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8000000073

第73章 从若尔盖到哈达铺(2)

7月10日清早,我们又乘车出发,沿途翻山越岭,在光秃秃的山坳间不断转来转去。那公路是旱泥路,沙子不多,车跑起来很慢。不多时天又下了雨,路上显得坑洼光滑。到达一个山垭时,气温骤然陡降,指头大的冰雹忽然噼哩啪啦地砸了下来。此时路面更加难行。车从山垭开下坡时,我们都不禁提心吊胆。客车司机小心翼翼踩着刹车,掌着方面盘。过了约20多分钟,冰雹停了,车也开下了山,大家才长长舒了口气。

下午4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岷县县城。下车后,大家赶紧找到县委宣传部,与宣传干事张涛和办公室的干事李新本聊了一会。两人简单介绍了一下岷县的基本情况,并送了我们一些资料。接着,在两人指点下,我们到岷县招待所登记住宿一晚。当日大家自掏腰包吃了一顿晚餐,夜里我们没有上街,岷县街上很脏乱,就象一个大基建工地,其时这个县城到处都在修路修房。晚上无事,我们细读当地资料,才得知岷县地处陇南山地,全县有40多万人口,3500多平方公里面积,全境海拔2200米至3700米,该县山大沟深,高寒阴湿,土地贫瘠,灾害频繁。

但是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各种金属非金属矿28种。当地的药材也很多,“当归”闻名全国,年产500多万公斤。此外还盛产蚕豆、马铃薯、油料等农副产品,畜牧业也比较发达。

岷县历史上曾一度是国民党陆军新编14师鲁大昌的老巢。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走出草地后,在岷县曾与鲁大昌师发生过激战。红军对敌军据守的二郎山和岷县城进攻过6昼夜,先后歼敌1500余人,但由于缺少攻坚武器,最后还是撤除战斗,离开了岷山。

二十九、哈达铺记

7月11日,我们清早乘车去哈达铺。从岷县到哈达铺路程不远,只有几十公里,哈达铺属于宕昌县的一个乡镇。当我们到达其地时,只见当地小麦刚吐穗,洋芋、蚕豆一片青绿。举目四顾,位于一片大平坝的哈达铺镇,充满了一片绿色的盎然生机。

据史料记载,六十年前,红二方面军到哈达铺的日子是9月1日,那时小麦正是收割的时侯,饱经了草原饥饿折磨的红军,走到这里仿佛才重新回到人间。漫长的草地行军才正式宣告结束。而我们采访也将在此进入最后一站。

眼下的哈达铺镇看起来也较繁荣,小镇有1000余户人家,4000多人口。镇上有两条长达500余米的街道,其中一条是宕昌通往陇西的柏油干线公路。另一条是解放前的老街道,两旁的住房多为土墙木房。当年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指挥部即到了哈达铺驻扎。一年后,红二方面军也到了该镇驻扎。目前,几处革命遗址都完好地保存着。

由镇党委副书记刘铺引导,我们分别到几处革命遗址作了参观。在“义和昌”药铺,我们见到了当年毛泽东、张闻天居住的地方。此处房前原有7间铺面,把后院遮挡得十分隐蔽。在中间铺面内的柜台货架后,开有一个通向后院的小门。后院中间有三间平房。左边的一间当时住着张闻天,右边的一间就住着毛泽东。后院的左角还有一个后门,出后门是通向后山的小巷道,情况紧急时可向山后撤走。在义和昌药铺的对面,曾是一个邮政所。当年,毛泽东到哈达铺后,就是从该所的一张国民党《晋阳日报》上,获悉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还在坚持斗争的消息,遂决定率领中央红军向陕北苏区进发,与陕北红军会师。在哈达铺驻扎后的第二天下午,在该镇的关帝庙内,由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说:“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不仅对抗中央,还倒打一耙,反骂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他要绕开矛盾。究竟哪个正确?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不怕苦,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毛泽东在宣布将中央红军统一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陕甘支队)”的决定后又说:“同志们,我们目前只有8000人,人是少了一点,但小有小的好处,目标小一点,作战灵活性大,至少不用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军下井岗山时的人数还多哩,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毛泽东最后说:“经过两万多里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指战员们,你们一定能够以自己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战斗经验,来战胜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难!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达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抗日的前进阵地。”

毛泽东宏亮有力的讲话,坚定了红军指战员的胜利信心和斗争勇气。

9月23日,党中央率领的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东经理川、阊中,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奔赴抗日征程的最后里程。

