,其中一小界之人莫孤云,偶得独孤大帝传承踏上修行之路,逆天斩道战败万界诸雄踏上世界之巅,开天合道逆转天地阴阳,成就无上万道天帝!
  • 猎原

    猎原

    猎原上的生活,围绕着大漠中一口井铺展开。这一口珍贵的“猪肚井”,是这一带沟南沟北两大阵营牧人和羊群活命的源泉。水充足,人和睦;水干枯,相屠戮。如今“水线已到百米以下”,这便成为贯穿全书你死我活的一脉伏线。但笔墨的重点,在写“环保”与“偷猎”之争。有羊便有狼群,有狼便有猎人。而狼若绝迹,鼠便成灾。鼠灭草原,沙压良田,祸根在人,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物链。于是,狼、狐、鹰、鹿等等,成为国家保护动物;违禁偷猎者,就是罪犯。
  • 你与我的专属时光

    你与我的专属时光

    一场车祸,25岁的关檬失去了16岁到17岁之间的记忆,而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10岁那年关家失踪的真相又是什么?车祸到底是人为还是真的意外?堂弟的玉坠揭开了什么秘密?关檬7年前失踪的恋人,是否与真相有关?神秘的灰蓝色蝴蝶是什么组织?抽丝剥茧,尘封千年的真相,即将被揭开...
  • 养生中国

    养生中国

    从养生的角度看中国,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总结出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养生思维。养生思维决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左右着中国的历史。从养生的角度来解读《论语》,更加全面的解读《论语》,是对经典解读的一个补充。《论语》的许多内容从养生的角度去解读更合理。用养生思维来思考问题,不仅可以让人更加快乐,还可以让人收获成功的人生、幸福的家庭、健康的人生。
  • 呵呵,傲娇的他

    呵呵,傲娇的他

    她手里捧着一件白色棉麻衬衣对他说:“这件衣服是我一针一线亲手……”他的眼底刚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却又听她道:“一针一线亲手用缝纫机做出来的……”“……”缝纫机是什么鬼……那难道不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没办法,谁让她是学服装设计的大学狗。而他偏巧是国内顶级服装品牌Chiffon的太子爷。
  • 终身的事

    终身的事

    我要讲的就是婚姻这一件终身大事,这么大的事却叫几个年轻人拿来随意玩耍,幸好容应鱼是个守规矩的女孩,在父母与朋友的帮助下,让这段契约婚姻一一礼成,最后高冷的阎律师也只是说:“没有亏损就好!”
  • 禅苑蒙求拾遗

    禅苑蒙求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