过了一年之后的又一个9月,由贺龙、任弼时指挥的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二军等部队,又相继到达哈达铺。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小镇的张家大院。该院为四合院,有上下两层房子。红二方面军在此镇共住了56天。此期间,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根据党中央“东出陕甘交界凤县、宝鸡、两当、徽县、成县、康县一带”的指示,曾制定了“成徽两康战役”的重要命令。同时,红军在宕昌境内还建立了35个区乡苏维埃政权,并组织了地方游击队,发动当地群众联合打土豪劣绅,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当地群众积极筹措粮草物资,帮助护理红军伤病员,保证红军生活、作战和休整,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张家大院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纪念旧址,我们在展览的图片中,还看到了张有才、朱进禄、梁发荣、赵海家等一批革命烈士的照片。这些烈士生前由于参加苏维埃帮助红军闹革命,在红军走后均惨遭敌人杀戮,他们的英名,在当地人们的心中,也获得了很深的敬仰。

看完纪念遗址,我们在该镇一家餐馆吃了顿便餐。席间,我们又了解到,哈达铺镇的个体经济比较发达,该镇有各类个体户2000余人,仅商店就有800多家,餐馆20余家。

“你们这里的集市热不热闹?”我又问镇党委副书记。

“集市很热闹。”刘副书记介绍说;“我们每年3月17日至19日和7月18日至21日都要搞两次物资交流大会,那时侯最热闹,来的人有二、三万人。那几天我们还请陇南剧团的演员来演唱秦腔,每户还收2元钱看戏哩!”

“这么说,过几天就是7月17日,你们又要准备交流会了吗?”

“是呀,你们要不走,等到那几天保证能看个闹热,欣赏到正宗的秦腔演唱!”

“可惜还要等几天,不然我们就能一饱眼福了!”

大家如此聊过一阵,就与刘副书记作了告辞,然后乘了一辆过路客班车直向陇西县火车站赶去。

三十、在回归的列车上

“哐当哐当……”

火车喘着粗气有节奏地向前行驶。乘客不算多的某列快车9号车厢里,有刚刚上车的三男一女坐在两排硬座上,显露着疲惫不堪的神态。其中戴眼镜穿棕红衬衣额上留有一个伤口者是牦牛;一只手臂包着纱布,头上戴着红旅游帽子,身上挎着一部尼康牌相机者是骆驼;束着秀发,穿一件连衣裙,小腿上有红肿伤痕者是格桑梅朵;身着白短袖衬衣下着黑长裤,腿有些瘸者是鄙人老马。我们四人在哈达铺结束采访的10个小时后,终于乘上了去南下回家的列车。

“喂,咱们明天到家就是整整30天一个月了!”骆驼说:“我们应该好好总结总结。”

“对,我看我们这次采访硬是九死一生!”牦牛语出惊人地说:“你们看怎样?有没有九死?”

“怎么叫九死,你说说看?”格桑梅朵来了兴趣。

牦牛随即道:“咱们刚出门,坐船走三峡,那几日坐在船顶舱上,被太阳一晒,差点会热死,是不是?到了雪山高原,衣服穿得薄,一个个差点会冷死,是不是?这就有了两死。”

“照你这么说,那么多罗!”格桑梅朵笑着说:“从大雪山过来,那天去乡城的路上,出了车祸,差点被撞死,这是一死。在大渡河翻了车,大家差点被‘水葬’,这又是一死。”

“对,对!”骆驼又道:“在炉霍县车站,那个女售票员恶劣的服务态度,害得我们没搞清马尔康的车,差点把人会气死!在康定被泥石流堵车出不了城,差点把人急死!”

“还只有六死呀!”我说。

“在世界高城理塘,缺氧呼吸不顺,差点会憋死!”牦牛再补充道:“我们沿路坐车、住宿,成天闻着那膻味,差点会薰死!有几次晚上住旅店,身上被虫子咬得会痒死!”

“嘿呀,这不有了九死了吗?那一生呢?”格桑梅朵又问。

“一生吗?”牦牛说:“我们现在上了火车向家乡开去,岂不视为再生?”

“妙,妙极了!就是这九死一生!”骆驼和格桑梅朵都说不错。

我亦觉得,这“九死一生”虽然是充满了玩笑和滑稽的话,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此次远征采访的艰辛历程。只是,不管我们再怎么受苦难,比较起当年红军靠两腿徒步穿越2000多公里的雪山草地,又历经敌人堵截袭击和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来,我们所谓的苦难就实在算不了什么哩!

当然,此次采访活动结束后,我们大家都感到很有收获。这收获就是亲身体验了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难,重新认识了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意义,更增强了在生活中不断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在漫长的人生途中,相信只要努力学习红军克服千难万险的长征精神,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话说湘西土匪

李康学

同类推荐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民间流传笑话

    民间流传笑话

    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经验、教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总结成一句句的俗语,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有不少俗语在今天仍被广泛使用。这些俗语虽然语言浅白,但沉淀其中的丰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们受益匪浅。俗语是通俗的民间文学中的口头文学,它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是口耳相传、没有书画记载的民间文学。它对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是非功过的评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形象比喻,从而给人正告与劝诫,在启示中发人深思,使人有所感悟和省察。
  • 追梦

    追梦

    本书是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女人,年轻时有许多梦想,到了这个年龄,在她回忆旧时的梦想时,那文字就显得愈加深沉,让读它的人有许多同感。
热门推荐
  • 邪祟录

    邪祟录

    你说,一个棋子想要杀掉下期的人,结果会是怎样?
  • 天命方士

    天命方士

    方术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数,遁甲等。而方,则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类。方,道也。千年之前,屠百万人,只为与你厮守在五彩池旁,看那潮起潮落,看那草长莺飞。千年之后,欲屠苍生,只为千年的承诺,君无戏言。一梦千年,醒来之际早已物是人非。你在哪里,我又在哪里?你是谁,我又是谁?
  • 超级代购

    超级代购

    帝国某亲王府,一个衣服上印着‘闪电运输’字样的天空骑士将空间戒指送到亲王手里。“亲王殿下,您订购的货物已经送到,麻烦您签收一下。”“上次的电视机很神奇,带我感谢苏先生。”“好的,亲王殿下,我会帮您转达,时空代购公司期待您的再次光临。”.............................聊天群莫林镇200686075
  • 抱着篮球睡觉的人

    抱着篮球睡觉的人

    以一些篮球经历,写的一些故事。潜力向上不后退,失败饮樽矿泉水。
  • TFBOYS樱花梦恋

    TFBOYS樱花梦恋

    三位平凡的女孩,刚开始知道三小只时觉得他们不怎么地,后来在才后知后觉他们是有多红,于是三位女孩在微博上唱了他们的歌,本来是闹着玩的,却没想到她们居然一夜而红,当然,三小只也奇怪这三位女孩到底是谁?怎么会一夜粉丝爆涨!!!!想知道后来三位女孩和三小只怎么遇见并相爱的么?想知道有谁出来当她们的绊脚石的么?让我们一起期待!!!!
  •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你要当皇帝?行,咱帮你!”“国家没钱了?行,我给你!”“你想生孩子了?那个啥……今晚我就不回去了。”我叫李潮,呃……潮水的潮。穿越男和武媚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纯属杜撰,切勿照搬正史(这是架空,也就是说完全胡编乱造的)。书友群:38146856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剧情。。
  • 黑尘世纪

    黑尘世纪

    进化的道路上似乎永远不缺乏败者,而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让败者的末路只有灭绝一途,李维107C,一个人类进化中的失败方所创造的生物兵器,却在创造者的同情与绝望中挺过了那场最后的灭绝之战陷入千年的沉睡。当命运将他从长久的冷冻中唤醒,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残破的世纪、一群复杂的幸存者、很多待解的谜题。
  • 哈梅斯的救赎

    哈梅斯的救赎

    以8000万欧元转会皇马的J罗在经历了短暂的幸福后,慢慢跌入了低谷,也就是所谓的高开低走。失意的J罗意志消沉,在一次醉酒车祸后,却完全变了个人,靠着坚强的意志一步步地走上了救赎之路……
  • 黄绣球

    黄绣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少年时

    青春少年时

    高一时,她对隔壁学校的校草一见钟情。在好友的帮助下狂追男神。翘课逃学,跟踪尾随,制造偶遇,送水擦汗,舍身相救……为博男神青睐,她无所不用其极。男神笑得妖孽,霸道宣布:“席晴天,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了!”三年后,他进入娱乐圈,她神秘失踪。五年后,他已是娱乐圈最具人气的男明星,她突然回归,却背负着他看不见的伤。时光荏苒,曾经的背后不是她先爱上他,而是他先爱上她,先对她一见钟情……